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教师课堂教学风格的探讨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和创意的教学风貌,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大学教师经过追求和陶铸,完全可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然而,对这种教育现象以前研究较少。本文在把握大学教学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教师课堂教学风格的五种类型: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技巧型,自然型。这些类型既是许多教师教学经验和特色的总结与升华,又是大学青年教师应该追求和着力体现的教学特色。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质量保证与质量提高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大学只有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才能进入质量提高阶段。英国的大学非常重视质量的保证,并采取了诸多措施,特别注重学校在质量保证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每一门课程的质量保证。目前英国的大学已逐步进入质量提高阶段,高等教育的管理也因此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在祖国版图的中心地带,有一个美丽的地名——安康。安康北依秦岭,南临巴山。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秦巴汉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安康自古就是雄秦秀楚之间的一方乐土。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任何问题都是因为管理不善引起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改革措施没有符合人性的需要,不能满足被改革者的要求,没有尊重被改革者的人格和尊严,这种改革只能是表面的,注定要失败。经过对中外高校管理的研究,特别是对自己同事、朋友、以及周边大学教师的深入了解,发现高校教师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个弊端:生命缺少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关爱,教师个人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本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和劳动经济学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集中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我国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二是运用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在总量、结构和规格方面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其原因。三是重新审视了不同历史阶段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改革措施及其成效。通过历史研究和理论分析,本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本论文以我国统一高考制度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所形成的“倾斜的高考分数线”以及由此带来的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争论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公正的视角,围绕各省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正分配这一核心问题,从历史考察、国际比较、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人文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人文教育缺失反映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偏差与办学目标的错位。通过职业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和职业人文精神,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本质体现与办学目标的应然选择。在现实教育生活中,人文教育应该是具体的、生动的,尤其应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及将来的社会角色或职业角色密切联系。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活动包含着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人文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不同内涵的人文素质。
高等教育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问题,其建立取决于民族传统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教育任务又无不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大量的事实与数据资料对美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现行高等教育学制进行研究,形成关于它们高等教育学制的科学认识与现实看法。这一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由三部分组成,共分为八章。第一部分属于引论,由第一章组成。
高等教育制度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历来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考察高等教育制度的制度化过程,对于构建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当前关于高等教育制度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多是从经济学或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分析。本论文则从制度伦理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