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温志娟(1983-),女,汉族,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皮肤病的治疗与预防。E-mail:614501602@qq.com
  通信作者:
  【摘 要】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泛昔洛韦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外用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片口服治疗,均治疗7 d,并在治疗后1周、2月进行随访;观察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总有效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優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并能明显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带状疱疹;药线点灸;泛昔洛韦;后遗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7-007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erbalstring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famciclovir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amciclovir tablets orall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rbalstring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famciclovir for 7 days. Follow-up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  The analgesic time, blistering time and scarring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neuralgia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ork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Herbalstring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famciclovir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the combin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Herpes Zoster; Herbalstring Moxibustion; Famciclovir; Posterior Neuralgia
  带状疱疹是由感觉神经节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针对没有并发症的带状疱疹多采用抗病毒治疗,促进皮肤损伤的愈合。泛昔洛韦是第二代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主要用于疱疹病毒感染[2]。带状疱疹常规治疗能有效缓解初期症状,但容易发展为后遗神经痛,愈后较差。带状疱疹在壮医中称为培额,采用壮药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特别是对疼痛症状的缓解。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0.13±9.14)岁,平均病程(1.87±0.82)d;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87±8.83)岁,平均病程(2.03±0.81)d。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考《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3]中关于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 ~60岁;③皮疹出现在3天以内者;④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本次临床观察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4 排除标准 ①特殊类型带状疱疹;②对使用药物有过敏者;③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④治疗前有使用其他药物治疗者;⑤具有心、肝、肾等其他基础疾病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方法 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片(湖南金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90,24片/盒),每次1片,每8h 1次,治疗7d,治疗后1周、2月进行随访。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药线点灸进行治疗。药线是由红十字会医院自制,用苎麻搓成并经过活血化瘀类中药药物溶液浸泡加工制成的,药线每条长30cm,每10条扎成1束,直径约为1mm。药线点灸,每天1次,由门诊主治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具体操作如下:食、拇指持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cm,将露出的线端在酒精灯火上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采用针刺中围刺法的方法进行,在疱疹带的头、尾各刺一针,两旁则根据疱疹带的大小选取数点,向疱疹带中央点灸;将有火星线端对准选取的灸点,顺应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火星线头直接点按于皮肤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处灸一壮,以灸处轻微灼热感为度。当皮疹为水疱时,只点灸疱疹带的外围[4]。共治疗7 d,治疗后1周、2月进行随访。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①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时间计算均从开始用药计算,开始用药到疱疹不再新发为止疱时间;开始用药到疼痛明显减轻为止痛时间;开始用药到水疱干涸结痂为结痂时间。②疗效判断标准[4]: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疼痛基本消失;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疼痛显著减轻;有效:皮损消退约30%,疼痛有所减轻;无效:皮损消退不足约30%,仍有疼痛;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后发生后遗神经痛例数 /总例数×100%。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皮疹消退后持续超过4周的疼痛;或在疼痛缓解后再次发生超过4周的疼痛[4]。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比较 两组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为96.66%,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在治疗后2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感觉神经节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1~3个皮肤节段的单侧簇集性水疱。国内区域调查显示≥50岁人群发病率为0.34%~0.58%[5]。在病毒再激活的过程中,病毒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下行到局部皮膚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疼痛。疼痛可以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前,也可以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后。
  带状疱疹治疗的首选药物是抗病毒药物,并且在使用时要求越早越好,诊断即用药。泛昔洛韦是活性抗病毒剂三磷酸喷昔洛韦的前体,它能迅速扩散到病毒感染和未感染的细胞中。喷昔洛韦竞争性地抑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从而干扰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半衰期长达10~20h,生物利用度达85%[6]。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采用此药作为对照组[7-9]。
  带状疱疹在壮医中称为培额,由于毒邪阻滞道路,积于肌肤,气血失衡,天气、地气、人气三部之气不能同步协调运行而发为本部,按病变部位属龙路、火路范畴[10]。治疗上以调气、解毒、补虚为原则,通过壮医药线点灸的温热效应刺激、壮药成分药理作用及经络的传导疏通三道两路气机,调理气血均衡,使三气复归同步,正气康复而病愈[11]。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药线点灸能提高 CD3+、CD4+及 CD4+ /CD8+的比值水平,对T细胞免疫有调节作用[12];能增加白介素10的分泌,减少神经损伤部位的疼痛[13];能调控应激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14];能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达到止痛的作用[14]。故药线点灸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止痛的作用,这与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契合,故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显示药线点灸能缩短带状疱疹患者止疱、止痛以及结痂的时间。在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时,能显著提高带状疱疹的疗效,并且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更低,这与其他报道具有相似性[15-16]。因此,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并能明显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65-67.
  [2]胡孟娇,武松江,曾文波,等.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2):139-14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5.
  [4]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6):403-408.
  [5]Zhu Q,Zheng H,Qu H,et al.Epidemiology of herpes zoster among adults aged 50 and above in Guangdong,China[J].Human Vaccines,2015,11(8):2113-2118.
  [6]郭韶洁,王淑民,武峰,等.泛昔洛韦片在中国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2):125-127.
  [7]方锐华,杨捷,莫友.大剂量口服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20(1):38-40.
  [8]张曙浩.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183-184.
  [9]张春燕,任晓蕾,詹轶秋,等.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J].医药导报,2018(4):483-488.
  [10]肖廷刚.壮医外科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54-55.
  [11]伍丽蓉.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3):36-39.
  [12]全小红.药线点灸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13]李晶晶,林辰,方刚,等.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β和IL-10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6):628-630.
  [14]白露.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JNK、ERK1/2及p38MAPK蛋白调控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
  [15]李艳玲,张敏,刘春明.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Th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3):214-216.
  [16]刘翠婷,阮继源,商能欣.药线点灸结合自拟雄黄散外敷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3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12):891-892.
  (收稿日期:2019-01-21 编辑:刘斌)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在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CI)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10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肌酶学水平和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SOD、LVEF水平均比对照组较高,MDA、CK-MB、LVEDV、LVESV水平均较对照组低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用米非司酮联合疏肝散结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与月经量,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血清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与月经量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带状疱疹采取芍药甘草汤联合瓜蒌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9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芍药甘草汤联合瓜蒌散加减,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研究组的止疱时间、完全结痂时间及皮损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 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主要以激素、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为主的对症治疗,且长期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体现出独特优势,文章从COPD稳定期的中医辨证及其客观指标的变化进行综述,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和中药新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COPD稳定期;中医药;肺胀;炎性生物标志物;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黑冰片、黑冰片-10味散、十味黑冰片丸中重金属铅、镉、铜、汞及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砷、铅、镉、铜元素的含量,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汞元素含量。结果:该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在84.87%~98.86%之间,RSD<5 %,测得黑冰片和两种成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总含量在17.65~77.82mg/kg之间。结论:参考《药用植物及制剂进
期刊
【摘 要】 中医药古籍记载着大量的医药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整理研究中医药古籍既要重视中医药学术价值,也要重视其特定时空领域的文化特色研究。以三峡清代医著《云峰医案》研究成果为例,阐述如何发掘中医药古籍呈现的地方人物、地方语言和民风民俗特色,这对准确理解中医药古籍思想、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关键词】 中医药古籍;地方文化特色;云峰医案;民风民俗  【中图
期刊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BA198033);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8KY0918)。  作者简介:杨丹(1984-),女,汉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活性研究。E-mail:yangdan8412@163.com  通信作者:程忠泉(1976-),男,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活性及应用研究。E-mail:751
期刊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郭钦安(1983-),男,汉族,本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控制。E-mail:guoqinan123@163.com  通信作者:  【摘 要】 目的:建立止眩胶囊制剂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xterra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3∶[KG-*3/5]1)-1.0%甲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晚期肿瘤合并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晚期肿瘤合并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体力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痰、发热、肺部湿
期刊
基金项目:贵州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黔科合J重大字【2015】2002)。  作者简介:于浩潼(1992-),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临床。E-mail:1360957752@qq.com  通信作者:葛正行(1962-),男,布依族,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E-mail:2562900350@qq.com  【摘 要】 目的:探讨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