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码鱼货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1982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码的小巷,总让人觉得如入迷宫。逼仄间还夹带左弯右绕,每个弄堂口似乎都发散通向不同的地方,当然,也可以通向一个相同的地方。相信自己的感觉继续往里走,迎面而来旧式门店板密集如蔽日森林。走得越深就越发的阴凉,越发的静,静得如进入空寂的幽谷。时间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里听到自已的心跳,闻到了自己的气息。
  石码的老街并不孤独地存立,它依旧生机且还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挑一条不知名的小巷进入,闲荡于纵横捭阖的小镇迷离经络里。你终会有所收获,比如邂逅存在于古街一隅的渔市。不少龙海人总会在味蕾上留存些残余的记忆,留恋那有着不一般美味的石码鱼货。
  石码鱼货的盛名得益于一个叫渔业大队的捕鱼机构,就在石码龙海桥附近,邻近九龙江入海口。这是一种体制内的称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代捕鱼的渔民被组织起来,用大队这种编制出海生产。因为出海捕鱼就在金门海域,常有敌特武装泅渡 ,因此渔民也是基干民兵,枪就挂在船舱里,渔业大队有自己的民兵营。当年的民兵营就设在锦江道边的一幢没收来的大宅里,有一本《前线民兵》杂志就常报道龙海渔业大队民兵配合海防部队抓特务、守海防的先进事迹,但从海里捞特务是他们的副业,主业还是近海捕鱼。
  石码鱼货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因为是入海口,咸淡交汇,鱼货肉质细嫩鲜美。本地人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他们的鱼货比其他海鲜更味美,干脆一语带过:“我们这是‘本港’的”。“本港”其实是一种地理优越感在生活中具体运用。因为习惯,也出于某种本能,所以自觉地拒绝外来的食材。因此在渔业大队的地摊上买鱼货,“本港”的会贵些。再后来,这处靠近渔船停港的小渔市被叫停,现在石码鱼货大多集中在新华路。其实新华路本不叫这个名称,解放前它叫新行街,刚好和漳州古城的某一地名重叠。新华路如同漳州的香港路,一样的宽窄,一样由烟炙砖垒砌的廊柱,一样的二、三层骑楼。一天里的绝大部分时间,阳光不焦不灼。在新华路上买鱼货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在百年老街的地摊上,刚上岸的鱼鲜被成筐整齐排放,小鲨鱼、马鲛、剥皮鱼、刺鱼……鱼鳞闪着光,鱼眼清澈透明,小鱿鱼一按身子还细光闪闪。特别是本地特产“刺鱼”,浑身细刺但油炸后香酥味美,体型大的刺魚现已难寻,有鱼贩把这种盛产于夏季的九龙江流域的物种当成日渐稀缺的长江刀鱼而高价收购送上海渔市。在渔市上,你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谈完价格、称完海鲜后,这里的摊主会帮你刮鳞清肚,但所用工具却只有一把剪刀。
  平静中的石码是美丽的,渔市结束后的石码老街留给当地人的是一种“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的悠闲怡情。夜幕下的骑楼廊道还别有一番新意。走在长廊上,你绝没有那种灯红酒绿的烦闷、摩天高楼的压抑,只有历经沧海之后所需的一种宽松,大善大美之后的一种宁静。
  石码鱼货就是这样不折不扣的鲜美,小石码也就这样活灵活现的宜居,老街小巷就这样不喜张扬地低调存在着。
其他文献
有人曾说过:“烟火是物质上的食粮,书香是精神上的食粮,缺一不可”,说得多好,这样的文字读起来就让人舒服,仿佛看到烟火岁月里那些温暖舒心的日子,有柴米油盐,也有书香缭绕。  认识一个写文的女子,是一个全职妈妈,爱好诗书,喜欢文字,除了日常的照看孩子,洗衣做饭,大多数时间都是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走进她的家里,你会发现从客厅到卧室,大大小小的柜子里到处都装满了书籍,有世界名著,也有儿童读物,茶余饭后就是
期刊
那年,虽已是九月,如火的凤凰花依旧在枝上翻飞,似乎在迎接新一批中师生的到来。艺术楼前人头攒动。墙上的花名册班主任一栏赫然写着——“黄萍”。最前面的桌子旁坐着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白色雪纺上衣,下着浅色半身裙,一束马尾低低地附在后背,淡雅、清新,犹如一朵白莲盛开在那里。初次相见,却恍若故人。  终于,我来到了她的面前。她抬起头,眼含笑意:“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来问我。”声音很轻,很细,
期刊
人的记忆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当初你以为有些片段,被时光尘封且从此不复再现,却居然会在生命的某一刻,灿烂地燃放,并串连成一道风景,有了可圈可点的印迹,就像我和邻家阿哥若干年后的相逢。  童年的我被父母寄养在县城边上的村子里,那是我人生中快乐美好的一段童年记忆。那户寄养人家有好几个孩子,我与他们最小的女儿同岁,因此深得寄养父母的宠爱。那时跟着其他兄弟姐妹一样称养父母为爸妈,小小的年纪,其实哪里懂得亲生
期刊
“谢谢你们的大恩大德,谢谢……谢谢……”2018年3月11日早上9时左右,在漳州市110指挥中心,年近六旬的四川籍李先生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紧紧握住民警蔡权泉他们几个的手,忙不迭地连声道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连日来饱受煎熬的沧桑之脸终于拨云见日绽放笑容,一直高悬在心上石头总算落地了。  夜半惊魂  入夜的漳州是迷人的。车水马龙,灯火辉煌,闪烁的霓虹灯把小城装扮得流光溢彩,婀娜多姿。与往常一样,“
期刊
退休后,我常与妻子骑自行车带孙子到麒麟山公园玩。今天,我和妻子又到麒麟山公园玩。妻子突然提议说,到内樟祠去看一看。于是,我们便骑上自行车出发了。内樟祠是个小自然村,属于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就在象溪村附近,离县城有10公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和妻子每年至少要去那里好几趟拾柴火。  我和妻子想重走一番当年拾柴火的山路,看看当年拾柴火的那些山头,重温拾柴火的情景。当年公路是土面,尽是雨水冲刷的
期刊
今年夏天,我家的阳台上多了几盆翠绿的植物,淡紫色的茎秆挺拔着伸展,隐隐的清香味飘散在空气中。这是朋友送我的薄荷,从一盆已经不断生长繁殖变成三盆了。  在我眼中,薄荷是个特别神奇的植物,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长得太高了,剪下枝条插入水中,差不多几天光景,枝条就生出细细白白的根来,种进盆里又是一丛新的薄荷。你也可以掐掉薄荷叶尖,转天发现它从旁边长出很多嫩芽,永不停息地生长,一茬又一茬的繁衍。我喜欢用食
期刊
闽南及潮汕一带,小孩长到15虚岁时有举行“牵出花园”仪式的习俗。这应该是一种地方性的成人礼吧。许多老人心中都有一个坚定而朴素的信念:“孩子牵出花园,歹的去好的来”。  “牵出花园”在老人家眼里,已然成了孩子们成长路上一次脱胎换骨的良机。在传统观念里,“牵出花园”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起码有三大显著疗效。一是可以祛戾气,植善根——顽劣的孩子,牵出花园后就会变温顺乖巧了;二是可以医愚钝,增智慧——反应迟钝
期刊
今年是许沙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先生仙逝亦逾八载了。夜来无事偶翻旧书,在《榴屋诗词选》,拜读到许先生一九七四年写的七言古风《读画有赠高兄》,不禁为两位老先生的友情而感动,亦油然而生对许先生的怀念之情。  六庵老人黄寿褀先生在一九八二年曾书赠我一首旧作《登汉阳古琴台》,诗云:“群贤携手上琴台,千载知音一例来。流水高山人不见,余嶶犹满汉江隈。”许先生较高继文老师年长十一岁,生前一直对高师诚心推许,激赏有
期刊
岁次庚子,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人们习以为常的步履匆匆被迫停顿了一下,“宅”成了常态化,不少集聚性的活动只能按下“暂停键”“休止符”,“线上”成了一种新景象。然而,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却不能因为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得以有效地突破时空的间隔阻断而替代面对面沟通洽谈。  初秋的花都,满园尽是花果飘香;千年的漳州,群贤毕至共话阳明。在阳明先生首次踏入闽地513周年、《阳明先生集要》(崇祯刻本)在
期刊
人之有癖,方有性情。  何乐中先生是个性情中人,因为他有一项特殊癖好——收集我国1966年—1976年这个特定时期的宣传品和文物。到他家里寻访,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藏品。  他的藏品林林总总,难记其数。有关毛泽东的宣传文化产品尤其多,单毛主席像章就有一万多枚,画像一千多幅,瓷像一百多尊,丝织布画一百多帧;各种印有该时期宣传印记的花瓶、碗碟、瓷板、壶罐等摆件、杂项数以千计;书籍、报纸、画报、小抄近万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