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n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的分析,发现试卷中读图分析方面的内容有增无减,而学生往往在此失分严重,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以地图中的地形图为例浅谈如何读图、析图。
  关键字:地形图 形象思维 图例 等高线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读图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现今高考中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了解各事物分布状况,就需要把所研究的各项要素落实到地图上。地图集中了客观世界大量的信息,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概括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直观性上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难以取代的,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地图是地理学最好的语言"。然而中学阶段的学生,恰恰对地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充分强调地图的重要性,还要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各类地图。
  教学生阅读分析地图,重在教给他们阅读分析的方法,还需要了解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规律和认知特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开始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其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地图本身就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形象思维特征。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利用他现有的思维模式来学习,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形象思维的培养
  阅读地图,首先应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即要求先学会看图例。图例是对各种地理事物的形象的简化,图例的设置就是人们形象思维的结果。熟悉了图例,学生才会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和颜色的意义。教师可以摆出实物的特征,再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就能使其了解各种图例的意义,认识图例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例如拿"非洲地形图"来说,因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除能看到大面积用黄色代表的高原,还能看到北部地区黄颜色下隐藏着点状图例,那就是沙漠,从它所占的面积,可知它分布很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再根据非洲所处的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即使不看书上的文字说明,也能知道这里的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形图上的颜色是用来代表地形高低的,一般用黄色来表示高原、山地,用绿色表示平原、丘陵。面对一幅"亚洲地形图",如何分析判断它的高低起伏呢?就是看图上颜色的变化。由中部的紫红色依次过渡到浅黄色到浅绿色、转深绿色,由此可知,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制约,河流呈放射状分流,人口、城市一般也分布在地形条件较好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更可以深入了了解我国不同地形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以及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等问题,所以看似表面的地图实际是解决很多题目的关键所在,并且当学生对常规地图熟悉了后才可以在此基础上看懂等高线、等深线这类图,让这些平面的几何线条在他们的脑海里"立体"起来。
  传统地理教学手段,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文字和地图及一些简单的教具阐明地理科学内容,缺少大量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情材料加以佐证,给学习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带来了难度。而利用地理视听教学则由于其形象鲜明、典型、动画造型逼真,使其内容具体直观,描写生动易懂,极富表现力。它既可以提供大量文字材料所无法达到的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现象的时空运行和分布特征,又可以传播大量文字材料无法实现的科学信息。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使学生勤于思考,达到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阅读"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时,如果让学生看这幅静态的地图,学生将很难掌握雨带移动的规律,但若把它设置为动态,即在不同的时间显示雨带移动的地区,即使教师不再说明,学生也可以明白地图的意思,并且在其头脑中将留下雨带移动的情景。这样一来就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
  地图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十分关键,运用地图教学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空间概念,还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形态,并容易使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的比较形象、直观的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符合地理教学的规律。
  二、逻辑思维的培养
  有的地图比较繁杂,如等值线图,图中有许多地理事物,这就需要教师先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处理,用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再向学生讲授。例如对"中国地形图"的判断,图中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还有丘陵、河流等。若教师不先分类,学生将无从下手。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看整幅地图的颜色,大体分为三类,从而知道我国地势分为三级。再借助立体的"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感知地势两高东低的特征,如果不借助地图,而是让学生凭空想象,他们就无法得出我国地势两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接着就是对各种地形和位置的认识,可以先让学生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分析它的所出的位置。如平原的海拔一般较低,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让学生预测平原将出现在西部还是东部,再通过对地图进行比较,学生就会发现我国平原在第三阶梯。通过这种比较直接的推理和对照及事实的比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顺序让学生对各个地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如认识四大盆地时可以按照从北往南的顺序,而认识四大高原的时候可以按照从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的顺序。
  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照片、谚语去让学生感受各个地形区的特征,经过多次强调,在学生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类地区位置的图象记忆,此后再填图时就会自然想到。我认为在地图上认识各类地理事物都可以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顺序和方法,因为地图上的事物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都是有一定的条理性的。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过程,把这种条理提取出来,便于学生理解。这样不但让学生找到了阅读地图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步骤,有条理的分析各类事物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应有之意,必须加以充分认识。
  参考文献
  [1]陈魁力.谈谈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
  [2]马红英.高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
  [3]林森.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
其他文献
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并对师生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作用。然而,与理想的校训相比,当前中国大学校训出现了不少问
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有学生来问"老师,怎么提高历史的成绩?"老师一般会给学生介绍一些历史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教学的任务之一,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途径之一。在历史课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自学能力的养成。以下就自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总结。  一、首先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的实施,让教师挣脱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羁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率先着眼于创新教育,坚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才能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创新教育 自觉性 艺术性 实用性  古人云:"学则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种子,创造的动力。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质疑创造精神
近年来,市场中的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转基因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有效的解决了全球的饥饿问题,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了人类重要的食品类型。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转基因技术给
摘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重要角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教师上课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作为一个地理教师如何上好每一节课,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第一节课 教学观念 生活资源 自信心 学习 考点  一、上好刚接手学生的第一节课。第一节课,就如同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以后的相处。好的开始是
建立了未掺杂和三种Y掺杂量的锐钛矿TiO2模型,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各个模型的形成能、磁性、电子结构及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掺入锐钛矿晶格的不同Y原子之间没有团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通过对具有半金属性的反Heusler合金Ti2RuSn的Y位进行多d电子掺杂,来探究其掺杂前后的相关特性及掺杂机理,以便寻求半金属性更稳定的Heusler合金
摘 要 在中学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揭示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新异之处,从而使学生产生猎奇喜新的心理,继而转化为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文对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调控,提出个人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 地理 教学 调控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因之一。在中学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揭示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的新异之处,从而使学生产生猎奇喜新的心理,继而转化为对地理知识
【摘 要】本文分析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形成原因,试图从三个方面,引导师生巧妙运用课本标题,提升学生问"题"能力。即用"标题问题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用"关键字词法"提高学生把握重点的能力.;用"标题联系法"提高学生统观全局的能力。  【关键词】课本标题 问题意识 问题能力  从多年来的听课观摩和自我探索中发现,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许多教师上课素材繁多,课件丰
乡土历史是乡土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课堂教学生动、具体的素材.因此,切实搞好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