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损毁农田分区与复垦方式初探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滑坡损毁农田典型现象特征、滑坡应力和滑坡物质的分析,依据影响因素综合性、相对独立性和结果完全性原则,文章建立了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并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后缘拉张应力区、中部复合应力区、前缘堆积挤压区和坡前物质影响区等四个部分。结合受损农田相对位置关系、农田损毁现象和农田损毁原因等三大基本要素的分析,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荆竹屋基滑坡为例分析提出了滑坡地质灾害损毁农田不同区域的复垦模式。
  【Abstract】Through analysing the phenomenon characteristics, the stress and the landslide material of typical landslide damaged farmland, a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fluence factors comprehensive, relative independence, and the results completenes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landslide damaged farmland, and divided the research object into landslide area of tension and pull stress in trailing edge, composite stress in central part, accumulation and extrusion at the toe part, material flowing in front part..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location of the damaged farmland relations, the analysis of damage phenomenon and reason, this paper takes Jingzhuwuji landslide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o put forward the reclamation landslide model in different parts of damaged farmland.
  【关键词】滑坡;农田;复垦;分区辨识
  【Key Words】landslide; farm; reclamation; land identification
  一、滑坡损毁农田典型现象特征分析
  滑坡的机制从其滑坡现象中能得到充分的体现[1],同理,滑坡的现象特征和原因也能由滑坡机制来解释和分析,其关系如图1。本研究主要依据滑坡发生机制,在文献资料查阅与分析和滑坡现场调查基础上明晰了滑坡损毁农田现象特征,进而深入、全面、准确地研究了重庆地区滑坡损毁农田的现象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从滑坡土体表面来看,滑坡损毁农田主要有农田土体开裂、农田土体台阶下挫、农田土体结构溃散、农田表面被冲蚀等特征。
  (一)农田土体开裂
  农田土体的开裂主要是指滑坡发生时,坡体上的农田在滑动过程中因牵引、挤压或者震动等动力作用下,出现土体拉裂缝、分块等现象。因滑坡的性质、运动过程以及在滑坡体上位置的不同,土体所承受的滑坡动力作用也不相同,因而土体的开裂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结合调查结果以及滑坡研究的工程经验,滑坡体上的农田土体开裂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种类型:大型拉裂槽,平行于滑面方向的张拉或挤压裂缝以及交叉裂缝造成的土体分块现象。
  大型拉裂槽现象多发生在滑坡后缘,主要由滑坡过程中的张拉应力作用下发生,张拉裂缝宽度根据滑坡规模及运动距离的不同,一般可达数米至十数米,深度由滑坡表面贯通至滑动面。在拉裂槽两端壁附近的岩土体通常会发生垮塌,并解体散乱堆积在拉裂槽内。张拉挤压裂缝多发生在滑坡中部区域,裂缝一般垂直于滑坡的滑动方向,在滑坡体边缘或局部复杂受力区域,可能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缝,农田土体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遭受此类型破坏的农田土体结构层序未发生破坏,农田整体性较完好。
  (二)农田土体台阶状下挫
  农田土体台阶状下挫主要指农田在滑坡过程中,坡体上不同部位的农田因垂直位移的不同,而在相邻两个滑动块体间形成的上下错动,在宏观上表现为近似平行且垂直于滑动方向上的陡坎。在滑坡体中,农田的台阶状下挫一般与开裂相伴出现,既可以发生在滑坡后缘也可以发生在滑坡中部,而滑坡前缘相对较少。下挫台阶的高度根据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动程度相关,一般来讲,在同一个滑坡体中,滑坡后缘的下挫台阶较滑坡中部及前緣规模大。
  (三)农田结构溃散
  农田结构溃散主要指滑坡体上的农田在滑坡运动过程中的张拉、剪切以及不均匀的下沉作用下,坡体上土地的农田土体被切割成条状或块状,在滑坡震动过程中相互碰撞挤压,并发生解体,原有农田的土层层序被完全打乱,农田的耕作层、犁底层以基岩碎块等相互混合,形成新的土石混合体,解体后的农田土体可以在原坡体上堆积,也有可能滑至坡脚堆积。滑坡发生后滑坡体上农田结构层序破坏多发生在滑坡体变形剧烈的部位,如滑坡拉裂槽附近、滑坡前缘牵引破坏区、滑坡两侧冲沟以及滑坡体中部存在高陡台阶的区域。
  (四)农田表面被冲蚀
  农田表面被冲蚀主要指滑坡体在发生滑动后,因动力作用发生解体,并与地表水系以及雨水等相混合,形成高速运动的泥石流(土质滑坡)或碎屑流(岩质滑坡),呈流体状沿前端的农田表面流动,一方面对原有的农田耕作层具有一定的刮铲剥蚀,另一方面灾害物质在流动过程中发生少量沉积。这种损毁主要发生在农田位于灾害物质流通区的情形,其主要特征是农田形态基本未发生大的改变,但农田表层物质被剥蚀或被灾害物质替换,农田表面灾害物质的堆积厚度较小,整个损毁区灾害物质厚度相对均匀,灾害物质级配基本一致。   二、滑坡损毁农田类型的划分依据与原则
  (一)滑坡损毁农田类型的划分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了滑坡损毁农田的几个现象特征,从而为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奠定基础。造成这些现象特征的成因仍未明确,其原因就是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的根本依据。从根本上来讲,滑坡机制决定了滑坡损毁农田的现象及其原因。下面就基于滑坡机制从滑坡应力和滑坡物质两方面来分析现象成因,并结合现象所在位置关系对滑坡体进行区域划分。
  1.滑坡应力对农田的损毁及其位置关系
  滑坡对农田的损毁其本质是在滑动过程中,滑坡体上部土体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从而造成农田的损毁。而在滑动过程中,滑坡体上不同部位的岩土体所遭受到的内外动力作用的类型及程度都不相同,因而表面农田也将表现出不同的损毁类型。下面就结合典型滑坡的要素分区,对不同部位岩土体可能产生的破坏类型进行分析。当滑坡发生时,可按照滑坡要素将整个滑坡体从上到下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
  ⑴滑坡后缘封闭洼地区(滑坡湖):滑体与滑坡壁之间或由次一级滑块沉陷而形成的四周高、中间低的封闭型洼地。主要分布于滑坡壁之前一定范围内。本区域在滑坡滑动过程中主要遭受强烈的张拉应力作用,形成拉裂槽,拉裂槽周边岩土体垮塌填入拉裂槽中从而形成周边陡壁,中间岩土混杂的形状。处于该区域内的土体原有农田的土层层序被完全打乱,生土、熟土以及基岩碎块等完全混杂在一起,土层结构疏松,保水、肥性能差。
  ⑵滑坡主体区域:指从滑坡体后缘洼地边缘至滑坡剪出口以上的区域。该区域主要承受滑坡在滑动过程中的张拉、挤压以及剪切力的作用,因而在滑体表层往往表现为台阶和各种张拉、剪切以及挤压鼓胀裂缝等。同时,由于原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及各部分滑动速度的差异,局部地区也可以出现土层结构的解体等现象。本区域内滑体整体性保存完好,除局部解体部位外,原有农田的土层层序结构基本未发生大的破坏,但原有地块界限可能会发生改变。
  ⑶滑坡舌(前缘)区域:滑坡体前面延伸至沟堑或河谷中的那部分舌状滑体,称为滑坡舌,也叫做滑坡前缘、滑坡头部或滑坡鼓丘。根据滑坡作用力的大小和程度的不同,处于该区域的岩土体在滑动过程中会相互挤压,致使局部产生鼓丘;根据挤压程度的不同,农田表面可能产生挤压裂缝或者发生土层翻转,从而破坏了原有农田表面的平整性及完整性。
  2.滑坡物质对农田的损毁及其位置关系
  滑坡应力对农田的损毁主要从滑坡体本身的角度分析对滑坡在发生过程中上部岩土体以及表面农田的变形破坏。事实上,对于一个滑坡灾害而言,其真正的破坏范围除了滑坡体本身以外,往往在滑坡堆积体前端还存在一定范围的影响区,如果地形地貌条件合适,其影响区的范围和破坏程度甚至超过滑坡体本身,如果农田位于滑坡前端影响区范围,则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破坏和损毁,这种破坏和损毁主要通过滑坡体上岩土体的堆积和运动来实现。
  ⑴滑坡前缘堆积区:位于滑坡剪出口前端的滑坡舌区域。该区实际上存在着两类农田的损毁,其一即原滑坡体上的农田本身的破坏,这在上一节中已进行了说明;其二就是本区域原有农田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来自于后方滑坡体中岩土体的破坏,后方岩土体在向前推移过程中,一方面将本区域农田表土层有刮铲推移,另一方面后方岩土体也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堆积,在两方面共同作用下,该区域农田的原有耕作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生土堆积。
  ⑵滑坡前端流通区:位于滑坡体的最前端,滑坡在滑动过程中,滑坡趾位置处的岩土体与地面摩擦并受到后部岩土体的冲击,加之该部分土体本身厚度较小,因而往往在以上内外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解体成松散颗粒或岩土块铺在滑坡体前端一定范围内。如果滑坡前缘的地形条件合适或者在水的混合下可能沿前方地面发生流动破坏,如果流动区域为农田,则表现为对农田的冲蚀破坏。该类型破坏主要对农田耕作层表层造成侵蚀,农田的完整性及表面平整度未发生大的变化。
  3.滑坡损毁农田原因分类及分区特征
  当前有关滑坡体部位的分区研究较少,还缺乏完整的划分体系。一般认为滑坡体包含滑坡后缘洼地、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趾等部位,但是这种简单的划分不能满足滑坡损毁土地复垦研究的需要。本文在沿用以上滑坡体部位名称与划分基础上,仍旧依据分别对滑坡动力和滑坡物质对不同区域的农田损毁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滑坡灾害对农田的影响根据农田所处的位置关系不同分为两个方面,即灾害体上农田自身在滑坡应力作用下的损毁以及位于滑坡体前端影响区的农田在滑坡后滑坡物质对农田造成的损毁。在滑坡应力作用下的损毁根据农田所受应力的情况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区域,即:滑坡后缘的拉张区、滑坡中部的复合受力区以及滑坡前缘的挤压区;而对于滑坡物质影响而言,根据物质的作用范圍及程度,又可划分为坡脚的物质堆积影响区以及前端物质流通影响区,但对于坡脚物质堆积区而言,由于其与应力破坏下的前缘挤压区位置重合,且堆积破坏后的修复中为了保证坡体的稳定性,通常不考虑原有农田的处理,而主要考虑在现有堆积物上重新整理农田,因而该区域可直接与应力破坏中的前缘挤压区合并为前缘堆积挤压区。于是典型滑坡灾害损毁农田的原因可划分为两种主要因素,四种类型。各因素划分及与分区特征如图2所示,各区特征如下:
  后缘张拉应力区:主要为滑坡要素中的后缘洼地及周边区域,该区域主要受滑坡过程中张拉应力的作用,通常是滑坡范围内拉张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本区域与滑坡中部相比,地形相对平缓,但地面起伏较大,岩土混杂情况严重,甚至基岩出露,有效土层厚度较中部区域小。
  中部复合应力区:本区域指位于张拉应力区前端至剪出口之间的滑坡体,本区域内地形坡度较后缘张拉区及前缘堆积挤压区都大,土层厚度一般也较二者更厚,滑坡岩土体存在多种滑坡应力的复合作用,包括周边两侧的剪切应力,中间部位的张拉、剪切以及挤压等,但总体来讲,该区域总体应力较为复杂,但应力大小及对岩土体的破坏程度较后缘张拉区轻微,农田破坏主要体现在表层破坏。   前缘堆积挤压区:本区域即滑坡要素中的滑坡舌区域,由于该区域位于滑坡前缘,且经过滑坡过程中的堆积改造,因此地形坡度较缓,土层主要由原滑坡体上碎裂解体的岩土体构成,基本为生土,与后缘拉张应力区相比,该区域内生土的块石含量及块石粒径往往较小,恢复利用潜力更大。
  坡前物质影响区:主要指堆积挤压区以前的灾害物质流通的区域,该区域地形地貌与灾害发生前基本未发生改变,原有农田的完整性及土层结构未遭到破坏,但耕作层表面被滑坡解体后的水土混合物或土石混合物所覆盖或取代,覆盖物厚度远低于堆积区,覆盖物粒径级配较为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区划是在大量滑坡损毁土地调查而归纳总结基础上得到的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规律,由于滑坡灾害类型的不同以及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以上四个区域并不一定在每个滑坡中均存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根据农田损毁区的条件有针对性的划分。
  (二)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的原则
  滑坡损毁农田的类型划分是在大量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对滑坡机制、损毁农田的现象特征及其原因的综合评判,因此为了科学准确的对其进行界定,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影响因素相结合原则
  滑坡损毁农田划分为后缘张拉应力区、中部复合受力区、前缘堆积挤压区以及坡前物质流通区等四部分,这本身就包含了影响要素中的农田相对位置及损毁原因两大要素。同时在损毁现象中沿用土层结构解体、土层表面破坏、生土掩埋以及冲蚀破坏这四类。在具体的类型划分过程中,以上三个方面必须综合考虑。
  2.相对独立性原则
  滑坡灾害在发生过程中对农田的损毁分类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划分过程中本级指标与下一级指标能够独立划分开,本级指标与下一级指标间不存在交叉。如前面分析中的损毁原因与损毁形式中灾害动力损毁分别对应土层结构破坏和土层表面破坏,而灾毁物质损毁对应冲蚀破坏和生土掩埋破坏这即属于独立对应。
  3.结果的完全性原则
  结果的完全性原则系指各子项的总和必须与母项保持一致。这里,母项是一定区域内地质灾害损毁农田的模式总和,子项就是各种损毁模式类型。这一原则要求分类系统必须包括地域内客观存在的各种损毁类型,既不能缺失,也不能无中生有。因此,为了正确实施完全集合原则,必须全面了解调查区域的土地结构和损毁现象特征。
  三、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
  滑坡灾害对农田的破坏及损毁是滑坡体运动与农田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地质灾害对农田的损毁类型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哪些农田遭受破坏或损毁(即研究对象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损毁?损毁有哪些表现形式?因此,任何表征滑坡灾害损毁农田类型的完整概念都应该包括受损农田的相对位置关系、农田损毁的原因以及损毁的表现形式三大基本要素,这就构成了农田划分的指标体系,如表1。
  (一)农田损毁现象
  对于农田而言,耕作层是决定农田利用的一个最基本要素,耕作层的性质直接决定了农田的利用效果,因而可以直接通过耕作层的破坏来对农田破坏的现象进行分类。通过调查分析,已经对地质灾害损毁农田的基本形式进行了总结,但只是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单纯的罗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很多现象具有共同的特点,在地質灾害损毁农田的分类中,还需做进一步的归纳。比如,就前面提到的农田土体开裂、农田分块错断以及农田的台阶下挫等,虽然在宏观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农田的破坏只发生在表层,农田土层层序结构未发生大的改变,土壤的质地级配等基本完全保持原状,因而这几种破坏现象在破坏分类中可归纳为一类,即农田土层表面破坏;又如,对于后缘的拉裂槽与解体破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农田土层结构遭到破坏,农田土壤的质地及级配关系发生了变化,岩土混杂程度严重,因此这两种现象可统一划归为农田土层结构的破坏;此外,对于堆积挤压区,由于原农田已被掩埋,而滑体上滑下来的岩土体通常情况下发生了解体,其表层主要为重新翻出的生土,该区域农田可定义为生土覆盖;对于坡前影响区农田,可直接定义为冲蚀破坏。
  (二)农田损毁原因
  滑坡体上农田的损毁实际上是滑坡在滑动过程中各种内外动力以及物质运动过程的结果,因而农田损毁的原因可从动力破坏和物质侵占破坏两方面来加以考虑。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在滑体的破坏及运动过程中,灾害动力破坏可划分为拉张破坏、复合应力破坏、堆积挤压破坏三类,而灾害物质的破坏则主要为物质流通破坏。
  (三)损毁农田相对位置
  就滑坡而言,其灾害区域可划分为两类,即滑坡区及滑坡影响区,其中滑坡区主要所指滑体区域,即滑坡后缘洼地至滑坡趾的位置,而滑坡影响区则包括滑坡后缘、两侧影响区以及滑坡前端的影响区域,其中滑坡前端影响区域是滑坡影响区的主要方面。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位于滑体上的农田与位于滑坡体前端影响区范围内的农田遭受破坏的类型及原因是不一样的。位于滑体上的农田,在灾害发生过程中与下部岩土体一起发生运动,因而是在内部动力作用下发生的,主要表现为原农田结构上的破坏及损毁;而位于滑坡体前端的农田,在滑坡滑动过程中其本身并不产生运动,其破坏主要是遭受了滑坡后形成的岩土体的覆盖及冲蚀破坏。对于一个滑坡灾害而言,即使在同一位置,如果考虑原农田的范围不一样,其损毁模式也会不同,比如对于滑坡舌区域的农田,如果以该区域滑坡发生前的农田为考察对象,则该区域农田主要遭受上部滑坡舌物质的压占和淤埋破坏;如果以滑坡舌上原有农田为考察对象,则该部分的破坏可能主要表现为解体和鼓胀开裂等。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损毁农田的模式分类中,首先必须对所研究的目标给出明确的说明,即研究农田的相对位置关系。按照前一节的研究成果,农田与滑坡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划分为:后缘农田、中部农田、前缘农田以及坡前流通区农田四类。
  四、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及命名
  根据以上的分析,滑坡体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对农田的损毁从后至前可划分为如下几种现象,即:土层结构解体土层表层破坏生土覆盖表层冲蚀。而农田损毁的位置区划也划分为四种基本部位,即:后缘拉张区农田、中部复合应力区农田、前缘堆积挤压区农田以及坡前物质流通区农田。根据滑坡体的类型及运动过程的不同,以上四个部位不一定都全部同时存在。同时,不管什么情况下,滑坡破坏的部位关系始终包含在以上四种之内,不会超出,因此在实际的划分过程中,需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   (一)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命名
  在对灾毁农田命名的过程中,借鉴土地资源学土地类型“三名法”的命名方法,采用直接将农田损毁现象、受损原因与农田损毁相对位置关系相结合的方法命名,如后缘拉张应力区农田土层结构解体,坡前物质流通区农田冲蚀破坏等。类型命名方式中,对分类三大要素的体现如图3。
  (二)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
  根据分类原则,本文借鉴土地资源学中地块分类的直角坐标系法建立滑坡损毁农田的直角坐标系,构建滑坡灾害农田类型分类系统。直角坐标系纵轴表示滑坡损毁农田的现象类型,自下而上反映成灾过程中农田损毁的发展过程,横轴表示农田损毁的区划关系,从左至右反映从坡后向坡前的逐步发展过程,那么,在这一直角坐标系内,纵横坐标交叉后构成若干网格,每个网格就表示一种损毁类型。直角坐标系如图4所示。
  因滑坡灾害发生后,滑坡体各部位及其周边受损农田因受力和物质影响差异较大,影响因素复杂,本文仅从滑坡损毁农田的岩土层破坏现象和基本性状等来判定各种损毁类型及其边界。结合前面的研究成果,将典型地质灾害损毁农田分类体系及分类结果总结归纳如表2。
  五、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分区
  (一)荆竹屋基滑坡基本情况
  2013年4月4日13时发生的荆竹屋基滑坡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天宝村,由于及时转移疏散安置涉险群众138户共547人,无人员伤亡。万州区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是三峡库区的腹心,同时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新城。如图6所示,荆竹屋基滑坡前缘为孙家--梁平公路,北侧为渝万高速公路,北京坐标系X:3401223—3401826、Y:36494853—36495152。该滑坡区属于侵蚀剥蚀中低山地貌,为斜坡地形,斜坡总体上坡向5°,地形总体较陡,自上而下地形总体为陡坡~缓坡~陡坡,上、下陡坡坡度角约20°,中部缓坡纵向长约260m,坡度角约5~10°。最下级陡坡位于孙家-梁平公路内侧,其中部原始地形为凹槽,地形较陡,滑坡平面形态均呈“长舌状”,滑坡左、右侧均以冲沟为界,后缘至乡村公路,前缘剪出口为梁平--孙家公路内侧边坡坡脚,前缘中部位置有一采石场。后缘高程约为960m,前缘高程约为800m,滑坡前缘平距渝万高速公路约150m,渝万高速公路高程约为740m,滑体平均厚度约14m,宽度约160-248m,纵长约550m,体积约157.08×104m3,属大型滑坡,滑坡方向1°。
  (二)荊竹屋基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分区
  根据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指标体系,首先通过现场调查确定受损农田相对位置,初步划分后缘农田、中部农田、前缘农田和坡前流通区四个部分;然后分析滑坡体损毁现象特征,滑坡区按照耕作层表面破坏、土层结构解体、生土覆盖三种情况,滑坡影响区按照冲蚀破坏情况划分具体边界;最后再根据现象分析农田土体受力原因情况,将整个滑坡分为后缘拉张应力区、中部复合应力区、前缘堆积挤压区、坡前物质流通区四个分区,如图5所示。图中粉红色区域为原采石场区域。
  (三)不同损毁类型区的农田复垦模式
  不同的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其对修复利用的主要障碍及控制因素也各不相同,在修复利用过程中只有抓住了这些主要障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修复利用效果。以下就结合土地整理技术和滑坡稳定性两方面的要求,对农田不同损毁类型下的修复利用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说明。
  1.后缘拉张应力区农田修复模式
  位于本区域的灾害损毁农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从区域位置上来讲,该区域位于滑坡体的后缘,这往往是滑坡过程中动力作用过程最为严重的区域,因而通常也是农田损毁最彻底最严重的区域。从滑坡稳定角度上考虑,该区域是滑坡区地下水补给的重要来源区。由于滑坡滑动过程中造成了巨大拉裂槽,拉裂槽底部往往就是滑动面;同时上部覆盖的土层多成解体松散堆积,隔水能力差;此外,该区域在滑坡移动的影响下,往往地形较为平坦,甚至形成凹陷的洼地,因而容易产生雨水的汇集,且地表水很容易入渗到滑动面进而影响到坡体稳定性。因此,在农田修复利用过程中,在该区域首先要解决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疏排问题。其次,从农田土地整理角度上讲,该区域地形坡度较缓,但地面起伏度较大,因而整理工程措施主要应以田面平整为主。同时由于该区域处于滑坡后缘,破坏较为严重,土层级配关系也很不均匀(尤其是当滑动面为基岩面的),则土石混杂的情况甚至有较多的大型石块或基岩出露,因而在土地修复利用的过程中还应针对具体情况对耕作层进行处理。
  2.中部复合应力区农田修复模式
  从滑坡稳定性角度来看,该区域位于滑坡体中部,在通常情况下地形坡度上该区域较滑坡后缘洼地以及滑坡前缘要陡,同时土层厚度往往也是整个滑坡中较厚的区域。此外,尽管该区域岩土体受滑动过程中的动力作用较为复杂,但动力作用的破坏程度远小于滑坡体的后缘,其岩土体受破坏程度较后缘更轻,滑体的整体性保存较好,受降雨入渗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对关系坡体稳定性的排水无特殊要求。但如果在该区域修筑梯田,地形地貌发生变化,且梯田拦蓄地表水的能力明显增强的条件下,可考虑采用梯田地下排水的方式处理多余地表水入渗量。从农田土地复垦角度看,该区域土层厚度较大,且地表坡度也相对较大,而土层结构、土壤级配等基本未发生较大的改变。在滑动过程中,滑坡体由于不同部位的滑速、受力情况等不同,区域上原农田的地块界限可能已经被打乱,因而本区域土地整理的关键是做好整理过程中的梯田设计。一方面要尽量利用滑动后的地形特征,合理设计田面形式及田面;另一方又要尽量不使现有地形发生较大变化,从而使降雨入渗量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影响到坡体的稳定性。
  3.前缘堆积挤压区农田修复模式
  本区域一般位于滑坡体的前缘,从滑坡体的稳定角度上讲,该区域是滑坡体的阻滑段,因此在进行农田复垦的过程中首先应放弃堆积物清理的方法,而应该首选在现有堆积物上进行耕作层恢复的方法。在排水方面,因该区域位于坡脚,往往地下水位较高,此时则可考虑排除地下水保证坡体稳定性。如果已进行滑坡治理且有相应的排水设施,则无需再考虑排水问题。从农田修复利用角度上看,该区域往往地形平缓,无论是原耕作层的覆盖还是由上部坡体上农田在滑动过程中挤压产生的表土土层破坏,在农田修复利用过程中都应在现有的堆积物上进行,因此其修复的关键在于耕作层的修复及改造。
  4.坡前物质流通区农田修复模式
  严格来讲,该区域已经超出了滑坡体的范畴,因而对其进行修复利用无需再考虑滑坡稳定性问题。根据该区域农田受损的特点,主要是松散细碎岩土体铺设在原有农田表面,而原农田的形态以及田块边界基本未发生变动,因此该区域农田修复利用的主要措施应为清淤,针对农田修复后的利用方向对覆盖物质进行清理,使之能够达到耕作利用的条件,此外就是对被破坏或损坏的农田设施进行修复。
  作者简介:王爱国(1982-)男,汉族,山东莱芜人,重庆行政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是山地土地利用与自然灾害防治。
  参考文献:
  [1]黄润秋.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岩质滑坡机理研究[J].第四纪地质,2003,23(6):640-647.
其他文献
【Abstract】Early Autumn, written by Louis Bromfield, is narrated by heterodiegetic narrator. However, the choice of different narrators has different effects. This passage was narrated by Bill, one of
期刊
【摘 要】建设地铁需要巨大的投入,大部分的资金投入也是在地铁的施工阶段,合理地对地铁施工的造价进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国人口数量势必继续攀升,中国的交通将面临挑战,对于城市地面交通已经出现“饱和”的状态,地铁在缓解中国交通压力中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地铁施工阶段造价偏高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控制地铁施工阶段造价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地铁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企业信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数据库的应用。在数据库中C/S模式被广泛推广应用,基于C/S模式的数据库能够减少网络流量,同时大大提高了处理事务的效率。本文以C/S模式的数据库为研究内容,希望能够与同行业人士相互交流借鉴。  【关键词】C/S模式;数据库;应用技术研究  一、C/S数据库概述  (一)C/S模式数据库  客户/服务器模式也就是C/S模式,客户应用程
期刊
【摘 要】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本文阐述了通过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激起幼儿的自主阅读,促进幼儿更好的自主性学习,提升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指南;绘本教学;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一个有着良好阅读能力的幼儿,会表现出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和正确的阅读行为;能在成人的指下阅读或独立阅读的过程中了解绘本的基本内容,同时学会阅读的基本方法。那么
期刊
【摘 要】音乐伴奏常用于我们的日常歌唱活动中,简单地说分为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儿童歌曲的音乐伴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儿童音乐的伴奏和成人音乐的伴奏是有区别的,儿童音乐的伴奏要求没有成人音乐的伴奏那么有难度,但是同样要符合音乐的要求,比如和弦、大小调式、中国五声民族调式、对旋律的补充等等。音乐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语言有其地域风格、民族风格、时代风格等等。音乐既然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也同样具有地域风
期刊
【摘 要】习惯不好,则终生受其害。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只有实现了幼儿园和家庭的合力共育,才能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家园联手;信息联通;方式联动;新媒体;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人的一生,三至六岁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达意思的主要方式,语言教学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期是培养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运用的关键,教师要多措并举,从语言教学的简单机械转变为情景交融、富有情趣,让小孩子有话可说、大胆表达、表达得清楚、准确。发挥好幼儿园语言教学这一最佳时期的作用,为孩子一生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语言教学的黄金期,我们要利用好这一最近发展区,促使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全国组织统编了幼儿園各科教材,这对幼教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幼儿园语言教育纲要的基本要求偏重于现成语言模式的掌握,导致幼儿园语言教育停留在让幼儿学说教师教给的词语和句式、背诵儿歌、复述故事等形式上,幼儿迁移、组合、建构新的语句,即言语创造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两年来,我园通过对幼儿园语言教育进行改革,挖掘幼儿言语的潜能,提出了在语
期刊
【摘 要】芭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芭蕾已经成为最大,最完整的一个舞蹈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喜爱和学习芭蕾舞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衍生出芭蕾形体训练,在芭蕾基础训练和芭蕾形体训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包括受训者、训练时间、训练方法等方面,本文笔者对芭蕾基础训练和芭蕾形体训练之间的区别,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芭蕾基础训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探讨了当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因素,研究得出,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家庭要素;学校要素;学生自身要素。  【关键词】身体素质;下降;原因  一、影响大学生体能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各方面对孩子有最直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深入人心,独生子女日益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