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与死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dskvsakl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余华的小说最为突出也最为明显的特点即是对苦难与死亡的充分描述和其所深切体悟到的命运悲剧意识。对于苦难与悲情的现实描绘,对于命运悲剧意识的强烈感悟,对于生死的转换,最为突出的就是其在90年代所作的两部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关键词:活着;苦难;生死
  作者简介:孙明姚(1993-),女,重庆万州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1
  一
  余华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在余华小的时候凡是没有手术期间他和哥哥就整天待在父亲的手术室里玩。在那个时候,医院与手术室的特定环境下,在父亲的特殊身份下,他早早地就发现和体会到了什么是“死亡”。小时候他的家也曾搬到过太平间对面的楼里,他可以说是在哭声中成长起来的。而之后余华又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文革”期间,他亲眼目睹了这场革命中的斗争与死亡带给家庭乃至社会的痛苦与无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余华在人性的斗争下由少年走向了青年。在余华的作品中,处处充满着用暴力和死亡来抵抗现实生活的强大模式,他的叙事中有着一种对生与死的挣扎与执着。《活着》描摹的是中国农村最底层农民的苦难生活,小说的内容从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了分田地斗地主、大跃进、自然灾害和文革。这几乎全是现实生活中那个年代全中国人民受苦受难的真实写照。《许三观卖血记》所描写的是丝厂送茧工许三观——一个平庸的中年男人为了支撑起这个困苦的家庭,艰难的与外部环境做着斗争。而他斗争的方式就是一生12次的卖血。他用卖血这样的极端的方法来痛苦地生存着,但他却同福贵一样,最后都有了一种超脱的精神体悟。
  二
  活着的福贵目睹着身边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儿子因为替县长夫人输血而死,女儿难产大出血而死,妻子也相继死去,女婿被砸死,而唯一的孙子也在饥荒中被豆子胀死。这种痛苦的摧残与打击是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痛苦与凄凉全都找上了福贵。然而福贵却并未坐等死亡的来临,他收拾好自己的眼泪与内心的悲伤,带着一丝活下去的勇气,决定勇敢地去面对和承受生命带给他的苦难和折磨。福贵是漫漫生命路程中的一抹苦涩的回忆,他的生命之苦、命运之悲无不让人心痛万分,但他那种抗拒死亡的强大勇气和顽强的生命力却又让人为之惊撼。全文都在向大众展示着生命的韧性,展示着用活着来对抗死亡的坚定信念。福貴的忍,是他活着的法宝。有了福贵的忍耐,小说变得阴郁悲情而又顽强坚定,全文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嚎叫,没有绝望的呐喊,有的只是福贵默默地忍受着亲人的逝去。福贵在忍耐中感受着内心痛苦的撕裂,体验着绝望无助的现实生活,他却还要坚韧地活着。在可怕的死亡面前,活着竟显现得如此得难能可贵。福贵并没有像他的名字一样大富大贵,现实却让他的生活走向极端的相反面——大苦大悲。如此天壤之别的反差所形成的命运悲剧正是福贵一生的写照。厄运和灾难一次又一次地向他招手,紧紧地追随着福贵的生活,将他一次次地拉进痛苦的深渊和绝望的境地。他用朴素的生命信念支撑着他的躯体,挣扎着顽强地活了下来。在福贵的身上显现着一种人生哲学,即在苦难与死亡面前永远不要放弃生的希望,拥有生命的权利,以活着来抗拒死亡,这种生存的信念显得崇高而又伟大。
  三
  与福贵的苦难来自外在环境不同的是,《许三观卖血记》的主人公许三观他的苦难是自身卖血所承受的痛苦,这是要以自己的生命为资本来换取更好的生活。在每一次生活快要继续不下去了的时候,许三观都会想到这样一个极端的挣钱方法:为了结婚而卖血,为了儿子支付别人的医药费卖血,为了改善生活卖血,为了讨好生产队长卖血,为了大儿子的医药费卖血……在许三观的生活里,唯有卖血才能让他摆脱苦难与困境,而在这卖血的行为背后,深藏着许三观对家人的爱与奉献,对生活的挣扎与无奈,对生命和苦难的最终极的超越与升华。许三观第一次卖血之后娶了号称“油条西施”的许玉兰,生活幸福美满,可紧接着生活就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最喜爱的大儿子一乐竟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因此替别人养了10年的儿子。这种精神上的猛烈打击让许三观难以接受,他因此而开始“享受”人生,不再为家操劳,甚至偷情。但他却又为了情人的营养品而再次卖血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虚弱不堪。戏剧性的是他最后一次卖血,竟然是为了想吃一盘炒猪肝,而这时他已不再贫穷,并且他已经年老,无法再卖血了。许三观用他的血液养活了全家,支撑起了家庭的负担。生活的苦难一个接着一个袭来的时候,许三观毫无还手之力,他只能一次次的透支自己的生命,靠卖掉自己鲜活的血液去面对无情的人生。
  余华小说中的主人公并没有从苦难走向深渊无法自拔,而是从苦难中得到升华,得到超脱,走向一种平和、宁静的自然境界。这样的超越与升华让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与生死的主题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生命在他的作品中具有了更加厚重的力量,因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壮之感。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3]余华.活着·前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4]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文学评论,1994.
  [5]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J].南方文坛,2001.
  [6]姚瑶.浅析《活着》里的生与死——品读《活着》,品读余华[J].科教文汇,2012.
  [7]张宗泽.温情的绝望——论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D].硕士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圆形,给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沃特尔·迪斯尼用了三个圆形创造了一个米老鼠的形象,三个圆形改变了全世界小朋友的童年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以“圆”为主的动画角色造型出现在各个时期的经典动画片中,我们在动画角色的头、眼睛、耳朵及身体中都可以发现“圆”的身影。  关键词:圆;动画角色;卡通造型  作者简介:贺婷(1995.8-),女,汉族,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本科,江西师范大学学生,研
摘 要:孔子是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大地两千余年并将持续地被国人辩证地继承发展。但孔子生活的时代距我们之久远,浩浩历史长河中,是否孔子的某些思想为世人所曲解?孔子得知学生颜渊的死讯时,痛哭道:“天丧予!天丧予!”再加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句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使得芸芸众生认为孔子是一位毋庸置疑的宿命论者,这让身处困境而意志薄弱的人心安理得地放弃努力。经过多方面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
人总是在离开一个地方以后/才会对它愈发怀念  毕业后曾无数次梦回那条微风洗礼下的樱花大道/时值四月含羞的苞/热情的蕊  都在参差葱茏的枝桠上缓缓舒展/三两好友/并肩嬉笑/单车的车轮缓缓碾过层层叠叠的粉色花瓣/冲淡了一丝繁重课业带来的紧张感/樱花纷飞/烂漫如斯/少年少女的笑脸灿烂明艳  这样的日子你们还拥有着/这样的日子我们正怀念着。  初入九中的你们/青涩稚嫩/怀揣着小小的梦想/深深地扎根在这方沃
摘 要:张爱玲作为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显赫的地位,在其为期不长的笔耕生涯中,她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代表作。她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作为女性作家以不同的角度和面孔,描写女性在动荡的时代中为寻求自己的安稳而痛苦挣扎,同时又以对比的方式将男性形象进行细致刻画,显示出苍凉感背后的一份启示,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意识;男性;女
摘 要:民族民间文学包含着雅与俗的成分,本文将以《楚辞》为例,解析《楚辞》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楚文化的交融、影响,辨析《楚辞》的文化象征,总结《楚辞》对后世的影响,以此来透视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化象征。  关键词:民间文学;文化象征;《楚辞》;楚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01  一、《楚辞》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今天,
作为被誉为“一部气势磅礴,夺人心魄及令人谦恭的小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缪勒的《呼吸秋千》带给我一种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呼吸秋千》讲述的是二战结束时,17岁的男孩雷奥被送到乌克兰劳动营,作为曾在“二战”中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德国人,受尽非人待遇。充满着诗性与残酷美的文字将人带入过去的时空,如同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呼吸秋千》让我感到一种辽远的孤独,及至在时
摘 要:《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最知名的一首的抒情诗。这首诗结构严谨,层级清晰,主题集中,极具形式美,音韵美,意境高远且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西风摧枯拉朽的气势。这首诗历来被看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备受翻译家青睐,先后有郭沫若、王佐良、江枫、查良铮、丰华瞻等人都曾翻译过该诗。虽然郭译并没完全再现原诗意美、形美、音美的特点,但从安德烈·勒菲弗尔所提出的翻译及改写的理
摘 要:俄罗斯文坛一颗璀璨的明星——女诗人季娜依达·吉皮乌斯以她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将象征主义诗风完美地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在象征主义作家或诗人里,吉皮乌斯又属于“颓废派”的那一代,但是不论是她的诗歌中所体现的精髓亦或是涉及到她本人的内在,并不总是颓废的一面。吉皮乌斯总是在用独特的宗教思辨力寻找理想中的那一方沃土,实现自己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吉皮乌斯;象征主义;颓废派  作者简介:梁雪飞(1
摘 要:来自英国贵族家族的寡妇与意大利小镇平民的结合掀起了巨大波澜,从而引发了沉闷古板的英国人和快乐率真的意大利人之间的交往与冲突,展现了两种文化中的人物之间的鲜明对比,“天使”与“蠢人”一目了然。  关键词:天使;蠢人;角色對比  作者简介:李华(1971.2-),女,山东微山人,研究生,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学和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
摘 要: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艾略特在文学创作上坚持“非个人化”理论的理论,包括诗人艺术情感的非个人化、个人与传统的关系和“客观对应物”三个方面。世界范围内对于艾略特《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首四重奏》等名作有详细的研究,却往往忽略了艾略特早期其他诗作的价值。《波士顿晚报》是收录在《普鲁弗洛克及其他观察到的事物》诗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