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阅读要求教师以语言建构为基础,运用多种阅读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深刻、生动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感悟能力、思维发展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笔者以《壶口瀑布》为例,阐述深度阅读的理念与策略。
一、目标定位:以文为本,以生为本
阅读教学要想取得成效,教师必须先明确所执教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壶口瀑布》是部编本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文辞优美是游记散文的一大特点,作者梁衡又是锤炼语言的大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文字的涵泳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山水,将意境美、哲理美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有了上述观照,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我们就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了:1.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2.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对人生思考和民族精神歌颂的表达手法。同时,将“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确定为教学重点,将“领会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作为教学难点。
二、流程设置: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围绕上述目标和重难点,教师设计了三个有梯度、有张力的教学环节,安排了十个有关联、有个性的教学活动:
一、初读,观景象,读出壶口的磅礴
活动1:默读课文,了解这篇游记散文的文路。
活动2:你是喜爱雨季的壶口,还是倾心枯水期的瀑布。
二、精读,品性情,读出壶口的刚柔
活动3:读气势之宏。
活动4:品动词之妙。
活动5:赏句式之美。
活动6:变式朗读,读出壶口之柔。
三、深读,悟哲理,读出壶口的伟大
活动7:探究石的作用。
活动8:思考人称的变化。老师有个小小的发现,从第五段中的“她”与前面“它们”人称代词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活动9:感受黄河精神。观看具有黄河性格的抗日志士奋勇杀敌的视频。
活动10:升华阅读情感。配乐齐读第六自然段。
上述三个环节板块清晰、由景入理、一“壶”串之、浑然一体。同时,十个活动循着“起承转合”的思维逻辑渐行渐深,曲径通幽。
三、策略运用:析辨揣咏,增删调换
析、辨、揣、咏、增、删、调、换等,是解构语言、重构语言的基本方法,用得好会越读越有趣,越读越深入。
在活动3“读气势之宏”中,师生没有争议地聚焦到下面这个句子:“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教师先让学生自读,找出特别有气势的词语。学生找到了“涌”“挤”“撞”“推”“搡”“呼”“碎”等动词,还找到了“排排”“推推搡搡”“堆堆”等叠词。教师让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要求重读动词,拉长叠词的语调,读完后谈体会。这名学生朗读时感受到壶口瀑布汹涌奔腾的力量,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有类似感受。教师让全班学生大声朗读这句话,要求重读动词并辅以“涌”“挤”“撞”“推”“搡”“拥”等动作。学生情绪高涨、表情丰富、肢体语言夸张,仿佛自身化成了汹涌的河水。
在活动4“品动词之妙”中,教师运用“换”“辨”策略,收到了解构语言、再构语言的双重效果。看下面这个句子:
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学生初读后,教师提示:将“拢”换成“合”,将“冲”换成“流”,将“跌”换成“落”,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和原句有什么不一样。一名学生感受到,原句中的“冲”写出了黄河水势的湍急,有气势磅礴之感,而“流”缺少动感和力度,气势不够;另一名学生感受到,“跌”动感十足,将壶口瀑布不断往下落的过程写出来了,有拟人化的效果,而“落”不够生动形象,欠缺气势。对于“拢”字的分析,学生面有难色。于是,教师出示了一张壶口瀑布地形图,让学生了解“一川平坦如席的大水,迅速收成一股向下隆隆冲去”的地形特点。一个聪慧的学生下意识地做出“拢头发”的动作,大家心领神会,有了精彩的答案:“这一川水如一位即将出征的俠士,用力将头发一挽,毅然决然地前行,而‘合’(学生将张开的双手合上),不能将壶口瀑布被龙槽收束的状态准确地表现出来。”另一名学生的发言更精彩:“冲向龙槽的这一川大水,是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拢’成一束的,这双有力的大手,就是黄河母亲之手!”
四、高潮建构:奇思妙想,美悟美读
教学高潮出现的标志是,学生强烈的阅读情绪被唤醒,进入到“深刻”“生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能否进入高潮,是评判一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参照物。
在活动5“赏句式之美”中,教师再次出示活动4的句子,并将其修改为“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不断地往下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要求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种表达好。学生通过阅读、揣摩,发现原句是长句,反复描写瀑布跌的过程,显得更详细,而改句是短句,显得直白,欠缺过程的描述,不能带给读者想象。教师追问:“句式的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一名学生体会到,原句充分展示了壶口瀑布汹涌磅礴的画面,将壶口瀑布愈跌愈猛、顽强不息的生命状态体现出来了,而改句欠缺画面感,少了情味。另一名学生体会更深刻:平静流淌的黄河水到了壶口更加激越强劲,不断跌落,又不断地奋勇向前。她跌出了勇敢,跌出了自信,跌出了不一样的全新自我。这是一种热烈奔放的生命力,是一种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带着这种理解朗诵,学生读得气势磅礴、声震屋宇,教学高潮如期而至。这个高潮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
当课堂行进到活动8“思考人称的变化”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黄河文化、母亲河乃至中华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尽管还处于比较诗意和抽象的状态,但对文本意旨已经有了一种朦胧的感觉。于是,教师切入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段话:“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这段话既是对文本内容本身的评价,也是对作者家国情怀的高度赞扬,对学生的阅读起着方向性作用。借助这段话,课堂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活动9“感受黄河精神”。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恰到好处地推出了代表民族救亡和不屈抗争精神的微视频(经过艺术加工的“平型关大捷”英勇壮烈的战斗场面),让黄河文化、民族精神找到了落点。
情与理的汇聚为教学高潮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课堂顺理成章地进入到第10个活动:升华阅读情感。教师引导学生配乐齐诵文章的最后一段。在铿锵的《黄河大合唱》乐声中,学生充满深情的读书声响起来了,为民族欢呼、为自己喝彩的掌声也在心底响起来。
(作者单位:易艳丽,荆门市沙洋县五里镇五里初级中学;龚金喜,荆门市沙洋县教研室)
一、目标定位:以文为本,以生为本
阅读教学要想取得成效,教师必须先明确所执教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壶口瀑布》是部编本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文辞优美是游记散文的一大特点,作者梁衡又是锤炼语言的大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文字的涵泳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山水,将意境美、哲理美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有了上述观照,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我们就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了:1.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2.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对人生思考和民族精神歌颂的表达手法。同时,将“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确定为教学重点,将“领会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作为教学难点。
二、流程设置: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围绕上述目标和重难点,教师设计了三个有梯度、有张力的教学环节,安排了十个有关联、有个性的教学活动:
一、初读,观景象,读出壶口的磅礴
活动1:默读课文,了解这篇游记散文的文路。
活动2:你是喜爱雨季的壶口,还是倾心枯水期的瀑布。
二、精读,品性情,读出壶口的刚柔
活动3:读气势之宏。
活动4:品动词之妙。
活动5:赏句式之美。
活动6:变式朗读,读出壶口之柔。
三、深读,悟哲理,读出壶口的伟大
活动7:探究石的作用。
活动8:思考人称的变化。老师有个小小的发现,从第五段中的“她”与前面“它们”人称代词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活动9:感受黄河精神。观看具有黄河性格的抗日志士奋勇杀敌的视频。
活动10:升华阅读情感。配乐齐读第六自然段。
上述三个环节板块清晰、由景入理、一“壶”串之、浑然一体。同时,十个活动循着“起承转合”的思维逻辑渐行渐深,曲径通幽。
三、策略运用:析辨揣咏,增删调换
析、辨、揣、咏、增、删、调、换等,是解构语言、重构语言的基本方法,用得好会越读越有趣,越读越深入。
在活动3“读气势之宏”中,师生没有争议地聚焦到下面这个句子:“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教师先让学生自读,找出特别有气势的词语。学生找到了“涌”“挤”“撞”“推”“搡”“呼”“碎”等动词,还找到了“排排”“推推搡搡”“堆堆”等叠词。教师让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要求重读动词,拉长叠词的语调,读完后谈体会。这名学生朗读时感受到壶口瀑布汹涌奔腾的力量,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有类似感受。教师让全班学生大声朗读这句话,要求重读动词并辅以“涌”“挤”“撞”“推”“搡”“拥”等动作。学生情绪高涨、表情丰富、肢体语言夸张,仿佛自身化成了汹涌的河水。
在活动4“品动词之妙”中,教师运用“换”“辨”策略,收到了解构语言、再构语言的双重效果。看下面这个句子:
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学生初读后,教师提示:将“拢”换成“合”,将“冲”换成“流”,将“跌”换成“落”,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和原句有什么不一样。一名学生感受到,原句中的“冲”写出了黄河水势的湍急,有气势磅礴之感,而“流”缺少动感和力度,气势不够;另一名学生感受到,“跌”动感十足,将壶口瀑布不断往下落的过程写出来了,有拟人化的效果,而“落”不够生动形象,欠缺气势。对于“拢”字的分析,学生面有难色。于是,教师出示了一张壶口瀑布地形图,让学生了解“一川平坦如席的大水,迅速收成一股向下隆隆冲去”的地形特点。一个聪慧的学生下意识地做出“拢头发”的动作,大家心领神会,有了精彩的答案:“这一川水如一位即将出征的俠士,用力将头发一挽,毅然决然地前行,而‘合’(学生将张开的双手合上),不能将壶口瀑布被龙槽收束的状态准确地表现出来。”另一名学生的发言更精彩:“冲向龙槽的这一川大水,是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拢’成一束的,这双有力的大手,就是黄河母亲之手!”
四、高潮建构:奇思妙想,美悟美读
教学高潮出现的标志是,学生强烈的阅读情绪被唤醒,进入到“深刻”“生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能否进入高潮,是评判一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参照物。
在活动5“赏句式之美”中,教师再次出示活动4的句子,并将其修改为“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不断地往下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要求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种表达好。学生通过阅读、揣摩,发现原句是长句,反复描写瀑布跌的过程,显得更详细,而改句是短句,显得直白,欠缺过程的描述,不能带给读者想象。教师追问:“句式的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一名学生体会到,原句充分展示了壶口瀑布汹涌磅礴的画面,将壶口瀑布愈跌愈猛、顽强不息的生命状态体现出来了,而改句欠缺画面感,少了情味。另一名学生体会更深刻:平静流淌的黄河水到了壶口更加激越强劲,不断跌落,又不断地奋勇向前。她跌出了勇敢,跌出了自信,跌出了不一样的全新自我。这是一种热烈奔放的生命力,是一种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带着这种理解朗诵,学生读得气势磅礴、声震屋宇,教学高潮如期而至。这个高潮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
当课堂行进到活动8“思考人称的变化”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黄河文化、母亲河乃至中华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尽管还处于比较诗意和抽象的状态,但对文本意旨已经有了一种朦胧的感觉。于是,教师切入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段话:“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这段话既是对文本内容本身的评价,也是对作者家国情怀的高度赞扬,对学生的阅读起着方向性作用。借助这段话,课堂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活动9“感受黄河精神”。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恰到好处地推出了代表民族救亡和不屈抗争精神的微视频(经过艺术加工的“平型关大捷”英勇壮烈的战斗场面),让黄河文化、民族精神找到了落点。
情与理的汇聚为教学高潮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课堂顺理成章地进入到第10个活动:升华阅读情感。教师引导学生配乐齐诵文章的最后一段。在铿锵的《黄河大合唱》乐声中,学生充满深情的读书声响起来了,为民族欢呼、为自己喝彩的掌声也在心底响起来。
(作者单位:易艳丽,荆门市沙洋县五里镇五里初级中学;龚金喜,荆门市沙洋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