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例肝硬化验案诊疗探讨“态靶因果”处方策略

来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硬化是多种肝病发展的终末期,也是肝癌的重要病理基础.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因果”辨治策略在肝硬化的诊疗中非常灵活,纠正宏观“瘀”态,降微观指标,将辨证论治、辨症论治、审因论治相互融合,精准打靶直中病灶,截断肝硬化进一步发展.本文从1例肝硬化验案治疗过程,探讨基于仝小林院士的“态靶因果”理论思想的处方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虚拟实验和传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班级将纳入的121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局部解剖学实验课堂上接受传统模式教学;研究组接受虚拟实验和传统实验结合模式教学.对比两组完成某项局部解剖操作所用时间、学生自认解剖操作难易度、对局部解剖结构认知情况和局部解剖实验考试成绩.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完成解剖操作时间缩短,学生自认局部解剖操作难易度评分下降,对局部解剖学结构认知评分和局部解剖学实验考试成绩提高(P<0.01),成绩≥22.5分学生占比增大,成绩<2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微信平台对规培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意义.方法:选择本院30位规培医师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慢性乙型病毒性感染的诊治为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例,每组各1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观察组实施PBL+微信平台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分别记录两组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各项考核指标的差异,对两组实习生教学前后的考核成绩改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并且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本次研究分析的应用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实习生在规范化培训前的整体理
2020年国际专家共识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名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强调该病是多器官代谢紊乱累及肝脏的表现,在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和治疗结局等方面存在异质性.仝小林院士创新性提出态靶结合的现代中医辨治思想,总结出“慢病十态”的辨病体系,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的临床回归进行疾病靶的选择和运用.我们结合中西医对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提出疾病态势发展规律为“郁壅态—湿热态—瘀虚态”,综合相关文献和临床诊疗经验,初步探讨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各态势阶段相应的调态方药和主要“靶药”(症靶、标靶),基于仝小林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两个时段,从本院胸外科收治的患者中各选择80例进行研究,按照研究时段进行分组,即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型护理,对比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既可提高护
目的:对本中心2015~2019年妊娠期妇女感染HIV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HIV筛查的56376例孕妇纳入本次的研究范围.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妊娠结局.结果:2015~2019年,妊娠期妇女HIV阳性例数208例,阳性率为0.37%,其中感染年龄主要为21~30岁,民族主要为少数民族,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及以下,婚姻状况主要为已婚,无业者居多,以性接触传染为主要感染途径,性伴侣HIV感染情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以病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对女性高血压疾病临床带教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心内科实习的98名临床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医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名.对照组在女性高血压疾病教学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在女性高血压疾病教学时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法,两组实习时间为3个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习后研究组的平时成绩、课堂表现、技
目的:评估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在临床诊断中使用胸部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32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根据活检病理结果,将32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22例)和恶性病变组(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片诊断、胸部CT诊断,评估在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断中应用胸部CT诊断的效果.结果:与X线片诊断(80.65%)相比,胸部CT的诊断准确率(96.88%)更高(P<0.05).良性病变组的结节直径(1.80±0.23)cm、血流灌注量(130.12±12.09)m
目的: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研究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实行常规医院管理时期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另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后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共计110例研究对象;此外,另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一直在岗的18名医务人员参与本次研究;对比两组院内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3.63%)、患者满意度(98.18%)、医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盆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妇科肿瘤术的患者,随机抽取数量为3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术后出现盆腔感染的情况,并对盆腔感染病原菌的特点予以分析.结果:300例行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中,共有35例患者术后出现盆腔感染,其盆腔感染率为11.7%,分析患者病原菌类型,35例患者共计培养病原菌48株,分别为革兰阳性菌(12株)、革兰阴性菌(32株)、真菌(4株)3个种类,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占比27.1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仝小林院士从事代谢病研究多年,认为“土壅木郁,肝脾失和”为MAFLD发生的核心病机,临床辨治,首当审证求因,从健脾胃、调情志等角度截断病情发展进程,并重视早期治络,以“先安未受邪之地”;亦应在分清虚、实,明辨病期基础上,基于整体思维进行系统调态,以改善机体内环境;还需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从降肝酶、退黄疸、消肝脂、调代谢等角度改善指标异常,以提高治疗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