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前外侧Flow-through游离皮瓣同期修复上肢GustiloⅢC型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py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股前外侧Flow-through游离皮瓣同期修复上肢GustiloⅢC型损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例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游离皮瓣同期修复上肢GustiloⅢC型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围手术期护理和观察:术前心理干预、皮肤准备、疾病宣教;术后体位护理、疼痛干预、康复指导、并发症预防,重点观察皮瓣血运变化及时发现血管危象。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均保肢成功,皮瓣均成活,无感染、血管危象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供区无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拇指指尖皮肤坏死,予再次清创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结论

制定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对股前外侧Flow-through游离皮瓣同期修复上肢GustiloⅢC型损伤患者皮瓣成活及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时,通过持续VSD对创面进行处理后,实施以腓动脉穿支逆行皮瓣修复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小儿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1例,均为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4 cm×2 cm~8 cm×4 cm,部分合并跟骨骨折、跟腱损伤。经过彻底清创后,修复跟腱,合并骨折者一期行骨折复位内固定,创面用VSD处理3~7 d,采用腓动脉穿支逆行皮瓣进行修复,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FVFG)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13年1月,用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植入彻底清除死骨的股骨头内及颈部的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85例120髋。男61例87髋,女24例33髋;年龄22~51岁,平均36.5岁。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Ⅰ期7髋(ⅠA 2髋、ⅠB 3髋、ⅠC 2髋)、Ⅱ期98髋(Ⅱ
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不同类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对手指不同类型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30例,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指端15例,指腹或指掌侧6例,指背4例,半环形缺损5例。皮肤缺损面积1.3 cm×2.0 cm~2.5 cm×5.0 cm,切取皮瓣面积2.0 cm×2.0 cm~3.0 cm×5.5
目的探讨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采用自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脱钙骨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重建骨支架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骨皮肤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0~58岁,平均43岁。一期选择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修复创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同时采用皮瓣修薄时切除的多余脂肪组织,经体外培养获取ADSCS并诱导向成骨细胞转化,然后复合
目的探讨带腓动脉及其终末穿支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及中足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5月,对外伤致中足及前足损伤21例实施带腓动脉及其终末穿支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创面,足部缺损面积在4 cm×5 cm~11 cm×20 cm。21例均获得随访,内容包括皮瓣外观、质地、患肢活动度等,其中6例到院随访,15例电话随访。结果术后21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修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的足部供区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14例拇指缺损再造术后足部供区。根据顾玉东分型法,其中5例为I度缺损,采用游离甲瓣再造拇指,4例为II度缺损,5例为III度缺损,均应用游离同一血管蒂的趾甲皮瓣包裹第二足趾骨腱组织全形再造拇指。趾供区皮肤缺损及足趾骨缺损均采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骨皮复合组织瓣修复,
目的探讨应用指端侧方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优势。 方法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指端侧方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第1~4指指端缺损32例32指,其中男20例,女12例。指别:拇指11指,示指9指,中指8指,环指4指。指端缺损面积为0.5 cm×0.8 cm~1.0 cm×1.5 cm,均有骨外露,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甲床缺损,23例指骨末端部分缺损。致伤原因:碾压伤13例,冲床扎伤
目的探讨应用足跖背动脉穿支逆行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6年3月,对前足各种病因所致软组织缺损的43例,均采用以足背作为组织供区、以跖背动脉穿支为供血动脉、以趾蹼间吻合支为血管蒂来设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2.0 cm×4.0 cm~6.0 cm×8.0 cm。其中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27例,第2跖背动脉穿支皮瓣8例,第3跖背动脉穿支皮瓣4例,第4
目的探讨应用外踝上穿支皮肤筋膜瓣修复踝部腔隙性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采用外踝上穿支皮肤筋膜瓣修复踝部腔隙性缺损创面11例,皮肤筋膜瓣切取面积5 cm×4 cm~14 cm×7 cm,创面均为二期修复,术中利用筋膜瓣填塞踝部腔隙,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术后通过患者门诊复查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外观、质地、供区外观及踝关节外形、功能、患者行走情况。结果1
目的研究桡侧腕短伸肌腱移位拇长伸肌腱重建伸拇功能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2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的桡侧腕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进行应用解剖学参数的测量;建立以桡侧腕短伸肌为动力肌移位至拇长伸肌腱的解剖模型,并对比重建的拇长伸肌腱解剖学变化。结果桡侧腕短伸肌腱的有效移位长度为(3.5±0.8)cm;桡侧腕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肌腹的最大周径分别为(8.5±0.8)cm、(3.6±0.3)cm,肌肉横截面积比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