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点情,写点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中访友》是李汉荣先生的一篇感恩大自然的写景散文,它可以说是一篇别具韵味的游记,移步换景,从清晨到日暮,漫游在这山景中;也可以说是一篇情谊铮铮的抒情散文,高山流水遇知音,子知鱼之乐,鱼知子之情;还可以说是一篇文韵灵动的想象散文,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再加上想象,新奇又浪漫。
  崔峦教授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人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 、表达方法而得言。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更应如此。”因此,《山中访友》的教学我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主问题是:“作者对山中朋友有什么样的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也就是“悟情”“得意”。第二课时的主问题是:“作者是如何表达他对山中好友的感情的?”也就是“析语”“得言”。但在实际教学中,是否遭有限的课堂内引导学生对作者与山中好友的情感进行体悟?是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点分析,醍醐灌顶般帮助其表达方法的习得?是否在关注“得意”与“得法”时,也不忘却重点字词的有效教学,带学生搭好每一块砖?笔者皆还存在许多不足与精进之处,也对本课的教学产生了更深的考量。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的思考。
  一、以“教材”为源,找准起点
  首先,找准“文本”的起点。语文的教学的起点应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只有当教师对教材中的导读、选文 、插图及其思考和练习进行阅读思考,同时参照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特点后,教学目标才能明确。在备课之初,笔者曾简单地把它定位为一篇文辞优美的游记散文,以“同学们,“‘访’是什么意思”为导入;以“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为线,进行整体感知,按照游览顺序,从1、2自然段中分析作者轻松,愉快的好心情,从3段中认识第一个好朋友“古桥”、从第4段中认识第二个好朋友“树林”……整个过程难以体现其“散文”之妙,“山水之妙”。《山中访友》是一篇游记散文,更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教师解读时要更综合。山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于作者而言皆为好友,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与“知己”的灵魂对话。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更适合直接以“情”为起点,整体感知时不仅让学生找到作者拜访了哪些好友,并让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掀开情感层面的面纱,这样也更符合六年级学生的理解和阅读水平,为进一步解读作者的情感表达打下基础。
  其次,找准教学的起点。第一,字词的教学虽然不再是高学段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但依旧是不可偏废的重要环节。本课生字如“俯”“峭”“蕴”,词语如:“德高望重”“俯身”“弓着腰”等都是理解课文的关键。针对这样的字词,教师可以采取随文识字,随文识词,借助上下文信息来理解词语,让词语教学更加有语文味,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六年级的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不仅要了解文章所述内容,描述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还要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二、以“情感”为纬,抓住感悟点
  读读品品,感悟“高山流水”之情意。《山中访友》的并不是学生们熟悉的借景抒情,作者把大自然人格化,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想象等修辞手法,通过和山中好友的交流来传达情感,作者与山中众好友颇有“高山流水觅知音”之意。开始,我按课文段落依次提问题,教学后我发现平铺直叙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也无法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深刻情感,于是我再次研读教参和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决定把解读文本的权利还给孩子,教师随机对“感悟点”进行点拨,以“读”为箭,击中文本感悟红点。
  三、以“表达”为经,突破习作点
  崔峦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这说明阅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读,进行及时的小练笔,将读写联动起来,对于习作点各个击破,让阅读和写作不再是两张皮。
  《山中访友》在表达上的特色和学生可以掌握的习作点就是:丰富生动的比喻、拟人、排比手法;充满童心童趣和浪漫色彩的想象与联想;首尾呼应,脉络分明的布局。那么在教学这些习作点时,如何通过课堂短时训练进行突破,如何让课堂小练笔水到渠成呢?
  首先要找准读写结合的联动点。“情动方能辞发”,学生只有在潜心阅读,深刻感悟文本,情感达到了制高点时,才会产生表达的冲动,言之有物。如第五段里有着大量的排比句,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可以挖掘的写作训练点。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山中访友,将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等景物看成自己的山中朋友,深深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师往往就让学生也仿照课文,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把它拟人化。“画皮画骨难画虎”,对学生来说,难的不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而是这种“和好友热情地打招呼”是有感而发还是牵强附会?因此教师一定要带学生入情入境,可以先引导学生反复多形式诵读品读第五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学生能充分体会作者与山中好友之间的情感后,再顺势而导,进行拟人化的训练,提问:“如果此时你去山中访友,你会和谁打招呼,会说些什么呢?”,这时候学生就会有由心而发的真实表达了,练笔就鲜活起来了。
  其次,要就“文”取材,形式多样。小练笔作为一种课堂即时训练,要激发学生兴趣,形式可以多样,我们可以创写,可以仿写,可以改写,也可以补写。同时一定要根植于《山中访友》的文本,不可好高骛远。
  教学完《山中访友》这一课,针对课堂和学生的反馈,进一步琢磨教材,从导读到字词,从段落到句子,从简单地读到复合地写,从课内到课外,琢磨每一个曾经忽略的细节的过程,让笔者深深地意识到:处理教材的功夫深深决定着一堂课“教什么”,“怎么教”,决定着学生将遇见什么样的“风景”。教学《山中访友》這篇美文更像是带着学生携着晨露,撞着微风,踏着幽径,来一次山行。若能让学生站在正确的起点,循着作者的“情感”地图,用心感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用笔描绘这旅途中值得记忆的美好,那也算是一趟适意的旅途了。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回族的聚居区,而红寺堡區是隶属于宁夏吴忠市一个开发刚满十年的移民区,在19.3万的移民中,回民却占有66.7%,在我们幼儿园376名幼儿中,就有回族幼儿196人,几乎每班都有将近一半的幼儿是回民,在宁教版大班社会活动《家乡的穆斯林》结束之后,我发现孩子对回族多姿多彩的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此活动是对上一个活动的拓展,在让本班回族幼儿在对自己带来的家人的各种服
期刊
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质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能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的一个技能要求,质量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并为以后学习密度和重力做好准备和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
期刊
教材分析 《小鹿的减法》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2011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围绕“做人的道理”来安排的。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方便、造桥、浑身、汗淋淋、坚持、成功、减法、退却、
期刊
一、案例描述  案例1:绘本认知生命由来(2014年9月——2015年1月)  《小威向前沖》,当小威正在进行游泳比赛时,所有的孩子都会为小威加油呐喊,当小威赢了得到一颗美丽的卵子时,孩子们又异常兴奋得说“耶”,当小威得到卵子发生一点点的变化时,孩子们好奇极了,阳阳说“老师,小威会变成什么样?”,豪豪说“小威去哪里了?”……  《小蓝和小黄》,当小蓝和小黄拥抱变成小绿,分开又重新变回自己时,孩子们
期刊
设计理念:  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學生不是被动的知识吸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教学设计我坚持以生为本,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同时在课堂活动和知识建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以期实现对学生学科德育的渗透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程标准: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
期刊
一、教材分析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七小节知识。本课内容既是对本单元第一课内容的联系,延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也是对后面研究马铃薯沉浮原因的一个铺垫。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当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有关沉浮的现象,但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变化。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至5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儿的家园,从而激发学生对鸟儿、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爱鸟护鸟,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关键  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和归林后的热闹场面。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期刊
一、背景  如今,随着社会时代地快速发展,身边祖辈教养幼儿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66.47%,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59%和73.45%。其原因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祖辈家长把隔代幼儿抚养当成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年轻的父母以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许多年轻的父母
期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还没有成熟的心智,但主体意识日渐增强,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自认为己经长大了,成熟了。另外,因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情绪时常出现躁动不安,渴望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赏识与沟通,因而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家庭上经济的困难使贫困学生易在学习、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产
期刊
一、主题研制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发和实践研究  二、单元解读  (一) 单元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单元是教学有关搭配的知识,从知识体系上看,本单元的知识不仅是组合数学的初步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更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给出了更简洁、更抽象的表达方式,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本课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