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凯基因:中国转化医学先行者

来源 :陆家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Science》杂志将RNAi技术评为2001年的十大科学进展之首,这时曹跃琼还不知道,这项最新技术一年后就将成为自己创业的助推之手。
  彼时在某生物技术公司工作的曹跃琼也敏锐地发现,RNAi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解决一些临床研究的问题,于是向上司提议立项RNAi技术的业务,却被三次驳回。年轻气盛的曹跃琼哪里服气:“那么好的东西,您不做,那么我来做。”
  十多年后,曹跃琼创立和领导的吉凯基因在转化医学领域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国内致力于为全国研究型医院医生提供高效科研服务的平台型公司,而且积累和搭建了强大的生物标志物的数据库,建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前研究,再到临床研究的完整的转化医学系统。
  梦想:搭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间的桥梁
  追忆吉凯基因最初成立的日子,曹跃琼颇有感触,“我们是在张江药谷孵化器长大的,最早的时候我们在孵化器一栋6层的小楼,租了一间200平方米的房间开展实验,后来慢慢地从一楼到六楼,每层都拥有了一两间这样的实验室,到2009年我们从孵化器‘毕业’,搬到了张江高科园区的爱迪生路326号”。
  “吉凯从创立伊始,就专注于服务研究型临床医生的科研需求,而这些临床医生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中国癌症病人,需要寻找的是胃癌、肝癌、肠癌等中国特异癌种的治疗办法。吉凯就是为这些忙于诊疗、无暇顾及基础研究的临床医生,提供医疗科研服务的支持,帮助他们去发现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曹跃琼的目光投向窗外的远方,声音温柔而有力。“我认为吉凯存在的价值,就是搭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间的桥梁。”
  曹跃琼提到的 “桥梁”便是转化医学。1996年,转化医学的理念第一次出现在《柳叶刀》杂志上,这种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联系的医学研究方法,提出将临床、基础、制药等各种资源有效整合,从而更直接地推动临床问题的解决。
  在发达国家,转化医学是创新药物形成的成熟模式,但在中国仍旧处于起步阶段。1996年,曹跃琼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生毕业,加入了一家生物技术企业,不仅大量接触了临床医生,并且在此期间目睹了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之间的鸿沟。
  跟随曹跃琼十多年,吉凯基因知识资本部总经理金杨晟表示:“国内的众多制药公司几乎都是针对国外已经验证的基因靶标开发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中国缺乏发现基因与疾病关系的基础研究的公司。这是新药研发的上游,也是吉凯基因所做的事业。”
  创立至今18年春秋,吉凯基因与分布在全国的400多家三级甲等医院、90%的研究型医院建立了基础研究合作关系。最为重要的是,吉凯基因将个性化、非标准化的医生科研项目,做到了工程化和标准化,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在与研究型医生的合作中,吉凯基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物标志物的数据库,并且建立了强大的转化医学基础。
  2015年,吉凯基因开始尝试由基础科研服务,向下游的临床应用拓展——与医生合作开展基因治疗和新药研发。2014年至2015年是吉凯的重要转折点,其间发生了两件里程碑事件。一件是引入谱润投资的A轮融资,不仅获得了谱润作为战略投资人的资本注入,更是利用谱润在化学和制药方面的丰富经验和资源,随后不久就帮助吉凯做出了业务梳理和能力拓展的重大决定。


  另一件是,北美已经出现了有关白血病治疗的成功案例,而白血病治疗中用到的慢病毒和肿瘤细胞培养,正是吉凯基础研发的优势。当时,白血病专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周斌兵教授刚回国不久,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在吉凯科研团队的协助下,实验所需的试剂很快便研发出来,大大缩减了研究周期。2015年底,周斌兵教授的研究论文刊登在了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Medicine》,在国际上首次发现PRPS1基因突变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出现耐药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机遇与挑战并存,相对于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要严苛得多,“常规的科研,保障交付达到90%~95%就可以了,但临床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经受不起这几个点的差距。”即使困难重重,曹跃琼还是带领团队挺过来了,围绕白血病的CAR-T细胞治疗,一共完成了数十例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从量变到质变,吉凯基因自始至终把临床作为原点和核心,通过与医生的紧密合作,从临床样本出发,进行原创新药的研发。今天,吉凯基因已经形成了一条以疾病基因研究服务、疾病早期基因诊断、疾病细胞免疫治疗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自信:三大业务护城河构建的竞争力
  什么是吉凯的核心竞争力?曹跃琼的回答很坚定,“我覺得是我们构建的系统性的医学研发的工程化平台,将基础研究这个几乎不可能标准化的过程,最大限度标准化了。”
  “我要感谢谱润,是他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刻理解,让我们有机会在他们的陪伴下,建起了公司的护城河。”吉凯基因通过10多年的建设,将基础研究过程工程化了:在吉凯的研究体系中,实验的数据流、物流、人流是完全分离的,这种完全分离带来了研究数据的高度可重复性和可信性。研究型医生利用这个平台,大幅度提升自己研究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研究的质量,最终,他们对疾病的理解更加深入、准确。让他们在临床工作中以更快的速度掌握全局。“虽然每个研发项目都是个性化的,但是在吉凯的基础研究平台,是可以实现工程化和标准化的。”曹跃琼解释说。
  吉凯基因转化医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曾经在礼来制药和耶鲁大学从事细胞疗法临床研究的程继军博士表示,作为科学家,他非常看重吉凯基因由临床科研服务而积累的海量、功能性的实验大数据。“这是支撑吉凯研发首创药的基础,我们以实际的临床问题作为新药研发的起点,从临床的需求出发,成功率会更高,这在国内和国外都是非常稀少的。”
  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莫过于吉凯基因独一无二的“医生合作+科研服务+产业化支持”的业务模式。这也形成了吉凯基因从基础研究到临床产品开发的转化医学的闭环系统,促进了临床和科研之间的转化和连接。如今,吉凯基因已建成了通过GMP认证的生产车间和上万平方米的研发场地,拥有多项细胞免疫治疗品种和抗体药物品种研发管线。在吉凯基因的医学转化平台上,每年的科研项目大于2000项,日均在线实验大于2000项;拥有的自有已授权及申请中专利达到了130余项,其中包括70余项获得授权的专利。
其他文献
传统建筑聚落承载着完整的历史记忆并且物质空间的连续性保存良好,它们所体现出来的整体面貌直接反映出了城镇历史风貌的特点,是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保护传统建筑聚落,传承历史文化信息,并将其运用到建筑及规划设计中去,已成为时代的趋势。而建筑作为传统建筑聚落空间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及影响着聚落整体风貌。
  然而,目前在传统建筑聚落更新改造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破坏或忽视聚落空间肌理的现象。在研究层面,很少学者以完整的视角在传统建筑聚落空间肌理,特别是适应空间肌理的建筑特征上,从建筑形态及布局规律一直到最
早在2006年,我国党中央领导人就提出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在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明确提出中国正处于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国家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创新型企业是时代的产物,是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型企业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也离不开承载技术研发的容器。因为研发模式的转变与科研手段的不断更新,早期研发建筑不能满足现阶段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多变,四季差异较大,在冬、夏两季极易出现极端天气状况,提高建筑围护体系的气候适应性与缓冲性能是应对此自然状况的重要途径。从该角度出发,笔者将“复合界面”的生态研究作为切入点来探寻此问题的应对策略。
  本文首先对复合界面定义以及热缓冲效应的原理和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通过对前人研究资料的分析整理,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归纳了复合界面热缓冲作用的机理与方法:复合界面的空间层级、热缓冲性能体现、通风路径以及季节调节模式。然后,笔者将现有建筑中的复合界面类型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复合屋顶、复合立面分别
在20世纪中期,出现了种类多样的质轻、疏松且内部存在大量细小孔隙的新材料,因其具有较低的导热率,可以降低建筑运营过程中出于维持适宜室内温度所耗费的能量,而被认作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外围护层中。这种做法使得通常而言的绝大部分结构主体被掩盖在保温层之后,并且令建筑的外墙采用层叠建造做法的现象愈发普遍,这与现有的建构原则有所冲突。如何应对这种局面以及如何化解性能需求与建构学所诉求的表达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文章的研究目的所在。
  文章追溯了保温材料自身的诞生、发展和应用的变迁以及建筑中保温理论与相关实践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与产业持续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城市建成面积不断增长,城市能源消耗(简称能耗)总量日益增加而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论文以能源性能导向下的城市设计为切入点,以能源性能为导向,关注建筑能耗与城市建成环境的互动机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国外城市规模的建筑节能最新研究成果,论文以夏热冬冷地区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城市街区层级的建筑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三维的城市建筑能耗信息模型,融入量化分析的技术方法,为通过城市形态优化提高能源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论文从城市形态学
建筑中内外空间的流线组织很大程度上影响和确定了建筑设计的空间组织和布局。对于功能复杂、设计要求严苛的某些类型建筑,如法院、医院、机场和车站等,往往存在着流线混乱、交通效率低的问题。传统设计中复杂流线建筑的平面布局通常依赖于建筑师的经验判断和不断试错。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包含不同人流和功能组团信息的建筑平面参数化模型(以典型的法院建筑为例)和一套应对空间布局优化问题的智能优化方法。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智能优化方法在复杂流线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应用,具体是以实际法院建筑项目为载体进行空间布局
住区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同时对建筑、交通、景观、日照等多种设计要素综合处理。本研究从建筑生成设计的研究角度出发,以规则限定下的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为载体,探索在环境约束下的住区生成方法。本文建立了以0-1整数规划为主要算法,从总图规划到户型设计的生成设计链条。
  鉴于住区设计要素多,设计量大的特点,本研究将整个设计流程分为三部分:一、在环境约束条件下,以日照限制和容积率作为主要目标函数,进行0-1整数规划的限定规则研究;二、基于常见的功能拓扑关系和采光需求,寻求合理的目标函数及限
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建设中,城市风貌屡遭破坏,保护和塑造城市风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车行方式体验城市,是现阶段观览城市景观的新兴视角。为了准确把握城市现状风貌,为城市规划管控提供理性依据,本文从动态感知特点出发,量化描述动态视觉景观,以多因子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通过数据归纳、抽象图示等手段进行评价和可视化表达,尝试建立动态视觉景观特色评价方法体系。
  本文首先梳理了景观生态学、视觉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等基础理论,从“观”和“景”两个角度对动态视点及动态视景进行描述,科学地界定了动态视觉景观,提出
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卸任招行后,加入了壹基金,当上了理事长。“实践派”的马蔚华显然不是去谋个闲职,壹基金的各种活动、贫困地区赈灾现场常见他的身影。在幕后,他也一直在寻找公益组织在中国存在的最好方式。  公益实践不易  近日,马蔚华现身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分享了他对影响力投资的认识,期待越来越多金融人加入影响力投资的大潮中。在随后《陆家嘴》对马蔚华的专访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银行家持之以恒
期刊
“我是1991年的,大二开始创业,彼柚是我的第三个创业公司,2017年底成立,2019年融资500万美元,現在准备进入第二轮融资。”  Marvela的开场白简洁有力,她是跨境电商公司All Sale彼柚(下称“彼柚”)的创始人。  彼柚将海外卖家引入到平台上直接开店,将海外产品卖给国内的消费者,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浪潮之下,彼柚作为后起之秀,成长态势喜人,疫情冲击下,彼柚4月份的销售规模仍达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