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衔接的关节点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做好新旧课的有效衔接,关键是要找准衔接的关节点。
  新旧课的有效衔接,并非毫无重点地全面对接,而是“衔在关联处”。这就好比火车头与车厢之间的衔接,不是前者的后“面”与后者的前“面”全“面”接触,而是挂上钩之后再加固。同样,新旧课衔接的时候,也不必全面对接,衔在关联处,找准衔接的关节点,就可以实现有效衔接了。比如数学中有这样一道乘除混合应用题:“3支铅笔6角钱,同样的铅笔8支多少钱?”先让学生尝试解题(实际就是寻找新知和旧知的“关节点”),有学生想到“1支铅笔2角钱,8支铅笔多少钱?”这里的“先求1支铅笔多少钱”就是从旧知到新知的“桥”或“关节点”,找到了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比如新知识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旧知识是三角形面积公式,让学生尝试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解方式。学生用一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这条对角线就是新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和旧知识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节点”。
  有效衔接应该引导自求、自悟、自得,实际是培养探究精神,使其心志更高更远。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唯其如此,才能“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最后“终酬放手愿”。有效衔接就应该向着这样的目标行进。比如学生不仅仅满足于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三角形求其面积,还想到: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的变形,实质上,长方形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而长方形四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互垂直的,把长看作底边,宽就是高;把宽看作底边,长就是高。这些已经远远超出教材了。再比如,由形声字“鸥”和“鹤”想到:“鹊”如果是形声字,其中的“昔”肯定是多音字,又想到“错”和“措”,于是从词典中知道“昔”是“错”的异体字。
  上述例子由浅入深、温故知新时,多用类比法阐释。这种方法对成年人也适用,比如有人把“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理解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很多文字都说不服他,可是用缩句方法一类比,他就明白“系统和完整”作为“追求”的宾语是不能缩略的,进而明白“不追求语文知识”和“不追求系统和完整”不是一回事。可见类比在新旧知识有效衔接中的作用。
  总之,找准衔接的关节点后,要注意恰当类比。
其他文献
新课标强调,要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机械化训练等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适应这一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做到“三必须”。    一、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教学相长    为适应新课改,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一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二是要有强烈的情感穿透力;三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四是要有较强的构思能力;五是要有流
渡过一条河可以有多种方法:游泳、过桥、走钢索、乘船……然而,诸多方法中必然有且仅有一种方法最为高效。同样,在新旧课的衔接中,也势必因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的差异,有且仅有一种最适宜教学需要的方法。教学,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实现新旧课衔接中的价值最大化。  从课堂教学诸环节有效性的角度看,新旧课的衔接应该遵循“宏观为主,微观为辅”的授课策略,即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时,要尽可能跳出单一课时所学内容的束缚,而
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一门综合的学问。语文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经常有不少描写性和抒情性的课文,像诗歌、童话、散文、小说等体裁的文章,文学色彩较浓,它们重在以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场景、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我们把这类课文称作文学性课文。在文学性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学习字、词、句,还应着重从篇章结构的条理性、人物的形象性、文章的情感性和艺术的审美性等角度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
活动目标应明确。活动目标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课堂的方向,是判断活动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只有活动目标明确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落实了,活动才会有效。首先,教学目
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合作共演一台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
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直接的判断和感受。语感的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那么。如何有效地
一、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素质    基础教育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改革。而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素质”实际上是综合素质,这是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客观要求。我们可以把综合素质理解为六大素质与能力,具体可
语文教研实践告诉我们:一堂好的语文活动课应该是非常鲜活的.即气氛活、方法活、思维活,学生动口、动脑又动手。在这样丰富有趣的语文活动中,学生既提高了素质,锻炼了能力,又激发了