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僵硬指数与血清胱抑素C关联性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动脉硬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的主要特征性改变是顺应性减退、弹性降低。动脉僵硬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已被证明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高血压患者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心脑肾等各重要器官损害的基础,过高的血压引起肾脏的进行性损伤,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故早发现、早诊断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很多研究认为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理想的内源性指标[2], 它在体内产生速率稳定, 受影响的因素极少,是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评价指标。既往研究已证明Cys C是不良预后的强的预测因子,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指标[3-4]。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高血压早期,反映动脉弹性的AASI 与反映肾功能指标的Cys C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至2009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ACS患者249例,其中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组患者50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组患者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156例;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同时选取20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
医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检测的各类标本中可能含有一种甚至几种致病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对操作者和环境具有潜在的生物危害,对公共卫生防控和人员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威胁,生物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科学有效管理,以下几方面工作均不可忽视:(1)开展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2)实施实验室合理布局流程;(3)配备生物安全设施设备;(4)建立生物安全管理文件;(5)
目的对1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诊断和基因分析,并探讨该病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采集该家系3代共7人外周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蕲蛇酶时间(RT)、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和蛋白S活性(PS∶A),纤维蛋白原(Fg)抗原和活性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Clauss法测定;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后实验室质量管理内容包括:临床微生物检验后系统性评审、规范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格式和解释、保护被检验者的隐私权并按照医学伦理学制度开展工作、开展咨询服务以及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后样品的合理保存。只有这样,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才能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293-295)
随着免疫技术的不断进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方法越来越多,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在临床检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由于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测定下限进口试剂可达0.2 ng/ml,国产试剂目前也能达到0.5 ng/m
期刊
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通过改进底物选择及制备方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已形成以人上皮细胞株-2(human epithelial cells-2,HEp-2细胞)为基质的标准测定方法。以此为基质提高了检出率,可观察以往组织冰冻切片见不到的荧光核型,如着丝点、核少点、核多点等,还可观察到多种胞浆
期刊
患者男,70岁。2006年12月4日因“口干多饮10个月,咳嗽伴胸闷气急5 d”,门诊拟诊“糖尿病、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收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患者3年前行血液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提示粒单细胞系异常增生骨髓象,诊断为CMML,曾用羟基脲治疗。本次入院胃镜示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窦)腺癌。
期刊
测量不确定度能够客观地反映测量结果的可靠性[1],不确定度愈小,测量水平愈高,测量结果的使用价值愈高。了解测量不确定度,可促进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更恰当地解释测量数值。
期刊
随着生物技术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和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肿瘤治疗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靶向时代。由于靶向治疗药物是依据肿瘤发生发展中已知的异常分子或基因设计和研制的,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存在药物作用靶点,即使存在药物靶点,其异常状况亦不完全相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医师在选择靶向药物之前,必须了解患者的分子靶点状况,才能筛选出最合适的对象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由于肿瘤的异常
期刊
肿瘤导致的止凝血异常发生率较高,其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为高凝状态或易栓症,临床表现为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早期发现癌症患者的高凝状态或易栓状态,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血栓形成或发生DIC,还可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最终延长患者生存期[1]。近年来,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activ atab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