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舌大战:当古诗碰上灰色童谣
妈妈说事——
妹妹的儿子果果5岁,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他会背古诗,能讲故事,每逢节日,便成了幼儿园的台柱子。这天,妹妹带着果果上我们家玩,趁着大家都在,妹妹说:果果,给姨妈他们背首诗吧!果果立刻昂首挺胸,站到了屋子中央。他声情并茂背完一首《咏鹅》,我们立刻热烈地鼓掌,果果骄傲地说:“我会背三百首古诗呢!”这时,站在一旁的儿子阴阳怪气地发话了:“为什么天这么黑呀,因为有牛在天上飞呀。这牛怎么上去的呀,因为有人在地上吹呀!”
果果不服气了,说:“我没吹牛,不信,我背给你听!”说着就摇头晃脑开始背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儿子一听,马上打断他,笑嘻嘻地说:“日照香炉烤鸭店,有只烤鸭挂窗前。”果果大喊:“不对!”儿子继续气他:“口水留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果果被气得小胸脯一起一伏,吵着要妈妈带她回家,儿子丝毫不理会我在一旁瞪眼,却越发起劲了:“祝你一路顺风,半路掉坑,两腿一蹬,壮烈牺牲!”果果这下真的给气坏了,跑过来抓起儿子的胳膊就是一口,儿子龇牙咧嘴,嘴里还是念念有词:“小弟弟,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咔嚓咔嚓咬死你!”
果果走了,我也气坏了,才上初一的儿子,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一位作家曾如是说。每一代人的童年,都是在童谣的伴随中度过的。那些美丽单纯的童谣,陪伴着我们长大,成为我们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它是最初的对人生理念的吟诵,激发我们对美好事物、人生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如今的校园里,童谣的单纯与美丽渐行渐远,另类、搞怪、暴力、痞子气的灰色童谣在同学中颇受追捧,这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灰色童谣三大类
第一类:诗词新编
“横眉冷对考试卷,眼睛直对钢笔尖;英雄不怕大零蛋,挺直胸脯交白卷。”
“锄禾日当午,地雷埋下土。有人来锄地,炸成二百五。”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考场风光,千里纸飘,万里眼瞟。望教室内外,风景甚好,交头接耳,互打手势,欲与考官试比高……”
第二类:歌曲改编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补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第三类:自制自编
“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现在学生真糟糕,爱哭爱笑还爱闹,天天上课都迟到,考试作弊有绝招,又能偷看又能抄。”
“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
为什么爱上灰色幽默
非非;纯粹是娱乐
每当有新的调侃童谣出现,就会迅速在班里流传。有些同学还专门用本子记录最新听到的,在课间或放学回家的路上,大家还会比赛背诵“好玩”的顺口溜,看谁知道的多,比谁的更有意思。谁要是能编出一首最新的又好玩的顺口溜,同学们还会对他另眼相看,觉得他厉害;但如果有同学连最流行的顺口溜都不知道,其他同学就要鄙夷他“你连这个也不知道”了。
但是,我们不是顺口溜里唱的那么暴力,整天想着加入黑社会,动不动就要去炸学校,也没有歌里唱的那么非主流,整天只知道作弊偷看。唱归唱,纯粹是为了娱乐,觉得好玩、搞笑。
阿雅:灰色幽默可以缓解压力
如果你一个暑假要在7个兴趣班间奔波,如果你每天晚上做作业要熬到10点,如果你妈妈和老师每天在你耳朵边唠叨的都是“学习”“重点高中”,如果你像我一样累和烦,你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喜欢传唱灰色童谣了。它能让我以戏谑的方式发泄不满和苦闷,以灰色幽默缓解我们心里的压力。
“为什么灰色童谣如此流行,屡禁不止?”老师和父母为此困惑。
“我为什么喜欢把暴力、灰色挂在嘴边取乐?”同学一边传唱,一边迷茫着。
也许,因为灰色童谣是对成人文化的一种“嫁接”,融入了时代和社会的流行元素,或以戏谑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或以变形的手法反映学校乃至社会上的许多不正常现象,尽管它色调灰暗,不够健康,但却更接近同学的真实心态,因此更容易获得认可和流传。
行动,还童谣以清新
“希望孩子不要听到这样的调侃和牢骚,他们身处的校园,应该是纯净清新的。”面对灰色童谣,老师和家长忧心忡忡。解读灰色童谣之后,我们如何让童谣拂去灰色,回归本来的清新?
与经典为伴 《论语》《诗经》,唐诗宋词,诵读经典,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养成美德,自我完善。
写最美的童谣 用编灰色童谣的智慧和灵感,写充满幻想、美好、贴近我们生活的清新童谣,用“健康”抵制“另类”。
妈妈说事——
妹妹的儿子果果5岁,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他会背古诗,能讲故事,每逢节日,便成了幼儿园的台柱子。这天,妹妹带着果果上我们家玩,趁着大家都在,妹妹说:果果,给姨妈他们背首诗吧!果果立刻昂首挺胸,站到了屋子中央。他声情并茂背完一首《咏鹅》,我们立刻热烈地鼓掌,果果骄傲地说:“我会背三百首古诗呢!”这时,站在一旁的儿子阴阳怪气地发话了:“为什么天这么黑呀,因为有牛在天上飞呀。这牛怎么上去的呀,因为有人在地上吹呀!”
果果不服气了,说:“我没吹牛,不信,我背给你听!”说着就摇头晃脑开始背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儿子一听,马上打断他,笑嘻嘻地说:“日照香炉烤鸭店,有只烤鸭挂窗前。”果果大喊:“不对!”儿子继续气他:“口水留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果果被气得小胸脯一起一伏,吵着要妈妈带她回家,儿子丝毫不理会我在一旁瞪眼,却越发起劲了:“祝你一路顺风,半路掉坑,两腿一蹬,壮烈牺牲!”果果这下真的给气坏了,跑过来抓起儿子的胳膊就是一口,儿子龇牙咧嘴,嘴里还是念念有词:“小弟弟,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咔嚓咔嚓咬死你!”
果果走了,我也气坏了,才上初一的儿子,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一位作家曾如是说。每一代人的童年,都是在童谣的伴随中度过的。那些美丽单纯的童谣,陪伴着我们长大,成为我们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它是最初的对人生理念的吟诵,激发我们对美好事物、人生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如今的校园里,童谣的单纯与美丽渐行渐远,另类、搞怪、暴力、痞子气的灰色童谣在同学中颇受追捧,这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灰色童谣三大类
第一类:诗词新编
“横眉冷对考试卷,眼睛直对钢笔尖;英雄不怕大零蛋,挺直胸脯交白卷。”
“锄禾日当午,地雷埋下土。有人来锄地,炸成二百五。”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考场风光,千里纸飘,万里眼瞟。望教室内外,风景甚好,交头接耳,互打手势,欲与考官试比高……”
第二类:歌曲改编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补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第三类:自制自编
“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现在学生真糟糕,爱哭爱笑还爱闹,天天上课都迟到,考试作弊有绝招,又能偷看又能抄。”
“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
为什么爱上灰色幽默
非非;纯粹是娱乐
每当有新的调侃童谣出现,就会迅速在班里流传。有些同学还专门用本子记录最新听到的,在课间或放学回家的路上,大家还会比赛背诵“好玩”的顺口溜,看谁知道的多,比谁的更有意思。谁要是能编出一首最新的又好玩的顺口溜,同学们还会对他另眼相看,觉得他厉害;但如果有同学连最流行的顺口溜都不知道,其他同学就要鄙夷他“你连这个也不知道”了。
但是,我们不是顺口溜里唱的那么暴力,整天想着加入黑社会,动不动就要去炸学校,也没有歌里唱的那么非主流,整天只知道作弊偷看。唱归唱,纯粹是为了娱乐,觉得好玩、搞笑。
阿雅:灰色幽默可以缓解压力
如果你一个暑假要在7个兴趣班间奔波,如果你每天晚上做作业要熬到10点,如果你妈妈和老师每天在你耳朵边唠叨的都是“学习”“重点高中”,如果你像我一样累和烦,你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喜欢传唱灰色童谣了。它能让我以戏谑的方式发泄不满和苦闷,以灰色幽默缓解我们心里的压力。
“为什么灰色童谣如此流行,屡禁不止?”老师和父母为此困惑。
“我为什么喜欢把暴力、灰色挂在嘴边取乐?”同学一边传唱,一边迷茫着。
也许,因为灰色童谣是对成人文化的一种“嫁接”,融入了时代和社会的流行元素,或以戏谑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或以变形的手法反映学校乃至社会上的许多不正常现象,尽管它色调灰暗,不够健康,但却更接近同学的真实心态,因此更容易获得认可和流传。
行动,还童谣以清新
“希望孩子不要听到这样的调侃和牢骚,他们身处的校园,应该是纯净清新的。”面对灰色童谣,老师和家长忧心忡忡。解读灰色童谣之后,我们如何让童谣拂去灰色,回归本来的清新?
与经典为伴 《论语》《诗经》,唐诗宋词,诵读经典,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养成美德,自我完善。
写最美的童谣 用编灰色童谣的智慧和灵感,写充满幻想、美好、贴近我们生活的清新童谣,用“健康”抵制“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