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描述了当前环保投资经济背景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在市场经济下我国的环保投资的现状。针对环保投资总量不足,环保资金来源渠道较窄,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环境效益不高等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采取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多种手段提升环境保护投资效率。
关键词:环保投资;环保现状;投资效率
一、引言
近几年,环保投资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但是却有不少环保人士不知道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和优先投资方向。虽然国家已经提出,“十三五”末期,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小康社会既应该是一个生活富裕的社会,也应当是一个生态良好的社会。然而,我国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虽然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经济发展与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异常尖锐。总体上讲,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低下,污染物排放已逼近“峰值”,也接近或超过环境容量;既要多还旧账,又不能欠新账,环境污染的复杂性、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容忽视,必须做好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准备。
二、我国环保投资的现状
对于环保产业的研究,最为重要的就是环保投资问题,它是表征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环保投资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企业或居民个人等,目的获得经济、社会、环境等的整体效益的均衡增长。将资金投入到环保事业中,增加环保资本,从而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1]。
在我国逐年增长的环保投资总额,在GDP的比例并没有增加很多,通过《中国统计年鉴》 可以得到2013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为9,516.50亿元,占GDP 的1.62% 。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22.99亿元,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 3,425.84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8,67.67亿元,分别占环保投资总额的54.88%、36%、9.1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的比例不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环保投资的总额少且效率低,投资布局不均衡。而且我国的环保投资逐年增长,但是我国环保治理效果是相当差的,与其自身的增长速度不成比例。
三、我国环保投资存在不足
(一)我国污染治理投资规模不足
2010年以来,污染治理设施直接投资,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是与整个环保投资的增长相比,对于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几乎没有增长。投入严重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困难大,导致治理标准低进度慢,效果差。以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例,每平方公里治理投资平均达40-50万元,而目前国家投资给陕西省的每平方公里治理资金仅为2-3万元,加之陕北地区多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落后,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十分有限,不足部分主要依靠群众投工投劳,因而治理速度慢、规模小、标准低、综合配套差,生态建设的效果不理想。
(二)企业、社会和个人的生环保意识淡薄、改进能力不足
目前大多数企业未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社会性的组织,而仍然仅仅将自己视作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并不考虑公司活动的社会成本与社会利益,所以根本没有投资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规划和执行。而且公民的环保素质低也依然是环保项目中的一大缺陷,并成为影响提高我国整体环保水平的最大阻力之一。
(三)环保投资的方向与治污需求不匹配
在中国,就工业污水治理整个体系而言,排放标准已经演变尽管不同的阶段,但是在过去40年里,国家统一标准的具体产业门类一直没有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因为统一标准并没有考虑位置和设施规模的差异。
而且有数据显示,2001年-2005年的这五年期间环保投资总额约有八千亿元,超投资需求一千亿元左右,在分析了环保投资的各个支出构成不难发现,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仍然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四、我国环保投资改进建议
由于环保投资并非当前政府投资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环保投资距离全面改善环境状况的水平还相差甚远,针对现在我国环保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现实国情分析了原因所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环保投融资仍然比较单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蓬勃发展,政府作为环保投资的主角就应该慢慢退出由各个企业生产和经营环境保护的决策层面,作为配角的企业在环保事务中的作用将会不断增强。但是我国现行的环保投融资体制中,融资渠道主要是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单一的融资渠道已经限制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进行环保融资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的改革才是重中之重。
第二,企业缺乏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没有形成民营企业参与环保设施投资的良好市场竞争机制,污染治理的社会化程度水平偏低。这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价格体系失灵。我国垃圾、污水处理收费用过低,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这样难以吸引企业资本的投入,这个问题也影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二是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通过自行建造的环保设施处理污染的企业在我国占比例过高,降低了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利于专门的环保处理产业的发展。
第三,环保产业自身问题以及环保投资效率低
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目前有关企业大约有一万家,其中大型环保企业只占3%,而且其中约 60%为兼营企业,由此可见我国环保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总体而言,我国环保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大致上可归为几个方面:一、环保资金管理不善,使用不合理;二、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的低效率,管理方式的不合理;三、环保设施的技术含量低,治污效果差;四、环保产业的规模小等几个主要方面[2]。
因此,推动金融业开展绿色投资,规范环境税和排污费的征收,将我国的环保投资体系逐步与国际的发展机制接轨,实现环保投资的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3]。
加强环保投资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重大意义。从企业、某一行业或者某一地区的环保投资入手给我们研究环保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所以这一研究方法也是有实际意义的。(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彩虹等,中国环境保护投资策略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4(4): 第30-32页
[2] 李树,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策略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3): 第60-69页
[3] 徐辉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环保投资贡献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3): 第126-129页
关键词:环保投资;环保现状;投资效率
一、引言
近几年,环保投资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但是却有不少环保人士不知道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和优先投资方向。虽然国家已经提出,“十三五”末期,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小康社会既应该是一个生活富裕的社会,也应当是一个生态良好的社会。然而,我国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虽然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经济发展与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异常尖锐。总体上讲,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低下,污染物排放已逼近“峰值”,也接近或超过环境容量;既要多还旧账,又不能欠新账,环境污染的复杂性、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容忽视,必须做好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准备。
二、我国环保投资的现状
对于环保产业的研究,最为重要的就是环保投资问题,它是表征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环保投资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企业或居民个人等,目的获得经济、社会、环境等的整体效益的均衡增长。将资金投入到环保事业中,增加环保资本,从而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1]。
在我国逐年增长的环保投资总额,在GDP的比例并没有增加很多,通过《中国统计年鉴》 可以得到2013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为9,516.50亿元,占GDP 的1.62% 。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22.99亿元,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 3,425.84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8,67.67亿元,分别占环保投资总额的54.88%、36%、9.1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的比例不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环保投资的总额少且效率低,投资布局不均衡。而且我国的环保投资逐年增长,但是我国环保治理效果是相当差的,与其自身的增长速度不成比例。
三、我国环保投资存在不足
(一)我国污染治理投资规模不足
2010年以来,污染治理设施直接投资,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是与整个环保投资的增长相比,对于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几乎没有增长。投入严重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困难大,导致治理标准低进度慢,效果差。以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例,每平方公里治理投资平均达40-50万元,而目前国家投资给陕西省的每平方公里治理资金仅为2-3万元,加之陕北地区多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落后,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十分有限,不足部分主要依靠群众投工投劳,因而治理速度慢、规模小、标准低、综合配套差,生态建设的效果不理想。
(二)企业、社会和个人的生环保意识淡薄、改进能力不足
目前大多数企业未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社会性的组织,而仍然仅仅将自己视作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并不考虑公司活动的社会成本与社会利益,所以根本没有投资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规划和执行。而且公民的环保素质低也依然是环保项目中的一大缺陷,并成为影响提高我国整体环保水平的最大阻力之一。
(三)环保投资的方向与治污需求不匹配
在中国,就工业污水治理整个体系而言,排放标准已经演变尽管不同的阶段,但是在过去40年里,国家统一标准的具体产业门类一直没有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因为统一标准并没有考虑位置和设施规模的差异。
而且有数据显示,2001年-2005年的这五年期间环保投资总额约有八千亿元,超投资需求一千亿元左右,在分析了环保投资的各个支出构成不难发现,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仍然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四、我国环保投资改进建议
由于环保投资并非当前政府投资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环保投资距离全面改善环境状况的水平还相差甚远,针对现在我国环保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现实国情分析了原因所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环保投融资仍然比较单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蓬勃发展,政府作为环保投资的主角就应该慢慢退出由各个企业生产和经营环境保护的决策层面,作为配角的企业在环保事务中的作用将会不断增强。但是我国现行的环保投融资体制中,融资渠道主要是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单一的融资渠道已经限制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进行环保融资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的改革才是重中之重。
第二,企业缺乏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没有形成民营企业参与环保设施投资的良好市场竞争机制,污染治理的社会化程度水平偏低。这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价格体系失灵。我国垃圾、污水处理收费用过低,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这样难以吸引企业资本的投入,这个问题也影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二是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通过自行建造的环保设施处理污染的企业在我国占比例过高,降低了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利于专门的环保处理产业的发展。
第三,环保产业自身问题以及环保投资效率低
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目前有关企业大约有一万家,其中大型环保企业只占3%,而且其中约 60%为兼营企业,由此可见我国环保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总体而言,我国环保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大致上可归为几个方面:一、环保资金管理不善,使用不合理;二、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的低效率,管理方式的不合理;三、环保设施的技术含量低,治污效果差;四、环保产业的规模小等几个主要方面[2]。
因此,推动金融业开展绿色投资,规范环境税和排污费的征收,将我国的环保投资体系逐步与国际的发展机制接轨,实现环保投资的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3]。
加强环保投资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重大意义。从企业、某一行业或者某一地区的环保投资入手给我们研究环保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所以这一研究方法也是有实际意义的。(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彩虹等,中国环境保护投资策略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4(4): 第30-32页
[2] 李树,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策略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3): 第60-69页
[3] 徐辉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环保投资贡献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3): 第126-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