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快乐课堂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zg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伴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和个性的发展,有一些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逐渐衰减。如何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使他们好学乐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爱心带入课堂,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
  1.尊重和宽容,做学生的朋友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师生之间就要相互尊重,能够进行平等的语言、思维、情感的沟通。这时就要求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交流,教师真诚的笑容和宽容的心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交流的过程。此时教师应当充当多种角色,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有时还是学生的学生,课堂那就会呈现一种融洽、宽松的氛围。
  在教学时,笔者极力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和有创意的意见,并尊重学生的情感流露和真实想法。例如在“方向与位置”教学时,有的学生认为他判断方向的方法比书上的好。笔者并不认为这是学生的狂妄无知而横加指责,反而赞扬孩子的奇特创意和自主意识。在教学时,如果老师由于疏忽出现计算错误,孩子当众提出批评,笔者也真诚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向他们致歉并及时给予肯定,会为孩子不迷信老师的答案而感到高兴。因此,教师需要学会善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和意见。
  2.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在教授四年级《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一课时,笔者既重视安排充分的学习时间,让每个人去想想、写写、画画、排排、比比,同时也注重安排四人小组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孩子们在交流中畅谈个人想法,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员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和谐的、平等的、协作的交流不仅增大了教学的密度,而且互相启发,活跃思想,满足了学生精神需求,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和谐。
  二、以教师的真情实感唤起学生的情感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往往是学生感知的标尺。作为小学教师需要有特别纯真的情感,要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要想让学生动情,教师要先进入课堂,进入角色,进行富有情感的教学。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喜讯传来,让人激动不已,心中充满民族自豪感。笔者感到这件大喜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题材。于是在数学课上,笔者郑重地宣布了这一喜讯,并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在奥运赛场上响起我们的国歌,升起我们的国旗,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又是如何苦练基本功的……学生们受到奥运精神的强烈感染。这样,很快就将孩子们引入到一堂统计课中。这节课除了学习统计知识,还学习到了奥运知识,他们并为奥运写了祝福、画了图画、作了诗歌……以此来表达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三、锤炼课堂用语,激发学习兴趣
  面对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如果老师总是说“这不行”“那不能”,那就是对孩子独立思考、自主行事权利的剥夺。同样,总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想”,也是一种剥夺。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要有吸引力、亲和力,使学生喜欢听你讲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从“裁决者”转变为“促进者”“辅助者”,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把答案灌输给学生或暗示给学生,而应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努力做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促进他们之间讨论交流,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四、多一点微笑,让学生亲近你
  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温和诚恳的声调,都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氛。当然教师的表情应该是真诚的,是和教育性统一的。一方面教师不能随意地、不加节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不能将个人生活的感情带入到教学课堂中来,在学生面前不应该表现出忧伤、冲动、暴怒或者嘻哈、搞怪等表情和行为。另一方面教师也不应该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哗众取宠。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呈现出一种积极、健康、自然、真挚的态度,多微笑、多爱抚、多温柔。当然必要时也可以是严峻、坚毅甚至愤慨,其目的是产生积极有益的教学效果。
  通过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师生的交流始终围绕着教学中心,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快乐成长,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大有益处的。◆(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通济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人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一、在教学中怎样关注人文性  有人认为,低年级阶段应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下面以“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为例,浅谈教师角色的新期待。  一、引出问题  师:(出示两个用土豆削成的圆柱体)它们是什么形体?  生:圆柱体。  师: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体底和高分别相等。  (用刀子将其中一个削成圆锥)  师:这是什么形体?  生:圆锥。  师:你
期刊
摘 要:基于学校的历史传承、行业和区域背景,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应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凝聚特色,依据学校的内外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文化建设路径,构建精神与文化的育人平台。  关键词: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 文化融合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培育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般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内化于心,固化于
期刊
历史新课程与以往旧课程相比,无论是从体例、授课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的目的上都有了彻底改观。就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教材的趣味性、生动性、可读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对教师而言,新课程带来的却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在教学中,要构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课堂,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去真正按自己的意志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控制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研究得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是的,只有深入摸索更好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把教师的工作做到最精细、最全面。注意是通向科学知识的门户,只有集中注意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才最快、最容易。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注意是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教师的最大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期刊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审美教育,《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高中生在音乐欣赏课上的表现却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不喜欢听民族音乐和经典音乐,认为听这一些就是“落伍”;二是学生不会欣赏,在课堂上往往是“跟着感觉走”。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欣赏主体的作用,通过
期刊
一次单元测验中,作文考题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任、关心、帮助……在这个充满真情的世界里,你一定看到或听到或亲身经历过令人感动的事情,请你自拟题目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试卷改下来,很令人沮丧,作文题目单调乏味,除了以“感动”为题,便是“信任”再不就是“关心”或“帮助 ”。作文题目毫无韵味。大家都知道“花香蝶自飞,题好一半文”,若是如此题目必然不能吸引读者,在考试检测中作文分数自然要深受影响。为此我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自己的语言变得幽默诙谐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巧妙设喻  写作课上,语文教师为了强调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巧妙设喻,他先引用《周礼》上的话:“绘图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接着打比方说:“人的脸有赤有青亦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天生就是一篇文章。古往今来,许多女同胞都喜欢讲究修改自己的文章的。她们每天晨起梳洗罢,独自改文章;用白大夫反复揣摩(涂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现状,指出新版《大学语文》更加注重人文化的功能,爱的理念作为其隐性线索贯穿始终,这对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能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素养 爱的理念 教材建设  一、“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现状  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各异,归总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文学史为纲,即按照文学史的脉络,精选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如武汉大学
期刊
英语复习课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但如何让教师的动机产生良好的教学结果,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思考。为此,我在英语复习课中,对历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逐一分析。  一、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复习课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多数教师都会花上简短的几分钟复习,让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印象,巩固教学成果。  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