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蘑菇房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BAOL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之前,我们就对哈尼这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做了详细的了解,点缀在深山绿地上的蘑菇房是他们最有特色的建筑,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应该会有置身于梦幻的童话感吧。
  
  


  塔婆是能干的女人,她把世人生养。
  在她的头发里,生出住在白云顶上的人;
  在她的鼻根上,生出在高山上骑马的人;
  在她的白生生的牙巴骨上,生出的人住在山崖边;
  在她软软的胳肢窝里,生出的人爱穿花衣裳;
  粗壮的腰杆上人最多,雾露和他们来做伴;
  脚底板的人也不少,河水对她们把歌唱。
  塔婆生出的孩子里,她最心疼的是哈尼;
  哈尼生在肚脐眼里,祖相辈辈不受风霜。
  这部如同史诗的古歌名叫《哈尼阿培聪坡坡》,是在红河两岸的哈尼族世代流传着的一曲古歌。“阿培”意思为“先祖”,“聪坡坡”是指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的意思,《哈尼阿培聪坡坡》就是一部讲述哈尼先祖从遥远的北方向南迁徙的宏大史诗。
  
  永远定居的家园
  
  这里是一个真正的山的世界,连绵的群山,犹如凝固的海洋,峰浪起伏,直达天边。由于大江横断,支流切割,使得这里山高谷深、沟壑交错,几乎每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热带、温带、寒带气候依次排列,生物群落也依气候立体分布,形成大河流域与小河流域交错组合的良性自然生态系统。就像当地民谚所说,这里“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
  这是一个真正的云海之乡,每当冬春之季,浩如汪洋的云海覆盖巍峨的群山,淹没丛林江河,天“海”一色,蔚为壮观。当地民谣唱道:“天和地离得虽远,雨丝把它们相连;山和山离得虽远,云海把它们连成一片。”
  


  这是一个真正的满天喜雨之地,由于纬度低,距海近,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北上,使云海化为濛濛细雨,长年滋润群山,并与森林植被发育出的涓涓细流,小溪泉源共同造就了常年流淌不枯的“高山绿色水库”,于是哀牢山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奇景。
  这是哈尼族经历千辛万苦才寻找到并永远定居的家园。
  “塔婆”是哈尼人心中的人类始祖,因为哈尼是最受塔婆疼爱的,所以生在肚脐眼里的位置,在肚脐眼里可以不受风雨之苦。“肚脐眼”,形象地说明了哈尼族所选择居住地的位置特点:
  只见山坡又宽又平,好像一台连着一台,
  山梁又斜又缓,好像下插的手掌。
  下头三个山包,恰似缺脚的板凳,
  中间宽宽的平地,正是合心的凹塘。
  再看高高的山腰,站满粗叶密的大树,
  老藤像千万条大蛇,缠在大树身上。
  又看平缓的山坡,淌过清凉的溪水,
  无论是“肚脐眼”还是“凹塘”,都是指哈尼所选择居住的村寨位置。哈尼村寨通常都在高山的山腰地带,气候温和适中,宜于居住,这样的选择,既可避免河谷地的炎热气候,又可免除山巅的寒冷。古歌中还描述道,哈尼村寨所在的高山,上有茂密生长的山林,下有山地梯田,山顶流淌下清澈的泉水,村寨周围环绕着竹林和棕榈树,这些正是哈尼村寨的选址依据和环境特征。在古歌中不乏关于哈尼人建寨立房的叙述,在红河两岸、哀牢山上也不乏一个个这样的哈尼村寨实例。
  
  神树林庇护着的哈尼村寨
  
  


  元阳的箐口就是这样一个哈尼族村寨。整个村子坐落在高山的山腰地带。清晨,在高处远远眺望,如烟如雾的云海缭绕山间,依稀可见一片青绿的山坡上点缀着几簇灰白的色彩,美丽的场景仿佛一幅画。太阳升起来,阳光照亮了山头,山坡茂密的竹林和顺应山势层层跌落的灰白房舍渐渐清晰起来,龙树坝哈尼村寨渐渐呈现眼前。
  箐口紧挨着公路,就在山间公路的下侧,村口道路从公路一侧进入。在公路一旁较为宽敞平坦的地方堆放着一捆捆的竹竿,不少人聚集一块,大家很悠闲地闲聊,轻松地做着买卖,他们大都是村里的哈尼人,公路的修建,使他们能够便捷地与外界联系,观念和意识也产生了飞快的更新。从公路向下沿着一条小路沿阶而下百米余,一大片绿荫庇护的平地出现在眼前,抬头仰望,好大的一棵榕树,枝叶繁茂,虬根盘错,四周由须根长成的小树攀满了藤条。这片幽然深邃的林地,就是龙树、神树——村寨守护神的所在地,哈尼的每个村寨都有这样高大茂盛的神树林。大树下的平地是村寨的公共活动中心,是哈尼人载歌载舞的聚集场所,一片神树林庇护着一个哈尼村寨。
  箐口村不大,整体呈带状布局,一条蜿蜒陡斜的小路纵向联系着整个村子。神树位于村子的最高点,村民房舍依顺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各户朝向基本一致,背山向阳,房舍间穿插种植着绿树翠竹,坡下则是村子的龙塘。山势的陡峭使房舍基本位于不同的标高处,相邻两户人家的地势高差几乎都有两米,构成了村寨房舍层层跌落的别样景观。
  
  漫山遍野的“大蘑菇”
  
  大寨要安在高高的凹塘,寨头要栽三排棕树,
  寨屋要栽三排金竹,吃水要吃欢笑的泉水,
  


  住房要住好瞧的蘑菇房。
  哈尼人称自己的房舍为蘑菇房。蘑菇房得名于其外形,房屋脊短坡陡,四坡尖顶的灰色茅草屋顶覆盖在近正四方体的土墙上,远远望去,就像一簇簇的小蘑菇从地里长出来,非常有趣。蘑菇房是土掌房的一种形式,在土掌房的平屋顶上再加建茅草坡顶,更加有利于屋顶的隔热、排水。楼房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屋住人并存粮食,上层堆放杂物。
  蘑菇房玲珑美观,独具一格。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屋里也是暖融融的;在炎热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
  先祖又去到惹罗山上,
  瞧见大雨洗过的山坡,生满红个绿个的蘑菇。
  蘑菇盖护了柱头,是大雨淋不着的式样;
  蘑菇盖护住了柱脚,是大风吹不着的式样。
  惹罗先祖瞧见了,哈尼寨房的式样有了。
  传说远古时,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山高路陡,出门劳作很不方便。后来他们迁徙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漫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有史以来,哈尼人迁徙到哪里,蘑菇房就盖到哪里,遍布哈尼山乡。经长期的发展与改进,现在的蘑菇房既有传统特色又日臻完善,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哀牢山壮景。
  
  哀牢山的“脸谱”——梯田
  
  被称为“雕塑群山的子民”的哈尼族,是一个被生活和苦难磨砺成艺术品的民族。多少个世纪以来,他们在群山中雕塑的梯田,犹如山神的脸谱,优美而庄严,堪称世界奇迹。
  进入并定居在哀牢山后,面对着高耸的群山、无底的深谷和密布的原始森林,哈尼族曾经绝望过,称自己为“世界上最孤独的民族”。为了把亚热带山区变成平坝一样的永久的居住地,哈尼族在寒冷的高山保持森林,在温暖的中山建立村寨,在炎热的下半山开凿梯田,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三位一体的生存空间格局。这是一种伟大的设想和卓越的劳动实践。哈尼族说,我们“像牛一样有使不完的力气,像土狗一样不怕烂泥。”正是这样,哈尼族费尽移山心力,创造出了举世罕见的梯田农业奇观。
  整座山整座山的梯田,层层叠叠数百级乃至上千级,精致,恢弘,仿佛一道道天梯从山顶垂挂下来直抵山脚。每一层都是一道细碎精巧的涟漪,每一叠都是一片清净如鳞的波纹。当天光飘荡在层层水波之上,金色的碎片缀满山体,满山流光溢彩。哀牢山显然不是一座名山,但它绝对是一座特别的山。
  旁边山坡上正在灌田,黄色的泥浆水流进部分已经干涸的田块,这些黄色与映照蓝天的倒影错综围绕。阡陌纵横的田埂上,散落着小房子、松树,人赶着耕牛耙着田地。没有一样能逃过摄影师们的眼睛,而照片却只能记录这柔美的曲线,星罗棋布的山村,却不能体会那种宁静,那种超凡脱俗的智慧。
  梯田凝结着哈尼族数千年的文明。它是哈尼族生命、精神的象征,历史的凝聚和文化的容器。云南省在新世纪将哈尼族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行动表明,雕塑群山的子民——哈尼族的梯田农业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种,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精心保护,就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山林、小溪、村寨与梯田是哈尼族人最珍视的四样事物。在传统的哈尼族人看来,他们所实现的对梯田的开垦根本不是外人所想象的对自然的征服。他们相信在周遭的山水间存在着众多主管自然的神灵,哈尼族人寓居于此,只是接受着神的眷顾。正是这样,这个民族才会以绝妙的手法,将梯田雕琢得灵妙非凡,他们在终日虚无缥缈的雾气下,努力追求一种与自然的和谐。
  
  每离开一个地方就恋恋不舍,这种不舍在离开哈尼族的时候尤甚。看看他们最为看重的东西吧:山林、小溪、村寨、梯田,心怀这样元素的人民是怎样一个安详、坚韧而又心存美好的民族。哈尼族居住在蘑菇型的房子里,这种蘑菇房是走了这么多地方所见的最有特色的房屋;哈尼族的歌谣里唱道:蘑菇盖护了柱头,是大雨淋不着的式样;蘑菇盖护住了柱脚,是大风吹不着的式样......在回头望的时候,我想蘑菇盖不但护住了哈尼人的身体、饭碗和床,最重要的是,护住了哈尼人和谐自然而又勇敢的灵魂。
  
  学者声音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房屋建筑以土石为主要墙体材料。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因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平顶房较为普遍,既可防火,又便於用屋顶晒粮,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史以来,哈尼人迁徙到哪里,蘑菇房就盖到哪里,遍布哈尼山乡,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哀牢山壮景。
其他文献
田石而更为高雅。  几年前,鄙人由三尺杏坛无意转入石坛,不知不觉为之所动、所迷、所狂。五彩缤纷的青田石虽不能言,却真真切切教人许许多多的思想:其色和而不犯,与之神交愈久而愈妙,久而久之就有种与君子相处的感觉,就有种一日不同于一日的境界。不然,天生丽质的青田石怎能醉倒供石的东坡、拜石的米芾、赏石的白傅?!  诚哉斯言,“花如解语嫌事多,石不能言最可人。”(陆游诗句)玩石可充实人生,品石可陶冶情操,迷
期刊
印章是一个人诚信、承诺的象征。中国人崇尚它,是因为它熔书法、篆刻为一炉,有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传,印章最早出现在黄帝时代。汉朝以前,印章以铜铸为主,金玉次之,间有牙骨。可是无论铜、铁、牙骨还是各类翠玉,其材质都十分坚硬,非由专家和特制工具操作不可,文人墨客使用起来很是不便。  六朝以降,历经隋、唐、宋、元,官私印章新意迭出。至元明时期,文人开始以石刻印,风气渐起,并盛极一时,石章与书
期刊
常熟,位于长江三角洲,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她东倚上海,南接苏州,西通无锡,北望通州,交通便捷,商业发达,街市繁荣,物阜民丰,地灵人杰。“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人城”,古域常熟山、水、城融为一体,是太湖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常熟,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素有“文化之邦”之美誉,历代涌现了宰相9名、状元8名、进士483名、举人和
期刊
中国现代美术家庞薰栗(1906年-1985年)教授,江苏常熟人。他是一个世家之子,祖上原居西塘桥,后移住城中望仙桥。光绪二年进士、累官太常寺少卿、通政司副使,并以纂修《常昭合志》著称的庞鸿文,是他的伯祖。庞鸿文因弟(光绪六年进士,官至贵州巡抚)庞鸿书无子,将幼子庞树革华嗣给了他,生二子二女,庞薰琹是次子。  庞薰琹出生后6年,即1911年,正值辛亥革命。这样的时代,会使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
期刊
凉山彝族社会中,流传着一段颇富道德伦理的谚语:“父亲欠下儿子的债,就是替儿子成亲安家;儿子欠下父亲的债,就是为父亲送终超度”。每年岁末年初,凉山彝乡便进入操办儿女婚事的季节,演奏凉山彝家“喜背新娘”的独特乐章。  在凉山彝族民间传统习俗中,最富戏剧效果的便数婚礼了。我1982年从事摄影,最早拍摄的专题,就是“婚礼”和“火把节”。那是1983年深冬,“圣扎”中裤脚方言土语区的中普雄,冰封浅河,雪铺山
期刊
大致说来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有这么两条:  一条是从云南普洱经出发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到西藏,另一条是从成都经理塘、巴塘到西藏。在两条主线沿途,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蛛网般密布在这一地带的各个角落。  实际上,还有一条线路即第三条茶马古道——怒江大峡谷,这是一条世界上最美丽、最险峻、最跌宕起伏的道路,从大理出发,经六库、福贡、丙中落、五里,然后进藏。    每个拥有自由漂泊灵魂的人,总时刻渴
期刊
傈僳族的房屋大多建造在斜坡上,屋子的一端就用若干根木柱支撑起来,形成一个平面。这种支撑方式当地人称“千脚落地”。在一个霏霏细雨的日子,我们沿着怒江,从福贡县城往北20公里,来到怒江西岸,走进了一个名叫娃吐娃的傈僳族村寨。  天又飘起霏霏细雨,进入雨季的怒江峡谷迷迷蒙蒙。怒江峡谷以宏大的气势展示着自己的苍茫、自己的雄奇、自己的美丽,展示着自己富于变化的表情。  我们的云南之行就从这里走进云南高原,走
期刊
走马喜洲    早就听闻喜洲是大理白族民居保存最好、最多的地方,离开兰坪后我们一行人决定走马喜洲,在苍山洱海之间寻觅最具白族特色的民间建筑,去寻找书本和电视里看不到的风景,去领悟那隐藏在苍山洱海深处的“精妙”。    刚进喜洲城,就感觉到了它与众不同的魅力,只见青瓦白墙,绿树相映,田园如织,村落棋布,黑白分明的山水间,是黑白分明的村庄与田畴,远远望去那分明就是一幅意蕴深邃的水墨画,而画幅中最为浑厚
期刊
2009年3月3日下午四时许,在记者连线匡时国际负责人董国强时,他用“最高明的导演也想不出这样的结局”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而这样的心情几乎真实地写照了那一天每个中国人的情绪。就在这天上午,中华抢救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北京丰联广场丰联会馆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揭开自2月25日佳士得结束巴黎拍卖以来悬在人们心中许久的秘密,那个被舆论锁定为华人的神秘鼠首、兔首买家,竟然就是曾在三年前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
期刊
一提到彝族,我们想到的就是凉山、瓦篷房。生长在被历史尘封的茶马古道旁的彝族,在彩云之南这样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大概会熏染出别样的民族风情吧,他们的建筑又是什么样的呢?跋山涉水,穿村越寨,我们已疲惫不堪,真需要停下来休整一番。山鹰组合的这首《七月火把节》从朋友的手机里传出,曲调热烈欢畅。我们对彝族的好奇心立马被唤起,身体的疲劳已不能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      一路颠簸,我们到达了楚雄彝族自治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