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处境分析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无论是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差异化发展的需要,还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和科技创新服务的需要;无论是适应大众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要,还是地方本科高校塑造特色、提升内涵、增强生源竞争力的自身发展需要,都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行应用型教育提出了客观、迫切的要求。因此,它们应该顺势而为,借力政策,找准定位,立足地方,在应用型教育上办出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地方院校;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实依据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研究”(项目编号:BJA12008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省属高校办学模式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项目编号:11YJC880095)
  作者简介:王继国,男,江苏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高等院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34-0015-04
  根据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理论,一国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小于15%时属于“精英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时属于“大众教育”,毛入学率大于50%则属于“普及教育”。[1]我国1978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88年达到3.7%,1998年升至9.76%。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0%,2010年为26.5%,2013年已达到34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的目标。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进入中后程的深化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质就是高校发展的差异化。但是,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劳动分工专业分化程度不充分,对高等教育分类的认识不到位及相应的评价机制建设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基本上是遵循同一标准体系,沿着同一路径发展的,大致呈现出如下发展取向:办学层次上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学科门类上的单科——多科——综合;科研水平上的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学研究型;资金、政策重点建设上的市重点——省重点——省部共建——211工程——985工程。在这种办学思想的主导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中长期存在非常普遍和明显的盲目追求办学层次、科研层次的提高,盲目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盲目追求学科、专业设置全面综合化的“高、大、全”办学盲求。而且,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全国性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用同样的评估体系来对全国1 000多所本科院校进行评估,指标的选取及权重也较少考虑高校间的特色和差异。我国高等教育顶层设计、过程管理、监督评价等方面分类管理的不足,致使我国的本科院校发展同质化,呈现千校一面的发展情形。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高校同质化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必须要差异化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判断和客观现实。
  高校差异化发展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创建新类型的高校,二是已有高校转型按照新的类型发展。[2]鉴于当前我国本科数量已达1 145所(2012年),通过新建本科高校以实现本科层次教育的差异化发展,显然已经不现实。因而,现有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本科层次教育差异化发展最合理可行的途径。但是,为何地方本科高校是转型发展的主体呢?下面就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处境,分析其转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一、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
  当前我国众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沿袭学术性的发展路径,在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研究型这条“华山之径”艰难攀行。在我国目前众多的高校分类中,有一种分类不仅清楚地表明了各类高校在办学实力上的差距,而且这种分类所隐含的资金和政策的倾斜,更是使得分类中的各层次高校难以在这样的分类体系中攀升上位,从而保持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格局。这一分类体系就是:地方普通本科——地方重点本科——省部共建地方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985工程”建设高校。截至目前,我国“985工程”建设高校有39所,“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37所,这些高校无一是地方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有116所,其中部委属院校88所,占到总数的75.8%。109所部委属高校只占全国本科高校数的9.5%和全国公办本科高校数的14.5%,却包揽了全部的“985工程”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以及75.8%的“211工程”建设高校,无疑是我国本科高校分层中“金字塔“的塔尖,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①这部分高校的在国家特殊的政策和巨大的资金支持下,发展定位就是要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和“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因而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进行学科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仍是其主要的使命。
  在646所地方公办本科高校中,还有约200所属于“211工程”建设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及“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这些高校尽管由地方政府主管,但是都有着较长的办学历史(一般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创办),或者具有鲜明的行业办学背景(比如不少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机构改革中调整到地方管理的高校),因而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加之得到上述各类工程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它们在地方高校的发展中比较优势非常突出。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发展中,这些地方高校在立足地方和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工程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仍具有鲜明的区域精英教育的特征。而除此之外的450余所地方公办本科院校,按照高等教育系统中各类高校生态位的划分,显然属于根基浅、个头矮的弱势类型,在同上述两大类高校的竞争中全面地落于下风。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管理的经验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这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面向地方行业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科研和服务。如此,一个类型完整、层次合理,定位明确、职能有别,竞争有序、协作有度的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才能建立和不断发展起来。   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助力
  地方本科高校头顶地方的天,脚踩地方的地,自然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有着最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的耗散系统,地方高校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负熵(如物资、资金、信息等),才能保证平稳有序地运行。而这些输入的物质和能量基本上都是由地方社会和政府生产和提供。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看,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获得外界社会其他系统所提供的负熵得以正常运行的同时,自身也必须向社会系统或社会中其他的子系统(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管理系统等)提供它们所需要的更高质量负熵,即人才、科研和服务。这样,地方高校才能获得地方社会其他系统的持续支持,也才能续存和发展下去,地方社会在这种正向互动和良性循环下,经济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也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
  前文已述,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中,英美等国在19世纪中叶已开始重视大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服务功能。威斯康星增地大学在其办学思想中,更是将所在的整个州作为其大学校园,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在全州进行知识和技术的推广服务。而我们的地方本科高校在其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上,受“条块分割”思想的严重影响,自成系统,封闭发展,高校虽设在地方,却很少与地方发生关系,为地方发展服务不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也由之前的“行业统领”逐渐向现在的“区域统筹”转变。与之相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教学对接生产”的原则由学科教学转向专业教学,致力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推动地方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总之,地方本科院校的“根”在地方,服务地方才是这类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3]
  三、大众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众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相伴而生的。从人的社会性角度讲,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质量,从而得到社会分层中向上流动的机会。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特色、高质量。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沿袭学术性发展的道路上,同地方重点高校和部属院校相比,既做不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更谈不上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乏力,不少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近些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众多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并存的现象,直接反映的是高校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问题,间接反映出的却是高等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在社会分层中向上流动能力的急剧弱化。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13个学科门类。可见,按照学术性教育,大学培养的人才类型非常有限,但是这些学科同社会各行业相结合而形成的大学专业的数量则丰富的多。把学科知识同行业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就是高级专门性应用型人才教育。从应用型教育概念的生成,即可看出这是一种多样化的教育类型,专业多样化必然意味着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既能满足大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又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从大众化高等教育要更加体现人本关怀的视角来看,能够提供多样化教育机会的应用型教育,必然更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
  四、生源竞争压力迫使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塑造办学特色
  高等教育大众化唯一量化的指标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提高到15%以上,毛入学率的提高实质就是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但是,随着近年我国高考人数的逐年下降(从2008-2013年分别为1 050万、1 020万、957万、933万、915万、912万)②,高校招生竞争越来越激烈,规模扩大的压力也逐步增大。在与部属院校、重点高校的招生竞争中,地方本科院校处于明显的弱势,其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面临巨大的压力。因而,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变办学思路、塑造办学特色,走差异化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切实增强生源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即,只有通过转型地方本科院校才能生存好、发展好。
  五、政令明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顺势而为
  2014年上半年,有两份文件与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文件出台,分别是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这两份文件密集出台,反映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所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是因为自1999年以来“升本”的地方高校有640多所,占全国本科高等学校(含390所民办本科学院)的55%左右。其中,一大批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二是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示范(骨干)高职校经过几年的大力建设,办学水平与实力超过了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它们“升本”的愿望非常强烈。[4]文件要求大力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根据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适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且要加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之间的沟通和衔接。这样,既解决了地方本科院校“应然”发展的问题,又打破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仅限于专科层次,这一长期困扰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合理发展的“天花板”问题,更使得各种层次的学校打消了“升格”的念头,坚定了科学定位、办出特色信念。国家已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突破口,意义十分重大。《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省级政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结合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确定具有代表性的试点高校。试点高校可以整体进入试点,也可以部分院系或专业(集群)进入试点”,且要求上海、山东、江苏、天津的地方本科高校整体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4]
  综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无论是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差异化发展的需要,还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和科技创新服务的需要;无论是适应大众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要,还是地方本科高校塑造特色、提升内涵、增强生源竞争力的自身发展需要,都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行应用型教育提出了客观、迫切的要求。今年,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更是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型不仅内外在动力都很强劲,而且更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助推。因此,可以预见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必将呈现“跃进式”的发展态势,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将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类型。
  注释:
  ①本节数据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以及网络数据整理所得。
  ②数据来自http://wenku.baidu.com/view/1cc540bcf121dd36a32d82e0.html和《中国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李家福.大学差异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4.
  [2]赵婷婷,汪乐乐.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分类以及怎样分类——加州高等教育规划分类体系与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比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166-178.
  [3]庄西真.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何转、转什么、怎么转[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84-89.
  [4]教育部给国家示范(骨干)高职校“升本”泼冷水——本科职业教育由地方高校转型承担[N].中国青年报,2014-03-26(3).
  [责任编辑 曹 稳]
其他文献
横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县土地总面积34.13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6.52万公顷。森林面积15.35万公顷,蓄积量369.8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3%,是广西速丰桉基地之一
浅谈会计处理的稳健性原则周文英,初洪英,姜慧稳健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之一,指在会计核算中对凡是可能出现的损失或费用,给予充分估计;而可能的收入或利益,一般不予估计,或谨慎加以估计
<正>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我省地处东北亚地区腹部,东北亚地区主要国家对华经济战略动向与我省对外开
从培养规格、培养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其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分析了"客户关系管理"在课程目标定位、内容选取、教学
年逾古稀的迈克,生长在美国西部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夏季,各地的游客都会蜂拥而至。来过这里的人没有不知道迈克的“阳光餐馆”的。它已有50多年历史.餐馆的规模由当初迈克夫
在治疗颈椎病的时候,因为医生的疏忽,对患者的糖尿病漏诊了。不想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中毒症状,还差点把性命丢了。经过省级医学会鉴定为四级医疗事故。据此法院判决
摘要:为了使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充满生气,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解等方面的问题,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误区。因此,有必要针对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情境设置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剖析,并就如何避免误区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情境设置;误区剖析;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数
<正> 改革十年来,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财力配置日趋分散,财政两个比重大幅度下降,财政收入的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79年的27.2%下降到1988年的19.2%,十年间降低了10个百
<正> 统计质量是统计生存、发展的基石,而统计质量的关键在于统计数据的质量。如何有效地加强统计数据的全面质量管理,使统计数据产生更多更好的社会效益,这是摆在我们每个统
如果继续干旱,今年的橡胶必定大减产!”近日,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西双版纳州景洪农场原五分场七队队长周爱民,指着景洪市锄戈村一处山坡上的橡胶林说,今年产量将减少20%-30%。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