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把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作为基本目标之一,而高中英语教材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改革下新鲜出炉。到目前为止,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实施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新教材是否按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目标编写教材,是本文着重要讨论的,本人对高中英语教材的使用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新教材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教材的文学语料的缺失问题比较严重,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的。
关键词:文化意识高中英语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11-02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不同国家进行交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外的交往更加频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俞益迫切。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然而,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离不开其相关的文化,这已成了外语界的共识。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吸收了国内外的有关文化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五项基本目标之一。在新的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当前要解决的。而教材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媒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必须对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重视起来。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对语言与文化关系都有相关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如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由此可见,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我国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进一步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掌握并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胡文仲教授曾经说到“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得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刘炳善教授也提出:“对于高中生应鼓励其阅读生字不多、程度浅易、内容生动有趣的外文书籍。舒白梅教授认为阅读材料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进行适当选择,难易度应与所学教材程度相当,或略低于教材难度,以加强学生的信心,建立“成就感”
以上是国内外学者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研究,并且对教材文化内容提出了见解,对教材阅读材料的重视,可以看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脱离了文化就无法学好语言。
二、文化与英语教材的关系
(一)高中英语教材是传承西方文化的载体
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最初的意思是“耕作”,它是古代人类生活和生产经验的积淀。人类要发展,首先离不开对前人经验的沿袭或借鉴,教育正是担当了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功能。“由于教育的存在,使前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取向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需要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了解这些差异,丰富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转变我们的中西思维方式,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关键。高中英语教材在内容上包含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把这些相关的知识渗透给学生是很有必要的,提高学生对教材文化内容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准确把握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西方文化的内涵。
(二)英语教材中阅读的文化渗透是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主要媒介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材料,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意无意地传递着文化。学校教材的实施并非纯粹是无意识的生物水平的传递,教材的实施是一种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它主要传递了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反映了人的能动性。英语教材不仅是学习英语语音、语法的工具,它更是对西方先进文化的继承。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英语文章的体裁与中文有一定的差异。丰富的内容里包括一定的背景知识。有些文章,虽然在阅读的过程每个单词都认识,也没有语法障碍,但是总不能非常到位地读懂其内涵,原因就是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阅读在英语教材里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三)英语教材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增进
《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新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挖掘不够。
新教材较比原来的旧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课时数不增加反到减少了,又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知识重视,对文化内容的教授却相对减少,教授为了在有限的课时数里完成教学内容,通常是草草了事。新教材侧重题材的广泛性,较少有语言精炼、文学性强、篇幅适当的名篇佳作,材料内容无精泛。因而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很多学校放弃了背诵课文等宝贵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常带着不踏实的感觉结束一个单元的教学。
(二)学生对教材文化重视不够
其一,许多高中学生一直以来有个误区,认为学习文化是没有用的,这主要是高考的影响,因为高考对文化内容的考察较少。所以就导致了学生对教材里的文化轻视。其二,现有新教材的文化语料不足,激发不了学生的学生兴趣。而课外阅读有时难度较大,学生又不易理解和掌握,这就导致学生对文化的学习缺少现实的可能性。其三,学生自身身心特点,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还主要依赖教师的讲授,抽象思维较强,缺少对文化素材的感悟能力,因此,对英语教材的理解不深刻。加之对于新教材对英语知识的系统编排环节欠缺。尤其,英语知识分散到几个单元甚至不同册中解决,且不作系统归纳。上述情况都不利于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系统掌握。
(三)教材自身问题
目前的英语教材在文化内涵方面还是存在着文化缺失问题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匮乏。原有的打招呼和见面礼等文化交际对话,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文化的需求,培养不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所以新教材要及时更新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与文化的发展同步。
四、建议
鉴于以上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的改进的着眼点在于对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认为侧重文学作品的阅读是解决教材文化缺失的重中之重。建议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参加诗歌或英美文学相关内容,是缓解英语教材在文化方面缺失的主要方法,也是高中英语教材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国扬,朱亚夫.外国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林崇德著.教育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2-8.
[5]刘炳善.英语学习:回忆与感想[J].外国语,003,(5):17.
[6]舒白梅.外语教育学纲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文化意识高中英语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11-02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不同国家进行交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外的交往更加频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俞益迫切。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然而,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离不开其相关的文化,这已成了外语界的共识。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吸收了国内外的有关文化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五项基本目标之一。在新的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当前要解决的。而教材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媒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必须对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重视起来。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对语言与文化关系都有相关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如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由此可见,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我国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进一步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掌握并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胡文仲教授曾经说到“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得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刘炳善教授也提出:“对于高中生应鼓励其阅读生字不多、程度浅易、内容生动有趣的外文书籍。舒白梅教授认为阅读材料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进行适当选择,难易度应与所学教材程度相当,或略低于教材难度,以加强学生的信心,建立“成就感”
以上是国内外学者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研究,并且对教材文化内容提出了见解,对教材阅读材料的重视,可以看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脱离了文化就无法学好语言。
二、文化与英语教材的关系
(一)高中英语教材是传承西方文化的载体
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最初的意思是“耕作”,它是古代人类生活和生产经验的积淀。人类要发展,首先离不开对前人经验的沿袭或借鉴,教育正是担当了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功能。“由于教育的存在,使前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取向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需要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了解这些差异,丰富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转变我们的中西思维方式,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关键。高中英语教材在内容上包含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把这些相关的知识渗透给学生是很有必要的,提高学生对教材文化内容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准确把握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西方文化的内涵。
(二)英语教材中阅读的文化渗透是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主要媒介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材料,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意无意地传递着文化。学校教材的实施并非纯粹是无意识的生物水平的传递,教材的实施是一种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它主要传递了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反映了人的能动性。英语教材不仅是学习英语语音、语法的工具,它更是对西方先进文化的继承。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英语文章的体裁与中文有一定的差异。丰富的内容里包括一定的背景知识。有些文章,虽然在阅读的过程每个单词都认识,也没有语法障碍,但是总不能非常到位地读懂其内涵,原因就是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阅读在英语教材里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三)英语教材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增进
《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新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挖掘不够。
新教材较比原来的旧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课时数不增加反到减少了,又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知识重视,对文化内容的教授却相对减少,教授为了在有限的课时数里完成教学内容,通常是草草了事。新教材侧重题材的广泛性,较少有语言精炼、文学性强、篇幅适当的名篇佳作,材料内容无精泛。因而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很多学校放弃了背诵课文等宝贵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常带着不踏实的感觉结束一个单元的教学。
(二)学生对教材文化重视不够
其一,许多高中学生一直以来有个误区,认为学习文化是没有用的,这主要是高考的影响,因为高考对文化内容的考察较少。所以就导致了学生对教材里的文化轻视。其二,现有新教材的文化语料不足,激发不了学生的学生兴趣。而课外阅读有时难度较大,学生又不易理解和掌握,这就导致学生对文化的学习缺少现实的可能性。其三,学生自身身心特点,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还主要依赖教师的讲授,抽象思维较强,缺少对文化素材的感悟能力,因此,对英语教材的理解不深刻。加之对于新教材对英语知识的系统编排环节欠缺。尤其,英语知识分散到几个单元甚至不同册中解决,且不作系统归纳。上述情况都不利于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系统掌握。
(三)教材自身问题
目前的英语教材在文化内涵方面还是存在着文化缺失问题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匮乏。原有的打招呼和见面礼等文化交际对话,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文化的需求,培养不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所以新教材要及时更新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与文化的发展同步。
四、建议
鉴于以上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的改进的着眼点在于对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认为侧重文学作品的阅读是解决教材文化缺失的重中之重。建议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参加诗歌或英美文学相关内容,是缓解英语教材在文化方面缺失的主要方法,也是高中英语教材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国扬,朱亚夫.外国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林崇德著.教育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2-8.
[5]刘炳善.英语学习:回忆与感想[J].外国语,003,(5):17.
[6]舒白梅.外语教育学纲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