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任务型教学应用于会计教学当中,课堂的很多活动会被设计为学生执行的带有目的性的任务,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会主动地将相应知识内化并在需要表现的环节将这些知识外化,老师更方便发现其中的问题。课堂活动通常都会分组进行。组与组之间强调沟通,组内的成员也强调沟通和配合。下面按活动方式分类举几种典型的在会计原理教学中可应用的方式。
关键词:会计教学 任务型教学 学以致用
1.创造测试法。在这类型的任务中,学生扮演通常的老师角色,负责编制练习题。可以将整个班的学生分为几组,每组的成员都编出数条练习题,老师在此前可对题目的形式作出规范,也对题目的难度作出要求,并且规定出题的范围是哪些知识点。同组的学生协作编出试题后,就与其他组交换试题,回答其他组给出的题目。正确率较高的组获胜。学生在编制练习题的过程当中,对知识点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这种交互的活动中,也会明白一些或会被忽略的东西。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保持活跃的状态。
例如,在讲述损益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复习归纳出重要的知识点,在上课的时候,分组编制练习题。时间分配如下:每组花20分钟时间撰写问题,交换问题后花10分钟时间答题。题目的形式为单项选择题和配对题,在答题之后每组都公布答案。老师的角色就是监督这些题目的质量和判别给出的答案是否有偏差,对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
2.扮演角色法。在这类任务当中,学生扮演真实生活中的角色,如会计、财务经理、审计人员、财经记者等角色。通过扮演各种相关的角色,学生可以对会计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讲述销售收入这一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明白数字背后的实质,老师可将学生分组,在每一组中有一个学生扮演会计,一个学生扮演审计人员,老师向学生下发的资料包括:向其中扮演审计员的学生派发的销售收入明细表、分类销售明细表和分月销售明细表;向扮演会计的学生派发的公司的业务性质、周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年中的重大事件。“审计员”在研究销售明细数字变化后总结出问题向“会计”提问为什么数字会有相应的变化。而“会计”则通过手上的资料给出相应的财务数据变化的原因。时间分配上,可用15分钟时间准备问题,5分钟时间进行问答环节,10分钟时间供各组“审计员”向老师及全班同学汇报成果。
在这种类型任务当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组员必须重视自己所演的角色,明白自己的身份。
而该种扮演角色法还可应用于如研究应收账款的变化,应付账款的变化和固定资产的变化中。
3.汇报法。在讲解会计原理时,不仅要介绍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填报表、计算成本损益等,也要介绍企业的重要循环,如购入原料循环、销售循环、发工资循环、报销差旅费循环等,这些有助于学生对企业的运作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在讲述论整理这几类循环时,老师可以选择介绍其中较为复杂的几类循环,例如销售循环,从客户下订单开始,销售部门接单,根据数据库中的客户信息和价格信息决定是否予以销售折扣,将相应的订单输入联网数据库中,仓管根据联网数据库中传输过来的信息准备要配送的货物,打印一式四份的出库单,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相关部门在出库单上签字,再到财务部门核对出库单无误,打印发票等流程。这个循环中涉及不同部门的配合,不同文件的准备和传递,体现了企业的严密内部控制。汇报法可以体现在讲解稍为复杂的循环,如销售循环和购货循环时,由老师讲解,学生分组并分工合作,一些组员负责根据老师的讲解绘制相应的流程图,一些组员根据流程图向所有学生解说这一循环。老师也可以在讲解一些复杂的循环后将一些相应简单的循环交给学生去设计,比如发工资的循环。学生可以合理推测发工资涉及的部门和单据,并且在相应的环节设置合适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绘制流程图。
对这些循环的介绍不但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有帮助,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令他们了解到一种逻辑的、严密的处理事情的方法,而且在这类练习当中,由于他们是作为积极的参与者,所以对相应的知识印象也特别深刻。
4.改错法。在这种类型的任务中,学生扮演的是改错的角色。老师可以搜集学生经常犯的错误,编制成资料,让学生把相应的错误找出并改正。也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如折旧的计算题,故意设计一些错误,让学生去演算并发现其中的错误。
这类练习也可设计成更高级、更复杂一点的任务。如学习固定资产的购入时,老师向学生派發相应的资料,包括:购入数件固定资产的相应的会计分录、模拟的发票数张、支付价款的支票数张,学生的任务是与组员讨论后决定是否能够根据这些原始凭证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如果不能又该如何去更正。
以上举例介绍了任务型教学的几种活动形式,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积极参与者。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要采取这种形式的教学法对老师的要求也特别高,包括对活动的精心设计,信息输入包括要派发给学生的资料的准备,因为这些资料量大,仿真性又高,所以对于老师来说挑战也很大。再者,因为很多活动都是分组讨论沟通进行,这种教学法更考验了老师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指导能力。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解基础上的,它们绝不能取替老师的清晰的课堂讲解与分析。
在进行这种任务型教学时,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活动设计的时间安排要合理,难度要适中。这些活动是安插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数个课时的哪一个环节效果最好,活动耗时多久,这些都要恰当控制。另外,难度要适中,尽量让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如果这些活动只能够暴露学生的短处,就会令他们畏难而退,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第二,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一定真实的任务,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相应知识的能力。所以老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要考虑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具体的要求,尽量将这些要求渗透到课堂的活动当中,令学生能够受益。
第三,活动的设计要有创新性。一些新奇的活动在开始时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活动用多了也会形成规律,所以,新的活动、新的任务的设计能够令课堂气氛保持活跃,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会计教学 任务型教学 学以致用
1.创造测试法。在这类型的任务中,学生扮演通常的老师角色,负责编制练习题。可以将整个班的学生分为几组,每组的成员都编出数条练习题,老师在此前可对题目的形式作出规范,也对题目的难度作出要求,并且规定出题的范围是哪些知识点。同组的学生协作编出试题后,就与其他组交换试题,回答其他组给出的题目。正确率较高的组获胜。学生在编制练习题的过程当中,对知识点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这种交互的活动中,也会明白一些或会被忽略的东西。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保持活跃的状态。
例如,在讲述损益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复习归纳出重要的知识点,在上课的时候,分组编制练习题。时间分配如下:每组花20分钟时间撰写问题,交换问题后花10分钟时间答题。题目的形式为单项选择题和配对题,在答题之后每组都公布答案。老师的角色就是监督这些题目的质量和判别给出的答案是否有偏差,对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
2.扮演角色法。在这类任务当中,学生扮演真实生活中的角色,如会计、财务经理、审计人员、财经记者等角色。通过扮演各种相关的角色,学生可以对会计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讲述销售收入这一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明白数字背后的实质,老师可将学生分组,在每一组中有一个学生扮演会计,一个学生扮演审计人员,老师向学生下发的资料包括:向其中扮演审计员的学生派发的销售收入明细表、分类销售明细表和分月销售明细表;向扮演会计的学生派发的公司的业务性质、周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年中的重大事件。“审计员”在研究销售明细数字变化后总结出问题向“会计”提问为什么数字会有相应的变化。而“会计”则通过手上的资料给出相应的财务数据变化的原因。时间分配上,可用15分钟时间准备问题,5分钟时间进行问答环节,10分钟时间供各组“审计员”向老师及全班同学汇报成果。
在这种类型任务当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组员必须重视自己所演的角色,明白自己的身份。
而该种扮演角色法还可应用于如研究应收账款的变化,应付账款的变化和固定资产的变化中。
3.汇报法。在讲解会计原理时,不仅要介绍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填报表、计算成本损益等,也要介绍企业的重要循环,如购入原料循环、销售循环、发工资循环、报销差旅费循环等,这些有助于学生对企业的运作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在讲述论整理这几类循环时,老师可以选择介绍其中较为复杂的几类循环,例如销售循环,从客户下订单开始,销售部门接单,根据数据库中的客户信息和价格信息决定是否予以销售折扣,将相应的订单输入联网数据库中,仓管根据联网数据库中传输过来的信息准备要配送的货物,打印一式四份的出库单,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相关部门在出库单上签字,再到财务部门核对出库单无误,打印发票等流程。这个循环中涉及不同部门的配合,不同文件的准备和传递,体现了企业的严密内部控制。汇报法可以体现在讲解稍为复杂的循环,如销售循环和购货循环时,由老师讲解,学生分组并分工合作,一些组员负责根据老师的讲解绘制相应的流程图,一些组员根据流程图向所有学生解说这一循环。老师也可以在讲解一些复杂的循环后将一些相应简单的循环交给学生去设计,比如发工资的循环。学生可以合理推测发工资涉及的部门和单据,并且在相应的环节设置合适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绘制流程图。
对这些循环的介绍不但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有帮助,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令他们了解到一种逻辑的、严密的处理事情的方法,而且在这类练习当中,由于他们是作为积极的参与者,所以对相应的知识印象也特别深刻。
4.改错法。在这种类型的任务中,学生扮演的是改错的角色。老师可以搜集学生经常犯的错误,编制成资料,让学生把相应的错误找出并改正。也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如折旧的计算题,故意设计一些错误,让学生去演算并发现其中的错误。
这类练习也可设计成更高级、更复杂一点的任务。如学习固定资产的购入时,老师向学生派發相应的资料,包括:购入数件固定资产的相应的会计分录、模拟的发票数张、支付价款的支票数张,学生的任务是与组员讨论后决定是否能够根据这些原始凭证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如果不能又该如何去更正。
以上举例介绍了任务型教学的几种活动形式,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积极参与者。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要采取这种形式的教学法对老师的要求也特别高,包括对活动的精心设计,信息输入包括要派发给学生的资料的准备,因为这些资料量大,仿真性又高,所以对于老师来说挑战也很大。再者,因为很多活动都是分组讨论沟通进行,这种教学法更考验了老师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指导能力。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解基础上的,它们绝不能取替老师的清晰的课堂讲解与分析。
在进行这种任务型教学时,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活动设计的时间安排要合理,难度要适中。这些活动是安插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数个课时的哪一个环节效果最好,活动耗时多久,这些都要恰当控制。另外,难度要适中,尽量让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如果这些活动只能够暴露学生的短处,就会令他们畏难而退,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第二,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一定真实的任务,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相应知识的能力。所以老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要考虑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具体的要求,尽量将这些要求渗透到课堂的活动当中,令学生能够受益。
第三,活动的设计要有创新性。一些新奇的活动在开始时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活动用多了也会形成规律,所以,新的活动、新的任务的设计能够令课堂气氛保持活跃,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