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科就俩女人——罗慧和范梅,一个科长,一个科员。
  人少就显示不出官的优势,什么工作都一起上,分不出高和下。
  她俩都在办公室时,有事干活,没事就聊聊天下大事,关系挺融洽。
  这样工作多少年,两人都感觉挺好。
  微信朋友圈诞生后,渐渐地就改变了她俩相处的关系,没事的时候很少談论,每人都抱着手机刷朋友圈。
  朋友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当然,也能映射出一些人的情绪变化。比如朋友圈里一项小小的点赞,就藏着很深的玄机。
  罗慧城府深,既不发朋友圈,刷朋友圈时也很少给人点赞。如此,不会给任何人情绪带来波动。
  范梅就不同了,每天打开朋友圈,首先晒晒自己的照片,还有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感悟,显摆着自己的文采。
  罗慧路过了,只是看看而已,并不做出反应。时间长了,罗慧也会在朋友圈发些工作动态方面的消息。范梅路过了,一看了之。
  某一天,范梅晒出自己小宝贝的生日照,罗慧路过了,顺手给了个赞。范梅兴奋不已,感觉领导给自己面子了。于是,立即打开罗慧朋友圈,一赞到底。
  罗慧看了,一笑了之,感觉范梅挺有意思。
  其实,罗慧并不刻意去为某某点赞,有时感觉内容有趣或值得一赞,就点一下,对那些无聊的话题就忽略而过。
  范梅就喜欢发些无聊的东西,比如中午小鸡炖蘑菇之类的也要在朋友圈晒晒。
  罗慧刷到范梅的朋友圈时就不屑一顾。
  没有了赞,范梅很纳闷,罗慧为什么不给自己点赞呢,范梅百思不得其解。范梅太在乎了。于是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也不再继续为罗慧点赞了。
  小事毕竟是小事,如果把小事无限放大了,上升到做人的高度,就会影响到两人相处的关系了。
  从此,罗慧对范梅冷不冷热不热的。因为工作上的一点小事,罗慧就批评,口气很硬。一时间闹得空气有点紧张。
  两人的关系就这样僵着。
  有一天,组织上来考察罗慧,罗慧可能要调出安全科,是提拔还是平调,范梅不知道,她走了,科长的位置就空下来了,对于范梅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罗慧走的时候,会不会给自己说些好话呢?
  一天晚上,范梅约了自己的闺蜜,想让闺蜜为自己支招。
  闺蜜如约来到一个茶吧,两人面对面坐着。范梅说,事情是这样的,开始吧科长好像也不发朋友圈,也不给任何人点赞,有一天,她竟给我点赞了,我一激动,就每天给她点赞。鬼使神差了,她又不给我点了,我想嘛,这个也是礼尚往来,从此,我也不再为她点赞了。说到这儿,范梅吧了口气说,没想到,她也在乎这个。
  闺蜜听后,说,小样,还跟领导分庭抗礼了。
  哎,范梅说,事已至此,你替我把把脉,看看如何改善这种僵局?
  闺蜜略一沉思,说,表现不能太露骨,那样会让对方更看不起你。
  快说吧,找你来就是想让你支招的。
  用一种微妙的方法,潜移默化,自然水到渠成。闺蜜说,在哪跌倒,就从哪爬起吧。
  经闺蜜这么一点拨,范梅恍然大悟。她每天晚上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罗慧的朋友圈,一赞到底。
  有时夜里一觉醒来,也不忘打开罗慧的朋友圈,看看有没有新的动态。范梅如此坚持不懈。
  数日下来,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善。
  罗慧的调令终于来了。罗慧走了,公司又派了一位科长来。范梅失望了。
  在走的时候,罗慧冷不丁来了一句:兴灾乐祸!
  其实,范梅到最后也不明白,是点赞给她惹的祸——罗慧母亲去世的消息,她在下面来了个大大的赞!
其他文献
1  暌违多年的廖亮打来电话,说他不日将归。我站在银城嘈杂的街头,用耳朵捕捉着两千里之外的声音,忽然有种大雪将至的感觉。廖亮总算肯回901看看了,他会像一片雪花那样飞回来吗?  三十年前的冬日,大雪覆盖远山近岭,起起伏伏,仿佛白色的马群环绕着901缓缓奔走,山坳里的风打着让人眩晕的旋儿,似乎只有从雪野里尖尖钻出的南山铁塔岿然不动。铁塔是发射塔,30多米高,塔顶挂着花朵般绽放的大喇叭,塔下伏着火柴盒
期刊
此生,你躲过了无数灾难  你有资格睥睨一切  那些隐没在林中的小路,每一条分岔  都通向神秘,浓雾弥漫  每一声鸟鸣都是清脆的,落叶簌簌  风不会指认任何一次墜落  隔着屏幕,可以制造很多浪漫  一切正常、安好。无所谓缺席或在场  假如病毒可以通过电波传播  假如你突然出现在面前  口罩和眼镜能否起到隔离的作用  你知道,没有什么可以去对抗寒流  在春天到来之前,设防,毋庸置疑  任何一片荣耀都闪
期刊
今天  多少英雄奔赴湖北  多少天使与病魔作战  孩子需要父亲  母亲需要女儿  祈盼这场  无硝烟的  严峻的战“疫”  早日收官  鼠年头上的  一场大雪  在空旷的街市  在干瘪的枝头  在辽远的四季  安静地舞蹈  洗涤空气  要让黑暗的 丑恶的  斑驳的 污秽的  腐朽的 疾病的  统统遁形  像涤荡人们心头的  一场场大火  苍天开始抖擞  一片片巨大的雪花  干凈 圣洁  明天  大
期刊
1  南京路当然不在南京,正如苏州河不会流淌于苏州。  在中国各地,以“南京路”命名的道路很多,最著名的南京路在上海,从外滩开始,经人民广场,到静安寺结束,绵延十余里。像上海这一艘轮船的船舷,它充满深入东海与人海的欲望和力量——上海,雅称“海上”。  上海的简称“沪”“申”,分别源于一种渔具、一个古人。  “沪”,竹编,口小腹大,鱼群在涨潮时冲入沪口,落潮时留于沪腹——当下上海也是一种放大了的渔具
期刊
2020年1月18日  来了一场南风  那风有些猛  那风有些硬  那风摧枯拉朽  吹得雪花、沙砾及人心不停翻滚  一天又一天  我看见  街道开始宽敞  一天又一天  我看見  天空终于放明  一天又一天  我看见  病毒发皱、变形、形神消瘦  我知道  春天就在南风后  我要向这南风致敬  我要向这南风致歉  每一个阴霾的冬天  都是你来拨云见日  你已经苍老  鼓起大风的双臂却那么用力  我
期刊
刘加勋是本省太湖县的一位90后作者,早前看过他一些小说作品,这一篇很明显较之他之前的作品,在语言,造境,挖掘人性的丰富幽邃性上都有所突破。  小说的背景在乡村,但与有些乡土小说题材有别,它的叙事模式相当独特,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新颖、反常的阅读体验。这大抵是作者有一些实质性生活经验,并且有虔诚的创作态度和自觉的创新精神,从一些看似庸常的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才能让创作保持在可持续性状态中。文章在选材和切
期刊
作家刘加勋在《雪鹅》中以全知视角的叙述方式讲述了父亲与一只鹅的故事,试图展现俗世中不为大众所理解的人性力量。这种向难度的写作精神是值得鼓励和敬佩的,小说的构思亦是别出心裁。乍一看,这篇小说写得有趣且文笔精妙,但仔细琢磨一番,却能窥视出作品充斥着无意义的叙述,并暗含着深刻的荒诞。  小说《雪鹅》讲述外婆过寿,按照习俗,父亲需要请老扎匠扎轿马,为了完成“任务”,父亲摸黑上路。父亲一路上胆战心惊,恰巧偶
期刊
小兽行走  月光洇洇的有湿意,小兽开始行走。小兽多,散布在田野和村庄里。  很是服氣鲁迅先生,他写了猹,猹是小兽,闰土对付得了。  我见过许多小兽,狐、鼠、鼬、獾,蛇也算上一个,它们在夜里行动,偶尔大白天,“哧溜”一下从身边滑过,绝少能看清它们的面目。  最有说道的是狐和鼬,它们是狡猾的代名词,同时还有些玄幻。  说不清原因,我所在的村落,总是把狐和鼬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的差异大着呢。  狐和鼬
期刊
你看,2021年来了,就在我们身边,稍后你慢慢接触,悄悄地被感动。  这是个幸运之年!不仅仅在我们的祝福里。  或许,你我的心情不是一种颜色,有蓝的,也有紫的……  去年就让它去吧,越远越好,我们不想再见到阴霾。让我们手拉着手,一起来到这个闪光的位置,将寻找到的东西全摆在那里,让大家都开心,都暖和。  送你一组诗歌,有点哀怨,略丝滑:《洗礼》《泊在月光里》……用什么样的嗓子才能吟诵出这样的诗歌?用
期刊
盐区最有名的画家是郝逸之,最出名的篆刻家是汪道能。这俩人弄不到一块去。  汪道能瞧不上郝逸之那些浮在水面上的破画。郝逸之看不上汪道能刀尖下那些横七竖八的“蚂蚱腿”。好在他俩追求的艺术范畴不一样,平时也很少碰面儿。  郝逸之主要画盐河里的小渔船。  汪道能玩篆刻,盐区历任县官到任后,其印章都是汪道能雕刻的。  汪道能有个远房亲戚在县里,专管县长的文件收发,官职倒也没有多大,但他行走在县府大院,县里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