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机会,赋闲在家,衣食住行全靠父母,他们的统一代号,叫“啃老族”。
“急什么,反正我爸养得起我”
2010年夏天,思思(化名)从集美某大专院校毕业,那一年,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找到了工作,可是思思却没有。那时候,她不是不想上班,而是觉得父亲有“门路”,能把她弄进知名企事业单位。
不幸的是,父亲的“门路”远没有思思想象中那么管用。首先,“大专文凭”就让她被毫无余地地拒之门外。所以当时,思思暗自发誓,一定要自考本科文凭。可是她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我拿英语科没辙”,反复考了三次,依然不及格。
对此,思思妈很生气,她说,为了支持思思自考,家里从没要求她要像其他孩子一样出去闯荡,“每次报名时,她都干劲十足,可是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晃晃悠悠无所事事,每回都到了考试前一周才要恶补,怎么来得及?”
那么,既然这个“门路”用不了,也该找其他工作了吧?
就在2012年5月份,思思听说到家附近的证券公司上班“挺好”,就想着要先考个证券从业资格证。可是,准备了三个多月,考试结果又让大家失望透顶。查到成绩的当天,思思觉得“没脸见人了”,可是第二天,她又开始恢复了浑浑噩噩的状态。
朋友问:“你都毕业两年多了还没上班,有什么打算?”思思摇摇头说:“不知道,目前没发现有什么是我感兴趣的,急什么,反正我爸还养得起我。”
“工作累,在家待着比较舒服”
“本科毕业,居然连通知的格式都搞不清楚,你大学到底都在干些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能力怎么那么差!”毕业后,这句话就成了小陈心里“永远的痛”。
2011年,小陈告别大学后就在一家私企找到了文秘的工作。上班第二周,因为一份通知的格式没弄对,小陈被情绪不佳的经理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
不曾想,这一骂不但把小陈骂哭了,还把她骂得一走了之。“不就一份通知吗?有必要这么大动干戈吗?我从小就没受过这种气,他以为他是谁?大不了不干。”现在说起来,小陈气不打一处来。
小陈妈妈说:“别看就那么一句话,可把她给骂怕了。”从2011年辞职后,小陈就再也不愿意出去上班。她觉得,上班老是要受气,“还要每天给领导装笑脸,我实在受不了,还是在家舒服”。
在小陈看来,父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在家也有在家赚钱的办法”。
2012年春节后,小陈就在大型购物网站注册了一家网店,向父母要了1万多元“生意本”进了一批女装,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快一年了,惨淡的经营让她血本无归。
现在,小陈还是过着天天向父母伸手要钱的日子,但她开始觉得,“换个思路,改卖化妆品可能会比较好……”
“钱太少,我绝不只值这个价”
这几年企业招聘时,有些大学生谈起待遇是羞答答,有些则拒绝“雾里看花”,黄硕就属于后者。
黄硕是厦门某高校2011届本科毕业生,虽说他所就读的学校还不错,但黄硕却至今还迟迟未能找到工作。不过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他还迟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黄硕很直白,是个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人,所以每次应聘,他都要先把薪酬和企业谈清楚,一旦这点谈不拢,他就觉得没有继续沟通的必要了。
“我要找的工作,每个月的工资怎么说也要在4500元以上,要让我看到职业的发展前景,不要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能正常休双休日,公司的地段不要太鱼龙混杂,工作环境稍微高档些就可以了。我想,凭我的能力有这样的要求也不算太苛刻,我有同学就已经找到了这样的工作。”
要求归要求,可实际情况是,至今为止,黄硕所找到的公司不但工资“不达标”,就连其他“附带”的要求也无法一一满足他。
所以,黄硕决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说,“如果找不到符合我的条件的工作,我宁愿不做,父母花那么多钱培养我,我绝对不只值他们开出的那个价!”
对于儿子的做法,黄爸爸颇有微词,但却始终找不到说服儿子的办法,只能任他一边继续花家里的钱,一边苦苦寻觅。
“急什么,反正我爸养得起我”
2010年夏天,思思(化名)从集美某大专院校毕业,那一年,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找到了工作,可是思思却没有。那时候,她不是不想上班,而是觉得父亲有“门路”,能把她弄进知名企事业单位。
不幸的是,父亲的“门路”远没有思思想象中那么管用。首先,“大专文凭”就让她被毫无余地地拒之门外。所以当时,思思暗自发誓,一定要自考本科文凭。可是她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我拿英语科没辙”,反复考了三次,依然不及格。
对此,思思妈很生气,她说,为了支持思思自考,家里从没要求她要像其他孩子一样出去闯荡,“每次报名时,她都干劲十足,可是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晃晃悠悠无所事事,每回都到了考试前一周才要恶补,怎么来得及?”
那么,既然这个“门路”用不了,也该找其他工作了吧?
就在2012年5月份,思思听说到家附近的证券公司上班“挺好”,就想着要先考个证券从业资格证。可是,准备了三个多月,考试结果又让大家失望透顶。查到成绩的当天,思思觉得“没脸见人了”,可是第二天,她又开始恢复了浑浑噩噩的状态。
朋友问:“你都毕业两年多了还没上班,有什么打算?”思思摇摇头说:“不知道,目前没发现有什么是我感兴趣的,急什么,反正我爸还养得起我。”
“工作累,在家待着比较舒服”
“本科毕业,居然连通知的格式都搞不清楚,你大学到底都在干些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能力怎么那么差!”毕业后,这句话就成了小陈心里“永远的痛”。
2011年,小陈告别大学后就在一家私企找到了文秘的工作。上班第二周,因为一份通知的格式没弄对,小陈被情绪不佳的经理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
不曾想,这一骂不但把小陈骂哭了,还把她骂得一走了之。“不就一份通知吗?有必要这么大动干戈吗?我从小就没受过这种气,他以为他是谁?大不了不干。”现在说起来,小陈气不打一处来。
小陈妈妈说:“别看就那么一句话,可把她给骂怕了。”从2011年辞职后,小陈就再也不愿意出去上班。她觉得,上班老是要受气,“还要每天给领导装笑脸,我实在受不了,还是在家舒服”。
在小陈看来,父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在家也有在家赚钱的办法”。
2012年春节后,小陈就在大型购物网站注册了一家网店,向父母要了1万多元“生意本”进了一批女装,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快一年了,惨淡的经营让她血本无归。
现在,小陈还是过着天天向父母伸手要钱的日子,但她开始觉得,“换个思路,改卖化妆品可能会比较好……”
“钱太少,我绝不只值这个价”
这几年企业招聘时,有些大学生谈起待遇是羞答答,有些则拒绝“雾里看花”,黄硕就属于后者。
黄硕是厦门某高校2011届本科毕业生,虽说他所就读的学校还不错,但黄硕却至今还迟迟未能找到工作。不过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他还迟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黄硕很直白,是个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人,所以每次应聘,他都要先把薪酬和企业谈清楚,一旦这点谈不拢,他就觉得没有继续沟通的必要了。
“我要找的工作,每个月的工资怎么说也要在4500元以上,要让我看到职业的发展前景,不要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能正常休双休日,公司的地段不要太鱼龙混杂,工作环境稍微高档些就可以了。我想,凭我的能力有这样的要求也不算太苛刻,我有同学就已经找到了这样的工作。”
要求归要求,可实际情况是,至今为止,黄硕所找到的公司不但工资“不达标”,就连其他“附带”的要求也无法一一满足他。
所以,黄硕决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说,“如果找不到符合我的条件的工作,我宁愿不做,父母花那么多钱培养我,我绝对不只值他们开出的那个价!”
对于儿子的做法,黄爸爸颇有微词,但却始终找不到说服儿子的办法,只能任他一边继续花家里的钱,一边苦苦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