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流失问题及对策探究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03年,我县“普九”工作经省、州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标志着我县的“普九”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县内各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入学形势明显好转。我县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不断凸现,相反的是,由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农民工外出务工环境的逐步改善,现实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现状:有的人花了很多钱,读了很多书,因为各种原因找不到工作;而一些读书少,甚至没读书的人,只要吃得苦,在外面找一天挣几十甚至上百元的工作并不困难。这就使得“读书无用”的论调,在广大民族地区的农村又沉渣泛起。于是这些地区初中学生流失的问题也就日益显得严峻起来。
  2 对策探究
  为了巩固“普九”成果,让更多的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从而整体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素质,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针对学生流失严重这一严峻问题,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每年借“六一”到招生区域内的小学慰问和小学毕业考试监考之机,学校作了精心准备,加强了宣传力度:使“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理念灌输到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最大限度确保入口能达到“普九”标准。
  (2)争取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把小学生到初中就读的比例列为对小学校长及当地政府考核的一条硬指标,上下使力,共同促使小学毕业生到初中就读。
  (3)尊敬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及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学校通过家长会,大力向家长们宣传义务教育法,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使家长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能够供子女入学。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能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而且学校制定制度时,从六条线控制流失:把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巩固率、年度考核、评优晋级都与学生的巩固挂钩。把因教师问题导致学生流失的因素降到最低。
  (5)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力争让学生都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心底里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争取读书的权利和机会,避免流失。
  (6)每学期开学,针对未能按时入学的学生情况,学校组织下乡动员学生返学就读小组,奔赴各个乡村劝说家长,动员学生返校完成初中学业。
  (7)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充分利用好少数民族寄宿制补助政策,并多方筹措资金,力所能及地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避免这些学生的流失。
  (8)对于因为学习困难,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学生,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在各家学校竞争激烈,优质生源争夺战日趋白热化,我校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师资力量薄弱,在生源争夺战中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校的生源质量是极其糟糕的。以07年秋季招生为例:我校招收七年级新生共726名,其中语数双科总分180分以上1名,170分以上21名,120分以下426名,10分下6名,全年级最低分4分,该生在小学毕业考试中数学0分,语文4分,而城区中学170分是他们的录取线。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在对学校进行综合考评时,是没有综合这些因素的。学校和教师们的压力就显得特别的大。但如果各科压得太紧,基础欠佳的学生肯定会因不堪重负而失学;放得太松,又会被其他学校甩得更远,学校的生存就会出现极大困难。这样,学校就处于了尴尬的境地。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当老师难,当初中的老师更难,当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老师更是难上加难。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我校了实施了分层教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层次的目标,也给予不同层次的压力。三年下来,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流失。
  3 前景展望
  总之,通过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学生流失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虽如此,但也经常越过“普九”标准的红线,况且这些做法也不是治本最有效之策。只有广大家长的意识增强了,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了,办学条件更加完善了,读书求知成为学生内心的迫切愿望了,学生流失问题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根据党和政府对基础教育和“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范式结构,它的建构过程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组合联系,它也得经由教学实践活动的检验、选择与改造。如今,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学生全方面、高素质发展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前沿努力探索、匠心独运并有所创造,各种适应教育发展改革的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例如“引导——发现”、“质疑——解疑”、“探索——发现”、“合作学
期刊
新一轮的课树改革,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学  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开创了新局面。教师将以导演、主持者、组织者、帮助者、服  务者、带动着等新角色进入学生视野,催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激活学生,  激活课堂随时代给学生美的享受,使课堂产生无限的美。学生能够在美的陶冶下,  轻松有趣,灵活自主,自信自强,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1 微笑产生美  将微笑带进课堂,师生显
期刊
物理题海茫茫,题型千变万化,但各题之间并不是彼此无关的,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留心,就会发现很多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重视习题研究,并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构造“题链”,参与改造。这样做,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以压强这一知识点为例谈点粗浅做法。  1 注重基础,化难为易  在遇到一些较难的综合题时,学生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其实,解答这些综合题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因此我们
期刊
人,生而有表达的愿望。从婴儿时的手舞足蹈到呀呀学语,从只能说简单的几个字到滔滔不绝地倾诉,每个人都经历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小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会用语言来抒发情感,更要学着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精彩的世界。但有调查显示,学生在刚入学时,表达欲望还很强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不少学生的这种欲望越来越弱,以至于到后来把写作当成一件“很难应付的差事”,常常是干巴巴的几句敷衍了事。怎样才能让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是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是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
期刊
2009年10月末的一天,伴随着优美轻柔的音乐和屏幕上季节图景的变换,我校德育中心组观摩课-《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开始了。  从几幅图片(媒体)导入,让学生观看后,讨论并回答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当我高兴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话题时,意外发生了,一向不善于说话的李亮突然举起手,冷不丁冒出一句:“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法律面前真的是人人一律平等吗?”  这一问如同晴空一声雷,教室里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象征。古诗文是华夏文明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奇丽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团结人。它是中华传统道德之根, 只有根固本,民族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勃发生机。我们朝阳桥小学开发了《诵读经典诗文 打造书香校园》的校本课程以来,教师教得诗意盎然,学生学得趣味浓厚,全校上下徜徉在美妙的古诗文意境中,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让学
期刊
【摘要】要让电工基础的课堂教学“活”起来,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着手。教与学是相辅相承的,在现代教学的理念中,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外在的指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而学生则作为内因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主动活动,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所以我们要从教与学两方面来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手段;现实因素;自信;认可;沟通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要
期刊
“五一”长假,我们有幸在自己的家乡听到了著名教学教育专家窦桂梅老师的示范课,领略了大师的教学风范,过后感触颇多。窦老师与王君老师的《游园不值》和《蜀僧》教学,让人眼前豁然一亮,两位老师对文本资源的挖掘以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外资源的合理应用让人耳目一新,使我认识了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小学语文教学该如何立足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  窦老师在她的“三超越式教学模式”中这样说
期刊
二十一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该变革旧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利用信息技术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变教师“讲坛”的课堂为学生“学坛”的课堂;变学生被动提问为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去探索,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 注重点拨  要激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