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难,作文课难上,最难上的作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只要我们认识到这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则会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了一个档次,并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它需要我们全体教师长期的、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突破;行之有效;激发;创新思维;兴趣;互相交流
作文教学难,作文课难上,最难上的作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要上好一堂作文课,必须突破关键点。
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怎样突破它们呢?可以说,农村作文教学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说艰巨,是因为农村学生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一觉无内容可写,二觉有货倒不出,更因为大多数农村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循规导矩的小空间中,使得作文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没有城市儿童那种多视角、多立意的创造性思维。说前景广阔,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就则会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一个档次,并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
1 注重平時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1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1.2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2 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3 写什么——求得“求得有米之炊”
都说巧妇儿难做无米之炊,很多的时候,不是学生写不好作文,而是苦于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这个问题呢?
(1)从所给的材料中“寻米”:
俗话说:“千千有个头,万万有个尾。”无论是为了让学生练笔设计的命题作文,还是试卷上的给材料作文,以及教材上安排的习作,教师们都可以借助所给的题目、材料以及习作岛屿帮助学生找到习作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学生找到了习作的源头水,就“有米下锅”了
(2)从互相交流中得到“米”: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个苹果,我有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个思想,我有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每人就都有两个思想。在知道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起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你准备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呢?你觉得你有什么优势吗?学生往往就在这种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哦,他经历的那些事情我也经历,我也可以像他那样写这件事。”灵感就是这样在互相交流中被激活,智慧的火花就是这样呗点燃,学生就可以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找到米下锅。
4 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收稿日期:2010-05-14
【关键词】突破;行之有效;激发;创新思维;兴趣;互相交流
作文教学难,作文课难上,最难上的作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要上好一堂作文课,必须突破关键点。
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怎样突破它们呢?可以说,农村作文教学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说艰巨,是因为农村学生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一觉无内容可写,二觉有货倒不出,更因为大多数农村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循规导矩的小空间中,使得作文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没有城市儿童那种多视角、多立意的创造性思维。说前景广阔,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就则会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一个档次,并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
1 注重平時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1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1.2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2 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3 写什么——求得“求得有米之炊”
都说巧妇儿难做无米之炊,很多的时候,不是学生写不好作文,而是苦于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这个问题呢?
(1)从所给的材料中“寻米”:
俗话说:“千千有个头,万万有个尾。”无论是为了让学生练笔设计的命题作文,还是试卷上的给材料作文,以及教材上安排的习作,教师们都可以借助所给的题目、材料以及习作岛屿帮助学生找到习作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学生找到了习作的源头水,就“有米下锅”了
(2)从互相交流中得到“米”: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个苹果,我有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个思想,我有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每人就都有两个思想。在知道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起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你准备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呢?你觉得你有什么优势吗?学生往往就在这种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哦,他经历的那些事情我也经历,我也可以像他那样写这件事。”灵感就是这样在互相交流中被激活,智慧的火花就是这样呗点燃,学生就可以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找到米下锅。
4 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收稿日期:201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