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59516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科学,材料是很重要的。教师根据重要的科学概念组成有结构的材料,儿童通过支配材料发现意义。教师给孩子们提供学习材料,创造探究氛围,给予支持和鼓励,使孩子们行为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在“教”,而孩子们行为的改变就是在“学”。材料、学生、教师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一个教和学的系统。显然,这个系统是以材料为载体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使用材料的范例,但不是标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材料,以更好地开展教学。下面以《沉和浮》单元为例谈谈我的尝试。
  一、材料的选择与改进
  材料选择有一些指导原则:一是材料要和重要的科学概念相关;二是这些材料应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思考,并有能力探求其意义;三是这些材料应有多种相互作用,应该有较大的余地,使用许多不同的路子进行探究;四是每个孩子都要有足够的材料;五是这些材料不应从心理上产生一些标新立异的活动。
  根据以上原则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对单元材料进行了选择和改进。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活动,教材上选用的是胡萝卜,我改用蜡烛。胡萝卜切小可能有沉有浮,属于特例,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放在单元后面学生会理解,原来是同一个胡萝卜各部分密度不同。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控制变量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有没有关系。教材上选用的是同体积、不同重量的小球,可以拉伸改变体积大小的圆柱体。我在教学中就选用了可以改变体积大小的圆柱体,用于配重的垫圈和螺帽。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改变圆柱体的轻重、体积改变圆柱体的沉浮,在富有挑战的任务中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有关。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的材料:2人一组,每人一块橡皮泥和一个烧杯。橡皮泥采用了可塑橡皮,可塑性好,遇水不化。烧杯用多大的合適?显然,要测量排开的水量就不能用大烧杯,250毫升比较合适,还需要细分刻度,打印好刻度条贴到烧杯上就可以了。
  第4课《造一艘小船》继续使用可塑橡皮,4人组一起使用,小组间PK。
  第5课《浮力》,采用了不同于教材的测量方法——配重法,重组材料改进实验。材料:用木块(软木塞)代替泡沫塑料。木塞容易找到,耐用,比泡沫重一点,方便测自重。选用测量范围在0—2.5N的测力计,最小分度值为0.05N。用1000ml的大烧杯代替水槽,细分刻度,使分度值更小,方便观察排开的水量。
  方法:木块中间钻一个孔,再用缝衣针穿一圈,既可以固定木块在线上的位置,又容易调整,通过调整木块的位置来控制木块浸入水中的部分。然后在线的两头各打一个挂结,一头挂测力计,一头挂钩码。
  实验(1)钩码在水中,木块在空气中,实验(2)钩码和木块全部浸入水中,
  对比分析实验(1)和(2)的数据,为什么会变轻了?只有一个原因,木块受到了水的浮力!浮力是多大?变轻的就是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两个活动我选用的都是马铃薯。马铃薯圆滚滚怎么挂呢?很简单!在马铃薯上穿针引线,系上一根细棉线,无论拿在手里,还是挂在测力计上,还是控制浸入水中的体积,很是得心应手。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继续如第6课使用马铃薯,取放自如。
  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材上选用的是钩码,体积比较小,在水和盐水中浮力大小不明显。于是仍旧使用马铃薯,可以切小,马铃薯的体积用量杯测量,然后和同体积的液体比较,同时放在天平上比出轻重。马铃薯比同体积液体重就沉;马铃薯比同体积液体轻就浮。其实就是两者密度的比较,学生能理解了。
  二、材料的呈现与使用
  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了条件,但有时候老师会觉得很辛苦,准备了材料,而学生忙得乱糟糟,材料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课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围绕材料以问题引领课堂开展科学探究,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科学探究常常以问题引领探究,一堂课往往有几个核心问题,每个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与问题之间,问题与其他活动之间应有良好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优化的结构。好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探究欲。我们希望学生在探究中达到1 1>2的目标。
  例如《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循序渐进进行探究。一是“把这块橡皮泥改变形状,是沉还是浮?”二是在学生活动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碗形沉,有的碗形浮?”三是把学生的问题转化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同一块橡皮泥,沉的碗和浮的碗排开的水量哪个大?”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发现物体浮的形状排开水量比沉的大,橡皮泥达到一定的排水量才会浮。学生还有后续问题:“浮的空心球和浮的碗排开水量一样吗?”学生的学习比较深入。
  三、材料赋予记录思维活力
  探究记录可以辅助科学探究,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建立概念,从混乱中找到规律。本单元教材上的记录单大多数是数据表格,比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浮力》《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等课。但是抽象的数据缺少形象联系,学生往往填好了都不知道填的是什么。根据维果茨基概念发展体系,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前概念”水平层次上(相当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其特点是已发展成为抽象的思维,但却又总和具体事物保持着某种联系。于是我借助材料从探究记录上找突破,让记录简便易行,有助于儿童通过模型来发展前概念思维。
  具体操作上,一般上课时结合课堂教学,老师板画指导,用实验图和数据结合的直观方式指导探究和记录,然后整理分析数据抽象概念。这样的探究记录体现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的交流与表达,作为事实和证据为小组和全班整理、分析、质疑、解释、产生新问题提供基础。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记录成为学生发展前概念思维的脚踏石。
  【作者单位:太仓市经贸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时下,很多学校的科学老师都是兼职教师,部分教师因为受“主课”的影响,科学课不像科学课的样子,实验也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更有一些教师的课堂乱得自己都上不下去。
对于荣获2016年"中国好书"的文学艺术类作品,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阅读,从不同侧面去解读。但从我的阅读感受来看,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独到地讲好中国故事,可能是这些作品不约
谁都无法准确预见未来,因此谁也没有办法将市场独家垄断。总有一些机会在不知名的地方等待着后来者,往往先来者的疏忽在时过境迁之后,就会成为后来者的巨大成功。
随着我国高清数字电视的播出以及未来高清碟机市场的启动,数字版权保护问题将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凤凰村的昼与夜》,黄金明著,花城出版社,2018年5月  关于凤凰村的这些文字,几乎注定是要从回忆开始落笔。文学的种子从童年的乡土记忆中萌发,就像农田里长出庄稼。那时候,关于文学的梦,不是从唐诗宋词开始,也没有受到哪一部世界名著的召唤。就像作者说的,文学性的阅读和写作在农村是萎缩的。老人们传下来的歌谣、民间故事,都是启蒙。许多版本混乱、情节错杂的乡村怪谈与平凡质朴的田园生活水乳交融。以前懵懂,也
防垃圾邮件需要全社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从垃圾邮件产生的源头治理垃圾邮件,切断垃圾邮件的传播途径以及保护垃圾邮件侵害的终端用户,这样才能多管齐下,有效控制垃圾邮件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由于训练不当而造成的运动性疾病之一 ,如出现过度训练 ,则有可能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丧失比赛机会 ,或因体力、心理状态不佳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因此教
期刊
接触式英语学习法主要着重于学生对英语语言全面地长期地规律性地接触,并通过密集地接触帮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本文将重点介绍接触式英语学习法的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用。它将给日常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启发。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简要介绍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接触式英语学习法。  一、接触式英语学习法的定义  所谓的接触式英语学习法就是让学生充分地长期地并且规律性地接触英语语言,“浸泡”在创设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受其潜移默
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语文课程,是其他各门课程学习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随着我国逐渐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成
自制图画书是幼儿阅读活动的一部分,是幼儿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所需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产物,是幼儿情感表达的最好的容器。幼儿以自己所擅长的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眼中的世界。  一、师幼共读为自制图画书做好的经验准备  阅读图画书是幼儿自制图画书的沃土,它使幼儿的语言变得丰富、视野变得开阔、情感变得真挚。在潜移默化下幼儿开始捕捉生活中的灵感,从听到的、看到的图画书中积累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