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应把握五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W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赏,是读者对艺术运用形象思维,以感情的投入与感情的交流为主的审美活动。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出发,拘泥于一隅之解,对诗文的某些意象进行科学考证、横加“指责”,或穿凿附会、主观片面地肢解作品,都无法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真正获得美感。而要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真正获得美感,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思想美
  
  作品的思想美总是离不开情感的。以爱国、爱情、友谊、山水、社会、观临怀古为题材的作品,“志”与“情”是相通的。19世纪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文之所以能千古传诵,便是因为其洋溢着诗人的满腔爱国激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正是这种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使陆游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明白古人情趣合一的原则。在对古诗文进行审美活动时,就不至于偏离理性而一味强调形象美与情感美,或偏离情性而一味“知人论世”,单纯追求其思想美了。
  
  二、用情品味意境美
  
  情景美并不等于意境美,但意境美却离不开情与景,如果没有情与景的、经过了艺术加工之后的“妙合无垠”,或者说是“天衣无缝”,也就不可能升华成“意境”。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如山川、河流、花卉、树木,它们本身纯客观的自然,但若写进了文学作品中,它们就是人化了的自然,其中已渗进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它们的热烈明丽,它们的盎然蓬勃,它们的凄凄惨惨,它们的温馨静谧,或展示了作者昂扬奋进的精神,或透露了作者落寞感伤的情怀,或表现了作者恬淡宁静的志趣,这种情与景的契合统一,就是意境。它是读者想象的世界,又是独立存在的艺术空间。
  
  三、深入挖掘想象美
  
  优美的意境能诱发鉴赏者的想象;而丰富的想象力又能把鉴赏者带进超越于具体物象之外的更广阔、更生动的艺术空间。美的载体是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思想。”夸张、比喻可以给予鉴赏者想象美。它可以利用作者与鉴赏者已经储存的美感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引发新的美感。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弱柳扶晓风,残月挂枝头,这是虚写。词人设想的这种凄清的景象为面前与恋人分别的场景平添了一层惜别感伤之情。诗人的联想,引发了鉴赏者的想象,鉴赏者在想象中获得了美感。
  古诗文中还有些以游仙形式出现的作品,这些作品把神仙世界融入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里,引发鉴赏者想象,具有审美的张力。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既有李白长期漫游名川大山和五年长安宫廷生活储存的直接美感经验,又有他从古代神话传说、前人游记、诗篇中吸取的间接的美感经验。可以说作家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不可能缔造出富有美感的意境;鉴赏者不凭借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进入意境,去领略那无穷的美感。
  
  四、优雅欣赏绘画美
  
  在审美过程中,调动所有感觉器官的审美积极性,可以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的、立体的、复合的美感,使鉴赏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形象感。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这首诗通过景物来衬托感情的特点十分突出。“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秋日傍晚,茫茫的天际挂着无边的雨幕,远山传来的寺庙悠扬钟声,这种萧瑟苍凉黯淡的晚景烘托出诗人思念亲友的孤寂、凄怆之情。“独鸟下东南”则更反衬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哀愁。
  
  五、用心体会含蓄美
  
  所谓含蓄是以生动具体的画面,婉曲、概括性的语言,激发鉴赏者的想象与联想,给人一种“美常在咸、酸之外”(苏轼语)、余味无穷的美感。“用意十分”,只“下语三分”,让鉴赏者自己玩味、开掘。如画“深山藏古寺”,不画寺,只画在云雾飘渺的山林间一个老和尚在溪边汲水;画“竹锁桥边卖酒家”,只画竹丛中飘出一杆酒旗;写诗人与山村农家的情谊不说如何亲密、深厚,只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写送友,不言留连感伤,只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人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意思是说在字面上虽不露一点痕迹,但事物的精神实质却完全显示出来了;语句虽没有涉及自己的患难和痛苦,但忧伤的感情,仍能使人忍受不了。
  我国的古典诗歌,语言精练,言简意丰。一个鉴赏者,不仅要有文学的、美学的、语言学的知识,还应该有哲学的、史学的、民俗学的、心理学的,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知识面越广,修养越深,在审美过程中就能获得更多的深层次的妙不可言的美感。
  张扬,教师,现居江苏通州。
其他文献
皖南的旮旯  一个浓缩的  过去式标本  叫白石岭  一切都定格在上个世纪  荒草湮没的石径  虬蔓攀爬的花墙  孤寂中的落寞  契阔年久的破败  像尘封的故纸  被山外的喧嚣打开  倾倒了五柳  惊艳了红尘热浪  走在青石的山径  听着山溪潺潺  浣洗出一塵不染的明亮  填充了整个村寨  最后将你的视线  凝住在岭上的古槐  古槐的主干被日月掏空  却又将山中的日月全部囊括  在日月的光影里  
要把自己活成传奇  在天井里喝茶,看云  貌似风淡云轻  时光中的鲸鱼  露出洁白的牙齿  有人拎着刀  踩着竹梢,自成都来  他不是李安。在总兵府门前  收到一条短信  神隐的人  滞留在西南古镇  古老法器的引磬声中  貌似小萝莉的男孩  来到腾冲机场  后山的竹林  无风而哗哗作响  猫从我们谈话中跨过去  昨天还是前天  猫从我们谈话中跨过去  一些事物的偶然性  从时间中分离出来  我们
毛笔在纸上游走  绝不会有一滴墨  敲碎灵石或染黑江水  身体内饱蘸的水因隐忍而完美  它的芭蕾它的體操它的琴键  属于锻打之美  或许时间会低下额头  墨汁会呼唤手艺  或许  生命就是一张巨大的画卷  当我们退远审视整个构图  谁不希望  美超越永恒  手艺超越时间  并一再地把历史推迟数年  木炭  锯了一堆木头以后我终于有些厌烦  成堆的锯末和刨花成了木中的烈士  那些刨好的木料如同一堆行
《讳辩》是唐代诗文大家韩愈所写,开头几句是这样的:“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白话译注古文观止 下册》(清吴楚材 吴调侯选 刘世南 唐满先译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一 南昌)是这样译的:“我给李贺一封信,劝他去考进士。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很有名望……”读到这里,我对“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很有名望”产生了疑问,此时李贺名从何来
春雨在下  一切都会过去  雨将洗去街上沉重的阴暗。  我的朋友,你是一群人  是发热的光  点亮的烛火跳跃着生的希望。  开往春天的列车  正与疾病狭路相逢  你们的武器是勇敢和柔软的心  在街头巷陌,行动如风  防护,救援。  春雨在下  愿所有的病毒闻风而逃。  愿万木新生,春花开遍大地。  待春归如约  迎春花开在空空的大街  宅居窗内  观花人不敢窃喜  阳台上枯坐  每天重復却不一样 
罐、碗、泥土、窑与乡愁摆了一地  只有一只能盛放你的眼神  你的眼神是你真实的样子滴落苍生  鼎罐厂里热气腾腾的梦  是从桐埜书屋侧门古道边缓缓走来时  摩擦高原的嗤嗤声响  “黔之陶”缩写了就是你的名字“黔陶”  如镶嵌在爬坡窑的时钟之蕊  不紧不慢地左手提晨曦,另一手牵着我  我们一起揽过星辰  黔中之陶承载了太多的历历风云  黔中之陶的腰挺起花溪河  黔中之陶说,唯有陶土如血肉  才能相连老
每晚都按部就班  坐在这里,一切也就安静了  夜的颜色是固定的,我也是  内心的悲喜也基本固定  偶尔的变化往往会带来风暴  我关注眼前,也关注  身外之物,比如夕阳落下后的天空  还没来及认识的你  我忘记了很多事情,有的  重新记起又再一次遗忘  我们爱的时候都是美好的  连里面潜藏的那点点忧伤  我这个大地上的渔夫  在绝望地打捞长长的影子  直到我们成为了它们  夕阳,从此不再回来  蔷薇
在京北中轴线上  仰山举起一块偌大的泰山石  似巨人般挺立  春天已经好久好久  冷风却毫无顾忌  把所有的羽绒服吹成  一道冬的风景  石頭旁边的那丛迎春花  努力地打开身体  一花一世界  都是拍照的手机  旁边的那个骨朵  还在努力孕育  我攥紧这冬的尾巴  把它甩向开冻的泥土  听到花骨朵渐渐打开的声音  与小草相遇  总感觉春天来得太慢  任荒凉一天天嚣张  今天,在这个向阳的土坡  看
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在阅读课堂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被有些语文教师忽视。特别是某些农村中小学大盛“做题式”的语文教学,很少关注教材的人文内涵,可以说教师没有对语文的朗读教学予以重视。学生对课文“多数只是看看而已”(叶圣陶先生语),广大师生在题海的沉浮中练就一身“做”题的本领,结果导致学生文化底蕴不足语文素养匮乏。长此以往将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朗读是一种有
远远望去,秋风下的水面  烟波浩渺,层层迭起  又层层退去,完成自身的辽阔  对岸上的楼宇,像是海市蜃楼  有着隔世之远,站在梦里也难以抵达  这是实景,真实地存在  也真实地虚幻。没有什么比这虚妄  更可叹了,让你如此洞察世界  也失望于世界,像风吹走风水失落于水  独自在登高台上眺望,半完成的天空  秋水一色,无可指认  我更像是一种,不存在的存在  站在中秋的时间里  黑夜的地方  说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