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应用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手术创面的疗效。方法1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均采用以背阔肌肌皮瓣及胸背动脉营养的脂肪组织联合移位来修复手术创面。结果1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经过6个月~3年随访,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扩大背阔肌肌皮瓣移位修复创面,克服了传统背阔肌肌皮瓣组织量不足的缺点,手术操作不复杂,成功率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扩大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乳腺癌
  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epairing operative wound by using extended latissimus dorsi(ELD)muscul ocutaneous flap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Methods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as carried out in 10 patients.And then the repair of wound was performed with ELD muscul ocutaneous flap in all patients.ResultsAll patients obtained the successful repair.All of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o 3 years and excellent effect were obtained.ConclusionModified latissimus dorsi musculocutaneous flap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 of volum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latissimus dorsi,and it is a safe and easy-manipulated surgical operation.
  【Key words】
  Extended latissimus dorsi musculocutaneous flap;Repair wound; Breast cancer
  
  目前,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仍有部分乳腺癌患者来院就诊时即为晚期,手术切除时留下的创面较大,伤口难以愈合。最近笔者采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来修复创面,不仅彻底的切除了癌肿及腋窝淋巴结,而且利于创面的修复,也起到了一定的美容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42岁,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应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手术创面。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检查与皮瓣设计除去常规检查和有关肿瘤情况的检查外,重点检查健侧乳房和供区的情况。首先,检测背部可以利用的组织。将示指和拇指置于背阔肌前缘,提捏皮肤,估测可以利用的脂肪厚度。其次,检测背阔肌的功能。进行上肢夹收对抗试验,背阔肌功能良好者意味着胸背血管神经保持完整,未被损伤。
  患者站立位画出两侧乳房下皱襞、胸部分离范围和背部肌肉、脂肪皮瓣的切取范围。设计背部皮肤,皮瓣呈纺锤形,皮瓣宽度6 cm余,以能直接拉拢缝合为度。
  1.2.2手术操作切开背部皮肤,保留皮下约0.5 cm厚的脂肪,潜行剥离至肌肉、脂肪瓣的切取范围,其余脂肪保留在肌肉表面。皮瓣剥离时,要保持一定的皮下脂肪厚度,保护真皮下血管网,防止供区皮肤部分坏死。切取背阔肌及周围脂肪瓣时,保留胸背动脉的前锯肌分支,背阔肌止点完全切断,保护肩胛下胸背血管蒂。肌皮瓣游离后,经皮下隧道转移到胸前区,暂时固定。供区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管,拉拢缝合。术中注意保护胸背神经,避免以后肌肉失神经萎缩。伤口加压包扎时防止蒂部受压。
  1.2.3术后处理术后患侧肩下和臀部垫软枕,麻醉恢复后鼓励健侧卧位,以防止背部供区皮瓣受压坏死。术后第2天改为半坐位,开始下地活动。术后胸背部用胸带加压包扎,各引流管术后据情况予以拔除。
  
  2结果
  
  随访6个月~3年,1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后改良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手术创面,术后无皮瓣坏死。2例胸部伤口感染,经及时换药和抗炎治疗后炎性反应消退。1例出现背部血肿,经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后痊愈。
  
  3讨论
  
  有效重建肌皮瓣血运保证皮瓣成活是肌皮瓣移植的关键环节,而尽可能恢复肌皮瓣的功能是其移植的目的[1]。肌皮瓣移植重建功能必须具备3个条件:移植物要有良好的血液供应、精确的机械张力平衡和完善的神经支配。背阔肌皮瓣移植可以满足上述条件,其解剖恒定,带有相应的胸背神经,在临床上是一个应用范围很广的肌皮瓣[2]。
  目前,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临床把携带背阔肌周围脂肪组织的背阔肌肌皮瓣称作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Delay[3]将背阔肌周围可利用的脂肪组织分为五个区,这五个区的脂肪组织均由背阔肌的肌皮、肌脂肪穿支血管供血。Ⅰ区是位于皮瓣与背阔肌之间的脂肪组织。Ⅱ区是去除皮肤部分背阔肌表面的脂肪组织,该部分面积大,累积组织量很可观。Ⅲ区为肩胛脂肪区,位于背阔肌的上内侧缘,作为肌瓣的延续,可以折叠使用,增加肌皮瓣的体积。Ⅳ区为背阔肌前缘的脂肪区,位于背阔肌外侧缘的前方3~4 cm。Ⅴ区为髂骨上脂肪区,位于髂嵴上方,是背阔肌下缘的延续。
  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携带较多的脂肪组织,修复创面的的效果好,萎缩程度要比单纯背阔肌肌皮瓣明显减少,术后也起到了一定得美容效果。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了通过扩大背阔肌肌皮瓣来修复手术创面的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扩大背阔肌肌皮瓣的主要并发症是供区血肿。术中应仔细止血,放置负压引流是预防血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斌,李康华,廖前德,等.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394-395.
  [2]郑文忠,刘爱刚,陈昆,等.背阔肌皮瓣修复足跟底部软组织缺损.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6:221-222.
  [3]Delay E,Gound N,bouilla A,et al.Autologous latissimus breast rconstrucion:a 3-year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100 patients.Plast Recondtr Surg,1998,102(5):1461-1477.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与X线表现,探讨CT在空洞型肺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我院3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空洞型肺转移瘤病例,对其X线和C
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低下,骨质疏松,防御能力差,遇到轻微外力,如不慎滑倒,床上跌落等均可引起骨折,老年人最常见的损伤为股骨颈骨折,由于老年人各脏器的机能逐渐衰退且可能体
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 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或胜任简单的事和工作,严重影响了患者
细雨如丝,润青箬绿染,一砖引玉,盼几声惊雷!面对医疗改革的新形势,如何应对社会和公众对药学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真正完成药师的全程使命,倡导药师批判性思维,增强药学服
目的 探讨手术室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各种物理化学消毒灭菌剂的危害,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对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厄洛替尼分子靶向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出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以入院时GCS评分判定病情分成3~4分组(34例),5~6分组(38例),7~8分组(44例),入院后12 h内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糖浓度与GCS评分的关系。并对血糖变化与预后(良好、差、死亡)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明显增高,GCS评分三组间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
培养品学兼优的技校毕业生是技校办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规范、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
【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软胶囊,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治疗脑梗死(cerbral infarction,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院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均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每次100 mg,1 次/晚,同时进行高压氧和系统康复治疗,丁苯酞组患者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每次200 mg,3 次/d,疗程为24 d。在入院当天、治疗11 d、第21天使用欧洲卒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inding and releas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its effect on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