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路逆向切入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a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写在前面(总体设想)
  分式的运算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个程序,但学生学习的现实并不乐观,除了因式分解的认知基础外,更重要的是对分式运算的认识不到位,带有一定的机械性,虽然类比分数的运算,很容易获得分式的运算规则,但由于字母尤其是多项式形态的干扰,致使学生对此模糊,负迁移不自觉地就发生,尤其是对约分的使用容易出现偏差,指令约分,还会好一些,若在乘除运算中就不然了,往往没分解就盲目约分,透射出对分式基本性质本质的学习有缺漏,基于分子、分母的变形偏失,不时地有“知而用错”(忘记先因式分解再约分)的认知封闭出现.实践证明,一个概念或一个法则等,如果不清楚来龙去脉,置入某个系统或整体中就容易被淡化.为此,笔者立足逻辑起点,转换视角,从逆向切入,从已学知识(因式分解、分式概念)的基础上,自己摸索编题,利用因式分解的固着点构造可分解的多项式,再构造可约分的分式及其乘除运算题目,然后与同学交换自己编的题,既可以巩固因式分解的知识,还可以认清分式的乘除运算,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认知迁移,并且在自己编题的过程中能生发一种发现者的自豪感.这种学、教换位,能合理架构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弄清楚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的过程,能有效提高数学理解的效率,能有效调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并能在这个历程中通透分式约分以及乘除运算的来龙去脉.2 教学过程
  2.1 问题引路 正反互助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集体交流,在老师的示范作用下,启迪学生在正反过程中揣摩因式分解、约分的作用,尤其逆向的引领,能让学生触摸到最简分式可以不断添补成为较复杂的式子,为下一步编拟分式的运算做好方法上的引领、知识上的孕伏.
  问题1 整个过程我们用到哪些变形,依据是?
  有分式除法的运算,分子分母的因式分解,约分;其依据分别为分式除法的运算法则,因式分解的方法,分式基本性质等.
  教学说明 我们选取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上教材第138页练习3的第二小题,以此为例通过共同探索,明确常见变形,揭示变形依据,感知正反过程,渗透逆向意识,为学生后续的逆向编拟蓄能、造势.
  问题2 (一道中考题的改编)请对给出的三个式子,先分解因式,后从下列三个代数式中任选两个构成一个分式,并化简该分式.
  师:很好!这与直接让我们约分没多大区别,但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题目就出自我们之手,这就是命题.除了刚才的方法,同学们还想知道老师平常是怎么出题的吗?(等待一会)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传授传授秘诀,让大家不仅成为解题高手,还能成为出题高手,这一般人不告诉的!
  教学意图 强化分式化简需要先化积的意识,化积后就可以利用分式基本性质了,其中多项式的化积就是因式分解,通过上述构造编拟活动,让因式分解意识扎下根来,同时这种自编自演满足了学生“发现者”的心理需求,自给自足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2.2 搭台造势,启承诱入
  编题1 (搭台演示编)根据逆向构造的方法,给一个分式xx+2,编一个分式的化简题.
  师:(声明:目的是考查平方差公式)先分子分母同乘以(x-2),成为x(x-2)(x+2)(x-2),再把分子分母乘开就是一个题目:x2-2xx2-4,这样一个题目就“造”出来了!


  编题2 (师生共同编)给出分式3a-1编一个既能用提公因式法又能用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的分式化简题.
  师生:首先分子分母有乘以2a,6a2a(a-1),再把分子分母都乘以a-1,6a(a-1)2a(a-1)2,最后乘开就是一道分式化简题:6a2-6a2a3-4a2+2a,相对复杂的题目“造”出来了!
  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向追溯,体会逆向过程,其实就是分式的化简过程!
  编题3 (学生独立编)自编一个可约分的分式化简题,约分至少用到一个公式或提公因式变形的,并呈现编的过程.
  呈现三个有代表性的过程:
  交流心得成共识:
  这个事不难,因为前一节已经学过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因此所谓的逆向变形,无非就是通分的过程,分子分母都乘以单项式或多项式,而化简就是先分解然后再都除以同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
  设计意图 通过“演编—共编—自编”递进式的三次编题,促成学生对编题的参与意识,感知编题的过程并获得初步的编题经验:先给出一个最简分式,在其上依据分式基本性质不断添枝加叶,成为肥胖型分式,题目就编成了.至于解题就是再行“减肥”,直至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而已.
  生:解答中,交流中……(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 如此设计把除法法则的学习具体化,而不是冰冷的规定,是基于从数到式的类比,其中充满着数学规律的迁移,是学生敢于类比、勇于创新的体现,是对问题意识的渗透.通过把编拟过程公开化,展露学生思维过程,将双向变形可视化,并为全体同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2.4 捡拾收获,体验命题


  师:通过实践活动,谈一谈自己编拟问题的体会?
  多生谈,达成共识:
  学会了逆向构造的方式命题:编一道分式化简题无非就是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瘦型”的分式变“肥胖”,然后打开就行,由“瘦”变“胖”的过程可以根据设定的考查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
  设计意图 通过多人谈个人成功的命题经验或失败的命题经历,加固学生对正逆双向中的因式分解以及整式乘法的认识,并体验分式的运算最终化归为整式的变形,打通它们之间的内在阻隔,深化学生对分式乘除运算中因式分解重要性的认识.3 教后反思   3.1 学习本有趣,主导谐主体
  分式的乘除运算本是技能型运算,习惯定位常常是一招一式的授教后反复演练下的熟悉,如此,“知识”量大了,技能长了,但缺乏灵活性、变通性,杂乱的知识堆砌、技能叠加成为解决问题的包袱,也就是说智慧没长,课堂一般也陷于无趣之中.长此使然,学生习惯于依赖解别人给的题目,匮乏了独立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其实,学习是一个收获知识财富与智慧财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应有所得,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益在于启迪引导,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自如,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可见,教师的真正主导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和谐共振,才会生发力量,其中逆向切入引导学生编拟问题不失良策,在编拟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参与兴趣不断被激发,主人意识弥散心中,那种情感的倾注、情绪的优化,让“教”与“学”的过程变成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学习快乐了,教学也就顺势成功了.皮亚杰说得好:“一切有成效的工作以兴趣为先决条件.”这种兴趣将维系着学生的求真向善之动力.
  3.2 学生藏智慧,创编显其能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欲望则更为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这句经典道出了学生深藏于心的呐喊.学生本来是一个金矿、一个智者,可往往被我们的先知先觉给湮没,漠视孩子的潜能,成为我们的“随从”.基于这些认识,我们要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把“金矿”给挖掘出来,把潜能给激发出来,善于化封闭为开放、变学“答”为学“问”,引导学生创编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强大,成就自信.如课堂上笔者通过正向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可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发现问题——具有公因式的多项式构造的分式可化简,最终解决问题——分式的乘除运算利用因式分解达到最终约分化简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敲着边鼓、呐喊助威,学生兴致盎然、展露智慧.看似没有练习、没有解题,实际上我们进行了多次练习与解答,不过这里的解答是索因穷理的,是其然到所以然的“练习”.
  3.3 问题把路引,逆向塑本真
  笔者通过问题引路,让学生了解怎样出题,逆向去构造可计算的分式乘除计算题,学生的思维得以激烈的碰撞、思路得以有效的交流,学生对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运算中的应用也逐步走向深刻,积淀成思考的意识.这样,再回溯分式约分的来路,模仿老师编拟题目,进而探明分式乘除运算题目编拟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对运算问题的认识由感性深入到理性,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交互成为一种精神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和思维的交锋.课堂上那种正逆双向突破的手法,既巩固了学生因式分解的知识技能,又对分式的乘除运算有了本质上的认识,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思维举措.这样的设计反映出问题的深层结构,学生亲眼目睹数学题目形象生动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如何自拟题目、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数学的力量、理解数学的真义,从而能够真正的启迪思维、展开思维,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
  参考文献
  [1]董建功.如何命数学题[M].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10(4).
  [2]洪棠云.双向翻译,助力学本课堂——分式的乘除例题的另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7):57-57.
其他文献
数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知识、能力、意识.代数、几何、微积分学均为数学知识.过去我国提出的数学能力是: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后来数学教学大纲又提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0年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发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六种能力:(1)数的运算能力;(2)问题解决能力;(3)逻辑推理能力;(4)数学联结能力;(5)数学交流能力;(6)数学表达能力.数学联结能力是指,把问
期刊
每每进入初三以后,笔者总要在班级中安排每日一题的讲题活动.即前一天由我布置精心选择的一道思考题,由学生在课外独立思考后,然后利用当天课堂中的前5分钟时间由一名学生(前一天随机确定的)主讲,其他学生再进行补充或质疑.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为了保证讲题的效率,布置的问题应尽量体现层次,难度适中,从而既使学生能在互相交流过程中达到丰富解题思路,提炼数学方法,完善认知结构的作用;也容易使教师较好了解
期刊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观念,提倡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这一精神指引下,我们的课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但也出现了打着“用教材教”的幌子,无限地拓展教学内容,变相进行题海训练,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笔者最近听了一节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7.2正弦、余弦(二)的研究课.教者片面理解“用教材教”的涵义,背离课标,
期刊
笔者在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中学数学学程总结技艺研究》中提出了“学程总结”的概念,指出“学程总结是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施并引领学生进行总结提升的过程.”可按“时间”、“四基”、“对象”等标准对学程总结进行分类,以“时间”为序的学程总结分为学程前总结、学程中总结、学程后总结,其中学程中总结又分为即时性总结、形成性总结、阶段性总结、终结性总结
期刊
【摘要】最近,在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次看到听到“谢同学不杀之恩”这个字眼时,有点不是滋味。大学生寝室内对同学的投毒或拔刀相向、十三岁女生因为别人说她不如某某漂亮而将其杀害肢解等恶性犯罪事件投射出来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关注。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工作者,从这些事件中更让我感觉学校德育的重要性,而不是纸上谈兵。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像我们农村学校多少都存在着德育缺失,主要表现在:首先,学校德育的地位
期刊
苏科新版教材中,图形的相似调整到九年级下学期学习,可见对其重视的程度.面对编排顺序的调整,考试的命题工作也增添了很大的困难,在此种背景下,笔者参与了我区中考一模试题的命制,压轴题就以相似为背景进行了考查,题目得到了全区众多老师的称赞,命题过程中略有收获,故撰文与同行分享.  1 原题呈现  问题提出  如图1,已知直线l与线段AB平行,试只用直尺作出AB的中点.  初步探索  如图2,在直线l的上
期刊
原题 (2008年台湾)如图1,坐标平面上有一透明片,透明片上有一拋物线及一点P,且拋物线为二次函数y=x2的图形,P的坐标(2,4).若将此透明片向右、向上移动后,得拋物线的顶点坐标为(7,2),则此时P的坐标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张浩杰,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南通市数学骨干教师,南通市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主持市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课题二项,发表论文15篇
期刊
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合作意识、环境意识、尊重父母意识、劳动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不足。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英语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  功利化教育就是以获得功利目的为教育目标的教育,实际上就是追名逐利的教育。整个教育的功利化也使英语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目前,英语学习的好坏就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这直接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1](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中,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要努力凸显特色,积极探索教科书的多样化.”可见,编写的教科书多样化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科书的一大特点.数学教科书是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课标(2011版)》的具体要求.在新课程下,到底现行的数学教科书又具有什么样的新特点呢?我们很有必要掌握不同版本数学教科书的特点.  三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是指导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编写的“纲领性文件”.本文中笔者以青岛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七—九年级)为例,将教材编写的主要原则进行归纳介绍.  1 突出核心概念,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  《课标(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