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是作家王愿坚于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76年底至1977年7月期间,连续创作的十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中的第四篇。《草》写于1977年5月31日,发表在《人民文学》同年第八期上。这篇小说描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了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做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的故事,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周副主席的高大形象,歌颂了他的伟大人格和高贵品质。我们学习这篇小说,要根据小说的一般规律,在反复诵读品味,尤其是进入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还要针对这篇小说的特点,着力弄通以下三个问题,力求读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其一,以“草”为题为哪般?
俗话说:“好题一半文。”不错,一个好的题目就好比是文章的“纲绳”,读者通过它,可以准确地理清文章的脉络或线索;一个好的题目就好比是文章的“眼睛”,读者通过它,能够准确地抓住文章的“心灵”——作品的主题。对此,本篇课文便是一个绝好的例证。作者以“草”为题,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只要我们一读到这个题目,便会自然地想起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那艰难困苦的情景,不由得心生敬意。同时,它还提示了小说的线索。小说故事因“草”而起,且围绕“草”写了四件事:先写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草而中毒,杨光摸黑寻找部队向上级报告;然后写杨光恳求医生前往救治因吃草而中毒的战士;接着写周副主席询问战士中毒的原因,他仔细观察并亲口咀嚼有毒的野草,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写周副主席评说吃草的意义,可谓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此外,它还引发了思想的火花。“草”引起了周副主席和红军战士们的议论,如“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等,看起来平平常常的话语里,饱含着深刻的寓意,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进而丰满了人物形象,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其二,细节描写妙何处?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展开和主题思想表达的需要。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如果没有细节的真实,就不能给人以高度的真实感,也就使文艺作品失去了生命。
细节在文学创作中却不是细枝末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凡是好的作品都有好的细节描写。没有细节的短篇小说几乎是没有的。只有从生活中发现了特定的、有表现力的细节,并且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有准备地在节骨眼上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才能为人物形象刻上准确、生动的线条,既表现其外貌特征,也揭示其内在精神。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很好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譬如小说中对“担架”这一细节的重复再现(共五次),将读者的注意力一步步地引向躺在担架上的那个人,悬念迭起,令人叫绝。更精彩的是描写周副主席亲自尝毒草的那一连串的细节:
“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医生惊呼着扑过来,野菜已经被咬下了一点。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锁紧了。嚼了一阵,吐掉了残渣,把那棵野菜还给杨光……”
这处极其准确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作者运用“举起”“看了看”“放进(嘴里)”“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锁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等一系列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然身患重病,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从而使周副主席这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矗立在我们面前,并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
其三,精确语言意如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家用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离开了语言,就不可能有文学。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和生动。准确主要在于选用词语要贴切,句子的组织安排要合乎逻辑,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鲜明主要指语意要明确,条理要清楚,能够把要说的话清楚地表达出来;生动主要是指语言的运用灵活多样、新鲜别致、活泼动人。本文的语言就做到了这三者的完美结合,有很强的表现力。譬如:“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爬着,爬着,不知什么时候昏过去了。”其中的“冲进”“跑”“走”“爬”“昏过去”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杨光挽救中毒战士的急切心情和奋不顾身的精神品质。还有一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如杨光得知担架上躺着的是周副主席时,“立时惊住了”“惶恐地望着担架,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等,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杨光因自己的冒失举动而极度紧张、心神不安、深感内疚,以及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重等复杂的心情。
其一,以“草”为题为哪般?
俗话说:“好题一半文。”不错,一个好的题目就好比是文章的“纲绳”,读者通过它,可以准确地理清文章的脉络或线索;一个好的题目就好比是文章的“眼睛”,读者通过它,能够准确地抓住文章的“心灵”——作品的主题。对此,本篇课文便是一个绝好的例证。作者以“草”为题,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只要我们一读到这个题目,便会自然地想起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那艰难困苦的情景,不由得心生敬意。同时,它还提示了小说的线索。小说故事因“草”而起,且围绕“草”写了四件事:先写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草而中毒,杨光摸黑寻找部队向上级报告;然后写杨光恳求医生前往救治因吃草而中毒的战士;接着写周副主席询问战士中毒的原因,他仔细观察并亲口咀嚼有毒的野草,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写周副主席评说吃草的意义,可谓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此外,它还引发了思想的火花。“草”引起了周副主席和红军战士们的议论,如“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等,看起来平平常常的话语里,饱含着深刻的寓意,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进而丰满了人物形象,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其二,细节描写妙何处?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展开和主题思想表达的需要。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如果没有细节的真实,就不能给人以高度的真实感,也就使文艺作品失去了生命。
细节在文学创作中却不是细枝末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凡是好的作品都有好的细节描写。没有细节的短篇小说几乎是没有的。只有从生活中发现了特定的、有表现力的细节,并且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有准备地在节骨眼上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才能为人物形象刻上准确、生动的线条,既表现其外貌特征,也揭示其内在精神。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很好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譬如小说中对“担架”这一细节的重复再现(共五次),将读者的注意力一步步地引向躺在担架上的那个人,悬念迭起,令人叫绝。更精彩的是描写周副主席亲自尝毒草的那一连串的细节:
“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医生惊呼着扑过来,野菜已经被咬下了一点。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锁紧了。嚼了一阵,吐掉了残渣,把那棵野菜还给杨光……”
这处极其准确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作者运用“举起”“看了看”“放进(嘴里)”“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锁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等一系列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然身患重病,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从而使周副主席这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矗立在我们面前,并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
其三,精确语言意如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家用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离开了语言,就不可能有文学。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和生动。准确主要在于选用词语要贴切,句子的组织安排要合乎逻辑,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鲜明主要指语意要明确,条理要清楚,能够把要说的话清楚地表达出来;生动主要是指语言的运用灵活多样、新鲜别致、活泼动人。本文的语言就做到了这三者的完美结合,有很强的表现力。譬如:“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爬着,爬着,不知什么时候昏过去了。”其中的“冲进”“跑”“走”“爬”“昏过去”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杨光挽救中毒战士的急切心情和奋不顾身的精神品质。还有一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如杨光得知担架上躺着的是周副主席时,“立时惊住了”“惶恐地望着担架,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等,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杨光因自己的冒失举动而极度紧张、心神不安、深感内疚,以及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重等复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