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b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初中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经不再符合时代进步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改革初中历史的教学方式愈发成为必然之势。这其中情境教学法逐渐成为历史教学的所追捧的教学方式,许多教师成为了情境教学的实践者。本文从挖掘相关的历史教学资源、巧妙运用不同的创设情境的方式、结合情景设疑探究三个方面对于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情景教学法,以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应用
  纵观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充分认同并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把情境作为导入的工具,且设置情境单一固化,设置情景的过程中对历史史料的运用还比较简单,这对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情景教学的教學效果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清楚地认识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学会科学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而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感悟,真正发挥情景教学的作用。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挖掘历史资源,支撑情境创设
  历史课本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核心材料。因此,教师在利用情景教学法时,应当总是围绕课本内容整合课内外的历史教学资源,进而优化教学。例如,人教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资源,课本的导入框、文献资料、知识拓展、相关史事、课后活动、问题思考以及与之配套的历史图册等,都为历史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能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创设情境,有利于成分实现教材的价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不理解在当时腐败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林则徐为什么能够突破层层阻碍,决心禁烟。教师可以借助课本中的“人物扫描”,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林则徐面对家国危难时急切想要力挽狂澜的心情。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材料研读”,向学生展示黄花岗起义的烈士照片、七十二烈士之墓等石碑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当时的革命党人为了国家的未来浴血奋战,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大无畏精神,使学生明白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
  二、巧用创设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体验,情感态度的比重更大,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教学方法。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情景教学并不都是为了有趣,更多的是吸引学生走向知识的深处,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因此,教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以情景教学为依托,再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灵活使用各种方式创设情境,如利用图片、视频、文献资料、音乐、生活等。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创设总体的情景以及细节的情景,它们可能会有交叉,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中国红军浴血奋战的图片以及抗战英雄的图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借助音乐强有力的感染性,使学生在慷慨激昂、奋发向上的曲调中感受抗日战争胜利对于中国的重大意义,让学生牢记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分享去北京圆明园遗址旅行的经历,再询问学生是否亲眼参观过圆明园,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说一说对于圆明园的了解,进而调动学生对于当时列强毁灭破坏行为的惋惜、谴责情绪,进而达到思想教育目的。
  三、借境设置疑问,拓展学生思维
  学中有思才能促进学习真正的进步。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情境中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在历史情境中设置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让学生对历史课充满期待,这样历史教学课堂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除了设置问题探究,还可以组织简短的历史辩论赛,深入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让学生主动深入感受历史,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例如,在“秦统一中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记者采访活动,虚拟场景,让学生采访秦始皇,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几个问题进行“采访”。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灭六国完成了军事上的统一,那之后怎样巩固统一大业呢?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等方面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政策的含义吗?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意义作用?教师出示统计表格,让学生进行信息的有序整理,带领学生通过对书面知识的整理,逐渐深入思考其深刻含义,引发学生思考。
  综上所述,经过实践证明,情景教学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教师学会科学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历史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挑拨学生情感之弦,让学生在情与理的交融之中领悟历史道理,实现由情到理的转化,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惠凤.开展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策略[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5):120-121.
  [2]夏则灵.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微探 ——以八年级历史教学为例[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2):68.
其他文献
摘 要:顾名思义,复习主要是指重复学习过的东西。不难发现,这是加深知识理解,强化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高考总复习,更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阶段。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组织开展高中生物的高考复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考复习;指导策略  高考复习主要是指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复习与巩固,与阶段性的复习相比,高考复习中涉及到的知识量骤增,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复习难度。因此,在高中生物教
期刊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基层教育的一次历史性机遇。紧抓时代良机,及时投入到这场战略中去,发挥教学活动的优势,助力这一伟大工程,是每个国人的幸遇。基层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要及时应对,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及早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教育;机遇和困难;实现目的  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一系列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期刊
摘 要: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全身心为学生服务,打造一个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我国设立了不同的教育机构与相适应的教育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国教育方针也对其做出了具体阐述。尤其是针对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法案与教育模式,以便使各式各样
期刊
摘 要:对小学生的发展过程来说,其获取知识点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老师;因此,老师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一个班集体的管理来说,班主任的工作是其管理和发展的核心,甚至可以说一个班级的灵魂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直接地影响到一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下面就多年的数学教学及班主任管理经验,简单地论述一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将班主任工作更好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学生身体素质及意志培养更加关注。初中体育的教学也应适应新变化,引进良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加强教育改革。篮球教学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师生们的喜爱。合作教学模式作为篮球教学的重要实现途径,应注重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和教学条件,对教学模式予以革新,加强互动体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合作教学模式;初中;篮球教学;应用  引
期刊
摘 要:物理学科虽然没有小学的相关学科做基础,但其学科价值依然要发挥极大的作用,即为高中物理学科打基础。但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研究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势必会打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降低物理学习的效率。在此情景下,物理教师应采用积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学习心理进行探索、学习与创新等。问题导学式教学填补了传统教学中的教育空白,为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机遇。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这些工作就是课堂的导入方法。导入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导入方法可以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规划导入方法,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入方法;问题导入;故事导入
期刊
摘 要: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生为本和快乐教学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体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成长,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是初中的基础
期刊
摘 要: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工作实践中也成为了现阶段高中教学工作实施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提升高中课堂教学效率,是现阶段每个高中教学工作开展中都在研究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构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路径探索,对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高校课堂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高校课堂构建的路径,力图在本文研究帮助下,为高中信息技术高校教学课堂构建提供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为了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水平,教师需要综合性分析小学生目前的整体素质水平,并系统性了解学生目前遇到的各项道德品质问题,从而能够在指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重点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认知水平。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和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