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朱自清《背影》的经典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生的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作为描述父爱的一篇精品散文,即便穿越到过去或者将来,《背影》这部作品都会被奉为永恒的经典。具体来说,通过对文章的感悟,笔者认为其经典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与人物情节设定
  提到写作主题,要看一下朱自清在写作《背影》前的社会背景。1917年,朱自清20岁,此时其祖母因病去世。正如文章所写:“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而朱自清先生自徐州见到父亲,“满院狼藉”、“变卖典质”、“还亏空”、“借钱办完丧事”。在父亲送儿子北去,身处特定的火车站中,父亲对儿子的体贴、无微不至的关切使儿子深受感动。光阴荏苒,作者再回想起父亲的背影时,已泪流满面,在晶莹的泪光中,作者深谙世事,写下了此文。正如时世造英雄一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在那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风雨飘摇,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政府无序统治下的状态,人情世态炎凉,加之自身家庭的变故,人间的真实感情就更显宝贵,也更令人感动。而这时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特定情感关系,形单影只下的父亲与儿子,这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情就更显得可贵。
  历来文人墨客对于情感的表达、对父爱主题的表达是相对委婉的,或者说对父爱的表达是不擅长的。从孟郊的《游子吟》到胡适的《我的母亲》、冰心的《纸船》,我国从古至今描写母爱的诗文不计其数,但描写父亲,歌颂父爱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如果以父爱如山来形容父爱,那样的感情就显得特别厚重,而朱自清表达父爱的主题,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就是在当今社会的文化中,对父爱这个内容的描述都是细致入微的。在整篇文章中,作者所选取的,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片段,父子间柔软而难以表达的感情在看似平淡的描述中进行了升华。
  在人物及场景设定上,《背影》设置的场景极其简约。人物上,就是简单的父亲与儿子。文章最后写到:“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其实不只是作者,自背影创作以来,不知道又有多少你我这样的读者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去怀念着自己父亲的背影,读到《背影》想起自己的父亲而潸然泪下。这种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确是其他书写父亲的主题文章中无法比拟的。在父亲这个人物的刻画上,作者没有父亲的过多言语,往往只有行动。如文中描写父亲因担心我一人北上,“再三嘱咐茶房”、“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在作者等车的时候,父亲又艰难地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来橘子。作者表达父爱的方式是不同的,这里作者并没有用那些多么感谢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对父亲买橘子这一事件上,也没有刻意去描绘父亲的正面形象,而是将父亲的背影放在一个固定的场景焦点上,在表达上用背影烘托人物形象,委婉含蓄,更令人感受到父亲这一角色的伟大,这也成就了这篇文章的经典性。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一方面是指文学作品只有通过接受环节才能进入社会,创作因此才有了意义;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接受活动以再创造的方式参与了文学生产,直接规定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功能的发挥,从而形成了在审美活动层面上的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背影》这一文章的创作,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美学特点,形成了作者这一文学创作的主体与读者这一文学接受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描写技巧
  “文章采用一般回忆性散文常用第一人称的记叙角度,作为一个视点,其字里行间始终闪动着‘我’的一双眼睛,正是由‘我’的一双眼睛摄下了父亲感人的背影。”通过第一人称的记叙性描述,没有浮华的语言,字里行间都只是朴素、简约的文字,但看似简约的文字形式,却寄予了作者丰富凝练的感情,这种简单的“白描”手法,对文字的不加修饰,以轻描淡写的粗线条来记事,刻画人物,将个人强大的感情网络铺陈于看似简单的文字之间,读后更加令人感到回味无穷。
  《背影》中,开篇作者就点名了主题:“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没有多余的赘述,开篇点题。第二段中,描写家庭的近况祸不单行。祖母去世、父亲差事交卸、家里满院狼藉、而连奔丧的钱都是借的,由此可见家庭状况的凄凉及父亲生活的落寞。人事上的错迁、谋生上的艰难、社会的黑暗,这样的处境,一般人可能难以承受,痛哭流涕,然而文中父亲却没有在儿子面前过多表现出自己的悲痛。对于我这样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来说,父亲丧母、工作失业,面对家庭重担及责任,只能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父亲简单的一句:“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一简单的话语,融入了父亲的自我安慰,更是对我这样一个年轻人的鼓励。文章第三段的描述,父亲的坦然面对与儿子的不知所措、家道的衰落与父亲的积极乐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巨大的反差形成了作者对父爱感情上的张力。
  文中第一至第三段,在为下文描写父亲的背影上做好了铺垫。对于父亲第二个感情上的张力体现在文章第四段及第五段。在这两段中,是父亲与儿子发生分歧的时候。“父亲去南京谋事,我去北京念书”。因为担心我,原本说“不送我”,后又“再三嘱咐茶房”,“颇踌躇”、“踌躇了一会,决定送我”,这些简单的词语虽然不复杂,但却表现出父亲心理的复杂及犹豫。父亲是来谋事的,“踌躇”的运用,更表达出父亲心中的抉择,反映出父亲矛盾的心理。但最后的“终于决定亲自送我去”,体现了父亲在面对工作及亲情之间的抉择,更体现出父亲最真切的感情。文中作者进入车站后,父亲“帮忙照看行李”、“与脚夫讲价钱”、 “送我上车”,“给我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嘱我路上小心”。在这里,老父亲沧桑、忙碌、操劳的身影展现在读者面前。不过对于我这样一个儿子,在当时却没有懂得并体贴他,反而“心里暗笑他的迂”。最后作者用一句反语,讥讽自己的年少无知,同时表达了对父亲深深地怀念以及当时无法体会父爱的愧疚。
  文章第六段,重点写父亲的背影。父亲为了给我买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蹒跚一词的运用,更是表现出父亲年龄已大,行走起来不稳,但为了给我买橘子,仍坚持。体现了父爱的坚定与执着。正是看到这样的老父亲的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时的儿子,已经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感情上也得到了升华。而在父亲回来前,“我赶紧拭干了泪”,父亲回来后“显出很轻松的样子”,我“赶紧去搀扶”,從父亲出发买橘子一直到回来“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在这里,没有过多的对白,有的仅仅是简单凝练的行动,作者将中国人父子之间不善于表达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最后,父亲买完橘子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过一会儿”说出离别前的话,更表现出父亲的不舍与对儿子的依恋。最后临走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再一次表达出了对儿子的依恋。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年老体衰,无比凄凉。对儿子拳拳的爱,对唯一亲人的留恋与不舍,透过父亲的背影,一切都格外伟大。作者的这一感情网,铺陈的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一段,着重写儿子对父亲的思念。这一感情网,读来令人潸然泪下,仿佛身临其境,在热切而浓烈的思念之中,既有对父亲以往付出的肯定,又有对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担忧。最后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留给读者无尽的惋惜。父亲用自己的脊梁撑起自己的家,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晚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寂、颓唐的父亲。这种凄凉感同作者的心境一样,深感愧疚,倍感思念。
  总之,作为描写父爱的文章,《背影》语言上朴素真实,如传统文人般典雅文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气质相融洽。写作上运用白描的手法,读来清淡文雅、质朴而味浓。既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过多的陪衬,而我们现实中的父爱本身不就是如此吗?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语文教材名家名篇的人文选修课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 E-b/2015/19 ,作者为课题组核心成员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221116)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育资源,唤醒、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现将人教版语文七(上)教材的解读感悟与大家分享其超然绽放的生命美。  一、诞生之美  世界因为生命而美丽。课文《女娲造人》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一是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开口就喊“妈妈”,由神创造,相貌和举动也
期刊
教师解读示例的运用是教师解读介入学生文本细读的一种课堂现象。作为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示例”二字在文本细读教学的课堂上频频出现,教师往往借助“示例”引导学生进行细读训练。这里的“示例”是指教师通过PPT等媒介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作为示范呈现出来,以此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手段。笔者称之为“教师解读示例”。  “示例”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直接以答案形式进行呈现,如细读《小石潭记》的情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多是一面“吃透教材”,一面“吃透学生”,在讲课教学的过程中下足了工夫,做足了研究,但是,有些教师在“吃透学生”方面还是以经验为主,对学情的把握比较粗放,没有关注到同一班级中不同个体的差异,导致语文课堂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  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改革背景下,笔者认为,要上好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阅读课,除了教师对教材深入研究外,还要对教学班学生有准确的学情分析,并以学
期刊
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如此,组织语文教学亦如此。问答式教学是语文课堂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组织语文教学时运用问答式教学法也具有舌尖上的三个境界。  一、清炒白菜  家常的语文课提问方法如同烹制清炒白菜,教师不停地提出问题,就像铲子不停地在油锅中翻炒
期刊
“一堂好课往往源于一个好问题”。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好的问题、好的创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笔者长期工作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目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存在的误区  1.蜂腰肥臀,程式单一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比较固定的程序是:(1)激趣导人;(2)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4)合作探究
期刊
目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目前的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欠缺自我动手和自我思考的能力,显然这样不利于培养新一代的全能型人才。因此,进行语文的多元化教学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  多元化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教学思维的多
期刊
读、品、说、写是我们基于活动教学模式,引导初中生学好散文的四把钥匙。本文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例,谈谈笔者对这种基于活动下的散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一、开展朗读活动,培养感知能力  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遣词造句美必须通过学生的朗读活动自主感知。这里的感知不能靠灌输,也不能让老师单纯讲授,必须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生成。学生只有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纯挚美好的心灵与文本氛围的
期刊
“审美与鉴赏”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它要求学生“能感受和体验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倪文锦)。  本文试以顾晓蕊的散文《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例,初步探讨如何在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
期刊
《芦花荡》教了两次,每次都没有找到很好的突破。一天集体备课,教研组长说他准备讲最后一段中的“英雄的行为”,这让我一下子有如醍醐灌顶,一个全新的教学思路豁然明朗,我果断地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抓出“这场英雄的行为”。  走进文本:  环节一:朗读最后一段“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学生读后,问:“如果我们用关键词阅读法来阅读这篇文章,你会
期刊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妨慢些走,“慢”其实是等待。如若语文教师灵活运用“等待”这种教学策略,必能创造出一个动静结合、和谐生辉的亮丽课堂。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你听过交响乐吗?通常由多个乐章组成。乐曲起伏跌宕,给人无限遐想。我常被其中变化旋律着迷,如清风拂起涟漪,然而,霎那间,音乐走向高潮,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原来前面的那段低吟徘徊只是为了作一个铺垫,等待时机喷涌而出。这段话让笔者联想到麦田,脑海里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