让生活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要从学生的切身实际、生活实例出发,设计生活化的新课导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关键词】生活化 课堂教学 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幫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
  怎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思想品德课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尝试。
  一、设计生活化的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以科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缤纷情感》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亲子之情,爱国之情,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讲述自己与他人、社会等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并画出自己的“亲情数”。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我知我师”一课伊始,我一边播放MTV《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一边声情并茂的说:“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段音乐,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歌声,一起沉入回忆的河中,让时光倒流,让记忆重现,让思绪伴着音乐流淌、飘扬……学生心灵深处尘封已久的生活片段,使学生有话可讲、有感可发,从而使教学不再枯燥,也使教学自然融入生活。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思想品德课教学情景的设置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即教学情景设置生活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有所感、有所发,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平等待人》一课时(八年级上册),我设计了“来自民工子女的声音” 这个活动。有些同学每当与我们民工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骂农民工“乡巴佬”“外地人”。他们的父母也总是不让他们和我们一起玩,说我们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
  讨论: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谈谈青田当地的这些同学有没有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为什么?请你对“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素材回归学生生活,改单方面的说教为案例研讨,通过生活化的材料分析,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教育。
  教师要敢于放下“老师”的架子,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在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课本一开头就例举了4副不文明行为的漫画以及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然后提问:你是否遭遇过上述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学生发表了一些意见之后,我接着问:“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经历?”同学们一下子很好奇,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了。于是我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有关乘车让座的故事。我是这样描述那天的情景:“我坐在一个位置上,但是离我三四步远的地方有一个老人家站着,他周围没有一个人给他让座。我要不要过去给他让座呢,他离我那么远,别人会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呢……”话还没说完,学生都鼓起了掌,他们的掌声既是鼓励我当时的行为,也是鼓励我能把我的心中的那并不光辉的想法讲出来,反而更受到了大家的尊重,于是我接着说:“我们的课堂就是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地方,是你们给了我这样做的勇气,要不是你们,也许我还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尽管心里在作着激烈的斗争。”他们的掌声更响了。他们没有讥笑我,反而在反思,要是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么做呢?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圣人,我只是把自己当作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光辉灿烂的一面,也有犹豫动摇不光彩的一面。学生对我的来自生活的故事非常理解,反倒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教得愉快、学得开心的场所。
  三、开展生活化的活动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
  小品表演、辩论赛、知识竞赛、抢答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何把这些形式引入课堂,走近学生,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化要探讨的问题之一。这是我的一位学生写到周记里的一段话:只要一说起思想品德课,同学们就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是为啥呢?整天面带笑容的裘老师走进门来,互相问好后,他说:“我们先进行演讲比赛。”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声音震耳欲聋。先上台的是我们的主持人,在他的一声令下,同学们期盼已久的演讲终于开始了。这时,我们的教室既是课堂又是赛场。由高大的男生和我们胆大的女生进行竞赛,看谁演讲的更精彩。演讲内容多种多样,各有各的意义,到了最后分不出胜负,只有评委我才知道谁是真正的胜者!这个竞赛没有奖品,更多的是欢笑和喜悦。但我认为欢笑和喜悦比什么奖品都珍贵。它使我们忘记了学习中的酸甜苦辣,更值得我们去留恋这欢乐的一刻。
  生活赋予了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改精神,密切关注新课改的发展方向,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带着学生一起进行,才能激活思想政治课堂。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秦书衍:《浅谈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2007.8.
  2.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其他文献
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近百分之三十的篇幅,所选的篇目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为了激励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上下功夫。初中学生有一个共性: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没有很好的突出重点、难点突破也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我认为:  第一、创新教学模式,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
期刊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始于动作。我认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努力地动起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和动眼,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产生兴趣,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动
期刊
【摘要】“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理论和实践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
期刊
班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是学校系列管理最终的落脚点,班级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学校管理质量的优劣和学生发展的外部动力的强弱。因此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元,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对强化班级凝聚力,建立蓬勃向上的优良班风尤为重要。  一、科学化管理不等同于规范化管理,它追求的是高效的自主管理目标  谈到班级管理,往往给人这样一种印象:细致繁琐的规章、详尽俱到的说教、频繁到位的检查、优异出众的成绩。班
期刊
课堂上面对求知的眼眸,我们常会扪心自问:好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它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 我想:好的语文课堂,应带给学生身心的愉悦,情感的升华,信念的坚定,理想的憧憬。应充盈着愉悦的氛围,洋溢着浪漫的色彩,升腾起生命的激情。  一、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课堂上,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唯唯诺诺
期刊
我是一名从事农村英语教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英语老师发出这样的无奈之语“我们农村孩子学英语,水平远远不及城里孩子。”“教材越来越难,农村的孩子没法教。”等等。这样的话语或多或少伤及了孩子们渴望学好英语的热情,也影响了老师们积极高涨的教学情绪。因此,着眼课堂教学,创新使用教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指挥棒。  一、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着眼课堂教学  农村孩子在学习
期刊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成为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期刊
部分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写作往往是丰富的知识积累、熟练的写作技巧和大量的写作训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思想情感、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的完美结合。根据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我发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写作训练。在这里,笔者就写作与朗读教学法谈几点体会:  一、朗读教学的意义  ⒈朗读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朗读属于一种“运动记忆”,在大声朗读时,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动觉的过程
期刊
【摘要】俗话说得好“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纵观学生的一篇篇美文佳作,会惊奇的发现其中有不少的优美语句都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也正由于作者对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才使得文章的语言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气势如虹,文采飞扬。可见,好的作文要靠文采装。能在学生作文中看到运用得巧妙的修辞性语言就犹如看到人穿华美的服饰一样令人抢眼。不错,学生能在作文中恰当的使用修辭手法,是能为作文增添文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