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同课异构”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sha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课异构”主要表现在以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思路处理相同的教学材料,突出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此文通过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从优化教法、评课反思、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介绍了“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同课异构 优化教法 评课反思 更新理念 课堂效率
  
  “同课异构”理论最初源于皮亚杰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 theory),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理解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课的结构、风格以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堂课的对比,结合它所取得的效果,找出其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同课异构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活动,遵循着很多的新理念,它的科学应用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加强组内备课、说课,集思广益,优化教法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及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说课活动,同课异构,相同教材,不同上法,大家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力争把最佳的精神状态放在课堂里,把最好的课堂引导呈现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这样,对于同一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了相同的目标,诠释了同一个主题。教师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探究活动,师生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实际背景素材出发,围绕素材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真正做到了把“教”堂变成“学”堂。
  
  二、加强听课学习,做好评课反思
  
  听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听课的同时,也会时不时地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要看一课堂的效果是否扎实有效,一是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大部分学生甚至全体学生是否都能很好地掌握这堂课的基本内容、落实三维的课程目标;二是看课堂的容量和密度是否适度;三是看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等。这样,通过博采众长,积累有效的课堂操作模式,会对我们自身教学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评课活动是智慧的碰撞、思想的共鸣,大家没有地域界限,没有心理戒备,各抒己见,对课堂环节逐一点评,细致入微,或争论,或共识,真正做到了心灵相通。大家对课程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学理念,与会者受益匪浅。
  
  三、加强教法探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墨守陈规、保持现状、踏步不前是绝对不行的。在教学之余,还要强化教育理论学习,探索新的和行之有效的教法,不断总结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也经常与同行老师一起互相切磋、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互相观摩课堂,在和大家的探讨中及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四、同课异构,求同存异
  
  同课异构首先要“求同”,然后才是“求异”。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不仅有正误之分,另外也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比如老师是否领悟了编者的意图、是否把本节教材放在整本书整个单元中来理解和把握。所以我们在评价“异构”课的时候首先要“求同”,不是要求所有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完全一样,但至少要回归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来。
  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有的老师整堂课环环相扣,设计巧妙,没有多余的环节和活动;有的老师教学随意性大,教学环节零碎而效率低。有的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适度紧张的状态下学习;有的老师则课堂沉闷,很难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实际上,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即使同一教学设计,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同,教学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作为一名学习者,我想引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结束本文:一个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去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该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的蜜。
  参考书目:
  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漓江出版社,2008。
  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任庆梅 《中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理论思考》.《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03期5。
  王策三《基础教育改革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徐青根《走进高中新课改》.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永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新操作》.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出现的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进度无法统一的问题,根据分层导学法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分层教学尝试。“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方
期刊
一、基本内涵  1、双自: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双导:  教师引导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3、民主课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具体表现为学生是课堂活动主体,学生是一切教学资源的所有者以及教学资源组织形式的最终决定者。教师服从、服务于学生,具体表现为:教师活动因学生需要而产生,因满足学生需要而结束。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监督者、调控者、评价者,而绝不能成为学生活动
期刊
一、让学生享受快乐  现代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与学习发生的情境紧密相连,学生的学习实质上就是借助学习情境的帮助,实现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因此,必须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情境,作为支撑研究性学习的有力保障。  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发扬民主,要有民主意识,善于尊重每位学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题地位,不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杜绝一切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行;尊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在学生对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
期刊
当前正值我国对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从改革情况来看,我认为并没有全方面的突破,主要问题在于:教改课改只注重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
期刊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不能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沿袭着从概念、公式到例题、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遵循数学思想渗透的自觉性、可行性和反复性原则,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 方法 渗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期刊
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难学——太乏味,为什么会这样?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强调学生接受,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打不开,死记硬背,自我封闭,没有学习兴趣。因此,很多老师认为难教——太枯燥,学生也认为难学——太乏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寻找改革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实践表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上得有
期刊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我们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时,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如从前一样单调乏味,课堂上没有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真
期刊
摘 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地图 学生 读图能力    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