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一到校,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孩子变“乖”了,上学变得很有秩序,一个个排着队伍进校门,没有了平时的喧嚣与散乱。世上的事情真是难以预料,难道我们多年的常规教育在今天一早集中开花结果了?我向来不相信奇迹,不相信“从此以后”的德育总结方法,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只有一些具体甚至是琐碎的事情,学生渐进的进步就足以让我欣慰,而前进过程中的反复、回潮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就是这样,是经过心理学和行为学检验的普适情况,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有改良的意义,所以像这样极为反常的“革命”情况真是令人费解。再细看,原来有值勤老师和文明监督岗的同学们在指引,这也无可厚非,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是需要老师的及时指导与同学的相互监督帮助的,在行为尚未达到基本要求时外力的介入还是有适用性和必要性的。在进学校的地面上发现了两道白色的直线,直线直通教室,现在真相大白:值勤老师和文明监督岗的同学在指挥同学们按照白线走,于是出现了学生们到了白线就兵分两路,向教室走去。哎,这个方法不错,特别是放学时学生按照这样的指定路线走,不会出现几支队伍拥堵在校门口的情况。
据考证这个“先进”经验是学习某省最近涌现的一个课改典型校的,当时我还有些激动:看来好的管理手段也可以如此简单,真正是达到了薛法根语文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境界。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却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孩子不会走路了!倒不是原先两脚走变成了别的走法,而是那两条白线似乎有了魔力,孩子们一看到那两道直线就不由自主地向上靠,不只排路队,就是倒垃圾、课间活动也是如此。我有了些许的担忧:规则意识是增强了,但是个体意识也随之减弱了。一个将孩子培养得不会走路了的经验会是一个好经验吗?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倒不是划线这个手段有什么问题,比如同样是划线,在楼梯的中间划上线能保证学生有序上下楼梯,从而避免拥挤,保证安全,这就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办法,也是我赞同的。那为什么在校园里划线我就要反对呢?那是因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决定了我们不能这样机械地进行管理。学校是塑造人的地方,这是一个不需要证明的命题,但是塑造什么样的人则是一个问题。隐藏在这样的管理手段背后的育人观必然是整齐划一的,是有极为客观标准的,这可以从结果上去理解——每个孩子都要走上这两条线。而我们的教育恰恰不能这样,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就是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发展、主体自觉的地位上,而将知识的客观标准赤裸裸地袒露在学生面前。面对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种管理思想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有滋有味而不是味同嚼蜡地生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生动活泼而不是机械死板地发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满生命激情而不是被动消极地成长。还有就是手段问题,教育不仅有科学性,更有其艺术性。艺术性往往表现在多样性上,如果全国所有的艺术团体都排演“千手观音”,那就是中国艺术的悲哀;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只会沿着白线走,不更是学校教育的悲哀吗?教育的艺术常常是面向个体的,直指每一个具有不同个性的孩子,这样整齐划一的管理实在是没有艺术性。
我们一直在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学生连走路的自由都没有了,你还指望他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吗?还能指望有创造的力量吗?还能指望有自由的精神吗?“钱学森之问”问得让人心痛,现实的情形更令人心痛。所有违背学生发展的管理手段都应该退出校园。类似这样的管理其实不少,比如没有课程支撑的“特色发展”,没有文化根基的“文化立校”等等,所以教育要前行,要破解“钱学森之问”。这不仅要在教育思想、教学思想上下工夫,管理思想也需要重新审视。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马塘小学)
据考证这个“先进”经验是学习某省最近涌现的一个课改典型校的,当时我还有些激动:看来好的管理手段也可以如此简单,真正是达到了薛法根语文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境界。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却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孩子不会走路了!倒不是原先两脚走变成了别的走法,而是那两条白线似乎有了魔力,孩子们一看到那两道直线就不由自主地向上靠,不只排路队,就是倒垃圾、课间活动也是如此。我有了些许的担忧:规则意识是增强了,但是个体意识也随之减弱了。一个将孩子培养得不会走路了的经验会是一个好经验吗?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倒不是划线这个手段有什么问题,比如同样是划线,在楼梯的中间划上线能保证学生有序上下楼梯,从而避免拥挤,保证安全,这就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办法,也是我赞同的。那为什么在校园里划线我就要反对呢?那是因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决定了我们不能这样机械地进行管理。学校是塑造人的地方,这是一个不需要证明的命题,但是塑造什么样的人则是一个问题。隐藏在这样的管理手段背后的育人观必然是整齐划一的,是有极为客观标准的,这可以从结果上去理解——每个孩子都要走上这两条线。而我们的教育恰恰不能这样,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就是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发展、主体自觉的地位上,而将知识的客观标准赤裸裸地袒露在学生面前。面对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种管理思想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有滋有味而不是味同嚼蜡地生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生动活泼而不是机械死板地发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满生命激情而不是被动消极地成长。还有就是手段问题,教育不仅有科学性,更有其艺术性。艺术性往往表现在多样性上,如果全国所有的艺术团体都排演“千手观音”,那就是中国艺术的悲哀;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只会沿着白线走,不更是学校教育的悲哀吗?教育的艺术常常是面向个体的,直指每一个具有不同个性的孩子,这样整齐划一的管理实在是没有艺术性。
我们一直在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学生连走路的自由都没有了,你还指望他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吗?还能指望有创造的力量吗?还能指望有自由的精神吗?“钱学森之问”问得让人心痛,现实的情形更令人心痛。所有违背学生发展的管理手段都应该退出校园。类似这样的管理其实不少,比如没有课程支撑的“特色发展”,没有文化根基的“文化立校”等等,所以教育要前行,要破解“钱学森之问”。这不仅要在教育思想、教学思想上下工夫,管理思想也需要重新审视。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马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