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如何看待民谚”导写与演练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民间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如“蜘蛛结网天渐晴,燕子低飞要下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大多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实践经验。
  对于这些包含了诸多生活经验的民谚,有人认为这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有人却不以为然。作为中学生的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进行阐述。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民间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生活、工作、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的经验总结,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被不断修正、升级,从而对人们的工作、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即便到了今天,这些谚语仍有它们存在的意义——无论是在生活、工作甚至做人方面,都有值得现代人思考和借鉴的地方。同时,很多民间谚语从内容和语言上看,也称得上是诗意、理趣俱佳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好好欣赏、玩味。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和科技的进步,一些民谚已与今天的社会生活相龃龉,因此,对民间谚语进行合理扬弃而非照单全收,也是今人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由此看来,如何看待民谚,不外乎三种态度:一是诚心借鉴,汲取营养。像“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类民谚,永远不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它时刻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勤奋努力。二是一分为二,有扬有弃。像“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类“劝世文”,就须细加分析,根据不同语境区别对待,汲取其中的营养,剔除其负面的东西。三是深析内涵,拒绝误导。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类鼓励人自私自利或为自私自利辩护的谚语已经完全与今天的时代格格不入,不是现代人所应有的观念,就应当对其有正确的认知,有批判意识。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第一步便是理解,正确的理解至关重要。
  民谚内容庞杂,很多谚语具有多义性,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角度、时代背景和阅读者的人生阅历去理解,这会导致不同的人对民间谚语持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就决定了这篇作文一定会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这也是作文容易出彩的地方。
  【佳作一】
  来自前辈的教诲
  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薛笑然
  历史是一条线,一条无限蔓延的曲折的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条线上的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点。
  而串联起这一个个点,使之变为一条前后关联的红线的,不仅仅是血脉,更有文化。或者说,文化是串起整个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人的精神血脉。
  我们从先辈们那里继承的,不光是DNA,更有道德规范、民族精神、社会经验、生活常识、宗教禁忌、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各种经世致用的知识……这些,我们从“纸面上”已经见识得太多太多。从小到大,我们读过的那些古圣先贤留传下来的经史子集,有多少不是在这些方面做到了极致?
  但是,读遍了这些语调铿锵高昂的圣贤书之后,我蓦然觉得,还应当有一个和蔼的、温润的声音在我们的耳畔响起,告诉我们生活的常识、社会的经验甚至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识人看天的各种技巧、教儿育女的点滴方法……
  你别说,还真有——这便是上不得圣贤书却千百年来在民间口口相传的“民谚”!
  上不了圣贤书,因为它们俗,千百年来,不脱尘世,口口相传。就因为它们深植民间,扎根土壤,营养丰沛,故而枝繁叶茂;更因为它们有着极为广阔的受众市场——在古代,文盲居多的中国人中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数不胜数,可谁敢说他们一生中没听过一句民谚,没受到过民谚的影响?所以说,滋養中国人精神的,绝不仅仅是那些四书五经、文学典籍,民间谚语的谆谆教诲,更让每个中国人精神丰盈,言行得体,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你年少时,一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会让你懂得珍惜时光,计划未来,发奋努力;当你年老时,一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会让你明白生命得失平常,莫要过于执念;当你择友时,一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会让你明白与人相处要学会忍让,懂得包容;当你择业时,一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明确告诉你职业无高低之分,技艺有优劣之别;当你处于顺境时,一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让你明白顺境不会永恒,乐极可能生悲;当你遭遇厄运时,一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会让你鼓起生活的勇气,平添前进的信心……
  民间谚语,唯其俗,才更显亲近;唯其草根,才更具生命力;唯其口口相传,才更像一位长者对你耳提面命……不仅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乃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得感谢那些饱含我们先辈的经验与智慧的亲切教诲——它们,让我们成才,成人。
  【评点】
  文章先运用巧妙的譬喻,将文化喻为“串起我们每一个人的一根红线”,而文化不仅包括那些经史典籍,更包括民间口口相传的民谚,是它们教会我们许许多多书本上难以读到却跟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更加贴近的东西,让我们更健康地成长——这样的引论十分自然,同时又揭示出了民谚的积极作用,一箭双雕。之后的引用,内容丰富;论证,严谨有力。最后以总结收束全文,照应标题,使全文浑然一体。不足之处在于倒数第二段的引用与民谚的定义稍有背离。
  【佳作二】
  淘尽黄沙始见金
  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董诗琪
  中华文化是一座富矿。但是在这座富矿中,有黄金白银,自然也少不了石子沙砾。当我们倾心于黄金白银的时候,别忘了鉴别、剔除掉那些杂质。淘不到金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拿着石子当黄金,因为被蒙骗了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眼睛,还有精神和心灵。
  民间谚语就是这样一座富矿——民谚中,有真金白银,也有石块沙砾。
  漫漫五千年,华夏民族以口口相传的形式,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民间谚语。这当中,汇聚了先人对上至天文地理、下到衣食住行诸方面的经验总结,通俗易懂,易学易记,更容易在工作、生活中运用。
  民谚教会你做人,“功成由俭,业精于勤”,让你明白勤与俭乃是做人、立业之本。民谚教会你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你明白读书唯有与勤与苦做伴才能取得成功。民谚教会你交友,“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让你明白岁月和环境乃是甄别感情真伪的最好试剂。民谚教会你感恩和给予,“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让你懂得如何对待接受与付出。民谚教会你育儿,“家有千顷田,不如子孙贤”,让你明白教育好下一代远远胜过让他们去当“富二代”。民谚教会你看重未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让你懂得不要计较一时的得与失,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
  世界上有哪一部百科全书能比这民谚更言简意深、包罗万象、雅俗共赏?
  但是,就在我们为获得这座文化富矿、读到这本百科全书而倍觉庆幸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有一双能够分清是非曲直的眼睛。因为这些民谚毕竟来自于古人的经验总结,而这份经验自然会与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科技水平相适应,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古今而皆行的准则。一旦时过境迁,其中许多内容需要更新升级,否则有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发展、妨碍人们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在古代小说中,我们常常会读到“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样一句“劝世之言”,也许在那样一个需要处处设防的时代,这样一句话可以帮助人们避免上当受骗的尴尬与痛苦,但是时至今日,如果每个人还都牢记着这样一个处世原则,人与人之间每时每刻都隐着真心藏着真情,彼此虚情假意敷衍糊弄——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舒心吗?
  对待民谚这座文化矿藏的态度,套一句李开复先生的名言,就是“接受能够接受的,剔除不能接受的”。至于哪些是应当接受的真金,哪些是应当剔除的沙砾,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分辨和鉴别的火眼金睛了。
  【评点】
  作者以辩证的观点分析、阐述了对待民间谚语所应持的态度——“接受能够接受的,剔除不能接受的”,而区别二者的标准,则是看其是否适应今天的社会生活,对人们的健康成长是否是一种正能量。文章以设喻类比开头,精心引入;以引证和对比为主要论证手法,内容丰富,分析全面,说服力强;结尾的总结言简意赅,照应开头,点到为止,饶有余味。文章结构简单,层次清晰,立意鲜明,易于掌控,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
其他文献
题桃花夫人庙  杜 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赏析】  桃花夫人即春秋时息君夫人息妫(息,古国名,今河南息县西南),又称息夫人。据《左传》记载,因蔡哀侯向楚王称赞了息夫人的美貌,导致楚国灭息。息夫人被掳进楚宫,后来生二子,即堵敖与成王。但她始终不说话。楚王追问其故,她答道:“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息夫人的不幸遭际及她无言的抗议
期刊
点绛唇  林 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赏析】   这首《点绛唇》以草为题,以荒园暮春为背景抒写了词人绵绵的离情,在当时就被称为“咏春草之美者”,引起梅尧臣、欧阳修的好胜心,他们各自填了一首相同题材的《苏幕遮》和《少年游》。这三首咏草词被后人称为“咏春草绝调”(王国维《人间词话》)。由此也可见林逋这首词在当
期刊
【问题点击】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议论文的开头要求短、快、靓。“短”即简洁,最好两三句成段,引入本论;“快”即迅捷,最好三言两语迅速切入论题;“靓”即精彩,寓意深,有创意,有美感。具体说来,议论文的开篇方法,除了“开宗明义法”(文章首句即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立场)和“引述评议法”(在开头段先引述生活现象、寓言故事、诗文名句等相关材料,或列出某种错误的观点)外,“释题入篇法”也较为常用。所
期刊
前不久,位于南京市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园标本馆在接待某高校师生参观后,两份重要标本的种子遭偷“撸”,残余标本惨不忍睹。中山植物园相关部门回应:正与当事方联系,准备尽快追回所有丢失的标本碎片,不过暂不打算就此事做表态和说明;考虑到这种事一旦曝出,对当事人及所属高校声誉影响巨大,目前低调处理此事。此前发微博的植物园工作人员已将微博删除。  在博物馆之类机构参观游览,对展品只看不摸,停留于欣赏,本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媒体报道,一个国庆节后,天安门广场被留下60万块口香糖,不少人对此非常困惑:“公民素质怎么这样了?”有人认为,这应该从我们的教育理念上找症结。当我们的很多学校从小学教导之乎者也,而大学却在教育不要随地吐痰的时候,我们就会对天安门广场被留下60万块口香糖的“壮举”不感到困惑了。  参观欧洲一些国家的幼儿园时,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
期刊
误区九: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例10】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  正译:项王握住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  分析与对策:古人席地而坐,而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如果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就叫“跽”。项王本坐着,突然见樊哙闯进来,于是警惕起来,握住剑,挺直腰准备站起来,以防不测。在这里,只能解释为
期刊
【主题阐释】   凡议论文,目的都是为了阐明某一论点。但在阐述方式上,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是证明,另一个是反驳。所谓证明,就是从正面论述观点的正确性(也叫立论);所谓反驳,就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或论据,或论证过程),以树立自己的观点(也叫驳论)。  【技法提炼】   反驳型议论文的写作,大体应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确立攻击目标。反驳型议论文不论是反击敌人,揭露敌论的荒谬,还是批评某种思想、行
期刊
【编辑寄语】  不盲目迷信权威,有自我的判断力和自主选择能力,是当代我们每一个中国青年都必须具备的。  老约翰想成为一名杰出的小提琴家。虽然他已经62岁了,但每天还是在街头卖力地拉琴——一方面他要锻炼琴艺,另一方面他也要养活自己。  然而每当老约翰拉起小提琴,路过的人总要皱起眉头快步走开——因为他拉得实在是太难听了。非但如此,如果有人胆敢驻足质疑他拉琴的技术,这个形容枯槁的老人就会勃然大怒,用野兽
期刊
2017年,央视少儿频道播出了一档名为“小鬼当家”的节目,记录少年儿童转换角色、当家理财的故事。在这档节目之中,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期节目里,一个“小鬼”的奶奶向他要买菜的钱,他只给了160元,他认为160元可以让全家吃上一个月,然而,当他请同学们吃饭时,一餐就花去了560元。  另外一则新闻也对我触动很深。一名8岁的小学生把父母辛苦赚到的9万元血汗钱打赏给网络主播,面对记者,孩子说:
期刊
经过几轮改名潮后,有些大学的名字如今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引发“口水战”。2015 年,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引起四川大学向教育部发函抗议。截至2017年11月,当年已有13个省份陆续加入高校“改名”大潮,共计38所高校。职业类院校成为主力军,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升格为海南科技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升格为大学。师范类的天天琢磨着如何去掉“师范”,职业院校最恨的就是含着“职业”出生。可是改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