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安和《二十圣婴默想》(上)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纪念20世纪法国作曲大师梅西安诞辰100周年之际,邹翔在2008北京现代音乐节完成了大师的钢琴代表作全套《二十圣婴默想》的中国首演。这位演出和教学双肩挑的作者,心得与笔触非常人所能及。——编者
  
  有一位非专业听众兴奋地对我说:“这部作品里的感情很丰富,特别是第15段‘圣婴之吻’表现的那种温存和关爱;还有最后第20段‘爱之教堂的凝视’的高潮部分让我热泪盈眶,那是一种彻底的欣喜和欢乐。”
  《二十圣婴默想》篇幅宏大,但它以丰富的情感内涵,在音色,音响,情绪,速度,力度和织体等方面的鲜明对比和变化始终吸引着听众。梅西安与其他一些20世纪作曲大师相比,音乐语言更加易懂,特别是在和声和节奏方面。在20世纪中期那个实验先锋派音乐盛行的年代,他仍然创造性地使用诸如传统的大三和弦,需要相当的艺术信念和勇气。梅西安在创作手法上大胆突破传统。他大量吸收非洲和印度节奏,为他的音乐注入了很强的异域色彩。我们知道,鲜明的节奏是音乐中的首要元素,即使音乐感一般的人都会有所感应,这应该是梅西安的音乐能够抓住听众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二十圣婴默想》两个多小时的音乐里,有着相当数量的、各式各样的“重复”段落,如主题型(“神的主题”循环再现)、动机型、和声型,还有大段表现鸟鸣的音群型等。这些“重复”段落显然是梅西安有意识的艺术处理,而不是因为江郎才尽而简单罗列。我推想“重复”的原因有几方面:一,音乐就像万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之中。要突出“变”,就需要有“不变”作为基础;二,“重复”给人一次重新听到已出现的音乐素材的机会,也把不同的音乐素材贯穿在一起,形成整体;三,梅西安经常提到一个词“immutability”(不可改变),宗教里的造物主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当完美,是不能改变的,音乐中的“重复”也许正是在反映这种宗教理念。
  有“不变”就有“变”。梅西安的魅力就是他可以敏锐地洞察人们对于同一个音乐素材持续的注意力,他总在人们失去注意力以前插入新的音乐素材。这类例子数不胜数。一种是及时地变化音乐素材,还有一种就是将变化刻意地推迟。例如第14首“天使们的凝视”,其中有一个部分是三个声部进行的和弦型的卡农和另外一段象征天使的段落相互穿插进行共三次。三次中的卡农段落因为扩张而一次比一次长,这意味着与其穿插的象征天使的段落被一次次推迟。这在听众的心理上制造了一种巨大的期待,就是“到底这段卡农什么时候结束,到底天使段落什么时候进来?”整个乐段可以说把听众期待提升到了一个临界点,颇具戏剧效果。
  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梅西安一生用自己的音乐赞美主,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巴黎圣母院担任管风琴师,为每周的礼拜日演奏仪式音乐。《二十圣婴默想》创作于1944年,是一部蕴含着强烈宗教情怀的作品。梅西安对这部套曲作了一个概括的描述:“凝视马槽里的圣婴——主耶稣的众多眼睛。这是对这些眼睛的默想:从难以言示的天父的凝视、乃至一层层地重叠的爱之教堂的凝视欢喜的圣灵之不可思议的凝视或圣母如此温柔的凝视、天使们的、占星师们的凝视和非物质性之创造物或象征性之创造物(时间、高度、沉默、星星、十字架)的凝视。幻想是从这些凝视而来的。”《二十圣婴默想》也曾被人翻译为《二十圣婴凝视》,我个人以为曲名表现的不是动作或动态,而更多的是一种冥想的状态,所以前一种翻译更合适。全曲共有20首乐曲组成,犹如20幅美妙的画卷。整部作品是表现梅西安对于注视着幼儿耶稣的各种“眼睛”的个人想象,从而表达他对主的崇敬和热爱。像他在序言所说,几乎每一首乐曲都是侧重描写其中的一种“眼睛”,有天父的,圣母的,天使的;还有一些有强烈宗教象征意味的事物,如十字架或星星等。
  ■
其他文献
香港作曲家联会和香港合唱团协会联合主办的“声乐发展研讨会——20世纪下半叶声乐发展概况”日前在香港中央图书馆演讲厅举行。费明仪、陈锦标、何伍淑敏、苏明村、陈伟光、杨汉伦、陈永华等香港文化音乐界人士参加。另外,内地音乐家金湘、钱仁平、杨鸿年、曹丁、郭淑珍、石惟正、顾平以及台湾声乐家孙清吉、指挥家陈云红都出席研讨会。  主题演讲分四节进行,分别围绕声乐活动及教学、合唱活动及教学、声乐创作等议题展开讨论
期刊
争鸣平台    作为“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第四场演出,山东临沂柳琴戏《王祥卧鱼》6月20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场上演。老实说,这是从6月14日“展演”开始后最无法让人容忍的演出了,江苏来的淮海戏《皮秀英》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大胆改造了剧本,并使用了“民族歌剧”的演唱方法,加入了时髦搞笑的语汇已经很令人失望了,没有想到山东的胆子更大,直接拿着新编的剧目就来展演。过去我一直对山西某些人刻意扭曲
期刊
音教专递    本报讯 6月19日晚,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校西藏班毕业汇报舞蹈晚会在该院音乐厅举行。32名来自西藏的同学用美妙的舞姿和精湛的技艺向母校汇报,为六年的学业画上圆满句号。  晚会一开始,由全体同学表演的序曲《扎西的梦》就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群舞《毕业歌》中,洋溢的青春和对校园生活的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群舞、双人舞、五人舞、独舞,年轻的舞姿充满自信和朝气。蒙古族舞蹈、彝族舞蹈、朝鲜族舞
期刊
丹妮丝·格雷芙丝(Denyce Graves)是继安德森(M.Anderson)、维莱特(S.Verrett)、邦布莉(G.Bumbry)等之后美国新近崛起的黑人女中音歌唱家。近日,格雷芙丝莅港举行独唱会,我慕名观赏。  这场独唱会的曲目涉猎甚广,有英式的古典艺术歌曲、德式的Lieder、法式的尚松(Chanson)、西(西班牙)式的二十世纪作品、美式的现代歌曲以及歌剧咏叹调等,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期刊
音教关注   6月,一个普通的星期二下午,记者来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琴房大楼9层。穿过高低错落的各种乐器的乐音,记者停在了903——这是这栋琴房大楼中唯一的一个箜篌琴室。  箜篌,这一中国汉唐时期达到鼎盛而又失传二百余年的民族乐器,如今在中国最高音乐学府,开始了新生命的又一个轮回。      推开琴房的门,中央音乐学院的箜篌客座教授、被誉为“箜篌国手”的演奏家崔君芝正在指导大一学生王雪演奏《箜篌引》幻
期刊
考级信箱    (续上期 第四级 第四项乐曲)  (四)《八音盒》波迪尼曲C大调,3/8拍,活泼、轻巧的小快板;再现单三部曲式。  A:(1一16)(8+8)右手弹旋律,教师应为学生细致地划好乐句连线。(1一4)每3个音可划一个小连线。(5一7)则在每1小节的前3个音划一个小连线。这样能使连、跳更分明,音乐小巧、生动。把“八音盒”声音特有的明快、轻巧表现得淋漓尽致;左手全部用跳奏,按乐句加强3/8
期刊
爱乐之友    钢琴踏板运用是一门艺术。普通钢琴有三个踏板,从左至右分别为:弱音踏板、中踏板和强音踏板。平时强音踏板用得最多、最广,可以重点了解。  强音踏板两个主要功能:一是连接作用,即能把单独用手指无法保持的音延长和连接起来;二是给声音增加色彩,使其更圆润、更丰富。首先要依据和声的变化来更换踏板,和声清晰是演奏的基础。和声变换,踏板就要跟着换。其次,依据节奏的需要。演奏一些节奏性较强的乐曲时,
期刊
教师手记    笔者认为作为高中音乐鉴赏课要体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审美方法,因此掌握一定的音乐美学基础知识,了解音乐中具有一种它特有的美的品味,是十分必要的。所谓知美、懂美,才能爱美。但在过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中并没有将音乐美学的基础知识作为专题的内容加以学习,实在是一种缺憾。  近来,笔者研读了本学期选用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其中的第二
期刊
音乐人生  2001年,留德钢琴家杜泰航结束10年的海外生活,回到母校中央音乐学院执教,成为该院第一位拥有德国钢琴博士学位的教授和硕士生导师。  人到中年的杜泰航认为国内缺少“中年文化”,“中年拥有人生最长的一段时间,应该多做有质量的事情”。    足球与空气    杜泰航钟爱足球,爱踢也爱看。在他家地下室的酒吧里,挂满了球星海报,各式足球藏品随处可见。“我从小就爱踢足球。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
期刊
采风集锦    我国入选世界“非遗”的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在今年CCTV青歌赛上再展风头。这种综合歌唱、舞蹈、器乐等艺术形式而成的传统古典大曲,其渊源特别是与龟兹乐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龟兹乐,指在南北朝、隋唐时期由西域龟兹国(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库车县一带)传入中原的音乐。它是一种包括音乐、舞蹈、散乐等的综合艺术形式,在我国古代音乐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第一点,龟兹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