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活动的工具。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其职业特点,语言在其工作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几十倍。本文意在探索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的方法,透过课堂教学的表象,分析语文教师不同的语言风格,分别以言之有情、言之有启、言之有德、言之有序为切入点,讨论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教师语言艺术的关系。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适当组织语言,提高授课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兴趣教学法,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语言艺术;情理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更偏向于综合性,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文化、习俗和艺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切都需要语言作为交流载体。教师传授知识以及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语言的灵活运用可以将枯燥的内容表现的妙趣横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因此巧妙的语言运用对课堂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用适当的语言点拨,解开疑惑,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科学艺术的教学语言,意义重大。
  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探讨教学语言艺术,并有目的地锤炼课堂教学语言,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及授课主体、授课对象的要求共同决定的。语言艺术并非单纯的遣词造句,而是通过有限的词语表达出无限的意思,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通过教师的语言感受到文章的美、体会到作者的深意等。对于教学而言,教师应该遵循特定的语言规则,兼具一定的含义和审美艺术性。下文主要讨论如何提高语言的艺术性。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情感的渲染效果不可忽视。有些教师总抱怨课堂中教师很难引导学生思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不够。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化学生为己任,通过专业的语言行为将教学内容表达清楚。课堂是运用语言教学最多的地方,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好的语言运用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美妙。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朗读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那么如何才能将课文读出美感,读出感情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如今许多新老师在语言感染力锻炼方面有所欠缺,虽然基础知识扎实,但是教学能力还是有所不及,人们对语言这种日常用的、最熟悉的东西反而忽视了。朗读就是锻炼师生培养语言感染力的重要手段。高超的朗读技巧可以将书面文字变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深入学生内心,令学生体会到文字的奥妙。如果语文教师可以将今后的每一堂语文课都当成语言素质训练,重视段落、章节、课外训练等基础部分,从基础着手,将语文教材当成自身提高的对象,把每篇课文研读成诵,对知识多一些平实和敬畏,少一些质疑和浮躁,以此态度对待语言。感情是人类特有的,它基于物质之上又高于物质生活,课堂语言讲究以情带理、情景交融。如何将字面语言读出感情,转化为有声的“情”是一门艺术。
  二、言之有启,探究反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有疑问的东西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一观点可以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在开始讲课的时候先让学生解决一个小问题,然后由问题引出后面的课程教学。或者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猜测本节内容会是什么,这种由疑问性开头的学习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口才”不能仅仅定义为能言善辩。从语文的角度来看,好口才还应有更大的能力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听懂、学会、理解。这是我们上文所说的语文素养的一部分。语言本身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不仅是它的构成手段,还是表达手段和输出手段。有些教师的苦恼在于,不會将枯燥的字面意思巧妙地转化为动听的语言,这一现象反映在课堂中就会出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语文课兴趣低下等现象。因此,必须从细节做起,以语言为起点,抓好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言之有德,文质兼美
  德育同样是学生培养不可忽视的方面。语文教育是德育培养的关键课程。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获得更多价值观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端正的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德育引导。将分散或片面的知识讲解得全面透彻,并把文章中值得学生学习的优秀任务品格列举出来。赋予感情,感染学生融入教学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
  四、结语
  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乃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的媒介。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除了课上学习之外,教师可以别出心裁的组织一些课下活动,积极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组织“读书月”。组织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三本名著,中国、外国名著均可,做好读书笔记,由活动结束的时候老师组织统一“交流研讨会”。可选的可以是教育部推荐的《雷雨》《围城》《谈美书简》《巴黎圣母院》《复活》等,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喜爱的中外名著。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梁万兵.问题教学,教师的智慧在哪里闪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10).
  [3]丁念金.研究方法的新进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白世达.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备考教程之一[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李晓燕.让课堂评价为语文教学插上灵动的双翅[J].新课程,2011(1).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诗歌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相比学生从小背到大的古诗文以及“有章可循”的文言文,现代诗歌因其抓手不够明确,难以将学生完全带入诗歌的优美意境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列为“选读”篇目。针对这种教学现象,笔者提出以现代诗歌意象的“矛盾点”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矛盾点”的思考与探究,进一步领悟诗情,以达到现代诗歌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现代诗歌;意象;矛盾点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古典诗歌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许多教师在进行古典诗歌教学时却很迷惘,不知教什么?怎么教?基于古典诗歌“诗言志”的本质特征、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将探究作品的情与理作为古典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笔者还认为探究古典诗歌情与理需注意三个方面:1.要知人论世,通解文字;2.要投入境界,体物动情;3.要辩证分析,实事求是。  【关键词】古典诗
【摘要】写作是一件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当一个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强烈欲望的时候,还担心他学不好吗?习作欲望,让学生习作变得轻而易举起来。  【关键词】写作;技巧;欲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从三年级正式开始学习作文起,我们的老师就非常注重习作技巧的传授。在作文课上,倘若老师没有训练到“某一项写作技巧”,该课堂就会被认为是无效课堂,无增长点课堂。  那么习作有没有技巧呢?课堂
【摘要】顾炎武反对模仿,力求创新,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关系的文学创作思想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导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些“危险”的。在写作训练中,我们应该要求学生既要向优秀例文学习,合乎文体规范,做到“未尝不似”;又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色彩和语言风格,写出“我”出来,做到“未尝似”
【摘要】本文就2017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中国关键词”,结合笔者的高三教学实践,谈三点启示和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关键词;有机关联;多样阅读;分层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高考悄然落幕,然高考作文的议论之声却不绝于耳。乍看2017年高考作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许多考生亦惊呼始料未及。然静言思之,此题似意料之外,乃情理之中。下面结合本人高三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
【摘要】如果说张继铸就了新的诗魂——钟声寄愁,那王崧舟老师就在这节课上把这一诗魂深深注入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对诗人,对诗情,对这悠远的“钟声”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对话。  【关键词】古诗教学;《枫桥夜泊》;王崧舟;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语言高度凝练、意境却深邃悠长。寥寥几十个字,勾画了万千意象,寄托诗人丰富的情感。古诗字字珠玑,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下面,
【摘要】读中感悟,悟中美读,读读悟悟,悟悟读读,只有读悟结合,才有可能让学生逐步地走进情境,感受意境,体悟心境,从而领略到文字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  【关键词】品词;美读;思辨;景美;人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在走近搭石,欣赏风景,感悟乡情的过程之中充分感受景物之美和人性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词、美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景物之美。难点:
【摘要】课堂导语犹如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金钥匙,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精彩的课堂导语,不仅可以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多彩,更能最大限度地触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导语;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语文学得好坏关系到学生今后各科的学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又关系到一节语文课的成败。“导语”顾
【摘要】作文是眼、心、手的综合产物。有些学生很怕写作文,因为他把作文看成是虚无的东西,要自己去编造。完全是“造”出来的。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因此,首先要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只有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真正做到
【摘要】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表现人物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用极少数的笔墨就能将人物特点和形象全盘托出。一篇好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关键词】细节;人物;描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文章。它主要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不顾旅途劳累,住破庙,吃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