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下的创作分析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的新创作与再发展,是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走向的新命题。近几年来国内的朝鲜族舞蹈创作,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审美意味的重要性,而以此为创作基础的舞蹈作品,虽然也曾颇受争议,但仍然在国内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广受好评。该文通过个案分析传统舞蹈类型与题材援引、传统舞蹈形式与动作设计、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这三方面,来阐述传统舞蹈文化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给予舞蹈创作的价值与趋势。
  关键词:朝鲜民族 传统舞蹈 舞蹈创作 作品选材 动作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140-02
  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经过长期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受到不同时代背景的社会影响和审美制约,吸收包容了来自各艺术领域的文化养分,通过一代又一代传承者的艺术加工和锤炼打磨,才呈现出今天的舞蹈艺术形态。在当今吵乱纷杂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一味追求物质丰富给予自身的满足感,却忽略了自身精神文明的需求,使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技术手段现代化、信息网络全球化、文化艺术市场化,导致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使观众有更为直接有效的审美感受,其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必须最大化。这样的发展状况,使我们现在看到部分艺术作品中文化内涵越来越单薄,虽然引用大量的现代审美元素,拓宽了艺术作品的创作平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舞蹈风格出现模糊化的现象,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借助现代艺术观念与创作思维,运用各种相关艺术形式的手段使作品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的有机结合,创作出既能体现浓郁民族文化内涵,又能抒发强烈时代气息的作品,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21世纪90年代中韩建交以后,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使各方面专家学者、舞蹈爱好者,赴韩国学习朝鲜民族传统舞蹈,并逐渐了解和认识到更为丰富多样的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和传统艺术形式。依据朝鲜民族传统舞蹈进行创作的舞蹈作品,近年来虽然也曾颇受争议,但仍然在国内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广受好评。该文试图通过当代朝鲜民族舞蹈新创作与新发展命题下的代表作品《行旅图》,分析传统舞蹈在当下民间舞创作中对作品选材、动作设计、创作走向三方面的影响,强调依据传统背景再创作的重要性。
  1 传统舞蹈类型与题材援引
  根据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的划分,首先可以区分以庶民岁时风俗文化为背景的民俗性的舞蹈;其次可以分为以享乐宫廷庆典为环境的宫廷性的舞蹈;再次是纯属专为服侍宗教作法的仪式性的舞蹈和专为观赏性而表演的艺人集团的艺术性的舞蹈。在目前,国内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以这4种类型进行划分[1],延边大学教授李爱顺也提出这样的观点:以传统舞蹈最终类型的4种风格(宫廷舞蹈、宗教舞蹈、民俗舞蹈、教坊舞蹈)的语境为积淀,逐步创建和形成了舞蹈创作的新语境,也就是传统舞蹈的再构成、再创造、创造等3个层面的艺术舞蹈之创作方法,对朝鲜民族舞蹈创作者现代的创作路程和风格始终给予了影响和铺垫。[2]
  《行旅图》题材援引自朝鲜民族传统舞蹈《闲良舞》,属于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下的教坊舞蹈部分。朝鲜朝时期宫廷舞蹈的专门机构教坊庭被拆散,教坊舞被伎生带入民间,传承大量宫廷乐舞和民俗舞蹈,同时将民间流传的巫舞进行艺术加工与整理并搬上殿庭进行公演活动,《闲良舞》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闲良舞》传统舞蹈基调下的《醉兴·闲良》,其人物形象是酒醉书生,它描述了酒后的书生借着醉意尽情歌舞、吟诗作对,抒发自身风流潇洒的浪漫情怀。《行旅图》以传统舞蹈作品人物形象为基础,描述古代文人雅士寄情于山水之间,以酒沾墨书画自然美景、体味快意人生的畅快生活,在纵情歌舞之余,展现出醉酒书生豪放洒脱的壮志情怀。
  2 传统舞蹈形式与动作设计
  朝鲜民族传统舞蹈大部分属于道具舞蹈,道具在传统剧目中含有独特的传统文化意味,不同的舞蹈道具,赋予舞蹈独特的标识。朝鲜民族传统舞蹈中的动作,经过历代传承者的千锤百炼和艺术加工,早已成为经典与完美的代名词,作品在传递深邃的审美感受的同时,其内容和思想也饱含传统文化精神底蕴。例如:《太平舞》是祈愿太平盛世的舞蹈,其标志是双手握住鼓棒、手腕套汗衫(手袖),表现凝重、高贵、典雅、大方的宫廷舞蹈风格。韩国传统舞蹈除了在道具方面对舞蹈动作审美具有深刻影响以外,其作品音乐中所包含的长短形式,也为传统舞蹈动作赋予了不一样的审美感受。传统舞蹈作品中的长短极其丰富,不同的动态有不同的长短来配合,特殊长短所赋予的动态意味,更能独到地体现出传统的风格。
  传统舞蹈中动作、道具、服饰、音乐(长短)的丰富性,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动作设计中对其传统文化养分的摄取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醉兴·闲良》作品中的“引子”部分,通过书生酒后的醉意动作形态,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和作品思想。其“醉意”的原型动作,可以给予《行旅图》的动作设计很大的启发和联想。《醉兴·闲良》中的“鹤跳”“撩裙飞翔手”“半屈蹲跳”等动作,对该作品人物性格的表现尤为贴切,节奏上大起大落的变化处理、空间里动静结合的巧妙运用,为作品艺术手段的处理增色不少。
  《行旅图》动作设计不仅仅源于某一个作品中的某一个动作,它是以传统舞蹈动作作为基础,进行变化、发展、分解的再构成新创作。在长期传统舞蹈文化的熏陶下,借鉴传统舞蹈动作中的动律态势,随兴而舞产生舞蹈动作,是另一种动作设计方法。此类动作设计方式的出现,绝非单纯的即兴动作表达,我们可以认为该动作基础是传统舞蹈中一个简单动作的变形或发展,亦可以认为它是长期传统舞蹈熏陶和审美感受下的经验积累。
  3 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以朝鲜民族传统舞蹈为基础的创作方式,为作品的表达与呈现带来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也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它将我们严格圈定在传统舞蹈文化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进行轻易的解构、变化、发展。首先,传统舞蹈作品在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下,已经具备非常深厚的艺术水平,作品中动作、音乐、道具之间的相互影响产生的动态特征饱含传统文化精髓,而当我们对所选素材进行解构、变化发展时,会因为是否有效可行而产生许多困惑和疑虑。其次,传统舞蹈作品具有一定的表演范围和固定的表演场地,如果作品中参演人数与身份不同,则其内容功能和象征寓意也是不同的。这些严谨的规范与标准,对我们拓展艺术思维,大胆地联想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在创作中把握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正是对朝鲜民族传统舞蹈审美风格借鉴尺度与分寸把握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发展,创作主体和创作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创作主体年轻化,创作环境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在不盲目追求创新,不一味地紧抓传统的同时,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条件下,把握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的创作思想。避免现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艺术创作的种种诱惑,使创作者纯粹地追求传统文化精髓中那独到的艺术审美。
  在《行旅图》的创作中,编导试图打破以往创作中反复出现的创作形式和手段,在传统原型书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去除代表古代文人墨客的标准物品——扇子。《行旅图》中的“书画”舞段,将“画笔”已以无形胜有形、“以袍代笔、泼墨成画”的抽象化艺术处理方式,巧妙地运用服装表现出“画笔”的物质形态。《行旅图》中巧妙地以服装作为道具,以抽象化、意象化的艺术处理方式,代替传统舞蹈中道具在作品中的使用价值。它的巧妙运用,既能体现文人墨客手中的毛笔,又能比作倜傥风流书生手中的扇子,追求“意味”与“形式”并存的象征寓意。这恰恰是在把握其原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分寸基础上,提高作品艺术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属于在创作中把握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的有效体现。作品中的“以袍代笔、泼墨成画”部分,传统舞蹈动作与现实书画动作的有效结合,既像是作画又像是画舞,尽管作品没有写实的具象性作画动作,而舞蹈动态中饱满的情绪则是尽心作画的另一种艺术表现。
  4 结语
  在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合理运用传统舞蹈文化,是强化作品民族性格、诠释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依据时代背景,借助现代观念、创作思维以及现代艺术的技术手段,与传统舞蹈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是朝鲜族民间舞作品创作的有效途径。传统舞蹈中纯粹的艺术审美、经典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族情感,是编导在民间舞创作中一直追寻的创作体验,希望通过这种类型的创作方式,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而探寻多元化的民间舞创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朴永光.朝鲜族舞蹈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 朴永光.韩国传统舞蹈的沿革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 韩贤杰.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与教材建构的关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1):64-69.
  [4] 张素琴,刘建.舞蹈身体语言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 朴永光.中国语境中的朝鲜族舞蹈文化[D].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1):65-68.
  [6] 李爱顺.当代中国朝鲜族舞蹈创作走向特征[D].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1):44-4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报告介绍了“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综合仿真理论与方法研究”在2013年度的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 建立了进近滑行阶段飞行员仿真模型;提出分层次的飞行员仿真模型的验证方法,即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方法。利用飞行员操纵序列等实验数据做宏观验证,利用眼动等数据做微观验证。 2. 基于前期开展的13项驾驶舱视觉工效学研究,总结了不同环境因素对被试主观评价、视觉作业绩效和反应时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
期刊
摘要:围绕研究思路2013年主要研究工作有驾驶舱空间色彩综合工效实验、基于数字仿真置信度的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价研究、驾驶舱内饰参数化实体造型和视觉工效评价实验等几个方面。 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主要有,飞机驾驶舱内饰造型特征线分析和基于数字仿真的飞机驾驶舱虚拟评价方法。  关键词:工业设计;飞机驾驶舱;视觉工效;模拟实验方法;方差分析;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Abstract:Around the resea
期刊
申请公布号:CN105709506A  申请公布日:2016.06.29  申请人:刘南林  地址:421800湖南省耒阳市湘南监狱十四监区  发明人:刘南林  Int.Cl.:B01D45/02(2006.01)I;B01D51/02(2006.01)I;F24J2/00(2014.01)I  摘要:一种太阳能雾霾沉降装置,是利用聚光方法,提高局部区域太阳光照强度,形成显著空间温差和空气对流,产
期刊
摘要:本报告主要是对民机驾驶舱人为差错的诱因进行了分类分析研究,从民机人为差错数据库中选取了271个有详细描述的驾驶舱人为差错相关案例,其中事故征候55起,事故216起,应用驾驶舱人为差错模型框架以及HFACS (Human Fact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进行差错分类和分析,,结果发现技能差错161个,占43.3%,注意力分配和驾驶技术不精最多
期刊
申请公布号:CN105711899A  申请公布日:2016.06.29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地址: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发明人:李小平;李亦景;贺鑫;范树超  Int.Cl.:B65B43/18(2006.01)I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取多张非覆膜编织袋的取袋设备,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取袋翻袋机构、分袋机构、翻转压袋机构、袋口托板和吹气喷嘴,所述取
期刊
摘要:算法课程是生物信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生物信息学研究分析生物医学问题最为常用的方法技术。然而,优化算法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的课程,对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调整优化算法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并热爱学习优化算法,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重要性,有用性,生动性,模块化,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期刊
摘 要:“三网联动”的品牌协同传播体系由“协同导向”的通讯联络网、“精品导向”的制度监督网与“差异导向”的细分传播网3个部分构成,通过实施该机制,企业将传播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优化配置,依托“辐射状”信息收集方式实现“内行发声”,夯实品牌管理基础;加强计划管理,注重事前准备、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事后总结评价,实现对品牌传播过程的联动控制、闭环管理;综合考虑各类媒体的特点与差异,根据不同媒
期刊
摘 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科科学与工程学院从2013年9月开始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度。教学实践表明:在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科学有效地制定学业规划;可以加强本科生与专任教师的沟通,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在专业领域的特长,更好地引导本科生深入学习专业课;导师在本科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本科生导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电子阅览室已成为图书馆走向数字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电子阅览室更是高校图书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一些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利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子阅览室功能的发挥。该文以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例,对其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现状 建设与管理  中
期刊
摘 要:该研究通过AIE小分子/高分子的官能化,形成基于AIE原理的化学与生物检测技术,观察到修饰后的AIE分子对蛋白质、酶、DNA、RNA等生物分子的特异响应,实现了深红/近红外荧光的AIE材料在活性细胞与生物体内的应用,同时开展了AIE材料新结构的开发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展研究工作。  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光 化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Abstract:In this year, we achie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