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课异构”主要表现在以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思路处理相同的教学材料,突出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此文通过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从优化教法、评课反思、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介绍了“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同课异构 优化教法 评课反思 更新理念 课堂效率
“同课异构”理论最初源于皮亚杰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 theory),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理解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课的结构、风格以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堂课的对比,结合它所取得的效果,找出其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同课异构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活动,遵循着很多的新理念,它的科学应用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加强组内备课、说课,集思广益,优化教法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及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说课活动,同课异构,相同教材,不同上法,大家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力争把最佳的精神状态放在课堂里,把最好的课堂引导呈现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这样,对于同一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了相同的目标,诠释了同一个主题。教师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探究活动,师生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实际背景素材出发,围绕素材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真正做到了把“教”堂变成“学”堂。
二、加强听课学习,做好评课反思
听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听课的同时,也会时不时地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要看一课堂的效果是否扎实有效,一是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大部分学生甚至全体学生是否都能很好地掌握这堂课的基本内容、落实三维的课程目标;二是看课堂的容量和密度是否适度;三是看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等。这样,通过博采众长,积累有效的课堂操作模式,会对我们自身教学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评课活动是智慧的碰撞、思想的共鸣,大家没有地域界限,没有心理戒备,各抒己见,对课堂环节逐一点评,细致入微,或争论,或共识,真正做到了心灵相通。大家对课程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学理念,与会者受益匪浅。
三、加强教法探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墨守陈规、保持现状、踏步不前是绝对不行的。在教学之余,还要强化教育理论学习,探索新的和行之有效的教法,不断总结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也经常与同行老师一起互相切磋、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互相观摩课堂,在和大家的探讨中及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四、同课异构,求同存异
同课异构首先要“求同”,然后才是“求异”。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不仅有正误之分,另外也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比如老师是否领悟了编者的意图、是否把本节教材放在整本书整个单元中来理解和把握。所以我们在评价“异构”课的时候首先要“求同”,不是要求所有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完全一样,但至少要回归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来。
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有的老师整堂课环环相扣,设计巧妙,没有多余的环节和活动;有的老师教学随意性大,教学环节零碎而效率低。有的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适度紧张的状态下学习;有的老师则课堂沉闷,很难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实际上,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即使同一教学设计,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同,教学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作为一名学习者,我想引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结束本文:一个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去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该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的蜜。
参考书目:
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漓江出版社,2008。
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任庆梅 《中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理论思考》.《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03期5。
王策三《基础教育改革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徐青根《走进高中新课改》.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永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新操作》.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同课异构 优化教法 评课反思 更新理念 课堂效率
“同课异构”理论最初源于皮亚杰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 theory),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理解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课的结构、风格以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堂课的对比,结合它所取得的效果,找出其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同课异构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活动,遵循着很多的新理念,它的科学应用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加强组内备课、说课,集思广益,优化教法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及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说课活动,同课异构,相同教材,不同上法,大家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力争把最佳的精神状态放在课堂里,把最好的课堂引导呈现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这样,对于同一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了相同的目标,诠释了同一个主题。教师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探究活动,师生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实际背景素材出发,围绕素材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真正做到了把“教”堂变成“学”堂。
二、加强听课学习,做好评课反思
听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听课的同时,也会时不时地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要看一课堂的效果是否扎实有效,一是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大部分学生甚至全体学生是否都能很好地掌握这堂课的基本内容、落实三维的课程目标;二是看课堂的容量和密度是否适度;三是看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等。这样,通过博采众长,积累有效的课堂操作模式,会对我们自身教学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评课活动是智慧的碰撞、思想的共鸣,大家没有地域界限,没有心理戒备,各抒己见,对课堂环节逐一点评,细致入微,或争论,或共识,真正做到了心灵相通。大家对课程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学理念,与会者受益匪浅。
三、加强教法探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墨守陈规、保持现状、踏步不前是绝对不行的。在教学之余,还要强化教育理论学习,探索新的和行之有效的教法,不断总结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也经常与同行老师一起互相切磋、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互相观摩课堂,在和大家的探讨中及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四、同课异构,求同存异
同课异构首先要“求同”,然后才是“求异”。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不仅有正误之分,另外也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比如老师是否领悟了编者的意图、是否把本节教材放在整本书整个单元中来理解和把握。所以我们在评价“异构”课的时候首先要“求同”,不是要求所有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完全一样,但至少要回归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来。
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有的老师整堂课环环相扣,设计巧妙,没有多余的环节和活动;有的老师教学随意性大,教学环节零碎而效率低。有的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适度紧张的状态下学习;有的老师则课堂沉闷,很难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实际上,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即使同一教学设计,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同,教学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作为一名学习者,我想引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结束本文:一个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去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该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的蜜。
参考书目:
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漓江出版社,2008。
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任庆梅 《中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理论思考》.《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03期5。
王策三《基础教育改革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徐青根《走进高中新课改》.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永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新操作》.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