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之原则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0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师准备和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着力点,那么创设问题情境需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启发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求其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如:在铜与浓硝酸反应教学中,我们先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浓硝酸分解时生成什么物质?(2)硝酸分解的哪一种产物能与铜反应?(3)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4)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可能起到了哪些作用?对学生做了这些引导后,又引导学生做了铜与浓硝酸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而分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并书写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在教学中,我明显地感受到这种问题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展示性原则
  学生是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学会思维的,由于教学内容、教材知识蕴含的思维方法都有丰富的背景材料,而思维活动本身又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展示内在的思维过程,揭示化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发现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知识背后的材料及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
  比如,在讲“盐类水解”时,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盐溶液并非都显中性。为帮助学生释疑,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链”:(1)实验中所用的盐其组成中既无H+,又无OH-,为什么溶于水后却呈现一定的酸碱性?(2)盐溶液呈现的酸碱性与组成的离子之间有何关系?(3)在上述的各种盐溶液中,存在哪些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离子?它们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通过对以上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了知识,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三、适度性原则
  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但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做到精心设计,问题提得不能太浅,也不能提得太深,深浅度最好把握在“跳一跳,摘个桃”的程度,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也就是要让学生经过努力,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巩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促进“最近发展区”上升到“未知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获得了成功的快感。
  例如,我在讲电解池原理时,先让学生做电解水的实验,同时提出了几个问题:①纯水几乎不导电,为什么溶液中产生电流?②溶液中硫酸的作用是什么?③硫酸能导电发生电解,那么其它电解质溶液是否也能导电并发生电解呢?然后指导学生再做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这样下来,学生兴趣高涨,很想知道结果。这样的问题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考虑的,从初中知识引入,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效果很不错。而如果直接提问:电解硫酸铜的产物是什么?学生显然无法回答。
  四、层次性原则
  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先从简单、较基本的做起,然后再去突破难点,完成关键步骤。没有人喜欢在一开始就直接去攻克难关而不经历任何铺垫。因为在从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步总结规律、积累经验、增强信心,而这些对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所以,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尽可能设计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要建立解决问题的“台阶”,帮助学生拾阶而上。
  如:进行“计算强酸中水电离出来的C(H+)或强碱中水电离出来的C(OH-)”的内容教学时,我设计了下列有梯度的问题:(1)0.1mol/lHCl中C(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电离出来的?(2)0.1mol/lHCl中C(O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产生的?(3)0.1mol/lHCl中水电离出来的C(H+)等于多少?你是怎样考虑的?通过问题的递进性设计,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设置的递进而显得更为活跃。
  五、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的问题强调答案的多样性,能够调动学生对各种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迁移,促进学生的讨论和师生的交流,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得出各种结论,这是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再者,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
  如,在学习了电离平衡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醋酸是一种弱酸。经过学生思考、讨论,设计了如下比较可行的方案:①测定0.1mol/LCH3COONa的pH,发现pH>7;②测定0.1mol/LCH3COOH的pH,发现pH>1;③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H与HCl分别与相同大小的锌粒反应,比较放出氢气速率的快慢;④取pH=1的CH3COOH和HCl分别稀释100倍,再测pH;⑤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滴加石蕊变红,再加CH3COONa固体,发现红色变浅……
  由于问题是开放式的,没有现成的、唯一的答案,这就更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
  可见,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提问也是如此。笔者以为,开头一问,要引人入胜,结尾一问也不可或缺。结尾一问,要有回味性,要有延伸性性,要让学生带着这最后一问,去重温所学的知识,去期盼新的一课。
其他文献
当前,我们国家的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把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还给孩子。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有一个实例与大家分享一下,上个星期九(3)班胡奎同学喜欢我的一本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积累必备》。让我借给他看,我见他很喜欢,我就送给他了。他很高兴,还说了一句“何老师,你真好!”从那以后,我每天上的新内容,他都提前把他给预习
期刊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
期刊
试卷评讲课能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判断一节评讲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很多老师不重视这类课型,有的上课没有重点,面面俱到;有的课前没有充分准备,信口开河;有的上课只是对对正确答案,不讲思路。做题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掌握解题技巧和提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做题以后的习题讲评,是学生得到
期刊
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本学科的特点,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困惑。本文就当前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论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
期刊
摘要:研究有机物的步骤和方法,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原理,才能从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探究其性质。  关键词:研究有机物 方法 原理  研究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燃烧法和仪器法。不同的方法,原理也不同,只有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原理,才能从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探究其性质。  板块一、理解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原理  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期刊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虽然已经脱离了“哑巴英语”的时代,但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和信息闭塞导致学生对教材中频频出现的计算机用语和一些流行时尚的东西懵懵懂懂或者知之甚少,小学阶段从未接触多英语或英语基础差,学生思想单纯,性格内向等种种原因,农村英语口语课堂中还是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行为。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的不良影响  教师的授课方式传统刻板,很难激起学生学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培养,更要承担着人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亲情教育正是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亲情教育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语文教育的必然。本文在借鉴有关情感教育、亲情教育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具有的亲情资源,试图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亲情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亲情教育  一、引言 
期刊
俗话说: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它能把阻力化为动力,将被动变成主动,勇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因此,如何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到达成功的彼岸,是每一位教师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留心教学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时时处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信心。  一、鼓励为主,唤起自信心  无论哪一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作为语文教师,我关注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点
期刊
新课标把高中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课标体现高中数学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一、了解课标要求,把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