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点,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物理是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能使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物理来源于生活,与学生是息息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物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多种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水平,使物理教学符合新课标利用生活学习物理的理念。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现象;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15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要学好物理知识,就要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多种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有效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一、联系实际生活情景,创设物理问题情景
  物理知识比较抽象、理性,学生不易理解,尤其是初中女学生对很多知识点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要结合教材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物理现象及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从而以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学习中,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机械效率》的教学中再现生活场景:从水井中提水,工人用口袋背水泥上楼,农民用滑轮组往屋顶吊粮食,起重机提升重物等,让学生明白,为达到目的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而任何机械在做功时都要克服摩擦和自身重力做功。这部分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就是额外功。接着讲解什么是总功,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水到渠成地得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又如速度的教学,我们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视频,跑到中途暂停,此时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得出结论后继续播放视频,到达终点的时候提问:哪位运动员是冠军?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接着出示一些不同竞速项目运动员的成绩,针对材料提问: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在学生的强烈需求下引出速度的概念,再结合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的速度,这样一系列的生活化问题,让知识的建立有了依托,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这种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把教学目标隐含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习起来既不枯燥又非常感兴趣,学习效果好,而且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明白了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让学习热情化为持久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想象力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物理求知兴趣和动力
  要提高初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动力,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来创设具有一定悬念和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1.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人的方式来创设这种悬念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想回答问题而又不知道答案的急迫心情,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这节内容的导入新课环节时,教师可创设如下悬念问题情境:当你在火车站的站台上候车时,会看到站台上划有一条黄线,所有乘客都必须站在黄线的外面。如果站在黄线以内列车开进站时会非常危险,大家想知道为什么人站在黄线以内会非常危险吗?在学生都想知道“真相”时,教师导入本节所要学习的知识“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让学生带着悬念进行学习,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
  2. 运用与物理知识点相关的有趣味性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对任何悬念问题都想知道其原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以增强学生的探究动力。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惯性”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当你在路上不小心踩到西瓜皮时,身体为什么会向后面倒,而当你跑步时不小心被东西绊倒时为什么身体总是向前倒?运用这两个有趣的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动力。
  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中最简单、最易理解的知识点出发,从由低到高的層面,可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分别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寻找、探索各知识点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例如在学习 “杠杆的平衡条件”这节内容时,在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个知识点后,为了增强学生对杠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在工地施工中用撬杠来撬重物”这种现象来创设以下的多个问题情境:1. 当利用相同的撬杠来撬起同一个重物时,如果在相同的地点但用力的方向不相同时,需要的力的大小是否一样呢?2. 当利用相同的撬杠来撬起同一个重物时,人们既可以向下压撬杠,又能向上抬起撬杠,在运用这两种方式时,哪种方式会更省力呢?3. 当利用撬杠来撬起同一个重物时,为什么使用的撬杠越长,撬起重物时就越省力呢?在探索这几个问题情境时,需要学生找出各种情况下的支点,画出不同情况下力的方向和力臂,要进行对比、计算哪种方式省力,通过综合分析杠杆的运用条件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利用杠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 730020)
其他文献
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目前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权益受到种种侵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和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程,坚持农民自愿流转的原则,坚持有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英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注重学生口译技能的训练。口译技能的训练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大方面,教师可以以此着手训练学生的口译技能,这对高中英语教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笔者者重点讲述了口译技能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广大师生朋友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口译,训练,高中英语,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巧设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更能使学生在“动中生疑”“疑中生趣”,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设计数学问题情境应从利用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利用数学故事及典故出发;同时应把握好创设问题情境的几个原则,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同时进步,达到德育、智育
摘要: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关照,以人为本,立足“人”的问题来指导教学,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创设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引领学生共同探寻多元的人物,激发学生的思维;用好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力求还原真实的作者,促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思考;立足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发展的精神需要出发,使学生获得多维度的发展。  关键词:文言文内容的确定;以人为本;学生
总结评价是“271”生态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使课堂富有生命力的重要举措。科学利用小组评价能促进小组成员互帮互学,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在合作中借鉴,在借鉴中思考,在思
摘要:语法填空题是2014年以来全国高考英语学科中出现的新题型,该题通过语篇考察学生对同源词性变化及语法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语法基础知识,还必须有较强的逻辑判断、语篇理解分析能力。对此,本文针对语法填空题的设题特点,有目的地针对各个考点进行归纳,对提升解题技巧和答题正确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考英语的改革,中考英语改革势在必行。2016年深圳中考英语听说考试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考试中我们不难看到,作为一门交际语言,现在的考试更加注重对语言习得、语用、语境的考查。这对我们日常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假设我们仍然按照以往的惯例,在九年级时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来速成,那么我们还是在重复过去走老路,而我们的学生进入高中甚至大学将不具备学科优势。我们要思考听说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在
摘要: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有效的发问技巧,能引起学生的心理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论述了生物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技巧。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设计;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13  初中生物课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