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特点 彰显教学价值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989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四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为例,从特点和教学价值两个方面来解读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从语文味、生活味、导向性、梯度性、操作性五个方面来阐述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又分别从老师、学生两个不同角度来阐述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及其重要性,目的是引起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重视,有效利用好课后习题,使之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特点;教学价值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相对于以往的教材,编写更加科学,更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体现时代性,教材有机渗透核心价值观,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它不仅体现在对课文的选择、教材的编排,更体现在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的设计。但新生事物的出现,如何有效利用,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最大的關注点还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对课后题的认识充其量不过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往往都是在课文教完后逐题讲解或者简单地一带而过,更甚者忽略不计。殊不知,这大大偏离了编者的意图,浪费了珍贵的教材资源。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和以前的语文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就以四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来谈谈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解读及个人看法。
   一、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
   (一)语文味浓了
   语文味是语文课的灵魂。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比之前的教材更有语文味了。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质疑策略单元,第一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后第二题:小组交流,仿照下面的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第二篇《蝙蝠和雷达》课后第二题: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第三篇《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第二题:下面是一个小组在整理问题时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你们小组的问题清单中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细品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三篇讲读课文,抓住了质疑这个策略,从仿照例子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方法,归纳方法,再到运用方法,并且重复实践,螺旋上升,这样的习题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掌握语文要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二)生活味浓了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和生活的联系更紧密了,更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课内向课外延伸。如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的课后第二题: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西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化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课后的小练笔是这样要求的: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从上面课例不难看出,孩子必须具备一些生活经验,还要回忆联结相关信息,才能有自己的感受。而月光以及月光下的情景,对于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生活,只要稍加回忆,便能根据课文提供的例子,写出自己的感受。《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第三题,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可以怎样开导“我”?怎样开导,来源于生活,能说好,必须有相应的生活经验,说不好,通过课堂的情景模拟,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教师依据生活经验的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想说、愿说、能说。当然,这样的训练,来源于生活,最后形成能力,运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了。
   (三)导向性强了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不再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补充部分。它给老师指明了每篇课文教的方向,也给学生指明了每篇课文学的方向。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习作的指导上,这跟人教版的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老课文如何新教,部编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如何选定,这是我们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恰恰新教材的课后习题给我们提供了方向,教学时就可以完全按照课后题来确定教学目标。《麻雀》课后第一题,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麻雀》课后第二题,课文是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两道习题,直指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就写清楚了;二是指导学生怎样把重要内容写清楚,课后习题“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就能够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了。所以,通过课后习题,我们就能够抓住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清楚,我们必须通过课后习题,找准教学目标。当然,我们也可以按照课后习题的顺序来设计教学程序,也就是说把课后习题分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执行就能很好地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梯度性强了
   我们来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课后第一题:读完课文,把你的问题写下来。第二单元第二课《蝙蝠和雷达》的课后第一题:分小组整理学习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提问。本单元第三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课后第一题: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给问题分分类。不难看出,同一单元的三篇课文,训练的重点是一样的,但三篇课文训练的难度就不一样,从开始的提出问题,到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再到给所提的问题分类,围绕训练点,不断提升训练难度,体现了训练的循序渐进的梯度。同样是质疑单元,四年级下册的二单元,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第一题基本是这样的: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不难看出,随着学习的进度、年龄的增长,同样是段的训练,但上册只是让孩子提问题,下册增加了解决所提的问题,体现循序渐进的梯度性。
   (五)操作性强了
   我们认真阅读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就会发现它较以往更有操作性。它让老师在备课、上课时更从容淡定,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的情况。如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后第一题:读完课文,把你的问题写下来。课后第二题,直接指向单元训练重点——质疑。第一题,旨在引导学生试着提问题。提问题,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会提,但提的问题没有深度,缺少针对性,甚至多数问题无助于课文的理解。第二题,小组交流,仿照下面的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如果说课后第一题,是尝试,是鼓励,是铺垫,那么第二题的跟进,实质上是在引导学生提炼提问题的方法。方法掌握了,提的问题就有针对性了,所提问题就能快速有效地帮助理解课文,有效提高阅读效率。抓住这两道题组织教学,就落实了这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所以,课后每一道题都有编者的意图,绝不是随意出的。这些题目操作性强,只要用心,在课堂上就会得到很好的落实。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特别依赖于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对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和提升作用。21世纪的高中德育工作者应具有宏大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整合,应进一步贯彻民主平等和科学严谨的精神。   关键词:视野;德育;教育   高中阶段学校、班级的德育工作,首先应该是思想、观念的熏陶和培育。在学生对社会、人生、家庭、学习及
摘 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而目前学生的书写状况不容乐观。激发学生书写行楷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行楷字;书写;兴趣;习惯   学生学习规范的行楷字,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促进学生全面
摘 要:新课标中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因为学生会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自主学习,进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收获较高的学习效率。语文科目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以及获得良好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落实。以八年级上册“黄河”为例,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反馈的有效性三方面阐述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练习反馈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依据课标、教学资源、学情制订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落实。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教学目标是
从广泛意义上讲,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特定知识的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养成、道德情感的感染。语文课程的道德教育力量不是道德知识的直接灌输,而是借助“语言”这一特殊的载体,将丰富美好的形象、情感通过熏陶、浸润植根于学生的心田,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发道德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一、课程性质,决定“立德树人”的必然使命   (一)由新课标看育人目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
摘 要: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感悟情感。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还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鉴于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小学高年级为研究对象,探究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返璞归真,本色阅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   我们正处于知识时代,知识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特征,阅读成为知识获取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生活的必备
摘 要:STE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和數学于一体的教育方式,强调在真实生活情境下,将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之间的连接点有机融合。基于学校实践教育场域,在STEM教育理念下探索田园课程的实施路径,旨在让儿童亲近自然,鼓励其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和创造力,在感悟、探索自然现象的同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STEM教育;融合;田园课程;自然  
摘 要:课堂,就是要教学生不会的内容。对此,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弥足珍贵。我们要逼学生“生疑”,诱学生“爱问”,筛选有效疑问,释疑并适时追问,最终让学生“会问”。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关键词:生疑;爱问;筛选;有效疑问;会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管理学生的提问呢?笔者以文言文《陈涉世家》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逼学生“生
摘 要:对高中生来说,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从这一点出发,高中心理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进行心理教育时,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认知需求,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或者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一些案例的讲解,对教学的结构进行优化,提升教学质量,借助有效的教学,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学校中打牢心理堤坝,助力其在步入大学之后拥有良好的心理。   关键词:高中;心理教育;开
摘 要:深度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向,涉及的内容广而杂,学生要吸收的信息量非常多。而思维导图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阅读深度以及阅读广度,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近些年来,为顺应时代变化,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就是其中的一种。思维导图通过提炼关键词与相关的图像、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