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农大:院士篇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院士娄成后
  
  娄成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等职,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一生从事植物生理教研工作,主持撰写教材、专著多本,发表研究文章200多篇。植物生理基础理论与应用获得1980年农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1995年获亚洲农业发展基金奖和中华农业科教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获何梁何利生物学奖;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第四届学部主席团成员;1997年获陈嘉庚农业奖;2001年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称号。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
  
  石元春,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土壤学家。1987~1995年任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资源环境委员会科学顾问。
  上世纪70~80年代,在黄淮海平原从事中低产地区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和农业发展。曾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十多项国家和部委级奖励。20世纪90年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节水农业的基础性研究”,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1991、1994和1995年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先后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王丹萍科学奖和何梁何利农业科学奖。出版专著7部,发表文章100余篇。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
  
  陈文新,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国际根瘤菌/土壤杆菌分类分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学与细菌分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将优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体系引入到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中。
  主要研究工作为根瘤菌分类与应用。已经完成了全国32个省、市不同生态条件下各种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分离、保藏了根瘤菌5000多株;对其中2000株进行过100多项性状分析;发现一批抗逆性很强的根瘤菌种质资源;发现根瘤菌新属2个,新种11个,在国际根瘤菌属、种系统中占很大比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10多篇被SCI收录。
  先后获农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季伦
  
  李季伦,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微生物学报》主编。从事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涉及生物固氮、真菌毒素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发酵产品的研制。在固氮酶催化机制研究方面,首次提出双位点放H2途径模式;在研究固氮螺菌固氮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上,构建了抗铵固氮的基因工程菌。在真菌毒素研究方面,发现了串珠镰刀菌素是克山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在微生物发酵产品方面,先后研制开发了玉米赤霉醇、赤霉素GA3和GA4+7、莫能菌素、马杜霉素、阿维菌素和依维菌素等。目前主持了多个“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十五”攻关项目。
  编写《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理学》等六部著作,发表论文130余篇。曾获得国家计委授予的“金牛奖”、北京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
  
  吴常信,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四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动物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研究,曾任动物科技学院院长。现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大会”国际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咨询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国家奖励评审专家养殖组组长;《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执行副主编,《遗传学报》、《遗传》、《中国畜牧杂志》三刊副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研究成果有8项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981年回国以来已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篇为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1991年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和全国教育工会五单位联合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士迈
  
  曾士迈,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1926年4月生于北京。194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50多年,编写专著和教材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专著有《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抗病育种流行学》。
  主要科技成果有:“小麦条锈病流行的电算模拟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5项;“中国小表条锈病的流行体系”获国家级自然科学二等奖;《植保系统工程导论》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粮棉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任亚洲植物病理学会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
  
  汪懋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农业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著名专家。曾任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四、五届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二、三届专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农经、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一、二届农牧渔学科组成员,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农业工程学科组长。农业、轻纺与环境学部常委。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5月被选举为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
  
  戴景瑞,著名玉米育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40多年,育成玉米品种19个,指导博士研究生26人,编写专著和教材3部,共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 收录17篇,获得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优秀教材1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德超
  
  曾德超,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机械学科组成员,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特邀委员,《农业机械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机械卷》副主编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机械化卷》副主编,国家机械委高等工业学校农业机械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一、二届副理事长、三届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一、二届副理事长、三届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等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农业机械协商会筹备组和大会技术顾问,农业、轻纺与环境学部常委。198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独立或与人合作发表论文70余篇。
其他文献
中国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现任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陈章良。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始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54年,国务院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1984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2003年5月
期刊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原动力    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实现经济实质性增长的基本途径,并且逐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其动力源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影响和我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遍重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纷纷制定应对策略,明确本国发展方向,唯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我国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几年来,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指导,社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以及各方面协调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
期刊
探索医药科技中介的新模式    有人预测,在未来20年或30年,全球生物医药经济时代一定会到来,将会出现一个2万亿美元的产业。2004年对中国医药产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我国医药工业在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下简称转化中心)作为全国医药行业一个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机构,应把握住历史机遇,在大力促进我国医药科技成果商品化、产
期刊
北京地区科技资源丰富。据统计,2003年,北京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达4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R&D经费支出252.8亿元,增长15.2%。R&D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目前北京地区拥有大型科研仪器1600多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8个,占全国的30%左右。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和条块分割的影响,投入到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的科技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使首
期刊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一次采用了数字传输技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使用了互联网技术;大容量的移动通信则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一大亮点;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希腊方面投入应用的通信新技术包括DSL宽带接入、3G、网络安全技术等。奥运会这样4年一届的全球盛会正是对所举办国通信发展水平的一次“大阅兵”,几乎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有一些堪称亮点的通信技术得到应用。2008年奥运会,通信方面的重点
期刊
1997年,35岁的张久兴经过3次申请,终于入选了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费这样一番周折是因为他的科研水平不高吗?显然不是。两次申请的失败使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创新才有机会。从那时起,这种创新的意识和思维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科研事业,引领他走向成功。  谈到新星项目,张久兴认为它是个伟大的计划,两次申请失败的教训使他懂得科学研究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张久兴描述了当时北京工业大学的金
期刊
西北寒冷地区由于冬季持续时间较长,气候寒冷干燥,且常有一定规模的降雪,导致该区域内城市居民冬季出行方式结构有别于其它季节。近年来,随着该区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上升,冬季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等问题愈发突出,严重影响了该区交通系统运行及居民出行效率和安全。因此,分析城市居民冬季出行方式,研究城市居民冬季出行特征,对解决该区冬季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西北寒冷地区冬季气候特征、居民出行特征以及冬季气候对交通的影响;然后结合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冬季出行调查数据,从个人属性
怎样才能使软件企业支撑下去,并得以实现快速发展,这是很多软件企业都在关注、思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令他们最为头痛、难以面对的现实。对此,北京有生博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克照发表了自己看法,他认为,善于积累是中小软件企业发展的关键。    善于积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很多企业在接到第一个项目赚了一笔时,都很喜悦,而且认为这些是企业实现壮大的基础;但是,这一个项目也足以使这些企业陷进去——
期刊
一个不起眼的区级实验室——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淀组培室),在20多年的艰苦历程中,以创新和敢于攀登高峰而著称,那一项一项的科研成果,无不让人刮目相看,那一个一个的获奖证书,更是让人敬佩。到目前为止,他们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星火科技一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的好成绩。同时,还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的其他奖项还有10多项。    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将现代
期刊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生物的遗传性质取决于细胞核,与细胞质几乎没有关系。这是因为按照当时的遗传学理论,细胞核是遗传基因之所在。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细胞核移植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想,细胞质对生物的遗传性质真的不起作用吗?能否用实验来对这一理论进行验证呢?  20世纪70年代初,童第周经过缜密思考,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鱼类实验,并开创性地使用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