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历史解释是核心能力,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是为了更合理、更科学的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最终为了情感的提升,即家国情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解释”定义为:“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其中提到的“理性”与“客观”可以看作是历史解释的原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谈到洪宪帝制失败的原因时,常常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一言以释之。这种历史解释的简单化、标签化,恰恰背离了“理性”与“客观”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了吗?
现行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中,不同地方对“民主共和”观念有不同表述。必修一《辛亥革命》中的表述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中的表述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也日益壮大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前后两段材料的表述是相互矛盾。前一段是“逐渐深入人心”,后一段是“已经深入人心”,虽只差两字,却大相径庭。“逐渐”是进行时,“已经”是完成时。那么,民主共和思想到底有没有深入人心呢?
1. 从民国初年的受众群体看,了解民主共和思想的人是极少数。判断一种思想是否深入人心,要看其是否被大多数民众理解并拥护。革命党人主要依靠报刊和杂志宣传民主共和思想,这就要求受众群体有一定文化水平,有最基本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关于清末民初国人的识字水平,康有为1895年上书光绪时说:“我中国文学之邦,读书识字仅百之三十。”[1]梁启超在1915年时慨叹道:“二十年以来办新教育竟使全民不识字”。[2]美国传教士郭斐蔚认为:“中国综计男女读书识字者,十仅一二”。[3]章开沅先生也说:“基础教育是识字率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清末能识字的人数还只是4000万左右,以当时人口4亿计,识字率仅为10%左右。”[4]综合上述,我们有理由认为,清末民初的国民识字率至多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文盲比例高,决定了大多数人无法阅读报刊和杂志,更不用说理解和拥护民主共和思想了。
2. 在识字国民群体中,拥护民主共和思想的阶层不多。民国初年,即使有文化的“政治精英”,接受民主共和思想的也不多。严肃的国会选举乱象百出,选举者不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而由他人任意代行者”;主办者误以为民主选举为科第选举,甘肃某知县接到调查选举人时,误以选举人为前清之举人,闹出了“卑县文风不振,贡、廪、附、增、监尚有可选,若选举人独无”的笑话。[5]时人对当时的政治乱象感到失望:“其识国家为何物,共和为何义,立法为何事者,千万之一比例耳。”[6]孙中山当时也颇有感触:“现在为共和政体,国人多有不解共和二字之意义者。”
3. 从民国成立后的现实看,民主共和观念非常脆弱。民国成立后,复辟现象层出不穷。大的有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溥仪复辟等,小的有各路军阀将《临时约法》抛之脑后,各自为政,封建割据。孙中山为维护共和而发动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爭,除护国运动有一点成效外,其它都“完败”。美国学者罗兹曼认为:“封建帝制的崩溃并不能说是革命的结束,而只是革命的开始。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民国建立了,还会出现张勋复辟、洪宪帝制等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专制独裁已为世人所不齿,军阀割据还在猖狂盛行?”[7]层出不穷的复辟有相当的民众基础,民主共和观念仍然脆弱。
综合上述,不论从哪方面来讲,民主共和观念在民国初年都没有深入人心。教材中的两处说法,依笔者陋见,第一种说法“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较为科学,如果在这句话前添两个字“开始”,即“民主共和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显得更为严谨。
二、洪宪帝制破产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历史原因是具体的,而不是简单的,更不是标签的。例如一个学生历史成绩下降了,请老师帮忙分析原因,老师就简单地回答:“你平时花在历史上的时间太少。”这样的分析,说了等于没说。要使学生有所收获的话,还须从课堂效率、课后练习、解题思路、答题规范等方面具体分析。我们以往回答中国近代史上的很多问题,动辄就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历史解释在此就失去了意义。洪宪帝制失败的原因是复杂而具体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亲离”和“众叛”。
1.亲离。我们可以把“亲”理解成“亲属”和“亲信”。
在袁世凯的亲属中,除了长子袁克定诱惑和支持外,其余的大多反对。次子袁克文作诗一首,嘲讽袁氏称帝:“绝怜高处多风雨,莫道琼楼最上层”,[8]规劝父亲不要冒着政治风雨的危险强登高峰。袁世凯恼羞成怒,把袁克文软禁于北海公园,直到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才重获自由。袁世彤(袁世凯弟弟)和袁书贞(袁世凯妹妹)联名登报宣布与袁世凯断绝关系,“袁氏世凯,与予二人,完全消灭兄弟姊妹关系,将来帝制告成,功名富贵,概不与我弟妹二人相干,抵制失败,一切罪案,我弟妹二人亦毫不负究,特此声明”。[9]袁世彤还到处招兵卖马,组织起了“讨袁军”。
袁的亲信,文以徐世昌为主,武以段祺瑞、冯国璋为主。袁称帝,这三个袁的“铁杆子”都陆续离他而去。徐世昌民国初年被袁任命为国务总理,是袁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心腹。筹安会刚刚发起,徐劝袁:“事虽勿论是非,而不可不计利害,默揣时势,诚未敢期其必成,设竟废于半途,将以何术转?”袁世凯不听劝告,仍然执迷不悟,徐乃辞职而去,“旁观普查,知时机之未熟,祸至之无日。”[10]段祺瑞为袁旧部,袁曾试探段的态度,说:“民意真伪且弗论,君于意云何?”段态度坚决,“廿年恩义,诅忍丧于一旦?……不忍见总统为眼前罪人,乞震衷独断,毅然取消。”[11]冯国璋起初坚信袁不会复辟帝制,袁绝然复辟帝制,冯才感到受了袁的欺骗。云南起义爆发后,袁命冯任参谋长讨伐护国军,冯装病拒绝出山,“国璋老矣,国事全在诸君。”[12]冯最后还是举起了反袁的大旗,“乃徒为他人谋得万世一系之皇帝,心固不甘。”[13] 2.众叛。在袁世凯称帝倾向败露后,国内外原来持观望态度的各种势力,纷纷走向了袁的对立面。
旧官僚,以陈宦、汤芗铭为代表。1913年8月,袁任命汤为湖南都督,汤对袁的忠诚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汤在《劝进表》中表示:“芗铭所部,为王前驱。”又率全体文武官员和“国民代表”,北面长跪,高呼“拥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14]1915年,袁任命陈宦为四川将军,临行前,陈竟然跪倒在袁的脚下,以示对复辟帝制矢志不渝的支持。当全国人民反对帝制的怒潮汹涌而起时,陈宦劝袁退位并宣布四川独立,汤芗铭也于1915年5月29日宣布湖南独立。1916年4 月,一向对袁世凯忠心耿耿的广东将军龙济光宣布广东独立。5月9 日,陕西镇守使陈树藩宣布独立。
地方实力派,以黎元洪、唐绍仪为代表。袁称帝极大地损害了地方实力派官员的利益,他们纷纷与袁的“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黎元洪势力在湖北,袁要调黎离鄂,黎便鼓动左右,大造“万难离鄂”的舆论;袁想拉拢唐绍仪,唐也是半推半就,“不肯完全买账”;陆荣廷高举“桂人治桂”的旗帜,在广西形成自己的军事集团;蔡锷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张作霖、阎锡山看到国内反袁风起云涌,国外纷纷干涉,也坚决地站到了反袁的“统一战线”上。正如芮恩施所说:“当一个公开反对袁世凯的运动发动起来的时候,他们又纷纷聚集到新的旗帜之下,各地都出现了持不同政见的人。”[15]有学者认为,洪宪帝制破产是袁重建中央集权的失败,也不无道理。
立宪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康痛恨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出卖维新派,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的君主是“清帝”,而非袁世凯。康对于袁的盛情邀请置之不理,发表《请袁世凯退位电》:“猥以居庐,莫酬厚意,今当大变,不忍三缄,栋折榱坏,侨将压焉。”[16]梁启超先后在临时政府中担任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等职位,当袁称帝初露端倪时,梁曾与冯国璋一起劝谏袁,力陈帝制的种种弊端,袁不为所动。梁感觉到自己的理想破灭由痛惜转为愤怒,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氏称帝,“惟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国际社会,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英国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有很大的利益。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对华影响力日益加重。英日等国家认为袁复辟会扰乱中国现有的秩序,从而损害其在华的利益,故持反对态度。1915年8月,筹安会活动日趋猖獗,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致函袁世凯的顾问莫理循说:“这种帝制鼓动是一派胡言乱语……如果中国乱起来了,整个世界也会混乱,而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已有够多的烦恼了。”日本公使也向朱尔典表明了日方的态度:“日本政府现在对中国(称帝)事件持旁观态度,一旦时机合适,将以劝告的形式进行干涉。”[17]英日等国的外交压力,使北洋政府的外交界苦不堪言。陆征祥声言:“外交不易办!”曹汝霖抱怨道:“中日交涉好容易才敷衍过去,今又抬出这个难题来,我可不负责。”[18]李经羲也认为:“惜公以数十年之声威,为宵小所弄,堕于一旦也。”[19]
此外,洪宪制帝失败,还有白朗起义、孙中山组织革命党反抗、北洋政府经济改革失败、“二十一条”签订等原因。
学者张鸣说:“但凡一件事看起来过于简单的事情,你这样说,我这样说,他也这样说,大家众口一词,本身就值得怀疑的。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这样的解释,放在辛亥革命上可以,放在洪宪帝制的失败上合适,放在张勋复辟没闹成上,更对路。这是历史万金油。”[20]探讨历史事件的原因,当属历史解释。教科书由于篇幅限制、传统史观、意识形态等原因,往往把原因叙述得简单而标签,这是我们不能苛求的。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简单化处理,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要强化专业知识、关注学术动态、勤于思考和发现,才能站稳核心素养下的历史课堂。
【注释】
[1]姜义华,张荣华:《康有为全集(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2]侯艳兴:《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
[3]熊贤君:《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5页。
[4]章开沅,马敏,朱英:《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0页。
[5]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19-1949》,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89页。
[6]行严:《二院制果足以防国会之轻躁乎》,《民立报》1912年4月5日。
[7](美)罗兹曼著,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70页。
[8]唐德刚:《袁氏当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9]廖一中:《一代枭雄袁世凯》,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415页。
[10][13]沈云龍:《徐世昌评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年,第45、38页。
[11]陈赣一:《新语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63页。
[12]阎锡山:《阎锡山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6页。
[14]谢本书:《护国运动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社,1984年,第73页。
[15](美)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86页。
[16]江峰,汪全模:《康有为与袁世凯的帝制复辟新论》,《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7]张北根:《英国对待袁世凯称帝的态度》,《安徽史学》2009年第4期。
[18]邓亦武:《论袁世凯部属反对洪宪帝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9]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1页。
[20]张鸣:《共和中的帝制》,北京:当代出版社,2014年,第2页。
一、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了吗?
现行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中,不同地方对“民主共和”观念有不同表述。必修一《辛亥革命》中的表述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中的表述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也日益壮大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前后两段材料的表述是相互矛盾。前一段是“逐渐深入人心”,后一段是“已经深入人心”,虽只差两字,却大相径庭。“逐渐”是进行时,“已经”是完成时。那么,民主共和思想到底有没有深入人心呢?
1. 从民国初年的受众群体看,了解民主共和思想的人是极少数。判断一种思想是否深入人心,要看其是否被大多数民众理解并拥护。革命党人主要依靠报刊和杂志宣传民主共和思想,这就要求受众群体有一定文化水平,有最基本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关于清末民初国人的识字水平,康有为1895年上书光绪时说:“我中国文学之邦,读书识字仅百之三十。”[1]梁启超在1915年时慨叹道:“二十年以来办新教育竟使全民不识字”。[2]美国传教士郭斐蔚认为:“中国综计男女读书识字者,十仅一二”。[3]章开沅先生也说:“基础教育是识字率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清末能识字的人数还只是4000万左右,以当时人口4亿计,识字率仅为10%左右。”[4]综合上述,我们有理由认为,清末民初的国民识字率至多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文盲比例高,决定了大多数人无法阅读报刊和杂志,更不用说理解和拥护民主共和思想了。
2. 在识字国民群体中,拥护民主共和思想的阶层不多。民国初年,即使有文化的“政治精英”,接受民主共和思想的也不多。严肃的国会选举乱象百出,选举者不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而由他人任意代行者”;主办者误以为民主选举为科第选举,甘肃某知县接到调查选举人时,误以选举人为前清之举人,闹出了“卑县文风不振,贡、廪、附、增、监尚有可选,若选举人独无”的笑话。[5]时人对当时的政治乱象感到失望:“其识国家为何物,共和为何义,立法为何事者,千万之一比例耳。”[6]孙中山当时也颇有感触:“现在为共和政体,国人多有不解共和二字之意义者。”
3. 从民国成立后的现实看,民主共和观念非常脆弱。民国成立后,复辟现象层出不穷。大的有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溥仪复辟等,小的有各路军阀将《临时约法》抛之脑后,各自为政,封建割据。孙中山为维护共和而发动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爭,除护国运动有一点成效外,其它都“完败”。美国学者罗兹曼认为:“封建帝制的崩溃并不能说是革命的结束,而只是革命的开始。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民国建立了,还会出现张勋复辟、洪宪帝制等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专制独裁已为世人所不齿,军阀割据还在猖狂盛行?”[7]层出不穷的复辟有相当的民众基础,民主共和观念仍然脆弱。
综合上述,不论从哪方面来讲,民主共和观念在民国初年都没有深入人心。教材中的两处说法,依笔者陋见,第一种说法“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较为科学,如果在这句话前添两个字“开始”,即“民主共和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显得更为严谨。
二、洪宪帝制破产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历史原因是具体的,而不是简单的,更不是标签的。例如一个学生历史成绩下降了,请老师帮忙分析原因,老师就简单地回答:“你平时花在历史上的时间太少。”这样的分析,说了等于没说。要使学生有所收获的话,还须从课堂效率、课后练习、解题思路、答题规范等方面具体分析。我们以往回答中国近代史上的很多问题,动辄就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历史解释在此就失去了意义。洪宪帝制失败的原因是复杂而具体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亲离”和“众叛”。
1.亲离。我们可以把“亲”理解成“亲属”和“亲信”。
在袁世凯的亲属中,除了长子袁克定诱惑和支持外,其余的大多反对。次子袁克文作诗一首,嘲讽袁氏称帝:“绝怜高处多风雨,莫道琼楼最上层”,[8]规劝父亲不要冒着政治风雨的危险强登高峰。袁世凯恼羞成怒,把袁克文软禁于北海公园,直到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才重获自由。袁世彤(袁世凯弟弟)和袁书贞(袁世凯妹妹)联名登报宣布与袁世凯断绝关系,“袁氏世凯,与予二人,完全消灭兄弟姊妹关系,将来帝制告成,功名富贵,概不与我弟妹二人相干,抵制失败,一切罪案,我弟妹二人亦毫不负究,特此声明”。[9]袁世彤还到处招兵卖马,组织起了“讨袁军”。
袁的亲信,文以徐世昌为主,武以段祺瑞、冯国璋为主。袁称帝,这三个袁的“铁杆子”都陆续离他而去。徐世昌民国初年被袁任命为国务总理,是袁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心腹。筹安会刚刚发起,徐劝袁:“事虽勿论是非,而不可不计利害,默揣时势,诚未敢期其必成,设竟废于半途,将以何术转?”袁世凯不听劝告,仍然执迷不悟,徐乃辞职而去,“旁观普查,知时机之未熟,祸至之无日。”[10]段祺瑞为袁旧部,袁曾试探段的态度,说:“民意真伪且弗论,君于意云何?”段态度坚决,“廿年恩义,诅忍丧于一旦?……不忍见总统为眼前罪人,乞震衷独断,毅然取消。”[11]冯国璋起初坚信袁不会复辟帝制,袁绝然复辟帝制,冯才感到受了袁的欺骗。云南起义爆发后,袁命冯任参谋长讨伐护国军,冯装病拒绝出山,“国璋老矣,国事全在诸君。”[12]冯最后还是举起了反袁的大旗,“乃徒为他人谋得万世一系之皇帝,心固不甘。”[13] 2.众叛。在袁世凯称帝倾向败露后,国内外原来持观望态度的各种势力,纷纷走向了袁的对立面。
旧官僚,以陈宦、汤芗铭为代表。1913年8月,袁任命汤为湖南都督,汤对袁的忠诚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汤在《劝进表》中表示:“芗铭所部,为王前驱。”又率全体文武官员和“国民代表”,北面长跪,高呼“拥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14]1915年,袁任命陈宦为四川将军,临行前,陈竟然跪倒在袁的脚下,以示对复辟帝制矢志不渝的支持。当全国人民反对帝制的怒潮汹涌而起时,陈宦劝袁退位并宣布四川独立,汤芗铭也于1915年5月29日宣布湖南独立。1916年4 月,一向对袁世凯忠心耿耿的广东将军龙济光宣布广东独立。5月9 日,陕西镇守使陈树藩宣布独立。
地方实力派,以黎元洪、唐绍仪为代表。袁称帝极大地损害了地方实力派官员的利益,他们纷纷与袁的“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黎元洪势力在湖北,袁要调黎离鄂,黎便鼓动左右,大造“万难离鄂”的舆论;袁想拉拢唐绍仪,唐也是半推半就,“不肯完全买账”;陆荣廷高举“桂人治桂”的旗帜,在广西形成自己的军事集团;蔡锷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张作霖、阎锡山看到国内反袁风起云涌,国外纷纷干涉,也坚决地站到了反袁的“统一战线”上。正如芮恩施所说:“当一个公开反对袁世凯的运动发动起来的时候,他们又纷纷聚集到新的旗帜之下,各地都出现了持不同政见的人。”[15]有学者认为,洪宪帝制破产是袁重建中央集权的失败,也不无道理。
立宪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康痛恨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出卖维新派,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的君主是“清帝”,而非袁世凯。康对于袁的盛情邀请置之不理,发表《请袁世凯退位电》:“猥以居庐,莫酬厚意,今当大变,不忍三缄,栋折榱坏,侨将压焉。”[16]梁启超先后在临时政府中担任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等职位,当袁称帝初露端倪时,梁曾与冯国璋一起劝谏袁,力陈帝制的种种弊端,袁不为所动。梁感觉到自己的理想破灭由痛惜转为愤怒,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氏称帝,“惟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国际社会,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英国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有很大的利益。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对华影响力日益加重。英日等国家认为袁复辟会扰乱中国现有的秩序,从而损害其在华的利益,故持反对态度。1915年8月,筹安会活动日趋猖獗,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致函袁世凯的顾问莫理循说:“这种帝制鼓动是一派胡言乱语……如果中国乱起来了,整个世界也会混乱,而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已有够多的烦恼了。”日本公使也向朱尔典表明了日方的态度:“日本政府现在对中国(称帝)事件持旁观态度,一旦时机合适,将以劝告的形式进行干涉。”[17]英日等国的外交压力,使北洋政府的外交界苦不堪言。陆征祥声言:“外交不易办!”曹汝霖抱怨道:“中日交涉好容易才敷衍过去,今又抬出这个难题来,我可不负责。”[18]李经羲也认为:“惜公以数十年之声威,为宵小所弄,堕于一旦也。”[19]
此外,洪宪制帝失败,还有白朗起义、孙中山组织革命党反抗、北洋政府经济改革失败、“二十一条”签订等原因。
学者张鸣说:“但凡一件事看起来过于简单的事情,你这样说,我这样说,他也这样说,大家众口一词,本身就值得怀疑的。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这样的解释,放在辛亥革命上可以,放在洪宪帝制的失败上合适,放在张勋复辟没闹成上,更对路。这是历史万金油。”[20]探讨历史事件的原因,当属历史解释。教科书由于篇幅限制、传统史观、意识形态等原因,往往把原因叙述得简单而标签,这是我们不能苛求的。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简单化处理,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要强化专业知识、关注学术动态、勤于思考和发现,才能站稳核心素养下的历史课堂。
【注释】
[1]姜义华,张荣华:《康有为全集(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2]侯艳兴:《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
[3]熊贤君:《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5页。
[4]章开沅,马敏,朱英:《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0页。
[5]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19-1949》,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89页。
[6]行严:《二院制果足以防国会之轻躁乎》,《民立报》1912年4月5日。
[7](美)罗兹曼著,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70页。
[8]唐德刚:《袁氏当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9]廖一中:《一代枭雄袁世凯》,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415页。
[10][13]沈云龍:《徐世昌评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年,第45、38页。
[11]陈赣一:《新语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63页。
[12]阎锡山:《阎锡山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6页。
[14]谢本书:《护国运动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社,1984年,第73页。
[15](美)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86页。
[16]江峰,汪全模:《康有为与袁世凯的帝制复辟新论》,《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7]张北根:《英国对待袁世凯称帝的态度》,《安徽史学》2009年第4期。
[18]邓亦武:《论袁世凯部属反对洪宪帝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9]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1页。
[20]张鸣:《共和中的帝制》,北京:当代出版社,2014年,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