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然而,一直以来作文成了众多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难题。
据笔者的调查发现: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的产生还与教师对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方法性,过于注重形式化有关。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习作兴趣。克服畏惧心理
所谓“兴趣”是人的意志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因此,在我们的作文指导教学中,同样应先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始。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写作欲望,促其寻求作文素材,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以笔者第一次教学生习作为例,并没有急于为学生讲授有关习作的知识,而是搜集一些本校学生在报刊或作文选上,及自已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的文章,为同学们进行展示,为他们树立在习作上成功的榜样。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并能用自己的真实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文了。如此引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增强了他们写作的自信心,给他们原本畏惧的心理打上了一针“我能行”的强心剂。
二、拓宽学习渠道。丰富素材积累
绚烂的生活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场景能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
1、运用媒体收集
信息技术具有无限丰富的资源,运用媒体收集资料已成为学生的间接生活体验,它能够与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形成互补,从另一个方面充实他们的写作题材库。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积极鼓励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络获取信息,可就国内国际新闻、时事热点、科技知识等班级的“新闻发布会”,“小小辩论台”或“小灵通广播台”栏目中进行交流。再如,指导学生写有关“爱国影片观后感”时,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校园网络播放《鸡毛信》、《闪闪的红星》等红色影片,组织学生进行认真观看,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即时进行过程指导,指导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即时写稿。如此必然能收到较好的写作效果。
2、开展活动体验
实践表明,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起到丰富素材积累,激发写作兴趣的作用。例:指导学生写有关“寻找春天”为主题的习作时,教者积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出发前向学生提出具体春游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春游的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回到课堂后,再引导学生畅谈春游感受,在此基础上将叙写游玩过程,描写具体春景。如此结合学生的活动实践,激发了学生的活动体验,使得学生的作文更富真情实感。
三、构建序列训练,培养习作能力
“多读多写”“精讲多练”是我国语文教学成功的宝贵经验。胡乔木在谈到作文教学时曾提出:“要从小学起,直到高中、大学,提出一套科学的设计。”清代的颜元说得好:“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不能仅靠教师的讲解,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亲自动口、动手、动脑的反复练习,必须设计出一套科学化的“层递式”训练体系。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通过近几年来的深入科研。创建了《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整体设计》实验课题,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从“仿说一听说—看说—会说”到“仿写—看写一会写一评写”的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努力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作文教学新方法——“先说后写,连句成段,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从段到篇,整体设计,从易到难,全程训练”,如此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倡导科学评价,增强写作动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表明,当学生满怀激情精心营造一篇文章之后,非常希望得到肯定,这时候如能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肯定,必能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倡导科学的评价方式,以此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具体评价时应做到因人而异、多元有效。对于优等生要严格要求,实现求新、求异;对于中下等生要放低要求,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佳作或进步较大的文章,教者可通过记分、加星、点评等方式予以肯定与赞赏。
总之,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综合练习,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是衡量其语言臻合素养的重要标志。在今后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加大有效作文的指导力度,积极引导学生乐写、易写,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习作的成功,享受作文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杨红;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M]
[2]周泓;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
[3]徐霞;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D]
[4]李雅琴·把握课程标准,探索作文教学新途径[A]
据笔者的调查发现: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的产生还与教师对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方法性,过于注重形式化有关。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习作兴趣。克服畏惧心理
所谓“兴趣”是人的意志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因此,在我们的作文指导教学中,同样应先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始。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写作欲望,促其寻求作文素材,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以笔者第一次教学生习作为例,并没有急于为学生讲授有关习作的知识,而是搜集一些本校学生在报刊或作文选上,及自已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的文章,为同学们进行展示,为他们树立在习作上成功的榜样。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并能用自己的真实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文了。如此引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增强了他们写作的自信心,给他们原本畏惧的心理打上了一针“我能行”的强心剂。
二、拓宽学习渠道。丰富素材积累
绚烂的生活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场景能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
1、运用媒体收集
信息技术具有无限丰富的资源,运用媒体收集资料已成为学生的间接生活体验,它能够与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形成互补,从另一个方面充实他们的写作题材库。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积极鼓励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络获取信息,可就国内国际新闻、时事热点、科技知识等班级的“新闻发布会”,“小小辩论台”或“小灵通广播台”栏目中进行交流。再如,指导学生写有关“爱国影片观后感”时,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校园网络播放《鸡毛信》、《闪闪的红星》等红色影片,组织学生进行认真观看,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即时进行过程指导,指导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即时写稿。如此必然能收到较好的写作效果。
2、开展活动体验
实践表明,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起到丰富素材积累,激发写作兴趣的作用。例:指导学生写有关“寻找春天”为主题的习作时,教者积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出发前向学生提出具体春游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春游的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回到课堂后,再引导学生畅谈春游感受,在此基础上将叙写游玩过程,描写具体春景。如此结合学生的活动实践,激发了学生的活动体验,使得学生的作文更富真情实感。
三、构建序列训练,培养习作能力
“多读多写”“精讲多练”是我国语文教学成功的宝贵经验。胡乔木在谈到作文教学时曾提出:“要从小学起,直到高中、大学,提出一套科学的设计。”清代的颜元说得好:“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不能仅靠教师的讲解,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亲自动口、动手、动脑的反复练习,必须设计出一套科学化的“层递式”训练体系。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通过近几年来的深入科研。创建了《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整体设计》实验课题,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从“仿说一听说—看说—会说”到“仿写—看写一会写一评写”的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努力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作文教学新方法——“先说后写,连句成段,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从段到篇,整体设计,从易到难,全程训练”,如此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倡导科学评价,增强写作动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表明,当学生满怀激情精心营造一篇文章之后,非常希望得到肯定,这时候如能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肯定,必能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倡导科学的评价方式,以此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具体评价时应做到因人而异、多元有效。对于优等生要严格要求,实现求新、求异;对于中下等生要放低要求,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佳作或进步较大的文章,教者可通过记分、加星、点评等方式予以肯定与赞赏。
总之,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综合练习,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是衡量其语言臻合素养的重要标志。在今后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加大有效作文的指导力度,积极引导学生乐写、易写,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习作的成功,享受作文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杨红;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M]
[2]周泓;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
[3]徐霞;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D]
[4]李雅琴·把握课程标准,探索作文教学新途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