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乘西鹤去 留得清赏满人间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日打开雅昌网,赫然看见吴冠中先生去世的消息,震惊之余更觉惋惜。据悉,吴先生是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1岁。尽管遵照吴先生生前遗愿,其身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但这并不能阻止全国人民对吴先生的哀思。吴先生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全国网友纷纷在网上悼念吴先生,在各大门户网站及专业美术论坛上都有网友讨论吴先生及其作品,有的网友还将吴先生的画作和语录贴出,缅怀先生。网友们祝福吴先生“沿水墨之路返江南”,“一路走好”。笔者亦受《收藏界》之托撰写此文,以此缅怀一代大师吴冠中先生。
  
  不负丹青,一生为艺终无悔
  
  作为现当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即便身处逆境、历经磨难终不放弃,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并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为现当代中国绘画做出了卓越贡献。
  1919年,吴冠中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的一个小康之家。七岁开始上学,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无锡师范,但在读完初中后却不愿进入师范部,改而投考浙江大学代办省立工业职业学校的电机科,尽管难考但却如愿考上。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引导吴冠中走上工业救国之路。暑假军训期间,吴冠中结识了当时在国立杭州艺专预科的朱德群。一次跟随朱德群参观艺专的经历改变了吴冠中的人生轨迹,他被前所未见的艺术作品所吸引,心灵受到美的强烈冲击,并不顾父母的悲伤、反对,不顾转学换专业损失一年学历,毅然决然地抛弃电机科,转学入艺专。伴随着日军侵华的战火,吴冠中随杭州艺专辗转搬迁,终于1943年在青木关毕业,到沙坪坝重庆大学建筑系任教。1946年,吴冠中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教育部公费留法绘画的名额,于1947年夏搭乘美国油轮“海眼”号飘洋过海。到法国后,吴冠中最先师从学院派画家杜拜,后改投苏弗尔皮教授门下。苏弗尔皮教授在艺术品位、造型结构、色彩力度等方面给予吴冠中以重要启发。三年公费期满后,吴冠中谢绝了苏弗尔皮教授签字申请延长公费的提议,毅然于1950年回到新生的祖国,分配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然而,吴冠中在祖国成就艺术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一年多后,文艺整风开始,吴冠中被指为形式主义的堡垒,调出中央美术学院,先后到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并接受思想改造。不断地经历劳动、批判、改造,周而复始地锻炼,直到“文化大革命”。但正如吴冠中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他是改造不好的,因为实在不能接受别人“美”的程式来描画工农兵,吴冠中只能改行画风景画。尽管风景画在当时不被重视,但吴冠中自甘寂寞,踏遍青山,在风景画中探索油画民族化的道路,并从此开始了三四十年背着笨重的油画箱四处作画的艰苦生涯。通过风景画创作,吴冠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力图将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出于对鲁迅的崇拜,吴冠中选择以江南水乡入画,以黑、白、灰的江南主调,作为自己作品银灰主调的基石,以和谐、清新的色调来表现江南水乡的初春新绿、薄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等,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文革”期间,吴冠中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在劳动锻炼的末期,严峻的气氛有所松弛,一些节假日被允许画画,吴冠中创造条件坚持画画,用老乡的高把粪筐作画架,被戏称为“粪筐画家”,由于仿效者渐多,甚至形成了“粪筐画派”。吴冠中每次在庄稼地里画完画后,会在场院上将画展开,让老乡们来观赏、评议。
  “四人帮”被粉碎以后,吴冠中终于能够心情舒畅地作画了。家里画不开大幅油画,就用宣纸作大幅水墨画,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吴冠中在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上不断适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并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吴冠中的绘画融合了中西绘画之精髓,笔法简练,画中充满着平淡的诗意。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画面中的游丝韵点仿佛不经意之间点染成形,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形态散发着简约隽淡的气息,既富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他的油画时而浓郁苍润,时而奔放用力,无论是厚堆而成的老树浓郁,还是飞刀切刮的荒原冷月,都以平淡朴直的风格感人。吴冠中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实践中,他在理论方面也建树颇丰。作为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吴冠中勤于著述,立论新颖,敢于提出新说,而且文笔流畅。他的很多观点,如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东西方之墙与桥、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都曾在美术界引起广泛争论。
  吴冠中在绘画实践与理论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影响着现当代中国绘画观念的发展和演变,也为自己带来了赞誉。他被广泛认为是“近二十年国际上广被重视的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仅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吴冠中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2000年,吴冠中又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他不仅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获得这一职位的亚洲人。
  在2009年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吴冠中作品展中,吴冠中自谦为“我负丹青”,但事实恰恰相反,他的一生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不负丹青”!
  
  秉性刚直,求真话真真无畏
  在当代浮躁的画坛中,“大师”满天飞,自居为“大师”者比比皆是。但有多少人堪配这一称号?按照《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大师”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但仅仅在学问或艺术上造诣高深,还不足以为众人尊崇,只有德艺双馨者才有资格被称为“大师”。在网友的评论中,吴冠中被称为“真正的大师”,受人尊敬的艺术家,这不仅源于其在绘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更在于其高洁的品行、正直的人品。
  吴冠中一生非常崇拜鲁迅,他不仅推崇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更延续了鲁迅做人要有“脊梁”的硬汉精神。在艺术界中,吴冠中是出了名的刚直之人。前文就曾提及,早在文艺整风运动中,尽管吴冠中反复接受劳动、批判、改造,但依然不能迎合政治需要,按照所谓“美”的程式去描画工农兵,只能另辟蹊径,改画风景画,在独木桥上走自己的孤寂之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界思想还比较禁锢,吴冠中却敢于大胆揭露极“左”思潮对美术的危害,并对当时盛行的“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提出质疑,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革新之言,观点独特、言辞犀利,在当时美术界掀起了对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大讨论,影响广泛。
  进入晚年以后,吴冠中依然不改刚直秉性,针砭时弊,痛陈不良风气,对中国美术现状给予激烈批评。2007年3月,在政协文艺小组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的吴冠中就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当着分管文化的中央领导的面,建议对画家实行“以奖代养”。4月份,吴冠中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又进一步炮轰美协和画院,指出其体制弊端,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应该“取消画院,取消美协”,实行经费断奶,并且毫不留情地揭露一些丑恶现象:很多画家千方百计地与美协官员拉关系,进入美协后努力获得一个头衔,再把画价炒上去。尽管这些言论激起轩然大波,吴冠中依然认为自己要说真话,正如他自己所说:“说真话、讲真话是鲁迅给我的影响,我用几十年的人生去实践这一点”。今天看来,吴冠中的很多言论,如“中国当代美术比非洲还落后”、“艺术活动跟妓院一样了”、“教学评估检查是劳民伤财的活动”等,正是说出了许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一针见血地刺到了当代艺术的要害问题。
  做人的真实认真同样表现在“治艺”上。吴冠中对于艺术创作的认真突出表现在“烧画”上面,对于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一把火烧掉。上世纪90年代,吴冠中的画作在市场中已经卖价颇高了,但在一次整理家中藏画时,他依然毫不犹豫地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焚毁,此举甚至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但吴冠中认为:“作品表达不好一定要毁”。不满意的画作尚且如此,对于伪作赝品吴冠中也是毫不姑息,甚至对簿公堂。
  多年来,吴冠中不断地以画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站在文艺革新浪潮的风口浪尖上,锋芒毕露的言辞和尖锐的个性语言彰显了其正直的文化品格,但也招致了反对者的攻击。但吴冠中对这一切毫无畏惧,他的文化敏感性和义无反顾追求真理的精神,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后人。
  
  价值无限,未来作品仍看涨
  鉴于当前艺术市场的火爆,谈及任何一位艺术家似乎都不能忽略其作品的市场价值,对于吴冠中先生亦不能免俗,更何况先生生前,其作品的市场价位就于在世艺术家中位居翘楚。
  除早年为做展览卖过一些画外,吴冠中从不热衷,也不参与市场运作。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吴冠中曾多次向海内外的公立美术馆捐赠画作,将毕生所绘精品悉数捐出。但作为创作精力充沛的艺术家,吴冠中的作品数量庞杂,除自己烧毁或捐赠的作品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流散在外,并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了艺拍市场。在雅昌艺术网“当代中国画100家指数”统计的数据中,历年来吴冠中作品拍卖的总成交额已逾二十亿,加上没有统计到的,实际数字可能更高。仅从其中国画作品拍卖情况来看,在近几年当代书画板块的拍卖总成交额中,吴冠中个人作品的成交额可能就占据了百分之二三十左右。
  同许多有着留洋经历的画家一样,吴冠中作品的市场价位也是最先由国际市场拉升起来。1989年,香港苏富比上拍的吴冠中彩墨作品《高昌遗址图》拍至187万港元;1990年,吴冠中的油画《巴黎蒙马特》,又在香港佳士得拍出104万港元。这些拍卖价格奠定了吴冠中作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价位水平。1992年,大英博物馆破例为吴冠中举办个人画展,大大提高了吴冠中在海外的知名度,也以此为基点激发了吴冠中作品市场价位的又一轮上涨。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速腾飞,吴冠中作品在国内的市场价位也开始大幅度上涨。1999年,中国嘉德秋拍推出的吴冠中油画作品《红莲》拍至132万元,是吴冠中作品在内地拍卖首次突破百万元。进入本世纪以来,吴冠中作品的市场价位更是持续走高,在其作品成交记录中,成交价超百万的作品几乎都是在2000年以后成交的。从2003年春拍至2005年秋拍,吴冠中作品的上拍数量逐年上升,从两位数增长到三位数。上拍量增长的同时,成交额也在急剧增长,并在2004年秋拍出现了爆发式的“井喷行情”。2004年11月7日,中国嘉德秋拍在“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推出吴冠中的油画《北京雪》,这件作品以363万元成交,不仅使吴冠中油画作品在内地拍卖的成交价一举越过三百万大关,也成为当年秋拍引领油画市场上扬的强劲牵引力。接着12月6日,吴冠中作于1994年的《墙上秋色》,在上海保利秋拍中又以324.5万元成交。与此同时,吴冠中的水墨画市场也在发力上扬。此前春拍时,吴冠中作于1996年的《三峡之歌》就在上海崇源拍出605万元的高价。秋拍时,吴冠中又有多件中国画作品在拍场中拍至数百万元,如12月18日,北京荣宝推出的“中国书画(一)”和“中国书画(二)”专场中就有16件吴冠中作品拍至百万元以上,如分别以660万元、572万元、429万元成交的《河塘小鸭》《双牛图》和《三美图》。在这些高价拍品的带领下,2004年秋拍吴冠中作品的总成交额急剧扩张到8694.4万元,而同年春拍其作品的总成交额仅为1342.3万元,增长了5倍多。
  吴冠中作品市场行情的这种急遽上扬在2005年更加演变为神话般的跨越。5月15日,北京荣宝春拍推出的吴冠中1987年所绘水墨画作品《黄土高原》,成交价高达1870万元,一举将吴冠中作品拍卖价位推至千万元级别。但这一价位很快就出现了更大幅度的突破,11月7日,吴冠中作于1988年的水墨画《鹦鹉天堂》在北京保利秋拍上拍,这幅巨作在各路买家的追捧下价位扶摇直上,最终以3025万元的天价成交,再次刷新吴冠中作品拍卖的市场纪录。除去这两件千万元级别的拍品外,2005年的拍卖中尚有一百余件吴冠中作品在百万元以上的价位成交。如此众多的高价位拍品集中成交,自然推升成交总额的上涨,2005年春拍,吴冠中作品的总成交额达到1.58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05年秋拍则继续增长至1.76亿元。
  吴冠中作品的市场行情在2005年达到高峰后,2006年则出现了缩量调整,上拍数量和成交总额都出现下降。但精品的出现依然能够刺激藏家的热情,12月17日,北京翰海秋拍推出吴冠中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这件作品以3795万元成交,成为吴冠中作品拍卖价位的新高。经历了2006年的调整后,2007年吴冠中作品的市场行情开始出现反弹,不仅高价拍品迭出,市场记录也出现新的突破。5月31日,北京保利春拍在“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中推出吴冠中1981年的作品《交河故城》,这件拍品拍至4070万元,使其作品拍卖的市场记录升至4000万元以上的价位。除《交河故城》外,2007年还有三件吴冠中的作品在香港和内地的拍卖中拍至千万元以上的价位。而胡润百富首次发布的《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上,吴冠中则以2007年全年作品拍卖3.7亿元的总成交额位居榜首。
  2008年的拍卖市场中,吴冠中作品的市场行情再次出现调整,这与市场中精品数量的减少不无关系。2008年全年的拍卖中,吴冠中仅有两件作品以一千多万元的价位成交,市场行情没有出现新的突破,在《胡润艺术榜》上的排名也跌至第四名。2009年秋拍,尽管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中国书画市场却显现了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虽然这一轮上涨中,当代书画涨幅微弱,但吴冠中作品的市场行情还是出现了稳定上扬,不仅秋拍中有四件拍品拍至千万元以上,在《2010胡润艺术榜》上,吴冠中也以2009年全年作品拍卖2.2亿元的总成交额位居第二,仅次于赵无极2.4亿元的总成交额。而目前正在进行的2010年春拍中,吴冠中作品的市场行情则延续了2009年秋拍的强势,截至目前,今春拍卖中,已经出现5件千万元级别的吴冠中作品,其中2006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以3795万元拍出的《长江万里图》,又一次出现在2010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中,而这一次的成交价则高达5712万元,再一次刷新纪录,成为迄今为止吴冠中作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
  仔细观察吴冠中作品市场行情的波动,可以发现其暗合了整个中国书画板块市场行情的波动。但与其说中国书画板块行情的波动影响了吴冠中作品的市场行情,不如说吴冠中作品的市场行情引领了整个中国书画板块的市场行情。作为国宝级的画家,吴冠中的作品对整个书画板块市场行情的跌涨起伏有着举足轻重的牵引力。而作为创作时间跨度长、创作范围广的画家,吴冠中的作品对书画板块中的各细化板块的成长,如油画、早期西画、新中国美术经典、当代水墨、当代艺术、现代彩墨等,都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艺术家作品的市场行情受多种因素影响,艺术家的辞世可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种影响也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向。出于“官本位”等因素影响,某些艺术家辞世后作品行情会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而真正有艺术成就的艺术家,往往在谢世后,其作品的市场行情则出现大幅度上扬,如国画家李可染、油画家陈逸飞都是典型的例子。不可否认,吴冠中作品高昂的价位水平包含着专业机构运作的成分,但应该认识到,现代艺术市场的良性运行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而吴冠中作品多样的风格和面貌、其投资的价值性、价格的上行空间以及良好的国际性基础,则是吸引藏家的最根本因素。吴冠中作品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其作品市场的高价位,甚至伪作赝品都能以高价成交也正说明了其作品在市场中的号召力、影响力。在中国书画市场已经运行到“名家名作”阶段的当前,吴冠中的作品不仅会继续受到追捧,未来行情更会看涨。
  实际上,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吴冠中的作品早已奠定了价位基础,并且在市场中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对于普通的藏家而言,成百上千万元的市场价位可能的确难以企及,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收藏吴冠中作品的机会。吴冠中虽然以水墨画和油画著称于世,但他的创作范围广泛,水彩、版画等均有触及,这些画种相对水墨画和油画来说价位也较低廉,适合于普通藏家收藏。
  大师已逝,生者除追忆、怀念外,妥善收藏大师作品、怀着崇敬之心去阅读大师的作品,从其作品中汲取其精神的力量,也许就是对大师最好的缅怀。(责编:唐陌楚)
其他文献
○马欣乐:黄蕙英女士(Dora Wong),今天有幸和您做一次正式的 “聊天”,希望通过我们的访谈能够让国内广大的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对您的收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纽约王己千老师那里就知道您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收藏家,时常在欧美的拍卖会上竞拍中国书画。当时只知道您喜欢书画并有不少的藏品,后来才知道您的犀角雕和宫廷画的收藏卓世不群,享誉国际,我想知道您是怎样独辟蹊径,走出自己的收
期刊
《荷花图》 高砜 扇面纸本水墨 淡设色 纵17.8厘米 横51.1厘米 (日)私人藏   图中以没骨法画水中荷叶、芦叶,荷花粉色,荷叶宽大、圆满,随风摇曳。造型简洁、描绘概括。自左边而出的长条芦叶、杂草残荷,皆一笔画成。设色艳而不俗、浓而不滞,清逸雅致。而且趣味高雅,绝无尘俗气。  高砜(1873—1914年),字德华,号蕴姗。浙江秀水人。清代画家高火奎之女。幼承家学而擅画。山水松秀隽逸,花卉秀雅
期刊
记得十多年前,在故乡高邮亲戚集泉前辈刘恩甫先生处,见到他收集的宋“宣和元宝”银钱的风采后,感到很艳羡。那枚银质“宣和元宝”真漂亮极了。刘君还给我看了当时钱币权威马定祥老先生为“宣和元宝”银钱写的亲笔评语,并赠我银钱及评语拓片,我至今还保存着。  我集古币也有十多年了,不要说“宣和元宝”银币,连普通的铜品“宣和元宝”也未集到。后来被我好不容易集到一枚“政和通宝”银币,觉得自己已非常幸运,泉缘不浅。但
期刊
王雪涛先生是我国现代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家,他勇于进取,变革求新,其小写意花鸟画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为我国花鸟画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先生笔下的花鸟绘画作品,充分展示了大自然“万卉同春,百鸟争荣”的景象,为当代花鸟画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对他的作品常用“一见钟情,百看不厌”来形容,这足以说明先生是一位有着广泛社会影响且雅俗共赏的艺术大师。   王雪涛(1903—1982年),原名庭钧,后更名
期刊
金秋十月,和风习习,阳光灿烂,中国名家书画院与靖边县书法家协会、靖边团县委联合于2010年10月3日在陕北靖边县委会议室召开了“中国名家书画院榆林分院(筹)座谈会”。  应邀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有中国名家书画院院长、《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文化部艺术评估鉴定专家、书画家、中国名家书画院执行院长刘亚谏,著名作家、收藏家、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顾问、云南大理州台办主任高为华,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高玉
期刊
虎是百兽之王。虎自古就因其外形威猛、色泽斑斓、迅疾如风、勇猛无敌,有王者之风而备受国人推崇喜爱。最勇猛的军队称之为“虎贲军”,调动军队的节符制成虎形,称之为“虎符”。老虎不但受到皇室军队的敬重,更得到民间百姓的喜爱,人们精心制作虎头鞋、虎头帽、虎头馍、虎头饼、老虎剪纸等各类代表老虎的物品,并赋予它们各种吉祥美好的寓意,在不同场合进行运用。  正因为虎为人们推崇喜爱,自古至今画虎者也从来不乏其人。画
期刊
《收藏界》杂志已经约稿多日,要我为其《名家书画收藏》专栏之《解读中国画大家谢天成》的最后一期写稿。一直不敢写,因为前面写稿的都是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我只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何能有资格为《收藏界》这样在业界有很高声誉的杂志撰稿,何况又是为大画家谢天成!但一想我们是多年老友,忘年交,同样也都是体制外的行者,那么从专业之外的角度说说我对他的画的感受,也是我的荣幸。  对于绘画,我是门外汉。但我相信,作为一
期刊
他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并供职于宁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曾任宁夏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宁夏美协第三届、第四届主席,中国民间美术学会理事,宁夏民间美术学会会长,现为宁夏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名誉主席。  他用心用画笔描绘着西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他的笔墨厚重朴拙,无拘成法,画面具有浓郁的西部风韵和唯美的艺术情结。他的回民、藏民题材作
期刊
黄宾虹先生不唯是一代中国画大家,还是一代美术史论大家,他对我国画学研究之精邃,丝毫不让于他的中国画创作。在黄宾虹美术史论的研究体系中,他曾提出过一个重要的概念,此即“道咸画学中兴”。在《宾虹书简》中有记云:“道咸时代画学复兴,粤中若谢里甫、吴荷屋、宋光宝、孟丽堂,江南包慎伯、赵叔、翁松禅、吴斋,金石书画别开生面,类分群聚,卓卓标著可百余人。”后之美史家对黄宾虹此说多有引伸发挥,将黄所列生活于嘉、道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