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城饮马寒霄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雄关”。
——林则徐《感赋》
从小学课本中我们就知道,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作为这条中华民族骄傲的万里奇迹的最后一个标点,嘉峪关从来就不乏关注的目光。
作为那个冷兵器时代的一道防线,它曾为封建王朝抵御过千军万马;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曾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它保守又开放,独立又缠绵不绝,它盈盈伫立在边塞,沉甸甸地肩负着历史的使命。直到如今,它成了供人参观游览和怀古伤今的所在。
不过,固若金汤的雄伟建筑固然让人惊叹,历史长河的悠悠往事固然令人感慨,但隐藏在那青砖灰瓦中或真或假的故事传说,更使人津津乐道。
雄关建成只余一块砖
嘉峪关城楼上,有一块多余的古砖,这块砖不承担任何作用,完全就是一块废弃的边角料,但却被赋予“定城砖”的重要使命放置城楼几百年无人敢动,这也正是后人乐此不疲话题的所在。
故事还要从明朝修关的时候说起。说当时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堪比现在高科技的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运算。这个人因为这个能力,被千里迢迢喊过去修建嘉峪关城楼。作为封建王朝赖以安定的心理防线,修长城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得处处提心吊胆,更何况嘉峪关这个西部最重要的关口。易工匠小心谨慎,但还是被监督修关的工头盯上了,你说好好修关就是了,他非要易工匠精确计算嘉峪关用砖的数量,并且下令,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他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这在一切都精密精准化的现在,电脑程序也不可能如此精准呀!易工匠对自己十分自信,他掐指一算:“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不过这次他有点小小的失误,因为竣工后剩下了一块砖,没及时处理掉,落在了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工头一看窃喜,这回又有理由克扣农民工工资了,不料易工匠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说:“这块砖可不是剩砖,是神仙赐给的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工头一听,神仙这事可不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便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成了真正的“定城砖”。不过好在是多了一块,要是当时少了一块,该怎么办呢?
燕子的柔情
这个故事与嘉峪关的坚固和险要无关,与它的历史功能无关,与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也无关。我想人们杜撰这个故事,也许只是给这冷冰冰的雄关赋予一些浪漫凄凉的温情吧。
那是嘉峪关已经建成之后,有一对燕子在关中的柔远门内安家筑巢,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地方,但这正是它们悲催命运的开始。开始的时候,两只燕子相依相伴,在这边塞之地琴瑟和鸣,倒也非常快乐。一天,它们飞到关外郊游,回来的时候,雌燕先飞入城门,但是等雄燕准备飞入的时候,城门却恰恰关闭了。燕子不知人事,以为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亲爱的老婆,于是就一面悲鸣,一面使劲撞击城墙,坚固的城墙都抵得过千军万马,一只小小的燕子又能奈何?没有多久,雄燕便没了力气,在“啾啾”的哀鸣声中死去。
人们固执地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现在站在那面墙前,用石头击打的话,似乎还能听到“啾啾”的燕鸣声,很多人试了一次又一次,他们坚信这是当初那对燕子在天有灵,千百年来一直向人倾诉呢。
左宗棠斩驴护树,春风也度雄关
这第三个故事和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关,他叫左宗棠,是晚清重臣。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左宗棠是个正面人物,在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他挺身而出,同投降派抗争,平息了战乱,收复了失地,维护了祖国统一。
当时左宗棠平息动乱后,看到由于连年战乱,人们流离失所,嘉峪关周边戈壁滩上一片荒凉景象。左宗棠见此情况,命令全体将士加宽道路,并在路旁大量栽植杨柳,他还制定了严格的法令,以保护这些树木。另外,他下令在每棵树上挂上栽种人姓名的牌子,负责保栽保活,同时在新栽的树上还每隔一段距离挂一盏灯笼,避免树木晚上遭到损坏。
有一天,左宗棠在肃州城里巡视,发现有个农民骑驴进城后,将毛驴随手拴在了柳树上,而毛驴则悠悠然地啃起了树皮。左宗棠很是恼火,当即下令军士把毛驴牵到城门前斩首示众,并张贴了告示告诫民众:“今后若有毛驴毁坏树木者,驴和驴主同罪,一律斩首!”此告示一出,再也没有人敢动这些树了。没多久,这一带已经杨柳成荫,树木成行,堪比边疆大漠里的江南绿洲,吸引着年年春风度关而来。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左公柳所剩无几,据说现在大部分都是后人栽种,但当地人依然把这些古柳统称为左公柳,并挂牌加以保护,以表达人们对左宗棠的缅怀之情。
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有一棵两人合抱不拢的大古柳,根深叶茂,浓荫遮地,被人们称为“左公柳”,据说就是左宗棠那时栽种的。
编辑 刘翠霞
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雄关”。
——林则徐《感赋》
从小学课本中我们就知道,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作为这条中华民族骄傲的万里奇迹的最后一个标点,嘉峪关从来就不乏关注的目光。
作为那个冷兵器时代的一道防线,它曾为封建王朝抵御过千军万马;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曾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它保守又开放,独立又缠绵不绝,它盈盈伫立在边塞,沉甸甸地肩负着历史的使命。直到如今,它成了供人参观游览和怀古伤今的所在。
不过,固若金汤的雄伟建筑固然让人惊叹,历史长河的悠悠往事固然令人感慨,但隐藏在那青砖灰瓦中或真或假的故事传说,更使人津津乐道。
雄关建成只余一块砖
嘉峪关城楼上,有一块多余的古砖,这块砖不承担任何作用,完全就是一块废弃的边角料,但却被赋予“定城砖”的重要使命放置城楼几百年无人敢动,这也正是后人乐此不疲话题的所在。
故事还要从明朝修关的时候说起。说当时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堪比现在高科技的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运算。这个人因为这个能力,被千里迢迢喊过去修建嘉峪关城楼。作为封建王朝赖以安定的心理防线,修长城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得处处提心吊胆,更何况嘉峪关这个西部最重要的关口。易工匠小心谨慎,但还是被监督修关的工头盯上了,你说好好修关就是了,他非要易工匠精确计算嘉峪关用砖的数量,并且下令,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他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这在一切都精密精准化的现在,电脑程序也不可能如此精准呀!易工匠对自己十分自信,他掐指一算:“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不过这次他有点小小的失误,因为竣工后剩下了一块砖,没及时处理掉,落在了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工头一看窃喜,这回又有理由克扣农民工工资了,不料易工匠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说:“这块砖可不是剩砖,是神仙赐给的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工头一听,神仙这事可不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便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成了真正的“定城砖”。不过好在是多了一块,要是当时少了一块,该怎么办呢?
燕子的柔情
这个故事与嘉峪关的坚固和险要无关,与它的历史功能无关,与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也无关。我想人们杜撰这个故事,也许只是给这冷冰冰的雄关赋予一些浪漫凄凉的温情吧。
那是嘉峪关已经建成之后,有一对燕子在关中的柔远门内安家筑巢,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地方,但这正是它们悲催命运的开始。开始的时候,两只燕子相依相伴,在这边塞之地琴瑟和鸣,倒也非常快乐。一天,它们飞到关外郊游,回来的时候,雌燕先飞入城门,但是等雄燕准备飞入的时候,城门却恰恰关闭了。燕子不知人事,以为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亲爱的老婆,于是就一面悲鸣,一面使劲撞击城墙,坚固的城墙都抵得过千军万马,一只小小的燕子又能奈何?没有多久,雄燕便没了力气,在“啾啾”的哀鸣声中死去。
人们固执地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现在站在那面墙前,用石头击打的话,似乎还能听到“啾啾”的燕鸣声,很多人试了一次又一次,他们坚信这是当初那对燕子在天有灵,千百年来一直向人倾诉呢。
左宗棠斩驴护树,春风也度雄关
这第三个故事和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关,他叫左宗棠,是晚清重臣。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左宗棠是个正面人物,在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他挺身而出,同投降派抗争,平息了战乱,收复了失地,维护了祖国统一。
当时左宗棠平息动乱后,看到由于连年战乱,人们流离失所,嘉峪关周边戈壁滩上一片荒凉景象。左宗棠见此情况,命令全体将士加宽道路,并在路旁大量栽植杨柳,他还制定了严格的法令,以保护这些树木。另外,他下令在每棵树上挂上栽种人姓名的牌子,负责保栽保活,同时在新栽的树上还每隔一段距离挂一盏灯笼,避免树木晚上遭到损坏。
有一天,左宗棠在肃州城里巡视,发现有个农民骑驴进城后,将毛驴随手拴在了柳树上,而毛驴则悠悠然地啃起了树皮。左宗棠很是恼火,当即下令军士把毛驴牵到城门前斩首示众,并张贴了告示告诫民众:“今后若有毛驴毁坏树木者,驴和驴主同罪,一律斩首!”此告示一出,再也没有人敢动这些树了。没多久,这一带已经杨柳成荫,树木成行,堪比边疆大漠里的江南绿洲,吸引着年年春风度关而来。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左公柳所剩无几,据说现在大部分都是后人栽种,但当地人依然把这些古柳统称为左公柳,并挂牌加以保护,以表达人们对左宗棠的缅怀之情。
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有一棵两人合抱不拢的大古柳,根深叶茂,浓荫遮地,被人们称为“左公柳”,据说就是左宗棠那时栽种的。
编辑 刘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