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李敬)一年一度的亚洲耗材展如期在上海举行,此次展会热闹景象之下隐藏的却是中国通用耗材业的危机。
11月7日至9日,号称全球最大的耗材展——2007亚洲打印耗材展览会(REChina Asia Expo)在上海举行。
此次展会有将近400家国内外耗材厂商粉墨登场,吸引了海内外近万名专业观众前来参观。从供需两旺的场面看,似乎刚刚发生的纳斯达在与爱普生专利争端中败诉的“337事件”,并没有给中国通用耗材产业产生多大的影响。
绿色环保成卖点
据业内人士的保守估计,全球70%的耗材都是中国生产的,在中国举办的“耗材展”自然就成了全球通用耗材业的大卖场,同时也是行业的风向标。
本以为,在“337事件”之后举办的亚洲耗材展会受到不小的影响,然而从展会繁华依旧的场面上,很难看出一丝波澜。
“今年的展会比往年更热闹。”人头攒动的展会上,一位会场工作人员忙里偷闲地向记者做着介绍。此次展会面积扩大到了15438平方米,参展的厂商多达400多家。
上下两层的会展大楼里,鳞次栉比地挤满了形形色色的耗材厂商。展台上除了种类浩繁的耗材产品外,鲜艳的大幅打印照片、花哨的彩印衣裙、个性化的烫印瓷器,林林总总无奇不有。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参展的厂商用尽浑身解数,甚至有别出心裁的厂商还把魔术表演也搬上了自己的展台。
本届展会的主题更是新颖,顺着绿色IT的大潮打起了环保牌。在展会上,各参展商极力回避关于“337”与专利的话题,大谈特谈耗材的节能与环保。生产墨盒的热衷谈“循环再生”与“生产节能”;生产墨水的爱聊“无毒”和“绿色”;生产碳粉的大谈“无污染”。
“现如今,绿色、节能、环保的概念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环保的产品更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一位参展的厂商代表解释说。
由于打出的耗材环保的大旗恰恰迎合了绿色IT的世界潮流,使得本已闻名海内外的亚洲耗材展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让在专利纠纷阴影下的展会反而逆流而上。据保守估计,前来参观的专业观众创纪录地突破了一万人,其中来自40多个国家的海外“淘金者”更是随处可见。
然而,在这繁华外表下却隐藏着一股涌动的暗流。
暗流涌动
“现在中国通用耗材市场太混乱了。”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打印机耗材委员会会长、天威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贺良梅坦言,由于中国通用耗材成本低,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然而,正是由于长期的低水平循环,使得中国通用耗材产业目前危机四伏。
“现在每天都能冒出几家耗材企业。” 贺良梅感言,每次来展会都能发现一堆闻所未闻的小厂商。之所以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增长,原因在于耗材行业的门槛太低。事实上,耗材并不是什么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加之标准化、相对稳定、种类浩繁的产品特性,使得耗材行业几乎没有什么门槛。
“由于门槛低,一些耗材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有了一些市场经验后,拉上一批人就开起了自己的耗材厂,这些小厂几乎就是小作坊。”亚洲耗材展上,一位参会的资深业内人士感慨道。目前除了天威、纳斯达等几家大厂商外,放眼望去几乎都是形形色色的小企业。
而由于没有实力,这些“小作坊”大都选择了低成本、纯模仿的道路。再者,中国通用耗材产业长期处于标准缺位的境地,这使得一些小企业更是铤而走险,不惜采取侵权手段,甚至沦为假冒耗材生产者以牟取巨额利润。
贺良梅认为,无论“337事件”结果如何,它都为中国的通用耗材产业敲响了警钟。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耗材厂商仍试图走低成本、纯模仿的老路来牟取巨额利润,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无序的膨胀成了隐藏在中国通用耗材产业发展之下的一股暗流,而这股暗流的涌动必将导致行业的洗牌。
“净化”耗材业
虽然有原装耗材和假冒耗材的双重压力,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不是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中国的通用耗材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即使‘337’最终结果不利于中国企业,也仅是部分企业的部分产品退出美国市场,并不代表尊重知识产权的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所有产品全部退市。” 贺良梅说。
据统计,目前通用耗材在美国占领了30%的市场份额,其中绝大部分份额都掌握在中国耗材企业手中。只要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并熟悉了海外的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中国企业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而且随着节能环保与降低成本的需要,以及政府采购和行业用户对通用耗材逐步认可,中国国内的通用耗材市场份额也会逐渐增大。
然而,无论扩大国内市场还是制胜海外市场,都需要首先“净化”整个中国耗材行业。
首先说,“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很难赚到更高的利润,也很难抗拒风险,更无法从长远利益出发投入专利研发,而且产品质量很难稳定,更有可能成为假冒耗材的“帮凶”。这样一支“小作坊”式的小厂商组成的通用耗材大军怎能应对原装耗材和假冒耗材的双重压力?
另外,“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很容易走上侵权的道路。而且即使遵守知识产权,没有实力应对专利纠纷也很容易被别人击中软肋。
“耗材市场需要整顿。”贺良梅认为,洗牌对于目前的中国通用耗材产业来说已是大势所趋,“大家应该往自己最熟悉方面去做专做强,而非强求做大。其实市场仍是很大的,只可惜大家只顾一窝蜂地往一方面去做、不计成本地去做,最后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只有通过大家找到自己的强项做专做强,整个通用耗材行业才会再次健康地发展起来。”
评论
洗牌越早越好
当我们回到原点时会发现,其实打印机和耗材是共生共存的。本质上,打印机厂商与通用耗材企业不应该存在太大的矛盾。IBM兼容机的普及、手机的配件与电池的通用,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标准化兼容产品的普及,并合理均衡打印机厂商与通用耗材产业的利益。而这需要兼容耗材产业的成熟壮大,以及形成一批规模型、有技术实力、能与打印机厂商平等对话的通用耗材企业。
然而,目前中国耗材行业的状况却是,入行门槛与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的门槛相差甚远; 在没有外力驱动下,大量“作坊式”的小企业很难实现鲤鱼跃龙门式的转变。
从这个角度讲,对于中国的通用耗材产业而言,洗牌应该越早越好。虽然,短期内会有部分耗材生产者因此退出市场,对于没有长远利益诉求的投资者来说,这将意味着陷入低谷。但从整个耗材产业而言,洗牌又是健康发展的必然。
风雨之后见彩虹,我们应该期待耗材产业的“疾风骤雨”来得更早些。(文/李敬)
11月7日至9日,号称全球最大的耗材展——2007亚洲打印耗材展览会(REChina Asia Expo)在上海举行。
此次展会有将近400家国内外耗材厂商粉墨登场,吸引了海内外近万名专业观众前来参观。从供需两旺的场面看,似乎刚刚发生的纳斯达在与爱普生专利争端中败诉的“337事件”,并没有给中国通用耗材产业产生多大的影响。
绿色环保成卖点
据业内人士的保守估计,全球70%的耗材都是中国生产的,在中国举办的“耗材展”自然就成了全球通用耗材业的大卖场,同时也是行业的风向标。
本以为,在“337事件”之后举办的亚洲耗材展会受到不小的影响,然而从展会繁华依旧的场面上,很难看出一丝波澜。
“今年的展会比往年更热闹。”人头攒动的展会上,一位会场工作人员忙里偷闲地向记者做着介绍。此次展会面积扩大到了15438平方米,参展的厂商多达400多家。
上下两层的会展大楼里,鳞次栉比地挤满了形形色色的耗材厂商。展台上除了种类浩繁的耗材产品外,鲜艳的大幅打印照片、花哨的彩印衣裙、个性化的烫印瓷器,林林总总无奇不有。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参展的厂商用尽浑身解数,甚至有别出心裁的厂商还把魔术表演也搬上了自己的展台。
本届展会的主题更是新颖,顺着绿色IT的大潮打起了环保牌。在展会上,各参展商极力回避关于“337”与专利的话题,大谈特谈耗材的节能与环保。生产墨盒的热衷谈“循环再生”与“生产节能”;生产墨水的爱聊“无毒”和“绿色”;生产碳粉的大谈“无污染”。
“现如今,绿色、节能、环保的概念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环保的产品更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一位参展的厂商代表解释说。
由于打出的耗材环保的大旗恰恰迎合了绿色IT的世界潮流,使得本已闻名海内外的亚洲耗材展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让在专利纠纷阴影下的展会反而逆流而上。据保守估计,前来参观的专业观众创纪录地突破了一万人,其中来自40多个国家的海外“淘金者”更是随处可见。
然而,在这繁华外表下却隐藏着一股涌动的暗流。
暗流涌动
“现在中国通用耗材市场太混乱了。”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打印机耗材委员会会长、天威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贺良梅坦言,由于中国通用耗材成本低,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然而,正是由于长期的低水平循环,使得中国通用耗材产业目前危机四伏。
“现在每天都能冒出几家耗材企业。” 贺良梅感言,每次来展会都能发现一堆闻所未闻的小厂商。之所以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增长,原因在于耗材行业的门槛太低。事实上,耗材并不是什么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加之标准化、相对稳定、种类浩繁的产品特性,使得耗材行业几乎没有什么门槛。
“由于门槛低,一些耗材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有了一些市场经验后,拉上一批人就开起了自己的耗材厂,这些小厂几乎就是小作坊。”亚洲耗材展上,一位参会的资深业内人士感慨道。目前除了天威、纳斯达等几家大厂商外,放眼望去几乎都是形形色色的小企业。
而由于没有实力,这些“小作坊”大都选择了低成本、纯模仿的道路。再者,中国通用耗材产业长期处于标准缺位的境地,这使得一些小企业更是铤而走险,不惜采取侵权手段,甚至沦为假冒耗材生产者以牟取巨额利润。
贺良梅认为,无论“337事件”结果如何,它都为中国的通用耗材产业敲响了警钟。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耗材厂商仍试图走低成本、纯模仿的老路来牟取巨额利润,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无序的膨胀成了隐藏在中国通用耗材产业发展之下的一股暗流,而这股暗流的涌动必将导致行业的洗牌。
“净化”耗材业
虽然有原装耗材和假冒耗材的双重压力,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不是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中国的通用耗材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即使‘337’最终结果不利于中国企业,也仅是部分企业的部分产品退出美国市场,并不代表尊重知识产权的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所有产品全部退市。” 贺良梅说。
据统计,目前通用耗材在美国占领了30%的市场份额,其中绝大部分份额都掌握在中国耗材企业手中。只要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并熟悉了海外的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中国企业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而且随着节能环保与降低成本的需要,以及政府采购和行业用户对通用耗材逐步认可,中国国内的通用耗材市场份额也会逐渐增大。
然而,无论扩大国内市场还是制胜海外市场,都需要首先“净化”整个中国耗材行业。
首先说,“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很难赚到更高的利润,也很难抗拒风险,更无法从长远利益出发投入专利研发,而且产品质量很难稳定,更有可能成为假冒耗材的“帮凶”。这样一支“小作坊”式的小厂商组成的通用耗材大军怎能应对原装耗材和假冒耗材的双重压力?
另外,“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很容易走上侵权的道路。而且即使遵守知识产权,没有实力应对专利纠纷也很容易被别人击中软肋。
“耗材市场需要整顿。”贺良梅认为,洗牌对于目前的中国通用耗材产业来说已是大势所趋,“大家应该往自己最熟悉方面去做专做强,而非强求做大。其实市场仍是很大的,只可惜大家只顾一窝蜂地往一方面去做、不计成本地去做,最后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只有通过大家找到自己的强项做专做强,整个通用耗材行业才会再次健康地发展起来。”
评论
洗牌越早越好
当我们回到原点时会发现,其实打印机和耗材是共生共存的。本质上,打印机厂商与通用耗材企业不应该存在太大的矛盾。IBM兼容机的普及、手机的配件与电池的通用,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标准化兼容产品的普及,并合理均衡打印机厂商与通用耗材产业的利益。而这需要兼容耗材产业的成熟壮大,以及形成一批规模型、有技术实力、能与打印机厂商平等对话的通用耗材企业。
然而,目前中国耗材行业的状况却是,入行门槛与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的门槛相差甚远; 在没有外力驱动下,大量“作坊式”的小企业很难实现鲤鱼跃龙门式的转变。
从这个角度讲,对于中国的通用耗材产业而言,洗牌应该越早越好。虽然,短期内会有部分耗材生产者因此退出市场,对于没有长远利益诉求的投资者来说,这将意味着陷入低谷。但从整个耗材产业而言,洗牌又是健康发展的必然。
风雨之后见彩虹,我们应该期待耗材产业的“疾风骤雨”来得更早些。(文/李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