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倡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让幼儿主动的去推理、思维,直至解决问题,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体现幼儿数学教育的多样性。
关键词:数学教育;游戏教学;运动教学;操作教学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独点,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和操作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1.结合角色游戏学数学。角色游戏,是让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模仿和想象,体验活劝的乐趣。可通过角色游戏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在数学活动中,还要接触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概念,可在“娃娃家”或“小商店里”,让幼儿扮演“小店员”或“娃娃阿姨”表演卖商品的游戏。还可以在“小诊所中”,让幼儿扮演“白衣小天使”的角色,给幼儿看病。还可以在“娃娃家”活动中提示幼儿清点娃娃的“数量”、玩具的“多少”,设计物品摆放的位置等。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既调动了全体幼儿的积极性,又注重了对个别幼儿的教育,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结合智力游戏学数学。在智力游戏中,可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及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如:复习大于号、小于号时,把1-10的数字卡片,按单数在上,双数在下摆成两排,教师说“5和2比”,全体幼儿边举“>”的卡片,边说5大于2。老师再说“4和7比”,幼儿边举起“<”,边说“4小于7”。在复习对单、双数的认识时,可做游戏《神奇的花》。请一名幼儿做种花人,其余幼儿集体朗诵儿歌:“神奇花,神奇花,风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开的是什么花?”种花人可以回答“单瓣花”或“双瓣花”,其余幼儿分组手拉手相应的各种单数(1、3、5、7、9)或双数(2、4、6、8、10)。
3.结合户外游戏学数学。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的世界的,由于年龄特点,孩子们更喜欢运动,我们要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户外活动时,让幼儿捡些小石子,小树叶或从家自带玉米、小麦、大豆粒等进行数的分合練习,让幼儿自己动手分一分,练习数的组成。在复习相邻数时,可以做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在户外站成一排,每位幼儿胸前挂张数字卡片(1-10),老师边拍铃鼓边说:“嗨、嗨快上来找好朋友”。老师用点兵点将的形式点到一名幼儿,幼儿大声报数,“我是×”。然后与这个数的相邻数一齐说:“嗨嗨,我是你的好朋友”。
4.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还可以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数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5.有效开展多样性数学操作活动。操作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即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思考,从而获得初步的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还得教给幼儿有关的数学方法和经验。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让幼儿每拿到一道算式就口编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在此类游戏活动中既能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10以内的加减计算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认识长方体时,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触摸、动手制作等多种方法来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结构特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注重操作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幼儿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在数学教学中体会到,掌握各项知识的顺序为:读数、基数辨认图形、分类、写数字、组成和加减法,最难的是组成和加减法运算,可以充分利用操作活动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如:学习5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内容,这是其中的一组请幼儿仔细观察5瓶果奶的不同,(1)瓶的大小不同:1只小瓶,4只大瓶;(2)瓶的形状不同:2只细颈瓶,3只普通瓶子;(3)瓶的颜色不同:3只红色瓶,2只绿色瓶;然后,让幼儿根据刚才的观察,用数字卡片排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并说出理由。幼儿必须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语言表述等手段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比直接让孩子死记5-1=4或1+4=5效果要好的多。
6.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幼儿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总之,游戏是个体主动的、自发的、愉快的自由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但又不同于“成人工作”。将游戏融入数学知识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规则更受幼儿的欢迎,运动和操作是游戏的必要补充,我们采用游戏的形式,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和多样化,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的愉快,数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数学教育;游戏教学;运动教学;操作教学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独点,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和操作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1.结合角色游戏学数学。角色游戏,是让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模仿和想象,体验活劝的乐趣。可通过角色游戏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在数学活动中,还要接触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概念,可在“娃娃家”或“小商店里”,让幼儿扮演“小店员”或“娃娃阿姨”表演卖商品的游戏。还可以在“小诊所中”,让幼儿扮演“白衣小天使”的角色,给幼儿看病。还可以在“娃娃家”活动中提示幼儿清点娃娃的“数量”、玩具的“多少”,设计物品摆放的位置等。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既调动了全体幼儿的积极性,又注重了对个别幼儿的教育,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结合智力游戏学数学。在智力游戏中,可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及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如:复习大于号、小于号时,把1-10的数字卡片,按单数在上,双数在下摆成两排,教师说“5和2比”,全体幼儿边举“>”的卡片,边说5大于2。老师再说“4和7比”,幼儿边举起“<”,边说“4小于7”。在复习对单、双数的认识时,可做游戏《神奇的花》。请一名幼儿做种花人,其余幼儿集体朗诵儿歌:“神奇花,神奇花,风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开的是什么花?”种花人可以回答“单瓣花”或“双瓣花”,其余幼儿分组手拉手相应的各种单数(1、3、5、7、9)或双数(2、4、6、8、10)。
3.结合户外游戏学数学。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的世界的,由于年龄特点,孩子们更喜欢运动,我们要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户外活动时,让幼儿捡些小石子,小树叶或从家自带玉米、小麦、大豆粒等进行数的分合練习,让幼儿自己动手分一分,练习数的组成。在复习相邻数时,可以做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在户外站成一排,每位幼儿胸前挂张数字卡片(1-10),老师边拍铃鼓边说:“嗨、嗨快上来找好朋友”。老师用点兵点将的形式点到一名幼儿,幼儿大声报数,“我是×”。然后与这个数的相邻数一齐说:“嗨嗨,我是你的好朋友”。
4.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还可以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数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5.有效开展多样性数学操作活动。操作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即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思考,从而获得初步的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还得教给幼儿有关的数学方法和经验。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让幼儿每拿到一道算式就口编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在此类游戏活动中既能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10以内的加减计算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认识长方体时,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触摸、动手制作等多种方法来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结构特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注重操作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幼儿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在数学教学中体会到,掌握各项知识的顺序为:读数、基数辨认图形、分类、写数字、组成和加减法,最难的是组成和加减法运算,可以充分利用操作活动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如:学习5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内容,这是其中的一组请幼儿仔细观察5瓶果奶的不同,(1)瓶的大小不同:1只小瓶,4只大瓶;(2)瓶的形状不同:2只细颈瓶,3只普通瓶子;(3)瓶的颜色不同:3只红色瓶,2只绿色瓶;然后,让幼儿根据刚才的观察,用数字卡片排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并说出理由。幼儿必须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语言表述等手段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比直接让孩子死记5-1=4或1+4=5效果要好的多。
6.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幼儿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总之,游戏是个体主动的、自发的、愉快的自由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但又不同于“成人工作”。将游戏融入数学知识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规则更受幼儿的欢迎,运动和操作是游戏的必要补充,我们采用游戏的形式,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和多样化,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的愉快,数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