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对农村宜居性的定义及评价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农村居民的物质水平、教育水平、生活条件、居民的医疗及健康状况和社会保障体系状况这五个方面的指标构成了评价农村宜居指数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0个县的农村宜居水平进行了评分和排名,最后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宜居性;综合评价体系;因子分析
一、农村宜居性研究概述
建设宣居新农村,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不仅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目前,我国对宜居性的研究多侧重于大城市,对宜居农村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收集资料的困难性所致。如何建设宣居农村,用什么标准评价农村的宜居性,是我国学术界需要研讨的问题之一。
二、农村宜居指数体系的构建
农村宜居指标的构建应包括很多方面,物质、娱乐、教育、幸福程度等,但对于农村宣居的指标体系稍有不同,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说明:第一类指标是从物质角度衡量。物质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物质的富足可以给人带来好的生活状态,使人民身心愉快,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在这里我们选取农民的收入、储蓄存款等作为指标;第二类指标是教育指标。教育是衡量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也是一个地区人的素质的重要表现;第三类指标衡量居民的生活条件,主要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设施;第四类指标是居民的医疗、健康状况;第五类指标是社会保障体系状况。
农村宜居质量是一个复合的概念,为了综合评价农村宜居质量,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按照以上提到的五种分类,具体选取了15个指标,组成了农村宜居指数评价体系。
三、河南农村宜居水平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现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无量纲化数据输入sPss14.0软件,使用软件对以上15个指标的标准化值进行分析。提取出4l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5.899%,已能解释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为了使因子更具有可解释性,选择了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1所示)。
2.因子命名。从表3-1可以看出,所提取的第一主因子F1在x2 x3 x4 x5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反应了农村的消费和产业发展情况,命名为农村产业化因子;第二主因子F2在x1 x6 XlO X11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反应了农村的经济和人口素质情况,命名为农村经济和素质因子;第三主因子F3在x9 X12 X14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反应了农村环境的情况,命名为农村环境因子;第四主因子F4在x7 x8 X13X15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反应了农村的现代化和进步情况,命名为农村现代化因子。
3.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到用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进而得到因子得分函数,经过计算,得到河南省10个县农村宜居水平的主因子得分。农村宜居水平的综合得分F是通过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做权数,对每个因子进行加权而得到的(表3-2)。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I)从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结果上可以看出,有5个县的因子得分呈现为负值,整体的得分水平也偏低,说明当前河南省宜居农村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河南省农村宜居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地的经济和人口素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农村宜居水平得分最高的是栾川县,依次是中牟、西峡、固始、长垣、宝丰、滑县、西华、原阳和兰考。此结果与经济与素质因子F2的得分排名高度的一致,发展农村宣居水平,从根本上还是先从地区经济和人们的素质入手。(2)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按照不同因子排名各个县的排名不同。按照因子F1排名,排在首位的中牟县,紧邻经济发达的省会郑州市,由郑汴快速路连接古城开封,县城北距连霍高速11公里,南距郑州国际机场28公里,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它得到了更多的招商引资的机会,也带动了以餐饮、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排在后面的滑县和兰考县,由于交通和资源禀赋的限制,其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和社会消费零售额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按照因子F2排名,排在前面的栾川、中牟、西峡其经济发展、居民储蓄和教育支出的水平较高,主要是在于其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获得发展机会。按照因子F3排名,排在前面的西峡、固始和栾川在城镇化和森林覆盖率有较高的水平,其原因主要在于区位优势。栾山位于豫西伏牛山区、其森林资源和水资源极其丰富,固始和西峡也皆以森林资源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著称,是河南旅游的重要景区。而排在后面的滑县、原阳和长垣均属于豫北平原,其生态资源禀赋较差,城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农村宜居环境因子上的得分较低。按照因子F4排名,排在前面的固始、滑县和长垣均为河南省人口大县,其医疗卫生的投入较强,人们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较高;另外,由于农村机械化工作程度较高,人均播种面积也有着较高的水平。(3)从各县的4个主因子得分可以看出,它们在评价农村宜居水平的4个方面上发展不平衡。
2.河南省宜居农村建设的建议。(D政府在建设宜居农村一方面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人口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要在提供大量的公共支出,在医疗、科技、教育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2)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政府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地区收入差距的时候,应该对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政策,这样才能尽快地改善地区间的差距。(3)在进行宜居农村建设时要注意各方面平衡发展,既要抓产业经济又要加强农村的环境建设和教育投入,还要兼顾农村现代化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达到农村宜居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农村宜居性;综合评价体系;因子分析
一、农村宜居性研究概述
建设宣居新农村,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不仅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目前,我国对宜居性的研究多侧重于大城市,对宜居农村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收集资料的困难性所致。如何建设宣居农村,用什么标准评价农村的宜居性,是我国学术界需要研讨的问题之一。
二、农村宜居指数体系的构建
农村宜居指标的构建应包括很多方面,物质、娱乐、教育、幸福程度等,但对于农村宣居的指标体系稍有不同,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说明:第一类指标是从物质角度衡量。物质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物质的富足可以给人带来好的生活状态,使人民身心愉快,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在这里我们选取农民的收入、储蓄存款等作为指标;第二类指标是教育指标。教育是衡量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也是一个地区人的素质的重要表现;第三类指标衡量居民的生活条件,主要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设施;第四类指标是居民的医疗、健康状况;第五类指标是社会保障体系状况。
农村宜居质量是一个复合的概念,为了综合评价农村宜居质量,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按照以上提到的五种分类,具体选取了15个指标,组成了农村宜居指数评价体系。
三、河南农村宜居水平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现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无量纲化数据输入sPss14.0软件,使用软件对以上15个指标的标准化值进行分析。提取出4l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5.899%,已能解释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为了使因子更具有可解释性,选择了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1所示)。
2.因子命名。从表3-1可以看出,所提取的第一主因子F1在x2 x3 x4 x5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反应了农村的消费和产业发展情况,命名为农村产业化因子;第二主因子F2在x1 x6 XlO X11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反应了农村的经济和人口素质情况,命名为农村经济和素质因子;第三主因子F3在x9 X12 X14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反应了农村环境的情况,命名为农村环境因子;第四主因子F4在x7 x8 X13X15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反应了农村的现代化和进步情况,命名为农村现代化因子。
3.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到用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进而得到因子得分函数,经过计算,得到河南省10个县农村宜居水平的主因子得分。农村宜居水平的综合得分F是通过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做权数,对每个因子进行加权而得到的(表3-2)。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I)从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结果上可以看出,有5个县的因子得分呈现为负值,整体的得分水平也偏低,说明当前河南省宜居农村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河南省农村宜居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地的经济和人口素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农村宜居水平得分最高的是栾川县,依次是中牟、西峡、固始、长垣、宝丰、滑县、西华、原阳和兰考。此结果与经济与素质因子F2的得分排名高度的一致,发展农村宣居水平,从根本上还是先从地区经济和人们的素质入手。(2)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按照不同因子排名各个县的排名不同。按照因子F1排名,排在首位的中牟县,紧邻经济发达的省会郑州市,由郑汴快速路连接古城开封,县城北距连霍高速11公里,南距郑州国际机场28公里,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它得到了更多的招商引资的机会,也带动了以餐饮、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排在后面的滑县和兰考县,由于交通和资源禀赋的限制,其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和社会消费零售额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按照因子F2排名,排在前面的栾川、中牟、西峡其经济发展、居民储蓄和教育支出的水平较高,主要是在于其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获得发展机会。按照因子F3排名,排在前面的西峡、固始和栾川在城镇化和森林覆盖率有较高的水平,其原因主要在于区位优势。栾山位于豫西伏牛山区、其森林资源和水资源极其丰富,固始和西峡也皆以森林资源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著称,是河南旅游的重要景区。而排在后面的滑县、原阳和长垣均属于豫北平原,其生态资源禀赋较差,城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农村宜居环境因子上的得分较低。按照因子F4排名,排在前面的固始、滑县和长垣均为河南省人口大县,其医疗卫生的投入较强,人们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较高;另外,由于农村机械化工作程度较高,人均播种面积也有着较高的水平。(3)从各县的4个主因子得分可以看出,它们在评价农村宜居水平的4个方面上发展不平衡。
2.河南省宜居农村建设的建议。(D政府在建设宜居农村一方面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人口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要在提供大量的公共支出,在医疗、科技、教育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2)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政府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地区收入差距的时候,应该对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政策,这样才能尽快地改善地区间的差距。(3)在进行宜居农村建设时要注意各方面平衡发展,既要抓产业经济又要加强农村的环境建设和教育投入,还要兼顾农村现代化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达到农村宜居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