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言象似性分析演说效果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话语是语言的一部分,而政治人物的演说因为经过团队精心润色及演说人自身反复定夺,具有很浓重的个人认知色彩,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特别是正值国际关系剧烈变动之际,如从语言学角度对演说进行分析,其中透露出的某些态度更值得玩味。本文拟运用语言象似性理论,以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等原则解读默克尔在此非常时期的讲话,意在分析象似性的运用所产生的文体效果,对于政治意图的分析揣摩以及演讲技巧的学习具有一定意义。对此篇政治演说的分析表明,当前德欧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分歧与共识同在。
  关键词:象似性;政治演说;语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3-0011-03
  0引言
  2020年是世界局勢风云变幻的一年。年初英国完成脱欧谈判并宣布脱欧,欧洲“老三驾马车”最终被法德意“新三驾马车”所取代;2月末,新型冠状病毒先后袭击了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欧盟力不从心,其内部接连爆出成员国争斗丑闻,这让原本就因难民危机和极右势力崛起而受强烈冲击的欧盟多边合作体制更加饱受诟病。疫情缓和后美国却挑起了与中国的争端,并在一系列诸如“香港国安法”“贸易战”“5G及商业建设”等问题上与中国针锋相对,拉拢他国共同围堵中国,欧盟各国面临选边站的困境,而此时对默克尔政治演说进行分析并借此判断德欧对华主流态度,对于深化双边关系,加强合作管控分歧大有裨益。
  1语言的象似性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总是先有交流,后有语言,再有文字,而语言与文字的产生和人类的认知过程与沟通交流需求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而认知语言学则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提出语言的创建和运用均可通过人类的认知活动加以阐释。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语言类型学、符号学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象似性是相对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言的,但受索绪尔的影响,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曾一度被视为语言学中的“金科玉律”,相比之下,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却很少有人关注[1]。到了20世纪60年代,虽有Jacobsen(1965),Greenberg(1966a)等几位学者再提象似性,但仍未引起语言学界的足够重视,直到20世纪70~80年代,认知语言学登场,对传统语言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批判,认为语言是人类在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以及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2],也就是说,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语言结构可以表征概念结构,所以,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是有理据可言的,是具有象似性的[1]。
  那么何谓语言象似性呢?所谓象似性,即理据性[3],指语言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即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非任意的,有理可据的[2]。
  2象似性原则及其在默克尔演讲文本中的体现
  2.1 距离象似性及其文本分析
  距离象似性即把我们对概念上的认知距离在语言句法中进行体现。在我们的认知中有着紧密关联的事物及概念,相应地,在语言表现形式上也有临近及紧挨出现的特征,而与此相对应,那些在我们感知中相互没有紧密关联的事物则在语言表现形式上也拉开了一定距离[3];篇章的构成单位,如句子、段落、诗节等篇章成分之间的距离也会映射人的概念距离和自然界中客观实体的距离[4]。
  在日常交际过程中,距离象似性也以一种抽象模式体现在人称称谓表达中,此特征在英语中不明显(英语中“你”和“您”表达皆为“you”),而在其他变位形式较多的语言中特征极为明显。我们以德语为例,在德语中存在四种第二人称(即谈话对象)称谓,分别为du(你)及其复数形式ihr(你们)和Sie(您)及其复数形式Sie(您们)。具体选用何种称谓,需要对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亲疏远近做具体分析,即:当说话人与对方关系较随意或亲密时,则互相之间可以用第二人称单数du或ihr来称呼对方;而如果说话人与听话人并不熟悉彼此,以前从未见过,或者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差异,则此时用Sie(或其复数形式)较为恰当,既遵循了礼貌原则,又可以来展现两者之间存在的(微妙的)社会关系距离感。四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在德语的人称表达框架下被看作一种描写人与人之间社会距离感的独特表现形式,这也体现了语言称谓表达形式与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一种象似对应[3]。
  同样地,如果说话人想要表达“在某件事情上与听话人的意见一致或相近”,即可以用类似于“共同的想法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等的言语来传达此类情感;相反地,如果说话人意在说明“在某件事情上与听话人的意见相左或相反”,则可以使用“对某事的不同看法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分歧”突出双方之间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的疏离感或者冷淡态度,这也体现了对动词或者话语意思的灵活把握与或明或暗展现的政治态度之间存在的象似关系。
  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经常利用距离象似性原则,通过对称呼以及语言符号的恰当选择来达到所想表达的语言效果并对其进行强化。在此篇演讲中,默克尔使用wir(即我们,德语第一人称复数)多达44次,使用unser(即我们的,德语第一人称复数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达31次,使用Solidarit?t(德语名词,意为“团结一致”)或其形容词形式达6次,也使用了诸如Europ?ische Familie(欧洲大家庭)等字眼,旨在拉近自己与听众以及赞助者之间的距离,藉此寻求广大民众的支持。而且,对“我们”这一共同身份的频繁强调,无形中在德国及欧盟公民的潜意识中树立了“欧洲人”的共同概念,将他们归于一个为了欧洲的利益不懈奋斗,追求共同价值的大家庭内,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既可以提升德国及欧盟公民的身份认同感,凝聚公民心智,强化统一立场,而且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唤醒德国及欧盟公民对政治的关注以及参与意识,进而树立作为全球化时代公民的责任意识,尽可能减少政治冷漠以及极端势力的出现。   顺序象似性经常出现在政治演说中,演讲者通过对句子的时空与逻辑顺序进行安排来清晰地表达演说中的政治观点,进而达到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我们仍然以默克尔的演讲为例:默克尔在演讲末尾引用了西德战后第一任总理、著名政治家康拉德·阿登纳的一句名言:“Die Einheit Europas war ein Traum von wenigen. Sie wurde eine Hoffnung für viele. Sie ist heute eine Notwendigkeit für uns alle.”(大意为:欧洲统一曾是少数人之梦想,是许多人之希望,今日则是我们所有人的向往)。三句话在语义上层层递进,语用效果上层层叠加,精巧地表达了默克尔立志继承前辈衣钵,带领欧盟走出低谷,重振雄风的决心。纵观演讲文稿,对新冠病毒的描述性词汇“Pandemie”(传染病)“Coronavirus”(新冠病毒)共出现23次,且几乎自第一段起到最后一段止都有分布,新冠疫情作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贯穿演讲全文,反映出默克尔对新冠疫情十分重视,并通过连续不断的对其强调来呼吁各国人民严肃对待,切勿放松防疫措施。
  3结语
  语言象似性是语言学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早期语言学研究中因为结构主义的影响常常不受重视,直到认知语言学登场后,象似性研究才开始被学界所重视,一系列的象似性关联理论随之出现并得到发展。象似性理论(或原则)在语言应用中具体体现为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以及顺序象似性等,日常生活中这些例子不胜枚举。政治演讲文稿大多都由演讲者本人以及团队精心打磨多次而成,语言导向鲜明,应用灵活,政治立场明显,具有很高的语言学及政治学研究价值。德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被称为“欧洲火车头”。在世界充满危机以及变数的情况下,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将把欧洲带向何方,牵动着欧盟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心。通过借助象似性原则对其演讲的话语分析,可以大致揣摩出默克尔之后的施政图景:继续维持现有的行之有效的抗疫措施;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并尽可能地拓展合作领域;逐步地缓慢摆脱在各项事务上对美国的依赖,但不当众与美国撕破脸皮搞直接对抗;继续奉行现实的外交政策,增强欧盟政策的独立自主性。截至笔者写作时,美国计划从德国撤出约1万名美军,将其重新部署在其余欧洲国家,并打算同时将美国欧洲司令部撤出德国,此项计划一旦成功落地,毫无疑问将严重影响跨大西洋合作关系。但中德关系亦生出波折,德国召见我驻德大使,对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前景表示担忧,实则是对我国内政进行干涉。由此看来,政治演说中主张的贯彻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国不能单纯地对外国的政治期许抱有幻想,而是应该不卑不亢,视国际形势而动采取相应措施,语言学师生们也应该紧跟时事热点,尝试从多个角度,运用多重理论分析政治演说,以自身行动为国家提供翔实、准确的政策导向型语言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文旭,肖开容.认知翻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马迅.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德语语言的象似性特征分类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64-66.
  [4]徐倩.从象似性原则看政治演讲的文体效果——以特朗普在华盛顿演讲为例[J].海外英语,2017(19):187-188 219.
  Analysis of Speech Effects with the Help of Language Iconicity:Taking Speech of Merkel as an Example
  LIU Ze-hao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其他文献
摘要:语感培养对英语学习十分重要,本文先说明了英语语感的定义,再阐述了英语语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培养语感的策略:以勤练为基础,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英语语感;学习英语;途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0-0042-03  0 引言  正如学跳舞需要有节奏感,学画画需要有艺术感一样,学习英语也
摘要:培养学生读析法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引导学生學习课文、文段等进行的读析方法过程,或教师引导学生做练习、试题等运用读析方法的过程,是学生针对特定的课文、文段、试题,经过阅读、朗读、熟读、背诵、思考、分析,求得正确理解其中含义,并能够正确回答一些需要回答的问题的方法过程。要明确读析目标,读析训练要到位,遵循读析规律,留时间深入体会,展示老师的习作,张贴学生的习作,以问题、试题引领读
摘要:我们观察到现在出现了新的评述性语用标记“真的是”,认为“真的是”正在经历语法化的过程,并且可以独立成句,这种用法在日常和网络中的使用频率日益增高,本文对这种用法进行探究。不同于语用标记“真是的”,它并不像“真是的”仅具有负面评价义,它的负面评价义低于“真是的”。文章认为“真的是”已经成为新兴的语用标记语,并探讨了“真的是”作为语用标记语时的句法表现与形成机制。  关键词:评注功能;语用;话语
摘要:应用型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内容对于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基于此种变革背景,也必须对于应用型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发展教学模式进行探究。由一体化教学案例进行开发,在人才培养基础方面提出一定的保障性措施。本文也基于此点进行研究,提出了做好教学计划设置、开创专业课程、建立临时学习基地等要点。围绕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发展,由一体化建设去对这些人才培养做好奠基。重视教学案例开发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具,其不仅在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并且在教育领域同样发挥出独一无二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都在致力于开设并完善相关信息技术教学,但是始终存在部分学校出现轻视信息技术作用、违反相关教育规定等问题。对此,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来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奠定基础,最终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
摘要:本文针对“经典诵读”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意义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叙述了“经典诵读”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经典诵读”在汉语文学研究价值,最后研究了“经典诵读”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意义,进而更好地规范应用语言文字,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经典诵读;汉语言文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3-0038
摘要: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1998-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出近几年中国的全要素增长率,应用动态面板数据建立人才供给,产业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人才供给、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人才供给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不显著,产业结构在人才供给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通过调整人才供给结构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达
摘要:朗诵重在“传情”。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堪称经典、朗朗上口的抒情诗,字里行间无处不在抒情。本文以不朽的名篇《琵琶行》为例,谈谈文学作品朗诵时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文学作品;朗诵;情感表达;琵琶行  中图分类号:H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6-0009-02  朗诵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我们在朗诵这一度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单
摘要:将思政元素不断抽丝精炼融入到专业知识教育全过程,把课程思政作为高职专业教学的课程目标,使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观念有机融合在一起。本篇文章通过探究适用于机械大类专业的《机械零部件测绘与CAD绘图》专业课程的思政课程融入模式,达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思政元素;融入;探究;机械零部件测绘与CAD绘图;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本文以新媒体平台微博为例,通过分析微博在新冠疫情中的信息传播内容和方式,进而研究其所体现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总结微博在“新冠疫情信息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媒体在重大社会事件中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新冠疫情;新媒体;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6-0123-02  1967年在P·戈尔德马克的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